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河南、天津、湖南赛区)_第1页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河南、天津、湖南赛区)_第2页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河南、天津、湖南赛区)_第3页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河南、天津、湖南赛区)_第4页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河南、天津、湖南赛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6 页 2012 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河南赛区预赛试卷 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l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 5 K 39 Fe 56 Zn 65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 20 个题 每题 1 分 共 2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1 下列有关化学科学家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B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 拉瓦锡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D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和钋 2 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ry 要求物质回收或循环利用 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 三废 先 处理再排放等 下列做法或反应符合 绿色化学 要求的是 A 露天焚烧垃圾以消除污染 B 深埋含镉 汞的废旧电池 C D 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 3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物质燃烧一定要有氧气 或空气 B 防火衣中的 阻燃剂 可能是铁粉 C 金属钠着火应立即用水来浇灭 D 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4 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制成的 土豆农膜 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 淀粉的化学式为 C6H10O5 n C 该材料有助于解决农村 白色污染 问题 D 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 5 右图为用 10 mL 量筒量取液体时的实际情景 只画出片段 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应为 A b 0 1 mL B 10a 0 4 mL c b 0 4 mL D b 0 2 mL 6 常温常压下 10 mL 某气态物质含有 2 68 lO23个分子 而在这些分子里又含有 8 04 1023个原子 则该物质 A 属于单质 B 属于化合物 c 属于混合物 D 无法确定类别 7 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 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A 硬水和软水 滴加食盐水或加热蒸发 B 甲烷和一氧化碳 滴加澄清石灰水或观察颜色 C 真黄金和假黄金 铜锌合金 滴加稀盐酸或灼烧 D 氧气和二氧化碳 滴加酚酞溶液或将燃着的木条伸入 8 航天探测发现 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 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C2O3实验证明其化学 性质与 CO 相似 下列关于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 3 B C2O3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 D 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 CO2 9 除去 H2中的 HCl 和水蒸气 下列装置和药品均正确的是 第 2 页 共 26 页 10 下列保存物质的方法及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 烧碱应密封保存 是因为它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B 浓盐酸应密封保存 是因为它易挥发 C 白磷应保存在水中 是因为它易自燃 D 铵态氮肥应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是因为能增强肥效 11 下列对一些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焊锡 主要目的是降低熔点 B 用清洗剂除去油污 是因为清洗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C 墙内开花墙外香 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 D 盐酸 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12 密闭容器内有 a b c d 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6 403 204 000 50 反应后质量x2 567 200 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 可能是催化剂 B 表中 x 为 4 64 C c 中元素的种类等于 a b 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 若 a 与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 1 则反应中 a 与 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 13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 汞 金 铜 铁 钨 氧 熔点 38 8 1064 1083 1535 3410 218 A 铜球掉人铁水中不会熔化 C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 40 的温度 B 在一 216 时 氧是固态 D 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14 物质 M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 6 4 gM 完全燃烧生成 8 8 gCO2 现有下列推断 M 由 C H 两 种元素组成 M 中 C 的质量分数为 37 5 6 4 gM 燃烧还生成了 7 2 g H2O M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4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5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酸与碱反直生成盐和水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B 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气法 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 C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 