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你如何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非常有用!_第1页
【教师】教你如何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非常有用!_第2页
【教师】教你如何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非常有用!_第3页
【教师】教你如何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非常有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教你如何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非常有用! 后现代主义认为人与人、人与自然都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生态存在,儿童和教师作为学校生态环境的主要因子,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成长发展的。教师会以他的知识、情感、人格影响儿童,儿童也会以其经验情感,个性反作用于教师,教师与儿童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双方共生、共荣的结果。教师通过与“初掀人类幕帘”的孩子之间的互动,将把社会文化、价值规范传递给人类社会的新成员,同时引导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的关系,是教师成功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进入21世纪,人们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人自身,关注人的生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教育实践中,违反儿童天性,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例如:很多人认为,最乖的孩子是那些坐着一动不动,认真听老师讲话的孩子,孩子是小大人等等,这些都是错误的理解。万物发展都有其规律,人类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儿童与成人处于同一生命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和他们交朋友,不要让孩子产生教师高高在上的感觉,更不能让孩子对老师产生恐惧心理。 1、尊重儿童,尊重中有要求,要求中有尊重。 尊重儿童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首先要做到的一点,而尊重与要求又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尊重必须伴随要求,而要求是为了体现尊重,尊重本身也是一种要求的方式。 例如:一次幼儿园给我们发了新玩具,花花绿绿各种形状的串珠玩具,我在摆放玩具时,我班一个平日里不大爱说话也不爱动手制作的孩子强强,一直在旁边观看,也许他看到这些好看的新玩艺更感兴趣吧,我就问他:“强强,喜欢吗?”他点头并微微笑了“强强,老师今天没有戴项链,你用这些花珠珠给我串一个吧?”他爽快地答应了并动手串起来。一会便串好了,可是一串珠子只有一个形状的,我戴上后让他看,他高兴地笑起来,看来他很满意自己的作品。我假装左右端详后说:“我还是更喜欢各种形状串在一起的项链。再帮我串一个我喜欢的吧。”他听后马上又动手串起来,又一会儿,一条五颜六色且形状各异的珠珠串插在一起的项链串好了,我戴上特地去照照镜子,由衷地称赞道:“好看,好看,真漂亮,我喜欢。”强强在一旁笑嘻嘻看着我,看得出他也在为自己的作品给别人带来欢乐而感到自豪呢。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关注:教育联盟之精英人才学习圈! 幼儿在得到尊重后,会更有自信心,信感自我价值的存在,并感觉到自己与教师是平等的,没有必须服从命令的压抑感,能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 2、不要把儿童看做小大人,守护儿童世界。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不同,儿童的发展水平处于主客体互渗状态,儿童的世界是泛灵性的、诗的、艺术的、游戏的、梦想的。而成人看世界则是客观的,因此,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世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世界,有其独特的思维。我们要真实的感受儿童世界,应走进儿童的生活和他们交流,和他们嬉戏,保持童心,把自己的生命与儿童的生命融为一体,爱其所爱,乐其所乐,和他们一起快乐,哭泣和成长。 记得一次课间操,我们正在上操,我在前面领操,幼儿跟我一起随广播做着,一架飞机轰隆隆的从我头上飞过,孩子们一下被它吸引住了,纷纷停下做操,而去仰头看飞机,并挥手大声喊“再见!再见!”那专注程度好像飞机上的人真能听到一样,此时,我在排前面的领操已经变得徒劳,于是,我也停了下来,跟他们一齐和飞机招手。一会儿,飞机飞远了,响声也不见了,可是孩子们还是一下难以从刚才的情绪中走出来,有的站在那儿还向着飞机飞去的方向看得出神,我对他们说:“小朋友,你长大了想不想开飞机?”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有的孩子还兴奋的跳起来,“想开飞机,首先必须有个好身体,来,我们做操锻炼身体吧!”嘿,真是有效果,全班小朋友再没一个观望了,都认真地跟我做起来。事后我想,当时如果我制止他们不许他们看飞机,也不让他们喊,让他们跟我做操那肯定不能是这样的结果,场面一定是很混乱。真像有位哲人说的:成人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世界只剩下一种“语言”而试图偷走孩子的九十九种语言。因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同,他们那里有一百种语言,不要把孩子的世界同一到成人的世界里。 3、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保护儿童的天性。 科学家曾经把儿童的发展自然进程分为四个时期:即02岁为幼儿期,212岁为儿童期,1215岁是少年期,1520岁是青春期。每个时期都确定了相应的教育任务,因为他们的心灵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之前,不应当让他们接受他们那个时期不能接受的教育任务,否则,教育就可能是徒劳的。