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第三单单元 我元 我们们周周围围的材料的材料 1 观观察我察我们们周周围围的材料的材料 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科学概念科学概念 1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 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 纸 金属 塑 料 玻璃 纤维等 过过程与方法 程与方法 1 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观察和辨认不同的 材料 3 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 情感 态态度 价度 价值观值观 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教学难难点点 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教学准备备 6 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学教学过过程程 一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 师 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 材料 板书 材料 你知道哪些材 料的名称 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 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 一板书出来 2 师 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 身上穿的 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 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 生 交流记录的情况 看看有没有出错 4 师 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 书包里的物品 教室里的物品 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 对于难 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 请作出标记 5 生 调查结束后 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调查了多少物品 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 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 6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 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 着 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 二 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 师 我们周围的物品 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 比如一扇门 就 使用了木头 玻璃 金属等材料 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 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 师 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 并记录下来 3 生 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 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 若认同其他组 的观点 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 师 请保管好记录单 下次还要再使用 作业 1 填写好 P46 页的表格 2 寻找教室里有什么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教学后记 2 谁谁更硬一些更硬一些 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 1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比如硬度 柔韧性和在水 中的沉浮能力 2 材料的硬度越大 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 表面 过过程与方法 程与方法 1 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 通过比较 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 情感 态态度 价度 价值观值观 1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2 认同物理性 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 增强材料循环利用 节约资源的 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教学教学难难点点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教学准备备 学生 每小组 木头 纸 金属和塑料各两根 铁 铜 铝等金属 片各一条 砂纸 玻璃杯 热水 教师准备 电路检测器 榔头 教学过程 一 比较硬度 1 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 出示纸和木头 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 你是 怎样观察到的 纸一折就变形 而木头不容易折 2 比较纸 木头 金属的软硬 再出示金属一条 这三种材料谁更硬 一些 你是怎样观察到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 可能 会出现方面 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 用压 捏 折的方法都不易 区分它们的软硬 提出 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 可以 用刻划的方法 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 就表示它比较硬 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 属在木头上刻划 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 3 比较木头 金属 塑料的软硬 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 塑料 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 学生猜 测 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怎样做到有序地观察 出示书 P48 的记录表 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再适当补充 活动提示 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 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 处 用力适度 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能 划出刻痕的 在记录表格内打 不能划出刻痕的 在记录表格内打 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 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根据我 们观察到的结果 将木头 纸 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 列 哪种材料最硬 二 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 它材料 根据学生的举例 出示材料开展实验 1 易传热 将大小相同的木条 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 过一 段时间 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热 2 能导电 教师演示 将木条 塑料 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 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3 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 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 4 有金属光泽 用砂纸磨擦铁钉 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 饮料罐的故事 有条件的观看课件 1 组织学生阅读第 50 页 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过程 2 讨论 铝片可以做成饮料罐 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在易拉罐的 制作过程中 要消耗哪些资源 会产生哪些问题 我们怎样合理 使用消费金属材料 作业 填写好 P48 页 P49 页的表格 教学后记 3 比比较较柔柔韧韧性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如硬度 柔韧性 吸水性 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 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 不易折断 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 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 通过比较 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 认同物理 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 节约资源 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 每小组 1 一套宽度 厚度一样的塑料 不锈钢 木头尺 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 一套宽度 厚度不一样的塑料 不锈钢 木头做成的物品 3 测量弯曲度的 T 字 尺一把 4 50 克 钩码一个 回形针一个 老师 同样宽度 厚度的粗塑料条 木条各一 根 两桶水 教学过程 一 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 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 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 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 观察塑料 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 其它同学观察 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木条断 塑料条没有断 塑料变了 没有断 木条先是弯了 最后断了 老师指出 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 不易折断的特点叫 做柔韧性 二 比较 3 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 提供三种物体 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木头 塑料 不锈钢 2 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 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 提 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3 学生汇报比较结果 当各组意见分歧时 引导学生发现 比较的材 料由于宽度 厚度 用力大小不同 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 的 4 教师出示宽度 厚度相同的木条 塑料条 不锈钢条 问 可以怎样 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 学生小组讨论 汇报 教师引导 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把木条 金属条 塑料条放在桌面上 一端用手压住 另一端伸出桌 面 1 厘米 用回形针挂上钩码 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 测量 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 眼睛要平视 分别测量木条 金属条 塑料条伸出桌面 5 厘米 10 厘米和 15 厘 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 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 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三 认识塑料 1 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 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 观察后思考 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 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 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 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 阅读教科书 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 出示 可回收标志 认识可回收标志 3 讨论 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作业 填写好 P51 页 P52 页的表格 教学后记 4 它 它们们吸水吸水吗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如硬度 柔韧性 吸水性 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 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 与材料 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 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 通过比较发现 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 认同物理 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 节约资源 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 每小组 1 大小 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 塑料片 铁片 木片 纹理较疏松的 各一片 稀释的红墨水 滴管 2 放大镜 餐巾纸 铅画纸 3 浸泡好的废报纸 筷子 棉布 老师 古代造纸的 录像 教学过程 一 小游戏 各取所需 具体规则 教师出示木头 纸 铁 塑料 