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16 A B C D 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它们均为初中 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其中 A 是一种黑色氧化物 B 物质的溶液呈蓝 色 则 X 可能为 A H2S04 B HCl C NaOH D Cu OH 2 17 右图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0 时 氯化铵 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B 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将 50 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 一定有晶体析出 D 将 60 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 40 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18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H K OH SO42 B Ag Na Cl NO3 第 3 页 共 26 页 SiO2 2NaOH X H2O C Ca2 Ba2 CO32 NO3 D Ca2 Na Cl SO42 19 用 1 体积浓硫酸 密度为 1 84 cm3 质量分数为 98 和 7 体积水混合来配制稀硫酸 所得稀硫酸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最接近于 A 10 B 15 C 20 D 25 20 现有盐酸和 CaCl2的混合溶液 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 X 溶液的 pH 随滴入 X 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 X 是 A 水 B 澄清石灰水 C 纯碱溶液 D 稀盐酸 二 填空题 本题包括 8 个题 每空 1 分 共 30 分 21 请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主要成分是 固体酒精 的主要成分是 食盐常用调味品和防腐剂 其主要 成分含有的微粒是 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 22 牡丹燕菜 的基本配料有海参 鱿鱼 鸡肉 食盐 白萝卜等 其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有 任写两种 有机物的命名与它的组成相关 如下表所示 则 C3H8的名称为 丁烷的化学式为 名称 甲烷 乙烷 丁烷 戊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C5H12 23 右图表示水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略去 请写 出化学式 甲为 乙为 24 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 和 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 由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3 已知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的 m 倍 则由该反应所生成的 和的 质量比 25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其原因是会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则 X 的化学式为 烧开水的水壶内壁上产生的 水垢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可用食醋 CH3COOH 除去 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分别为 和 26 现有 A B C 三种元素 其中 A 的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且第 3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第 2 电子层 的电子数少 1 B 的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BO3 其中 B 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 3 且 B 原子核内质子数与 中子数相等 C 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相同 请推断元素符号 A 为 B 为 C 第 4 页 共 26 页 27 如右图所示 打开分液漏斗 使其中的无色液体与试管中的固体接触反应 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现 象 请分别写出一个符合图中现象和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 分解反应 2 化合反应 3 复分解反应 4 置换反应 28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右图装置对某粗锌样品进行纯度检测 请填写以下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步骤 称取 10 0 g 粗锌置于铜网中 按图示装置组装后 称得仪器和药品总质量为 120 0 g 将铜网插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完全后 称得装置总质量为 119 8 g 则粗锌的纯度为 3 问题探究 已知碱石灰为 Na H 和 CaO 的混合物 该实验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若不用碱石灰 则所测得的粗锌纯度将 填 偏大 偏小 或 无影响 若将粗锌换成石灰石 原实验方案 填 能 或 不能 用于石 灰石样用于石灰石样品纯度的测定 理由是 三 简答题 本题包括 6 个题 共 30 分 29 4 分 1 右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 试管中的反应发生后 a b 两 处及烧杯中各有什么现象 2 采用微型宾验装置有哪些优点 答出一条即可 30 4 分 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 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按右图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时 要达到实验目的 反应物或装置方面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出一条即 可 该实验还可说明氮气具有哪些性质 答出一条即可 写出该实验中有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31 4 分 请根据右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NaCl 35 7 35 8 36 0 36 3 KN03 13 3 20 9 31 6 45 8 溶 解 度 Ca OH 2 0 185 0 176 O 165 第 5 页 共 26 页 1 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出 来 最好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2 将 10 qC 时的饱和石灰水升温到 3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如何变化 3 10 时 在两只烧杯中各加入 100 g 水 然后分别加入 30 g 氯化钠和 30 g 硝酸钾 充分搅拌后 所 得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等 为什么 32 6 分 通过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 