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doc_第1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doc_第2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doc_第3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doc_第4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和“艺术乐园” 四个单元。“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名人长廊”展示中华民族 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名胜佳境”展示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 产和人文景观;“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 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2、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志趣,提高文化素质,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教学时间: 10课时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教材分析: 本单元节选了三字经、幼学琼林、和山海经的部分内容。三字经 中节选关于做人、中华民族文明史、古人刻苦学习的三部分内容;幼学琼林中节选了关于师生、花木的两部分内容;三海经中节选了精卫填海和大禹治水两个故事。教学目标:1、背诵本单元的课文,理解内容。 2、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3、培养具有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和高尚人文精神的人才。教学时间: 6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人之初(节选一)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理解内容。 2、使学生知道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先辈所遵循的最高道德规范。教学过程:(一)、以“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入。 板书:人之初(节选一) (二)、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1、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读,遇到不识的字査字典。 思考:这段话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三)、活动广角 1、活动一:背诵这段三字经,学生什么时候背过了,就什么时候在“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 2、活动二:讲“孟母教子”的故事。 (小组讲后,选出代表在班里讲。) 3、活动三:“爱心行动”计划。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实施“爱心行动”,共同制定计划。 (2)课外,和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把“爱心行动”计划落实好。 (3)填写“爱心行动”总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自羲农 (节选二)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使学生了解中国是世界四大发明古国之一。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指名背诵“人之初” (二)、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自羲农 (节选二) (三)、阅读课文,初感课文内容。 1 、 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 3、自读课文。 思考:这段三字经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四)、广交活动。 活动一:背诵这段三字经,学生什么时候背过了,就什么时候在“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 活动二:根据朝代顺序连线,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记忆朝代。 教师先教学生背诵“中国朝代歌”,再连线。 活动三:坐上时空列车,到古代去看一看。 要求学生查一查自己希望去的那个朝代的资料。 (五)、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昔仲尼(节选三)。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初感内容。 2、教育学生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过程:(一)、以“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引入。 板书:昔仲尼(节选三)。 (二)、阅读课文,初感内容。 1 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读。 思考:1、古人是怎样学习的? 2、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三)、广角活动。 活动一:背诵这段三字经,背过了,就在“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 活动二:讨论明明效仿车胤捉萤火虫读书合适不合适。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活动三:搜集名人学习的故事,在班里举行一个故事会。 (先在小组里讲,再选出代表在班里讲) (四)、概括归纳:本节课,你参加了那些活动?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幼学琼林中的师生(节选)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理解内容。 2、让学生了解古人是怎样尊敬老师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师生(节选) (二)、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1、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读。 思考:1、古人是如何尊师的? 2、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三)、活动广角。 活动一:背诵这段三字经,背过了,在“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 活动二:读一读,讲一讲“立雪程门”的故事。 活动三:让学生对老师说一句话,写下来,并请学生找一位喜写一句勉励的话。(教师课前布置这项活动,课上交流) (四)、教师总结。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花木(节选)。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 2、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各种花的名字。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2、花木(节选) (二)、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1、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读。 思考:1、你知道大自然中各种花的名字吗? 2、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三)、活动广角。 活动一:背诵这段话。 活动二:连线。 活动三:让学生找课外书查一查,写出自己所知道的花的名字。 (四)、概括总结。第六课时教学内容:三山海经。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朗读精卫填海和大禹治水两段课文。 2、教育学生学习精卫和大禹无所畏惧、不屈不挠的精神。 3、会讲精卫填海和大禹治水这两个故事。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 板书:三、山海经 (二)、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范读。 2、师领读。 3、生自读。 思考:(1)、精卫填海和大禹治水各告诉了我们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三)、活动广角。 活动一:熟读这两段课文。 活动二:讲故事,把精卫填海和大禹治水这两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四)、活动总结。第二单元 名人长廊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出了四位有代表性的人物来让学生了解,他们分别是孔子、孟子、晏子和孔融。教材从人物生平、至理名言、人物著作、相关故事等几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这几位名人,使学生从小接触伟人,了解伟人。教学目标:1、能背诵本单元的课文,理解内容。 2、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四课 孔子教学目标:1、 能背诵课文,理解内容。2、 使学生了解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教学过程:(一)、让学生讲讲自己了解的孔子,互相交流对孔子的认识。 (二)、教师板书课题,简介孔子的生平。 4 、孔子 (三)、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读。 思考:(1)、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我们应该怎样向他学习? (四)、活动广角。 活动一:搜集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一比,谁整理得多。 活动二:在班里开个“话说孔子”的故事会。 (1)、提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孔子的故事。 (2)、讲给小组的同学听。 (3)、每组选一名代表,在班里讲。 (五)、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五课 、 孟子。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理解内容。 2、使学生了解在中国历史上,孟子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他们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教学过程:(一)、用“孟母三迁”的故事引出课题。 板书: 5、孟子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读。 思考:(1)、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我们应该怎样向他学习? (三)、活动广角。 活动一:抄写孟子的格言,比一比,谁抄得多。 活动二:讲孟子的故事。1、 提前搜集孟子的故事。2、 在小组里讲。3、 每组选一名代表,在班里讲。 (四)、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第6课 、晏子。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的名言警句。2、使学生了解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学过程: (一)、以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入课题。 板书: 6、晏子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读。 思考:(1)、读了晏子的名言,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2)、我们应该向晏子学习些什么?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三)、活动广角。 活动一:背诵晏子的名言警句,看谁背得多。 活动二:讲晏子的故事。 能讲几个,就在你的成长袋里画几颗故事星。 (四)、教师总结。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第七课、孔融。教学目标:1、 能熟练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2、 使学生了解孔融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教学过程: (一)、以“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入课题。 板书:7、孔融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读。 思考:(1)、孔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 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三)、活动广角。 活动一: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故事,讲给同学或家人听。 活动二:你对自己在“人物长廊”中的学习感到满意吗?如果满意,就在成长袋里画两颗星星;如果觉得还需努力,就画一颗星星。 (四)、教师总结。第 三单元 名胜游踪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名胜游踪”,它主要选取有代表意义的中华自然文化遗产。我国名胜多,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好名胜者多,他们在游历中吟诗作词,为名胜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古典的代表。 本单元共有两课,分别选取了山东名胜中的精华“一山一水”。这“一山”便是五岳之首的泰山,这“一水”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教学目标:1、要引导学生读读、背背,做好古典文化的积累。2、要结合“活动广角”知道学生进行探究性、扩展性学习。教学时间: 6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黄河胜景和黄河号子。教学目标:1、背诵这四首诗。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河船工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教学过程:(一)、学习黄河胜景。 1、作者介绍。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3、阅读译文。 4、活动广角。 你知道下面两幅图是黄河上哪两个有名的风景名胜吗?(指明说一说)。(二)、学习黄河号子。 1、作者介绍。 2、引导学生阅读这两首诗。 3、学习译文。 4、活动广角 。 你能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三)、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黄河精神和黄河颂歌。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公务无渡河和黄河赞美诗摘录。 2、读读课本中的译文,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学习公务渡河。 1、作者介绍。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3、学习译文。 4、活动广角。 你知道这是什么工程吗?(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二)、学习黄河赞美诗摘录。 1、作者介绍。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3、学习译文。 4、活动广角。开一个“我爱黄河的班队会”。(三)、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泰山美景。教学目标: 1、背诵这首诗,理解内容。 2、让学生结合自己“登高山望远”的体验体会诗的意境。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范读课文。(二)、作者介绍。(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四)、阅读译文。(五)、活动广角。 阅读这首赞美泰山风景的古诗,说说他的意思。(六)、教师总结。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登泰山日观峰。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登泰山日观峰。 2、结合插图和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日出景观的神奇和壮观。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范读课文。(二)、作者介绍。(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四)、学生阅读译文。(五)、活动广角。 登泰山记可谓妙笔生花。你能对照图片说说日出的过程吗?(六)、教师总结。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登泰山。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这首诗。2、结合译文和自己的理解说说是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范读课文。(二)、作者介绍。(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四)、学生阅读译文。(五)、活动广角。 你知道泰山石刻的由来吗?(指名回答)(六)教师总结。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泰山。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泰山诗,对照译文弄明白诗的意思。 2、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帝王的恢弘气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范读课文。(二)、作者介绍。(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四)、学生阅读译文。(五)、活动广角。 泰山的典故有很多很多,最出名的要算“泰山奶奶”的传说了。认真读读这个故事,把他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六)、教师总结。第四单元 艺术乐园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两个内容:歇后语和民谣。歇后语和民谣是蕴藏在民间的口头创作,源远流长,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教学目标:1、背诵本单元的课文。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小学生对其艺术形式有粗浅的认识了解,能够轻松的感受和运用民族语言,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探究兴趣。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来自生活的语言艺术。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内容。2、让学生了解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范读课文。(二)、作者介绍。(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四)、学生阅读译文。(五)、活动广角。 你能写出下面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吗?(独做后交流订正)。(六)、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生肖歇后语。教学目标:1、理解背诵课文。2、让学生了解在各民族的语言中与生肖有关的歇后语是十分丰富和精彩的。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范读课文。(二)、作者介绍。(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四)、学生阅读译文。(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