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考试试题及资料_第1页
地球概论考试试题及资料_第2页
地球概论考试试题及资料_第3页
地球概论考试试题及资料_第4页
地球概论考试试题及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视向速度与切向速度 都是恒星的空间速度 前者是沿观测者视线的 分量 后者是同视向速度想相垂直的分量 2 恒星的光度与亮度 亮度指 地球上受光的强度 即恒星的明暗程 度 光度指 恒星本身的发光强度 3 视星等与绝对星等 表示天体亮度等级的视星等 表示天体光度等级 的绝对星等 4 双星 物理双星 目视 分光 食变 光学双星 变星 几何变星 脉动变星 爆发变星 星团 球状星团 银晕 年老 小质量 贫金属 疏散星团 银 盘 年轻 大质量 富金属 星云 发射星云 反射星云 暗星云 星系 椭圆星系 透镜状星系 旋涡星系 棒旋星系 不规则星系 5 不同质量的恒星演化路径 1 恒星的诞生 原恒星 2 前主序阶段 原恒星诞生后 继续收缩至太阳半径 反应加剧 中心温度迅速增加3000 5000k 星体开始发光 3 主序星阶段 恒星内部温度升高至1500万K 热核 H He 反映全面开始 恒星停止收缩 进入青壮年 90 的恒星为主序星 4 红巨星阶段 核心区氢全部聚变成氦时 核反应 向外推移 中心区辐射压力减小 引力 收缩点燃外壳 体积急剧膨胀 表面温 度下降 5 恒星的归宿 1 类太阳小质量恒星 氦核增大 核心收缩 外层膨胀 热 核冷星 氦闪 脉动 核壳分离 形成行星状星云 而后氢氦耗尽 简并电 子压与引力抗衡 成为白矮星 3 大质量恒星 氦核继续聚变 超新星爆发 星体发 生灾难性大坍塌 外壳物质抛射 核心 成致密星 若质量 小于1 44Mo 白矮 星 于1 44Mo 小于3 2Mo 中子星 大 于3 2Mo 黑洞 6 银河系的结构 银冕 30万光年 1 银晕 10万光年 球状 2 银盘 8 万光年 2 4万 银赤夹角63 5 3 旋臂 英仙臂 人马 臂 猎户臂 太阳 4 核球 2万光年 银心 7 类地行星与类目星行 类地行星 体积小 密度大 质量小 无光环 扁率小 水金地火 类木行星 体积大 密度小 质量大 有光环 扁率大 木土天海 8 彗星的结构 慧核 固体颗粒 水汽 甲烷 氨气 二 氧化碳 慧发 慧核蒸发和升华物 慧尾 太阳风和光压 背向太阳方向 离子慧尾 蓝色 尘粒慧尾 黄色 9 康德 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1 理论核心 1 形 成太阳系的物质基础是弥散星云 2 形成太阳 系的动力来源是自引力2 理论内容 1 太阳星云 2 星云变成扁球形 3 原始太阳和圆环体 4 太阳 和行星的形成 5 太阳系 10 恒星月 近点月 交点月 朔望月分别以横恒星 近地点 黄白交 点 太阳为参考点 11 极移与进动 极移 南北两极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 进动 南北天 极在天球上的移动 12 地轴进洞的成因与效应 成因 1 地球形状2地球自转3黄赤交角 进动的天文学效应 1天极周期性运动 北极星变迁2天赤道的变化3春分点西移 13 恒星日 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周期 太阳日 太阳连续两 次在同地中天的所需时间 太阴日 月球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所需时 间 14 真太阳时 视时 以真太阳推算的时刻 与平太阳时 平时 以平太 阳时角推算的时刻 区别 两条路线 真太阳 沿黄道运行 平太 阳 沿天赤道运行 两种速度 真太阳 非均匀流逝 可以实测 平 太阳 均匀流逝 根据恒星时或视时推算 视时和平时的换算 视时和平时的差别源于视太阳日的长短一年中24h附近波动 而平太 阳日都是24h 假定视时和平时在同一时刻开始计算 