13-耳聋基因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阳彦 2013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培训班课件_第1页
13-耳聋基因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阳彦 2013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培训班课件_第2页
13-耳聋基因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阳彦 2013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培训班课件_第3页
13-耳聋基因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阳彦 2013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培训班课件_第4页
13-耳聋基因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阳彦 2013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培训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聋基因检测在产前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阳彦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 新生儿重度以上先天性耳聋发病率为1 1000我国现有7岁以下聋儿约80万我国现每年新增聋儿约3万 我国残疾人口有8296万 其中耳聋残疾人群近3000万 累及2 6亿家庭人口 医学难题 聋人夫妻能否生出听力正常的孩子 听力正常的夫妻为什么生出聋儿 为什么有些人使用了某些抗生素后会致聋 为什么有些人的头部经过撞击后听力会快速下降 甚至致聋 为什么有些人少儿时期听力正常 伴随年龄增长听力会不断下降 耳聋的致病因素 中国人群遗传性耳聋的特点 中国人遗传性耳聋主要相关基因 中国人群大部分遗传性耳聋由4个基因的突变所引起 GJB2 GJB3 SLC26A4 PDS mtDNA12srRNA 线粒体基因C1494T A1555G突变 氨基糖甙类药物敏感性耳聋 患者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会导致重度耳聋的发生 母系家族成员应杜绝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 GJB2基因 先天性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 当GJB2基因发生纯合突变时 患者出生即表现出耳聋症状 进行人工耳蜗移植效果良好 PDS基因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EVAS 当患者患感冒 头部受打击时 听力急剧下降 避免颅压增大 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和神经营养药治疗 GJB3基因 后天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 表现为后天突发性耳聋 进行人工耳蜗移植效果良好 耳聋基因的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父母均为健康携带者GJB2基因和PDS基因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GJB2基因 导致先天性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PDS基因 可导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耳聋基因的遗传方式 线粒体突变遗传 线粒体12srRNA 为母系遗传模式 导致药物性耳聋 耳聋基因的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GJB3基因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导致后天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 耳聋基因检测的价值 听障父亲 听障母亲 针对听障群体 基因检测可指导听障群体婚配 避免婚后再生聋儿 正常携带者 100 针对听障群体 听障母亲 听障父亲 子女 尽量避免两个同一基因纯合突变的听障者结婚 耳聋基因检测的意义 尽早了解聋人病因 提早治疗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对某些抗生素的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降低药物性耳聋致聋率 指导耳聋基因携带者生活 避免后天致聋 指导聋人及正常人生育 减少聋儿出生率 提高国民素质 对人民大众普筛 优生优育 提高生活质量 可预测电子耳蜗的疗效 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 耳蜗移植效果好 耳聋基因检测的对象 聋病患者 病因诊断 怀孕前夫妻双方 明确生育聋儿风险 高危人群 防止再次生育聋儿 新生儿筛查 规避耳聋风险 正常人群也需要进行耳聋基因检测 正常人群中聋病基因携带者约占6 注重优生优育 耳聋基因检测方法 基因诊断是遗传性耳聋防治工作的基础 需要有效的检测手段传统的测序 酶切等方法 耗时费力 昂贵 不能同时对不同基因的多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 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研发简便 高效的耳聋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选择 芯片技术原理 我院耳聋基因筛查的成果 我院最近开展耳聋基因筛查以来 65例外周血标本中发现GJB2纯合突变2例 杂合突变5例 并发现了GJB2235delC突变的一个家系 该夫妇均为GJB2杂合突变的携带者 生育一耳聋患者 家系调查 先证者 II1男 10岁 出生后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发现左耳及右耳重度耳聋 I1患儿父亲 男 37岁 听力正常 I2患儿母亲 女 31岁 听力正常 经基因芯片分析 发现该患儿为GJB2的235delC的纯和突变 其父母均为235delC杂合突变携带者 现该患儿母亲又再度怀孕 经产前诊断分析 II2胎儿为GJB2235delC杂合突变携带者 随访其新生儿筛查听力正常 患者家系图 II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