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课例分析_第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课例分析_第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课例分析_第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课例分析_第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课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课例分析本节课是针对有效对话的主题进行的教学设计。我认为的有效对话就是产生效果的对话,标准就是通过对话能使知识得到释疑,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提升,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等等。对话的方式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自己对话。对话的内容包括语言、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对话。我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对本节课进行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师生和学生自己的对话方式进行的,学生自己的对话包括学生对教材、资料进行的语言、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对话。具体设计如下:教学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影响20世纪历史发展方向的两次世界大战之一,它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英法美的绥靖政策、苏联政策的变化等有密切联系,也为二战后形成的雅儿塔体系、两极格局的形成作了铺垫。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于维护当代的世界和平这个主题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设定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重要概念: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东方战线、敦刻而克大撤退、苏德战争、珍珠港事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等。2、通过对二战爆发和扩大过程的学习,锻炼了学生阅读、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对二战爆发原因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不列颠之战和莫斯科保卫战等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和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感受和理解。5、通过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意识6.通过整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联系现实学习历史,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方式1.设定主题,围绕主题关于有效对话的主题,进行整和教材和准备教学资料。提到战争我就想到那古老而永恒的主题和平。所以本节我设定的思想主题就是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详见教学构思2、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使之为教学目标服务。整篇课文结构如下:二战过程整体概括战争爆发和扩大的过程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走向胜利。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如德法西斯扩张图片、史料等,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印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4.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例如,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的,就让学生自己阅读找到答案。5. 紧紧围绕主题,创设情景,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加强讨论分析,师生互动,生生对话,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锤炼历史思维。 详见教学构思教学构思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1、引出主题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资料引入:战争与儿童的一系列图片两组:一组是在战争中受伤、逃难的儿童图片;一组是表现出儿童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图片。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进行解说。给生活在和平时代的青年以直观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结论:战争代表就是灾难,和平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接着走进二战历史 观看、感受图片。通过图片能直观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进而认识到战争代表着灾难,和平的可贵。 通过展示和介绍,使学生能在心理上对战争的灾难与现实的和平生活产生冲击,深切感受到和平的可贵。初步产生我要维护和平的这种想法。2、二战的基本概况1、让学生快速看教材第一节及第二节的内容基本了解二战的时间及四个阶段。建立基本知识框架。2、展示二战的基本资料:有多少个国家被卷入战争,损失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等、伤亡多少人等数据。具体如下:84个国家和地区、17亿人卷入战争、经济损失:4万美元以上、伤亡人数9000万以上。进一步认识到战争等于灾难。1、快速了解教材中关于二战的起止时间和四个阶段。2、阅读材料,用心去感受材料,进而受到冲击。1、通过阅读基本了解二战的知识框架,能构建简单的知识结构。2、学生能有惊讶,不可思议等感觉。能和自己进行心灵对话。3、二战爆发和扩大的过程。1、通过前面资料的阅读,然后提问:这么多国家是如何被卷入到这场战争中的?再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和地图册。然后准备组织语言2、然后展示德国法西斯进行殖民扩张的地图,让一个学生结合地图进行讲解。再进行适当的补充(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结论: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发展而来的。 认真阅读教材和地图册,思考概括。在教材中找到德、意、日法西斯进行殖民扩张的先后顺序。组织语言,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学生进行心理活动:如把这个结论与现实相结合。思考现在的局部战争会不会发展为世界大战。 了解二战爆发和扩大的过程。大部分学生能够基本上比较完整的概括出德、意、日法西斯进行殖民扩张的先后顺序。到前面来进行讲解的学生也基本上能够完成任务。学生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4、二战爆发的原因 问题假设:二战可不可以被制止呢?有哪几次机会?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思考,二战前的哪些事件如果换个处理的方式,会避免二战的发生。(参考知识见附录一)当时的人们不爱好和平吗?为什么二战会从局部战争发展为世界大战呢?引导学生回顾教材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进行总结概括。其中对慕尼黑阴谋要进行适当的学习。结论:二战爆发的原因是:(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30年代的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3)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4)战前英法美推行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学生共同探究:结合二战爆发的原因及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讨论:在当时有哪些维护和平的机会?阅读材料,回顾所学过的知识,相互讨论,共同分析和解决材料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组织语言,准备回答问题 问题假设,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学会用联系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学会辨证的认识问题。提高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拓展探究:维护和平的可能性 提问: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怎么做呢? 用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得到启示。(材料见附录二)结论:1、面对侵略必须进行坚决的抵抗。2、世界和平需要世界人民共同维护。 阅读材料得出认识 通过设计问题,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懂得通过课本中提供的信息来认识历史。以史鉴今6、战争走向胜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二战史实怎样证明了“世界和平是需要世界人民共同维护的”?引导学生共同概括,特别指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过程和影响。 看书概括。 使学生认识到要维护世界和平该怎么做。7. 启示 设问:通过学习得到怎样的历史启迪?结论: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2、人民终究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者。3、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4、所有国家都应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和平共处。5、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通过本课的学习及阅读课文基本可以得出结论 发挥历史的现实性功能,拉近历史与现实、与学生的距离。联系现实,以史为鉴,体现历史学科的现实性功能。附录一:1第一个错误,就是凡尔赛和约 2 第二个错误就是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3 第三个错误,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悍然入侵阿比西尼亚,墨索里尼调动60万大军,用新式武器进攻装备低劣、训练差的阿军,还使用毒气。 4 第四个错误,扼杀西班牙共和国,但英法却导演了一幕“不干涉”丑剧, 5 第五个错误: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不但沉默,而且在事先表示了默许。6 第六个错误:出卖捷克,签订慕尼黑协定,搞“祸水东引”7 第七个错误,英法和苏联互不信任,致使建立集体安全,联合抗德成为泡影。 8 第八个错误:苏联最终作出抉择,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附有秘密附加议定书。附录二:材料一: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有不少苏军在阵地战至最后一人时,向炮兵报出自己位置,然后说出的一句,至今在电影中广为流传 “为了祖国,向我开炮” 斯大林说的:“法西斯要给我们俄罗斯民族一场歼灭战,好的。他们一定会得到一场歼灭战!”材料二: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材料三: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法西斯以毁灭性打击,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宝贵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江泽民在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时的讲话问题:1、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怎么做呢? 2、是什么使当时的世界大国认识到团结才是世界各国的根本途径?讨论与反思:如何保证有效对话呢?怎样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能保证有效对话的成功实施呢?结合裴老师和王老师上的两节课和我自己的教学设计得到如下认识:1、主体性原则: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所以在教学的设计中应该更多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比如我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一个问题:84个国家和地区是如何被卷入这场战争的?这样首先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也促使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和看地图,然后了解到战争的进程,再让学生自己制作图示或者进行语言表述。这些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再比如探究二战的原因时,我进行如下的对话设计:关于二战可不可以被制止呢?有哪几次机会?最终为什么没有被制止呢?原因何在?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得出适当的结论。2、教师的引导: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的引导的作用也是有效对话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这一点我认为裴老师的课堂体现的很好。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