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路》教案.doc_第1页
《横塘路》教案.doc_第2页
《横塘路》教案.doc_第3页
《横塘路》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横塘路教案一、 导语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写相思的诗词,似乎都是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今天我们要学习贺铸写的横塘路,便是个例外。二、 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生平及有关作品。2、 赏析本词,分析作者思想感情。三、 学习引导 作者简介:贺铸 (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山阴人,居卫州。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幾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代表作为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小梅花行路难、捣练子望书归、采桑子等,其中以三首为最著名。鹧鸪天半死桐悼念词人相濡以沫的妻子,字字悲切,如泣如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一句更是饱含深情,哀婉凄绝。芳心苦写“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的荷花,视角新奇却又不失于理,且托物言志,可谓手法高妙。这首词写于作者晚年退隐苏州,住在横塘附近。此词当时其时其地所作。它表面似写相思之情,实则是书法悒悒不得志的“闲愁”。上阕,情之间阻;下阕,愁之纷乱。上是宾,下是主。四、 问题组:1.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2、“但”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设想美人的句子,表现了美人怎样的处境?最能表现这种处境的句子是哪句?4.赏析“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四、小组讨论交流五、结果交流,课堂展示1.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2、“但”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留恋、遗憾之情。3设想美人的句子,表现了美人怎样的处境?最能表现这种处境的句子是哪句?寂寞、美好年华虚度(迟暮)。“只有春知处”除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4.赏析“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这里所说的春草乃是烟雾笼罩的春草,而且有一川之多;柳絮是春风卷扬的柳絮,而且满城都是;梅雨又具体化为梅子黄时的那种缠绵淅沥、烟雾迷濛的淫雨。三者包括了初、仲、晚春,风雨阴晴,城内野外,天上地下各种情况,叫你觉得愁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些景物不仅各自都非常典型,而且在这里又以团体的力量来共同形容主人公的闲愁,所以极为感人。作者因此得了“贺梅子”的外号。 “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作者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宋罗大经云:“以三者比愁之多,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清王闿运说:“一句一月,非一时也。”都是赞叹末句之妙。六、课堂小结本词所写大概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