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浪之歌教学案例 组歌(节选)背景语文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成长过程,是他们与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等心灵交流、精神对话的过程。然而,如今的语文教学似乎与这一切难有“缘分”,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语文就异化为考试升学的工具。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将每篇课文肢解为若干练习题,抠字眼,抠层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个性生命中的丰富多彩的需要、欲望、兴趣、信念、追求,破僵化的法则和模式所拘禁。文章的灵魂、情韵也不见了。如何才能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质呢?叶圣陶先生说过:“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现在的语文教学,要把听、说、读、写这四个字连起来。” 笔者在对纪伯伦的组歌(节选)这两首散文诗的教学中,始终贯穿了听、说、读、写练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唤起学生对自然、人情的独特的个人体验,使他们勇于表达主观感受,流露内心情感,透过富有思想和韵味的语言,可以窥见美丽的心灵,感受人生的博大,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真谛,也就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了语文的本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佳词丽句。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过程与方法1强化朗读,感受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领悟其思想内涵。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3学习文中的写作技法,初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感受与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甘于奉献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2、 对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教学难点品味诗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蕴涵之中的哲理。教学方法1诵读法。纪伯伦的散文诗语言清丽流畅,富含哲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性体会两首诗在辞色和声音上的美,领会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2自读点拨法。文章属自读篇目,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并通过点拨提示,扩展学生的阅读体会,培养创造性感受与表达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素材作好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纪伯伦的有关资料,准备在课堂上作相关介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诗人,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那么这位诗人到底是谁呢?(学生回答)师:对,他就是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教师出示纪伯伦的照片)今天这节课我将与大家一起打开这份礼物。请大家打开书,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0课组歌,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纪伯伦,用心感受他的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二、预习成果展示1、积累字词(幻灯片出示词语)(1)读准词语(2)理解词语(3)用词语造句(学生按顺序每人造一句)2、走近作者(学生介绍,教师补充)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他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代表作品:泪与笑沙与沫朦胧中的祖国先知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浪之歌雨之歌美之歌花之歌幸福之歌五首散文诗。三、朗读课文,感悟诗歌的形象之美1、听配乐朗诵2、自由朗读学生边诵读边找出诗中的韵脚,体会这首诗在辞色和声音上的美感。教师提示:浪之歌在翻译时都着意安排了相当明显的韵脚,同时,又有很多的换韵和交韵以使得诗在声音层面上不显得单调,很好地体现了纪伯伦极有个性的语言艺术。学生朗读体会,教师以浪之歌为例点拨:浪之歌第一节:“人”“近”(邻韵)、“分”;换韵为“里”“体”;第二节:换韵为“晨”“盟”“中”“吟”“吻”(与第一节同,大多为邻韵);第三节:换韵为“拗”“躁”;又换韵为“心”(与前两节相同,邻韵);第四节:换韵为“他”“下”等。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诗中的意境,体悟到诗中美好的情韵而又能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现在,请大家按以下要求进行朗读,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感知诗中描绘的形象。媒体展示美读要求:(1)整体感知诗中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2)体味情感,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3)进入情境,注意韵脚,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4、师:你认为诗人笔下的浪是怎样的形象呢?你是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出来的?试着画出相关语句。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既温柔多情,又执拗泼辣。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分难舍。不仅如此,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还被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对美人鱼、对有情人、对礁石、对落难的人、对美女丽人也有着同样的爱,尽管礁石对它的态度是冷漠无情的,但它并没有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可见,浪还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热情洋溢的浪 一往情深的浪 无比忠诚的浪 多情浪漫的浪 温柔善良的浪 痴情的浪 缠绵的浪 任性的浪等)5、海浪唱出了怎样的歌?(划分结构)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57节:人世间的守护者,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四、默读课文,体悟诗歌的意蕴之美1、诗缘情而发,作者写作散文诗,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内在的情感、精神及某种人生精义。