MgCl2 CaCl2 MgSO4 以及泥沙等杂质 以下是 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 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 中的 BaCl2不能改成 Ba NO3 2 其原因是什么 2 进行步骤 后 如何判断 BaCl2是否过量 3 加人 Na2CO3的目的是什么 4 以上粗盐提纯的有关操作中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哪些 5 该实验方案还需完善 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33 6 分 有科学家提出回收利用空气中 CO2 的构想 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 溶液可吸收 CO2 生成碳酸氢钾 加热该溶液使之又分解出 CO2 使其在合成塔内与氢气反应生成甲 醇 CH3OH 和水 简要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说明 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的 K2CO3溶液 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 300 200 kPa 和催化剂 1 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请在图中标出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名称和循环方向 3 若空气不经吸收池和分解池而直接通入合成塔 你认为可行吗 请简述原因 O 153 第 6 页 共 26 页 4 请计算生产 4 8 t 甲醇 可回收空气中 CO2的质量是多少 34 6 分 右图是某试剂瓶标签的部分内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稀 原因是什么 2 配制 9 的 稀盐酸 100 g 需要这种浓盐酸的体积约为多少 精确到 0 1 mL 3 某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 取该固体 10 g 加入质量分数为 9 的盐酸 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2 2 g 试通过计算说明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四 综合应用题 本题包括 2 个题 共 20 分 35 10 分 酸 碱 盐均为重要的化合物 1 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烧碱 H2 Cl2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请写出一个既能检验烧碱变质 又能除去杂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酸和碱在组成和性质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特点 请任写出其中的一条 4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 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用字母代号表示 C 操作中出现的错误 若 C 中砝码的质量为 15 g 游码的读数为 3 5 g 则氢 氧化钠和烧杯的实际总质量为 g 5 用 pH 试纸测定所配制溶液的酸碱度 操作方法为 6 现有一样品 经分析含氢氧化钾 碳酸钾和水三种物质 向该样品中加人溶质质量分数为 9 8 的稀硫酸 100 g 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 试计算 蒸干该溶液可得到的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盐酸 分析纯 化学式 HCI 质量分数 36 密度 1 18 g cm3 第 7 页 共 26 页 36 10 分 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 铝 铁 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 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 用元素符号表示 2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金原子的中子数为 197 C 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 18 D 金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 1 B 族 3 在研究金属性质时 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将一定量铁粉加和硫酸铜 的混合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过滤 然后对滤纸上的物质进行分析和实验 提出问题 滤纸上的物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甲认为只有铜 乙认为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丙认为是铜 铁 锌的混合物 交流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丙的猜想不合理 其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通过实验确定了滤纸上物质的成分 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滤纸上剩余的物质 置于试管中 向其中滴加 适量的 4 在实验室称取 20 g 赤铁矿样品置于玻璃管中 称得样品和玻璃管的总质量为 70 g 通人足量 CO 后加热使样品充分反应 杂质不参与反应 冷却后称得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 总质量为 65 2 g 试计算样品中 Fe2O3 的质量分数 第 8 页 共 26 页 2012 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河南赛 区预赛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 20 个题 每题 1 分 共 2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CDADDCBADBBDCBACDCC 二 填空题 每空 1 分 共 30 分 21 N2 C2H5OH 或 C2H6O Na Cl NaHCO3 22 蛋白质 维生素 无机盐 任写两种即可 丙烷 C4H10 23 H2 Ca OH 2 24 1 分解反应 2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个数 或元素的种类 不变 3 m 2 m 25 Na2SiO3 2CH3COOH Mg OH 2 CH3COO 2Mg H2O CO2 2CH3COOH CaCO3 CH3COO 2Ca H2O CO2 26 Cl S Na 27 1 2H2O2 二氧化锰 2H2O O2 2 CaO H2O Ca OH 2 3 CaCO3 2HCl CaCl2 H2O C O2 4 Zn H2SO4 ZnSO4 H2 28 1 测定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或纯度 2 Zn 2HCl ZnCl2 H2 65 3 吸收水蒸气 氯化氢气体 偏大 不能 碱石灰能吸收反应生成的 CO2 三 简答题 共 30 分 29 4 分 1 a 处溶液变红色 b 处溶液变浑浊 烧杯中低处蜡烛先熄灭 2 节约药品 产生的污染物少 或废弃物少等 合理即可 30 温度应达到着火点 红磷足量或装置不漏气等 不支持燃烧或难溶于水等 2P 5O2 点燃 2P2O5 31 4 分 1 蒸发溶剂 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减小 3 不相等 因溶解度不同 10 时 30g 硝酸钾在 100g 水中不能完全溶解 而 30g 氯化 钠在 100g 水中可以完全溶解 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 