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 料 并简单说明理由 具体情境设置举例 做一个杯子 擦去桌上的水 造一艘船 导语 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 我们认为 不同 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 的吸水性 这节课 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 谁更容易吸水 1 出示大小 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 塑料片 铁片 木片 纹理较疏松 的 各一片 猜一猜 谁更容易吸水 为什么这样想 把猜测结果记录 在实验记录单上 2 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出示稀释的红墨水 滴管 我们 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 你们打算怎么做 学生小组设计实验 只要 求简单设想 3 教师补充观察 实验要点 实验的公平性 材料的大小厚薄 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 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 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注意记 录 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 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根据观察 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 快的小组思考 材料的 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 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现 纸的吸水能力最强 木头次之 塑料和铁最弱 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 它们的 表面比较粗糙 可能中间有空隙 三 纸的观察 1 提供放大镜 餐巾纸 铅画纸 导语 纸的吸水性 最强 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 是不是这样呢 让我们更 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 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 呢 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 可以折 撕 揉 用放大镜看 放到水里泡 一泡 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3 小组观察后全班交 流 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 均应给予肯定 要注意将学生的 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 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 现了纤维 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 轻轻搅 拌一下 进行观察 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四 介绍造纸术 导语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 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 但不知道同学们 了解过没有 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 造纸术 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 想想跟 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造纸录像 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纤维 五 我们来造一张纸 1 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 出示造纸方法 2 出示浸泡 好的废报纸 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 观察 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 与 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 都由纤维组成 里面 都有空隙 不同 厚薄 疏密 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 我们能造一 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 纸也有不同的种类 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 课堂小结 1 通过对纸的研究 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 有关了吗 2 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教学后记 5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如硬度 柔韧性 吸水性 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 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物体 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通过比 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 认同物理性 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 增强保护森林 珍惜自然资源的 意识 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通过比较发 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并具备一定 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 大小不同 形状不同的金属块 木块 和塑料块各两种 实心 2 水槽 1 只 装半水槽水 教学过程 一 导课 谈话导入 通过前几课的探究 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 柔韧 度 吸水性各不相同 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 这节课我 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 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 有兴趣吗 二 沉浮实验 1 出示金属块 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 实心 认一认 它们是由什么 材料做的 2 小组内猜一猜 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 哪些会沉 哪些会浮 填写 实验记录单 沉可用 表示 浮可用 表示 并进行全班交流 关 注有争议的物体 3 实验方法指导 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 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 底部 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 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 我 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 分发水槽 小组实验 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 注意做好记录 5 全班汇报交流 形成阶段性认识 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 中容易沉 像木头 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不同材 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 认识木头 1 导语 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 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 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2 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 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 从这些物品中 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 小组合作 填写气泡 图 4 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 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 说一说我们应该怎 么做 四 课堂小结 1 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 柔韧性 吸水性 沉浮情况的方法 比较深入 地了解了金属 塑料 纸 木头这几种材料 2 结束语 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 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 材料之外 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 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 下 节课 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作业 填写 P57 页 P58 页的表格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6 砖砖和陶瓷和陶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如硬度 柔韧性 吸水性 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 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 不同的特性 具有不同的用途 3 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 改变材料 的性能 过程与方法 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 认同物理性质 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 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砖和陶瓷的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砖和陶瓷的区别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 砖与陶瓷各一小块 一枚铁钉 一杯 水 一个滴管 2 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 教学过程 一 导课 谈话导入 这节课 我们要运用前几节课掌握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两种 人工材料 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 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二 砖和陶瓷 1 出示建筑工人砌墙的图片 各种陶瓷制品的图片 这些都是由什么 材料制成的 2 在我们的生活中 哪些地方用到了砖和陶瓷 三 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 1 导语 我们知道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 砖和陶瓷又有些怎么 样的特性呢 让我们展开对砖和陶瓷的探索之旅吧 2 同学们想研究砖和陶瓷的哪些特性呢 想怎样进行研究呢 需要 什么工具呢 简单回忆对硬度 柔韧性 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 的检测方法和所需实验器材 3 分发砖与陶瓷各一小块 一枚铁钉 一杯水 一个滴管 分小组进 行自主探究 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注意 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 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作 出初步评价 4 汇报交流 现在我们能比较详细地描述一下砖和陶瓷了吗 提倡 先填一填气泡图 整理自己的观察实验所得 再来进行描述 四 黏土的变化 1 我们知道砖和陶瓷是人工材料 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 课件展示 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 2 了解了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 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 黏土 是松软的 烧过后就变得很坚硬 它的变化非常大 都由黏土烧制 而成 为什么很多特性不一样 3 分发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 进行观察比较 4 汇报小结 烧制砖和陶瓷的黏土有很大的不同 烧制的过程中 也 有许多不同之处 这就导致了砖和陶瓷有了许多不同的特性 五 课堂小结 1 砖和陶瓷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 但是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 大量的黏土 煤和其他燃料 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 我们还知道哪些材料 关注我们身边的材料 课后做个小调查 作业 填写 P59 页 P60 页的表格 教学后记 7 给给身身边边的材料分的材料分类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我们周围存在着许 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 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 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 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1 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 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 和分类 2 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 通过回顾和反思 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 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教学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