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盖梁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1页
##大桥盖梁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2页
##大桥盖梁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3页
##大桥盖梁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4页
##大桥盖梁施工安全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编第一章 编制制说说明明 1 编制依据 2 编制目的与适用范围 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二章 工程概况 1 1 工程简介 工程简介 2 自然地理气象特征 第三章 施工技术方案第三章 施工技术方案 1 盖梁施工方案 2 盖梁施工进度计划 3 盖梁施工工艺流程 第四章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第四章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 安全目标 2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章 危险源分析及对策措施第五章 危险源分析及对策措施 1 危险源的分析 2 危险源的综合预防 控制措施 3 对策措施 第六第六章章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 制度保证措施 2 盖梁施工针对性安全措施 第七章第七章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1 文明施工 2 环境保护措施 3 职业健康与防护 第八章 安全检查和审查第八章 安全检查和审查 1 安全检查方法 2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第九章 盖梁施工事故应急预案第九章 盖梁施工事故应急预案 1 安全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和职责 2 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 3 盖梁施工事故应急预案 资源配置和应急措施 4 监督管理 第十章 盖梁抱箍法施工安全验算书第十章 盖梁抱箍法施工安全验算书 第一部分 盖梁施工说明及验算依据 一 盖梁施工说明 二 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 第二部分 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 一 设计计算说明 二 横梁计算 三 纵梁计算 四 抱箍计算 五 无缝钢管计算 六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章第一章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1 1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1 本项目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 2 工程第三合同段桥梁施工设计图 3 交通运输部颁发设计 施工和验收规范或标准 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6 施工中引用或参考的主要设计 规范和施工技术规定 表 1 规范 规程及标准清单表 序号序号标准编号标准编号名名 称称 1JTG B01 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JTJ 041 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JTJ 076 9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4JTG TB05 2004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5JTG F80 1 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 JGJ33 2001施工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7 JGJ46 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 2 编制 编制目的与适用范围目的与适用范围 编制本安全施工专项方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及安全技术标准 规范的切实落实 加强本 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有效的控制我标段桥梁工程施工安全 提高本工程安全的管理水平 使本 项目的安全施工标准化 规范化 程序化 本安全专项方案仅适用于 工 程第三合同段 大桥盖梁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二章工程概况 1 工程简介工程简介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 K138 000 终点桩号 K145 587 808 主线长 7 588 公里 在惯性矩 I 