32 6 分 1 因为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NO3 2 取少量上层清液 继续滴加 BaCl2溶液 如没有白色沉淀出现 则说明 BaCl2过量 3 除去 Ca2 Ba2 4 烧杯 玻璃棒 漏斗 蒸发皿 酒精灯 铁架台 坩埚钳等 2 分 5 还应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以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3 6 分 1 CO2 3H2 CH3OH H2O 第 9 页 共 26 页 2 2 分 3 不行 如果直接通入合成塔 由于空气中 CO2的含量太低 不利于甲醇的生成 4 6 6t 34 6 分 1 浓盐酸有挥发性 由于 HCl 挥发减少 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2 21 2mL 3 设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x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106 44 10g x 2 2g 106 10g x 44 2 2g x 4 7g 故未变质的氢氧化钠为 4 7g 四 综合应用题 本题包括 2 个题 每题 10 分 共 20 分 35 1 2NaCl H2O 电解 2NaOH Cl2 H2 2 Na2CO3 Ca OH 2 CaCO3 2NaOH 3 酸和碱在组成上都含有氢元素 或酸 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或都有腐蚀性等 4 ECADB 砝码和被称量物质放颠倒了 11 5g 5 用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 pH 试纸上 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即可得出该溶液的 pH 6 由质量守恒关系可得 H2SO4 K2SO4 98 174 100g 9 8 x 98 100g 9 8 174 x x 17 4g 答 略 36 1 Cu Fe Al 2 AD 3 铁的金属活动性不如锌 不能把锌置换出来 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或稀硫酸等 若有气体生成 则乙的猜想正确 反之 则甲的猜想正确 Fe 2HCl FeCl2 H2 或 Fe H2SO4 FeSO4 H2 等 4 解 设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 x Fe2O3 3CO 高温 2Fe 3CO2 160 112 20g x 65 2g 70g 20g x 160 20g x 112 65 2g 70g 20g x x 4g 样品中 Fe2O3的质量分数为 20g 4g 20g 100 80 答 略 第 10 页 共 26 页 2012 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天津赛区 试卷 天津赛区 试卷 考生须知 考生须知 1 请将全部答案写在试题上 请将全部答案写在试题上 2 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 5 Ca 40 Fe 56 Cu 64 Ba 137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0 分 每题 2 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将其标号填入下 表中 题号12345 答案 1 科学研究表明 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 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 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4NH3 3O2 2X 6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 X 的化学式为 N2 C 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 液氨属于混合物 2 铁钉在下列情况中 最容易生锈的是 A 在干燥的空气中 B 在潮湿的空气中 C 浸没在自来水中 D 浸没在植物油中 3 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 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ABCD 实验要求 区分羊毛线 和棉线 区分食盐水 和稀盐酸 区分硝酸铵粉末 和氧化钙粉末 区分聚乙烯 和聚氯乙烯 方案灼烧闻气味滴加酚酞试液加水灼烧闻气味 4 下列实验操作中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检验氢气纯度时 没有听到任何响声 表明氢气已纯净 B 用适量的水能区分硫酸钡固体和氯化钡固体 C 粗盐提纯实验中 蒸发结晶直到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D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 先将 PH 试纸用水润湿 然后再测定 5 将适量的下列物质 分别投入等质量 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恰好完全反应后 产生的气体全 部逸出 所得溶液中的 MgCl2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 Mg B MgO C Mg OH 2 D MgCO3 得分 评卷人 第 11 页 共 26 页 二 选择题 本题共 20 分 每题 2 分 每题有 1 2 个正确答案 将其标号填入下 表中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的 多选不给分 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的 只选一 个且正确给 1 分 一对一错不给分 题号6789101112131415 答案 6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 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 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7 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不正确的是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与微观过程无关 B 通过化学变化 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 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提供了理论依据 D 随着科技的发展 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8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 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 无白色浑浊出现 B 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 36g 将 30g 氯化钠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 得到 80g 溶液 C 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 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 H D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9 固体物质 W 在水 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 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 W 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 