经过一定的日 数 且该段时间视太阳日的长度总是大于24h 那视时的时刻就要比平 时时刻小 视太阳长度长的话 可理解为记录视时的钟要走的慢 而这个时刻差值称为时差 显然 如果视太阳日如果继续比24h长的 话 这个差值将会累计得越来越大 15 横显星 周日圈全部位于地平以上的恒星 横隐星 周日 圈全部位于地平以下的恒星 出没星 周日圈与地平圈相交 的恒星 16 光行差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移对恒星视位置的影响 周 年视差 地球在轨道上的速度对光速方向的影响 区别 恒星 年视差沿轨道半径方向偏离其平均位置 恒星光行差则沿轨 道切线方向偏离其真位置 17 回归年 以 春分点 为参考点 每年西移50 小于 恒星年 365 242 2日 交点年 以黄白交点为参考点 每 年西移20 小于恒星年 346 620 0日 近点年 以近日 点为参考点 每年东移11 大于恒星年 365 259 6日 18 地球公转的效应 1 恒星周年视差2 太阳周年 运动3 行星会合运动4 月亮会合运动 地球自转的效应 1不同天体的周日运动2不同纬度的周日运动3水 平运动的偏转4潮汐 19行星运动的表现 1 行星相对太阳的视运动 A 地内行星 上合日 同升同落 东大距 庚 辰星 下合日 同升同落 西大距 启明 星 凌日条件一 下合日条件二 行星接近黄道 B 地外行星合日 同升同落 西方照 先太阳而落 冲日 此起彼落 东方照 后太阳而落 20 我国农历的特点 1 24节气2日月序逐日推算3干支纪实 21 恒星时 春分点的时角 太阳时 以太阳时角推算 换算 恒星时和太 阳时的换算 恒星时 春分点的时角 中天恒星赤经 太阳时角 太阳赤 经 视时 12h 太阳赤经 平时 时差 12h 太阳赤经22 地方时定义 以 本地子午圈为起算平面 根据任意量时天体的时角所确定的时间 均称 该地地方时 世界时 根据地方天象来制定时间计量系统 多使用地方 视时 各自为政 近代由于区域联系的加强 迫切需要一个全球统一 的时间标准 区时国际上规定 以经线为界 把全球分24个区 每区 跨度15度各区把该区中央经线 15度的整数倍 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统一 使用的标准时 称区时 该区称时区 世界时 UT 1 分类 真太 阳时 平太阳时和恒星时 2 参考运动 地球自转 真太阳 平太 阳 恒星 视运动的全球通用时间 3 基本单位 时秒 测量容易 历 书时 ET 1 历 书 时 1952国际天文联合会 1960年使用 2 参考运动 地球公转 美 纽康 长期测量 3 基本单位 1 历书秒 精度提高10倍 3 原子时 ATI 1 原子时 1972年1月1日 2 参考运动 原子内部能级跃迁 3 基本单位 秒长固定 协调世界时 UTC 2 定义以原子秒为秒长 在时刻上与世界时相差不过 0 9s 的世界时称为协调世界时 UTC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3 协 调方式1 调整原子钟的秒长 2 拨动原子钟的指针 22 日月食的种类 1 日食的种类 日全食 日环食 日偏食 2 月食的种类 月全食 月偏食 半影食 条件1 朔望条件 朔 日月相合 日食 望 日月相冲 月食2 交点条件 日月相 合 黄白交点附近 日月相冲 黄白交 点附 回归年 356 2422 日 太阳在黄 道2次通过黄白交点 朔望月 29 5306 日 月亮在白道23 24 次通过黄白交点 23 食限 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相冲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的限 度 日食限 从日轮中心到黄白交点的那段黄道弧长 月食限 以日月相 冲代替日月相合 并以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