866 2cm4 抗弯模量 Wx 108 3cm3 则 最大弯矩 Mmax qH lH 8 20 8 4 8 10 4kN m Mmax Wx 10 4 103 108 3 96MPa w 145MPa 可 最大挠度 fmax 5 qH lH4 384 EI 5 20 8 16 103 384 2 1 866 2 2mm f 5mm 可 三 纵梁计算 采用近似等跨计算 1 荷载集度 q 的确定 砼重力密度取 26KN m 大桥盖梁砼体积为 83 9m 则砼总重 力为 2181 4KN 盖梁长为 23 2m 宽 2 0m 采用四条 i40a 工 字钢共同承受荷载 对其中一条 工 字钢进行验算即可 按常规 取 1 2 的安全系数 因此荷载集度为 q GZ 4L 2412 4 23 2 26kN m 力学模型如下 2 应力验算 取 i40a 工字钢 则 E 2 1 105Mpa Ix 21714cm4 w 1085 7cm3 最大弯矩发生在 2 3 支座处 Mmax 系数 ql2 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系数 0 107 Mmax M2 M3 0 107 26 62 100KN M 1 工 字钢应力验算 M w 式中 M 受力弯矩 取最大弯矩 Mmax w 截面抵抗矩 容许应力 查规范得 145Mpa 100 1000 1085 37 92Mpa 145Mpa 满足要求 2 挠度验算 施工过程中 挠度最大会发生在单元 1 与单元 4 跨中 fmax 系数 ql4 100EI f 公式 iii 式中 q 均布荷载 L 计算跨径 E 弹性模量 I 惯性矩 f 容许挠度 查规范得 f 14mm 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系数 0 632 fmax 0 632 26 5 64 1000 100 2 1 21714 4mm f 四 抱箍计算 一 抱箍承载力计算 1 支座反力计算 最大支座反力发生支座 2 与支座 4 处 即抱箍位置 以支座 2 进行验算 剪力计算公式 系数 ql 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系数左 0 607 系数右 0 536 Q2 左 0 607 26 5 6 88KN Q2 右 0 536 32 1 6 84KN 则支座 2 处支座 抱箍 反力 R2 88 84 4 688KN 以最大值为抱箍体需承受的竖向压力 N N RC 进行计算 该值 即为抱箍体需产生的摩擦力 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正 压力与摩擦系数的乘积 即 N f F F N f 848kN 0 3 2293kN 式中 N 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F 抱箍与墩柱间的正压力 f 抱箍与墩柱间的静摩擦系数 2 抱箍受力计算 1 螺栓数目计算 抱箍体需承受的竖向压力 N 688kN 抱箍所受的竖向压力由 M24 的高强螺栓的抗剪力产生 查 路 桥施工计算手册 第 426 页 M24 螺栓的允许抗剪承载力 NL P n K 式中 P 高强螺栓的预拉力 取 225kN 摩擦系数 取 0 3 n 传力接触面数目 取 1 K 安全系数 取 1 7 则 NL 225 0 3 1 1 7 39 7kN 螺栓数目 m 计算 m N NL 688 39 7 17 3 取计算截面上的螺栓数目 m 28 个 则每条高强螺栓提供的抗剪力 P N 28 688 28 24 5KN NL 39 7kN 故能承担所要求的荷载 2 螺栓轴向受拉计算 砼与钢之间设一层橡胶 按橡胶与钢之间的摩擦系数取 0 3 计算抱箍产生的压力 2826kN 由高强螺栓承担 抱箍的压 力由 28 条 M28 的高强螺栓的拉力产生 即每条螺栓拉力为 N1 2293 28 82kN S 180kN 故高强螺栓满足强度要求 二 抱箍体的应力计算 1 抱箍体拉应力 拉力 Pb 2293 KN 抱箍壁采用 14mm 高度 0 75m 与 10mm 高度 0 6m 的钢板 则抱箍壁的纵向截面积 S1 0 75 0 014 0 6 0 01 0 0165 m2 2293 0 0165 1000 139 MPa 140MPa 满足强度要求 3 连接板剪应力 N1 S 2293 0 025 1350 68MPa 85MPa 满足强度要求 五 无缝钢管计算 1 钢管强度验算 在盖梁两端及中部设置钢管支撑 最大支撑反力发生在中部 以最大值进行验算 材料规格 每支撑处采用两根 219mm 的无缝钢管 壁厚 6 mm 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系数左 0 464 系数右 0 464 Q3 左 0 464 6 26 72KN Q3 右 72KN 每根支撑反力 R3 144 2 288kN 钢管的轴心压应力为 RC A A 无缝钢管的截面积 A Ra R 4015 mm R3 A 288 1000 4015 72MPa 140MPa 故无缝钢管满足强度要求 2 钢管长细比验算 以钢管最大长度 7 米验算 219mm 的无缝钢管 壁厚 6 mm 截面面积 A 40 15cm2 I 2278 74cm4 回转半径 R 2278 74 40 15 7 53cm 700 7 53 92 96 100 符合要求 3 基础与地基验算 钢管底部浇筑长 1m 宽 1m 高度 0 8m 具体以现场地面高度确定 C25 混凝土基础 基础上铺设 0 3m 0 3m 0 25m 钢板 钢管每延米质量 82 123kg 长度取 7 米 C25 砼密度取 26KN m3 跨中为最不利位置 以跨中进行验算 由上述计算结果得知 R3 288KN 则混凝土基础强度为 82 123 7 10 10 3 288 1000 300 300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