t1 时 物质 W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mg C t2 时 物质 W 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 将 t1 时物质 W 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 t2 有晶体析出 10 根据右表提供的信息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B 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 第二 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 逐渐 增多 D 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 2 个电子形成镁 离子 其离子符号是 Mg 2 11 酸 碱 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下列有关酸 碱 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将草木灰 含 K2CO3 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B 纯碱既可从盐湖提取 又可用 侯氏联合制碱法 生产 C 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得分 评卷人 第 12 页 共 26 页 D 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 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CO2CO通入 O2 点燃 B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Cu NO3 2溶液AgNO3溶液加入过量的铜粉 过滤 D碳酸钙氯化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 过滤 洗涤 干 燥 13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 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反之亦然 取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 CO 和 O2混合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 CO 和 O2的体积比为 2 1 B 生成的 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二 C 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 D 反应后的气体中 C O 原子的个数比为 1 2 14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 最近有科学家提出 绿色自由 构想 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生成 KHCO3 然后利用 K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 CO2的性质 把 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 再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可 再生燃料甲醇 CH4O 绿色自由 构想的技术流程如下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吸收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CO2 K2CO3 H2O 2KHCO3 B 分解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KHCO3 K2CO3 CO2 H2O C 由分解池分解后所得溶液 X 可通入吸收池再利用 其主要成分是 KHCO3 D 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 CO2 CH4O 甲醇 15 下列条件下 两瓶不同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同温度 同体积的 H2和 N2 B 同质量 不同密度的 N2和 CO C 同体积 同密度的 C2H4和 C3H6 D 同压强 同体积的 N2O 和 CO2 三 填空题 本题共 24 分 得分 评卷人 铬锌触媒 300 2 105Pa 第 13 页 共 26 页 16 4 分 学习化学知识后 观察物质世界可从化学视角看 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 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 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从组成角度看 水是由 组成的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 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 2 从微粒角度看 水是由 构成的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 原子 离子 3 从变化角度看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 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 氢气 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 但该方法制取氢 气的成本太高 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方法 以实现水的分解 水参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 学方程式为 6CO2 6H2O 6O2 X 则 X 的化学式为 17 4 分 据图回答 写出 B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 A 装置和 B 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水 的变化情况 18 7 分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使我们对碘有了新的认识 1 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 该元素在人体中为一种 填 常量 或 微量 元素 如果 人体缺乏碘元素就会导致 2 我们食用的加碘盐中的碘主要以 KIO3的形式存在 KIO3中碘的化合价是 KIO3受热易分解 因此做菜时应注意 3 日本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内发生的核裂变可产生放射性碘 l31 和铯 l37 其中碘 131 原子 中含有 53 个质子和 个中子 科学证明 每人日服用含非放射性碘 100 mg 的碘 片能有效阻止碘 131 的辐射 曾一度被抢购的加碘盐每1000 g 中含非放射性碘 20 mg 按上述标准 每人每天应吃 g 加碘盐才起作用 这远远超出了人体正常 摄入食盐量 显然依靠食用加碘盐来防止碘 131 的辐射是不科学的 4 这次核泄漏事故 使新能源的开发和安全使用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除了开发和 利用核能之外 人类还可以利用的新能源有 等 19 5 分 低碳城市 的理念贯穿在上海世博园的建设中 1 低碳城市 的建设减少了 填化学式 气体的排放 能减缓气候变暖的速率 2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 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3 法国化学家 PaulSabatier 采用 组合转化 技术使 CO2和 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 CH4和 H2O 