随着心理学家和教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和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更趋科学,我们的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看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切不可急于求成长揠苗助长,否则,其结局也只能象被拔出来的禾苗那样逐渐枯萎。 诸如现在很多幼儿园给孩子留家庭作业的问题,据调查83.7%的幼儿家长说他们的孩子在放学后都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其中13.5%都有书写性作业。原则上,幼儿园的孩子是不应当留家庭作业的,而且家长反映,很多幼儿在完成作业时是很不情愿的,试想孩子在那样的心情下写作业,即便是完成了,又能起到什么作用?推荐关注:教育联盟之精英人才学习圈! 更有一些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特长班,使孩子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支配,孩子的档期就像明星一样拍得满满的,而家长还振振有词:“这是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曾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一个四岁的孩子的心愿是家里的东西被偷,理由是:小偷把钢琴偷走,她就不用每天练琴,做她不愿做的事。 这些忽视儿童期价值,仅仅把儿童期当作未来生活“准备期”的观念还存在于许多教师和家长的头脑中,牺牲儿童童年的幸福,逼迫儿童去学习成人自认为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去做成人自认为有用的事,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存在,这是亟待需要重视并解决的问题,不要让孩子越来越对上学、上幼儿园不感兴趣,不要将他们的幸福扼杀,毕竟童年只有一次。 4、与孩子合作游戏活动,让其在玩中学,做中学,不把知识强加与他们。 游戏是幼儿学习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游戏材料,让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并且要信任孩子相信他们能做得好。 有些教师经常挖空心思地,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并不辞劳苦地搜集许多资料,进而又费尽心机地将他们认为对儿童非常有价值的内容灌输给孩子,过程中却丝毫没有关注儿童的自发活动,总认为这些自发活动对儿童没有价值,孩子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教师的指令去操作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而且活动之前已经划定了范围,孩子只能在这一范围内“自由”选择,不能越“雷池”半步。这样做不但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更不能开发幼儿的潜能。而且不能对幼儿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 教师指导游戏、活动不能说没有,但次数可以大大减少有效的指导是必要的,毕竟幼儿游戏还是需要教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的。一般如下情况下:游戏有不安全的倾向时;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幼儿遇到困难、挫折、纠纷,难以实现自己游戏愿望时;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游戏中出现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这时,教师要适时介入。其它,除此以外教师尽量不去干预幼儿的游戏,尽量不去影响幼儿对游戏进程的构思,让幼儿自由,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造一个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幼儿能有目的地按自己的计划行动,教师大大降低游戏中指导的频率,这样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幼儿,去理解幼儿行为的发展意义,从而更好地教育他们。推荐关注:教育联盟之精英人才学习圈! 5、平视儿童,平等待之 平视即非俯视把儿童看作处处不如成人,事事需要成人照顾与管理的对象,也不是仰视把儿童看作是世俗中的成人世界所难以企及的充满纯真与美好灵情与悟性的偶像,而是把儿童与教师本身同样看作是独立的,有自己独特历史的人,教师与孩子双方都是人生历史舞台的主角,教师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参与孩子们生活的成年人,而教师必须怀着一种谦逊的心态,捕捉住孩子所发放出来的每一个有助于理解孩子的线索,破译儿童世界所独有的语码,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 平等待之,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论孩子的家庭背景如何,都能够一视同仁,不因用了某某家长的车,收了某某的礼物,某某为老师办事而为他们“开小灶”,不要让孩子清纯的心灵被这些不良风气污染,让他们觉得小伙伴们都是一样的,老师喜欢他们每一个。 6、善于倾听,做孩子的朋友 每个人都应有朋友,教师应该象朋友一样和幼儿交往,现代生活节奏快,一些父母忙碌、紧张地工作了一天,身心疲惫,回家对孩子可能不耐烦,孩子想和父母谈心的时候一些大人会说:“大人在忙,自己玩去吧”。这样就满足不了孩子渴望倾述的心愿,而教师就可填补这块空白,满足孩子渴望倾述,并渴望有人倾听的愿望,老师象妈妈一样,象朋友一样,倾听孩子,这样孩子也会学会如何倾听别人。懂得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和解释的人最有可能做好事情,赢得信任与友谊并且善于把握别人错过的机会,经常对孩子说:“让我们听一听,别人是怎么想的,会比事后的责备强百倍。 总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如上述几点将幼儿作为主体,并具有主体性,这种主体性表现在师生互动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教师在把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