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体悟这首散文诗借助“浪”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出来的?试着画出相关语句。(学生回答,教师点拨)2、深入探究:浪之歌是一首单纯的情诗呢?还是表达了爱国之情?抑或是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感?哪位同学的看法更符合作者的本意呢?我们还是来看看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吧!(教师补充相关材料)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我爱故乡,爱祖国,更爱整个大地”。纪伯伦是那样的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作者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要知道文学是无国界的,各国都有文学家借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去表现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五、品读课文,分析诗歌的表达之美师:请大家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美读并加以评析。谈一谈这首散文诗表达之美体现在哪里?明确:1、第一人称便于抒情。2、比喻、对比、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用拟人手法赋予“浪”人的灵性,更为形象地传情达意,显示了独具魅力的语言特色。纪伯伦浪之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形象。3、丰富新奇想象。作者想象中的海浪与自然物理特性相和谐。4、语言清新流畅,节奏感强,朗朗上口。他的作品语言轻柔、凝练、隽秀,宛如行云流水;哲理寓意深邃,比喻别致生动,想像力无比丰富;还有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感、运动跳跃感。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平易中发掘隽永,美妙的比喻启示深刻的哲理,构成了东方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纪伯伦风格”。六、拓展阅读请同学们阅读纪伯伦的散文诗雨之歌,小组讨论,体味作品中流露出来的艺术风格。七、发挥想象力,仿写散文诗师:同学们是否想过,为什么诗人能写出如此优美动人,又蕴含丰富哲理的诗歌呢?(学生回答)明确:因为他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世间万物。在他笔下,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灵气。正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可见人的观察与体悟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发挥想象力也是不可缺少的。下面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某一事物,以“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雪之歌”等),联系生活中的观察与体悟,借助丰富的想像,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首散文诗。(学生练笔,班内交流,学生点评)八、师生小结学生谈从作家身上、文章内容、写作方法或知识上、思想上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恰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我们用心去观察和体验时,会发现寻常事物中有着太多的意蕴,以我手写我心,这就是作品,尽管稚嫩,却是个性自我的心灵之声。那时,生活也会因你的思考而更精彩、更充实。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九、布置作业1、课下阅读纪伯伦组歌中另外两首散文诗美之歌幸福之歌,摘抄其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十、课后反思这是首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的散文诗,爱与美的主旋律回荡其间,令人陶醉不已。本设计抓住这一特点,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安排教学环节:听读感知品读欣赏美读体验模仿创造,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学习创造。纵观这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亮点:一、朗读和细读相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朗读对于学生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语句的精义妙理,提高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都有很好的帮助。散文诗,当然更要加强诵读,还要注意韵脚和节奏。在熟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授课初,不对诗歌内容作讲解分析,而是用动情的语调作示范来朗读课文。朗读时,语音的轻重,语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情感的褒贬,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通过朗读使学生对两首散文诗形成初步的印象,对它们在辞色和声音上的美有一个感性的体会,用更细致的引导性的逐段分析和读解引发他们对文意中更细微的内涵的理解,激发他们自己自觉扩展阅读的兴趣。拓展性阅读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加深对全文的印象和理解,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纪伯伦的写作风格。二、锻炼学生自由想像的能力。通过对拟人手法的讲解,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动手模仿的愿望,人在这个阶段的想像力是最为发达的,如果想像力能得到适当的锻炼,对于学生的理解力、表达能力和观察力都有莫大的益处,也有益于他们形成对更广泛的知识领域的兴趣,使他们获得一双有灵性的眼,一颗有灵性的心。三、教师点拨恰到好处在学生探究浪之歌的主题思想时,我让学生很快悟出了这首散文诗的主题思想爱国主义,而且还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文学是无国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赤峰达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心理变态行为预案
- 家电维修保养的方法与预案
- 公司质量管理评估制度
- 家电维修校园宣传手册
- 互联网教育平台股权投资及教育资源共享协议
- 离婚债务偿还及子女抚养权协议书范本
- 离婚协议书样本:婚姻解除与子女抚养权归属
- 物业总经理任期突发事件应对与快速反应合同
- 创新型离婚协议子女抚养权及生活协助合同模板
- YC/Z 550-2016卷烟制造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指南
- 工程水文第3章课件
- GB/T 4032-2013具有摆轮游丝振荡系统的精密手表
- GB/T 34875-2017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 02药物不良反应adr课件
-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课件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 营销与2008欧锦赛ktv渠道方案
- 故障录波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