试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请你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符合 低碳经济 理念的做法 20 4 分 工业上以 叶绿素 光照 A 加热水 B 电 解水 第 14 页 共 26 页 大理石和赤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 B 和 G 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 D G 为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工业制取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B G 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四 简答题 本题共四 简答题 本题共 17 分 分 21 6 分 甲 乙 丙 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他们之间存在 甲 乙 丙 丁 转化关系 请写 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方程式 若甲是一种酸 丙是最简单的氧化物 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若甲是碳酸钠溶液 丙是一种白色沉淀 22 4 分 KNO3和 K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依据上表数据 已绘制出 KNO3和 K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右 图 图中能表示 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 m 或 n 2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KNO3和 KCl 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 同的溶解度 x 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3 10 时 131g 饱和 KCl 溶液 蒸发 10g 水后 再降温到 10 可析出 KCl 晶体的质量为 23 7 分 在学校的联欢晚会上 老师做了神奇的表演 向装有不同固体的试管中滴入适量不同的无色 液体 产生了不同的现象 老师让同学们参与互动进行猜想 1 若固体为白色粉末 加液体后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则固体可能是 任 写一种 下同 液体可能是 2 若固体为白色 粉末 加液体后 无气体产生 所得液体温度降低 则固体可能是 得分 评卷人 温度 010203040506070 KNO313 320 931 645 863 985 5110138 溶解度 g KCl 27 631 034 037 040 042 645 548 3 第 15 页 共 26 页 液体可能是 3 若固体为黑色粉末 加液体后有气体产生 则黑色粉末可能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五 实验题 本题共五 实验题 本题共 17 分 分 24 7 分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 探究 X 物质的成分 查阅资料 1 X 物质可能由 Ca HCO3 2 Mg HCO3 2 Ca OH 2 Mg OH 2 CaCO3 B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2 X 物质是通过过滤水溶液得到的沉淀 3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 物 质Ca HCO3 2Mg HCO3 2Ca OH 2Mg OH 2CaCO3BaCO3 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不溶 设计并实施方案 1 由查阅资料可知 X 物质肯定不含可溶性的 Ca HCO3 2 Mg HCO3 2 2 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 X 物质 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静置 取上层清液滴入 Na2CO3溶液 没有白色沉淀 说明 X 物质中无 填化学式 2 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 想进一步确定 X 物质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按图组装仪器 关闭活塞 b 将 50gX 物质的粉末放入锥形瓶中 逐滴加入足量稀硫 酸 充分反应 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 打开活塞 b 从导管 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称量 D 瓶内物质明显增加的质量 继续鼓入空气 直至 D 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经称量 D 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为 20g 评价 1 A 瓶中的 NaOH 溶液起到 作用 若 A 瓶中无 NaOH 溶液 D 瓶中的质量将 填 增大 不变 或 减小 2 分析 X 物质的可能组成是 有几种写几种 3 装置图 B 中塞紧锥形瓶的橡胶塞要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 已知 导管的直径为 8mm 橡胶塞细段直径为 3 cm 从坚固和美观的 得分 评卷人 第 16 页 共 26 页 角度考虑 请你在右图中标出应在哪三处打孔为好 用圆圈 表示打孔位置 25 10 分 某同学对 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与豆腐同食会引起结石 的说法产生了兴趣 探究一 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查阅资料 可溶的草酸盐 碳酸盐能与 CaCl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 CaC2O4 碳酸钙 醋酸 化学式用 HAc 表示 不与草酸钙反应 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1 操作 的名称是 2 加入少量 CaCl2溶液的目的是 3 已知气体 D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步骤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 菠菜里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探究二 不同温度下 草酸钙分解的产物是否相同 已知下列事实 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 12 8 g 的草酸钙分解过程中温度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 示 根据上述事实 回答下列问题 1 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 400 500 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00 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六 计算题 本题共 12 分 26 5 分 为测定某碳酸氢铵化肥中的含氮量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取用 8 5g 该化肥样品与 20gNaOH 溶 液放入烧杯中共热 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的氨气全部逸出后 测得烧杯中残留物为 26 8g 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NH4HCO3 2NaOH Na2CO3 2H2O NH3 试求 1 生成氨气的质量 得分 评卷人 操作 加入足量 CaCl2溶液 加入足量 醋酸溶液 白色 沉淀 B 菠菜样品在 少量开水中煮 沸 2 3 分钟 溶液 A 白色 沉淀 C 无色 气体 D 残渣 第 17 页 共 26 页 2 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 0 1 3 所用 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7 8 分 将质量为 m 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 100 g 14 的稀硫酸中 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 再向该蓝 色溶液中加入 10 g 铁粉 充分反应后 过滤 得滤液和 5 2g 滤渣 求 1 氧化铜的质量 m 的值 2 最后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最后结果精确到 0 1 2012 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天津赛区 试题参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天津赛区 试题参 考答案考答案 一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12345 DBBBC 二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6789101112131415 DACDACAABACCDBC 第 18 页 共 26 页 三 本题共 24 分 16 4 分 1 氢 氧两种元素 1 分 2 水分子 1 分 3 电 1 分 C6H12O6 1 分 17 4 分 2H2O 2H2 O2 2 分 1 8 1 分 A 中的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改变的是分子之 间的间隔 B 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1 分 18 每空 1 分 共 7 分 1 微量 甲状腺肿大 或填 大脖子病 2 5 菜快熟要出锅时再加盐 3 78 5000 4 太阳能 地热能 风能 氢能 潮汐能 19 每空 1 分 共 5 分 5 分 1 CO2 2 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急剧增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 CO2 4H2 CH4 2H2O 4 提倡骑自行车 步行 乘公交等 20 4 分 1 CaO 1 分 Fe 1 分 Fe2O3 3CO 高温 2Fe 3CO2 2 分 四 本题共 17 分 21 每空 2 分 共 6 分 1 酸与 金属氧化物 或碱 的反应均可 2 金属与盐 金属与酸 单质与氧化物的反应均可 3 Na2CO3与盐 或碱 的反应均可 22 4 分 1 m 1 分 2 34 0 g x 37 0 g 2 分 漏写单位不给分 3 3 1 g 1 分 漏写单位不给分 23 7 分 化学方程式 2 分 其余每空 1 分 1 CaCO3 盐酸 2 NH4NO3 H2O 3 MnO2 2H2O2 2H2O O2 五 本题共 17 分 24 共 7 分 设计并实施方案 2 Ca OH 2 1 分 评价 吸收鼓入的空气中所含 CO2 1 分 增大 1 分 2 Mg OH 2 CaCO3 BaCO3 1 分 Mg OH 2CaCO3 1 分 CaCO3 BaCO3 1 分 3 1 分 三个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即可得分 等边三角形最好 25 本题共10 分 探究一 1 过滤 1 分 2 将溶液中的草酸根和碳酸根完全沉淀出来 1 分 3 CaCO3 2HAc Ca Ac 2 H2O CO2 2 分 探究二 1 CaC2O4 高温 CaO CO CO2 2 分 2 CaC2O4 高温 CaCO3 CO 2 分 条件写 成 加热 也给分 CaCO3和 CaO 2 分 六 本题共 12 分 26 5 分 解 1 生成氨气的质量为 8 5 g 20 g 26 8 g 1 7 g 1 分 2 设 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铵的质量为 x 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 NH4HCO3 2NaOH Na2CO3 NH3 2H2O 79 80 17 x y 1 7 g 79 17 x 1 7 g x 7 9 g 7 9g 碳酸氢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7 9g 1 4g 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 分 MnO2 通电 催化剂 5 16 100 g5 8 g4 1 第 19 页 共 26 页 3 80 17 y 1 7g y 8g 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 分 答 生成氨气的质量为 1 7g 该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 5 所用 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 27 7 分 解 1 设 参加反应的 Fe 的质量为 x 生成 FeSO4的质量为 y 涉及到的反应有 CuO H2SO4 CuSO4 H2O Fe CuSO4 FeSO4 Cu Fe H2SO4 FeSO4 H2 由 H2SO4 SO42 FeSO4 Fe2 Fe 98 152 56 100 g 14 14 g y 8 g 可见 14g H2SO4中的 SO42 完全转化为 FeSO4所需 Fe 的质量为 8g 而 10g 8g 所以参加反应 的 Fe 的总质量 x 8 g 生成 FeSO4的质量 y 2 分 10g 8g 2g 5 2g 滤渣中除含有未参加反应的 2g Fe 粉外 还含有由反应 生成的 Cu Cu 的质量为 5 2g 2g 3 2g 由 CuO Cu 80 64 m 3 2 g 解得 m 4 g 2 分 2 由反应 生成 H2O 的质量为 g9 0 80 g418 1 分 最后所得滤液中 FeSO4的质量分数 0 20 100 g9 0 141 g100g 7 21 g7 21 2 分 答 氧化铜的质量 m 的值为 4g 最后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0 40 100 g20 g8 g 7 21 98 152g14 第 20 页 共 26 页 2012 年湖南省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初赛试题年湖南省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初赛试题 题 号一二 三 四总 分 得 分 试题说明 1 本试卷共8页 满分100分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 5 Na 23 Ca 40 Ba 137 3 考试时间 2012 03 24 9 00 11 00 2小时 一一 选选择择题题 本本题题包包括括 17个个小小题题 每每小小题题 2分分 共共 34分分 每每小小题题有有 1个个选选项项符符合合题题意意 请请将将答答案案序序 号号填填在在下下表表相相应应题题号号的的空空格格内内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答案 1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 地震灾害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是 A 山体滑坡 B 房屋倒塌 C 铁轨扭曲 D 仓库爆炸 2 2011 年被第 63 届联合国大会定为 国际化学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 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 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主要作用 下列措施 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A 开发太阳能 风能 B 推行 限塑令 C 推广乙醇汽油 D 焚烧秸秆 3 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 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A 果汁 B 牛奶 C 矿泉水 D 啤酒 4 竹炭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 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C6H10O5 n 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 竹炭可用于净化室内空气 B 竹炭纤维属于有机化合物 C 每个 C6H10O5 n 分子中含有 6n 个碳原子 D 竹炭纤维中 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 10 5 5 2011 年 1 月 怀宁县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铅元素相关信息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铅原子核内有 82 个质子 B 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7 2 C 铅有毒 儿童不能使用铅笔 D 铅可与稀硫酸反应 产生氢气 6 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名称 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 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B CaO 氢氧化钙 生石灰 C 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 NaCl 氯化钠 食盐 7 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 pH 判断 在下列各组物质中 分别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不变色 变蓝 82 Pb 铅 207 2 第 21 页 共 26 页 色的是 物质食盐水厕所清洁剂血浆牙膏肥皂水橘汁草木灰水柠檬汁 pH71 77 48 29 23 510 62 5 A 柠檬汁 食盐水 厕所清洁剂 B 牙膏 蒸馏水 肥皂水 C 草木灰水 蒸馏水 柠檬汁 D 橘汁 食盐水 草木灰水 8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 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化学常识B 化学与食品 空气的主要成分 氮气和氧气 硬水和软水 可用肥皂水来检验 甲醛 浸泡肉类食品 以防变质 工业盐 用来腌制肉类 酸菜等食物 C 化学与生活D 化学与能源 食盐 碱面 用醋酸溶液来鉴别 化纤织物 纯毛织物 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沼气 酒精 生物能源 可再生能源 石油 煤 化石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9 科学研究发现 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 C2O3 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 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C2O3在 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水 C 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D 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 3 价 10 用 王水 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 溶解黄金后得到一种物质 HAuCl4 四氯合金酸 其中金元 素 Au 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11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12 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它不可能是 酸 碱 盐 有机物 A B C D 13 魔棒点灯 趣味实验的操作为 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 在高锰酸钾上滴加 2 3 滴浓硫酸 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 酒精立刻被点燃了 你认为酒精灯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A 魔棒 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 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 使酒精自发燃烧 C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放出大量热 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大量氧气 酒精在氧气含量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14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 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 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某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相应溶质 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它溶质 氢氧化钠溶液中有 OH 能与酸反应 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 OH 也能与酸反应 第 22 页 共 26 页 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NH4NO3没有金属离子 不属于盐类 A B C 只有 D 15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操作现象结论 A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 性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 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铜析出铝比铜活泼 B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 氧化钾溶液是否变质 取少量氢氧化钾溶液 滴入澄清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产生 氢氧化钾溶液已变 质 C 探究物质溶解于水的热 量变化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硝酸 铵晶体 充分搅拌 溶液温度下降 盐类物质溶于水都 能使溶液温度下降 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 二氧化碳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 瓶中 木条火焰熄灭 集气瓶中已集满二 氧化碳 16 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 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溶液中有 Zn2 Cu2 不溶物为 Cu 溶液中有 Zn2 Cu2 不溶物为 Zn 溶液中只有 Zn2 不溶物为 Zn 溶液中只有 Zn2 不溶物为 Zn Cu A B C D 17 把含镁元素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 投入足量且等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