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八话题单元测试卷一、语言基础(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角(ju)色 一叶扁(pin)舟着(zho)陆称(chn)心如意B 喘(chun)息安步当(dng)车处(ch)分 间不容发(jin)C 起哄(hng) 少不更(gng)事诡谲(ju) 茅塞(s)顿开D 中(zhng)肯怙(h)恶不悛 桑梓(z) 戛(g)然而止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杳无音信 层峦叠嶂直言不讳明枪暗剑 B大声急呼 走投无路翻天覆地舐犊情深C哄堂大笑 平心而论常年累月出类拔萃 D沧海一粟 语无伦次入不敷出始作俑者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考生在考试时遇到一时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_,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_。 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_ 显得太单薄了。 A琢磨 忘怀 未免 B琢磨 释怀 不免 C捉摸 释怀 不免 D捉摸 忘怀 未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在远处,天的尽头一片彩光。我怀疑自己看见海市蜃楼,但又觉得那还是一片彩虹而已。我的双眼模糊,有如隔岸观火,什么也看不清楚。 B近来交通事故和矿难不断出现,矿难使很多人失去生命。交通事故和矿难此起彼伏,接连发生,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C尽管没有周杰伦的酷,没有比尔盖茨的富,但我们并不自惭形秽,因为我们拥有最宝贵的财富青春。D遭受地震海啸的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实武牙市,整个城市一度人去楼空。近日,居民们陆续返回家园,这座海棠城市开始故态复萌,恢复昔日的生活景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 C在公元九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海洋上,可以在汹涌的波涛中自由驰骋的恐怕只有维京人了。 D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还透露,第一期讲座将讲一本名为书法有法的书。“古时候,手势和笔法合在一起称为书法,就像一种行为艺术,”他说,“现在却失掉了一半了。” B村中古宅“声远堂”中梁雕鲤鱼的鱼身会随天气与季节变化而变幻颜色;俞氏宗祠中蜘蛛不结网;鸟鹊不过夜;村中古建筑按天体星象排列等都非常奇特。 C彩图科技百科全书各卷条目的选取,不是从纯理论的抽象概念的角度出发,而是以人类探知的客观对象自然对象或人类对象为标准。 D听到导游说了一句“大家稍快一点好不好?”之后,游客们赶快下车走到了游船上。放眼欣赏湖光山色,大家不禁赞叹道:“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7、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 缕缕白色的炊烟 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A B C D8下列对联与涉及人物相对应的的一联是 ( ) A鹿野舟沉王业兆; 鸿门半碎霸图空。项羽B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宋玉 C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茵。李广 D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 杜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9)(10)题。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题君山注 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9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10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二、阅读山羊兹拉特,完成下列题目。(12分)11阿隆一家为什么要卖山羊兹拉特?为什么又不卖了?(3分)答: 12请结合课文相关情节简要说明阿隆一家对于卖掉兹拉特这一决定的情感反应?(2分)答: 1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作者描写这一场突然而来的暴风雪对于小说产生的价值?(3分)答: 1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A本文作者可能想借助时代背景的模糊,来描摹出人与动物间有可能恒久存在的亲情状态,成为一个物质匮乏世界里人与动物之间永远温情的慰藉。B小说的笔法清淡自然,作者以情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双向流动,明晰地传达着一种超越人畜之界的美丽情感,集中表达着情感与贫困的较量。C小说中,作者在阿隆三天三夜后走出草堆时描写了一段阿隆眼中的夜空景色,表达了阿隆的幸福之感。D小说中,作者在描绘山羊兹拉特这一形象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如“疑问的眼光”“好象又想通了”等,生动地传达了兹拉特的情感。E一场患难之后,勒文全家和山羊兹拉特之间的情感加深了,但人们还只是把它当成动物看待,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三、阅读小说沙之书,完成下列题目(12分)。15“沙之书”有哪些奇妙的特性?(2分)答: 16你认为“沙之书”可能象征什么?简要阐述理由。(2分)答: 17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4分)答: 18“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一句的内在的哲理是什么?你能仿造一句吗?(4分)答: 四、文学常识填空(10分)19辛格 19O4-1991) 国作家,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代表作品中最著名的是 。1978年,由于“他的充满 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20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一)哥伦比亚作家,记者。拉丁美洲 文学的代表人物。作品的主要特色是 的巧妙结合, 是马尔克斯花了18年时间创作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21博尔赫斯(18991986) 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律师家庭。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22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主要作品为三部长篇小说 、 、 和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短篇小说,被尊为西方现代小说的开创者。 五、语言运用题(6分)23下面是一份有关我国轿车供求状况的资料,请根据这份资料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我国轿车供求状况表年 份20012002200320042005(预计)轿车需求量(万辆)72105138266346轿车产量(万辆)70106192349471(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相比 。(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 六、作文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开车从莺歌到树林,经过一个名叫“柑园”的地方,看到几个农夫正在插秧。由于太久没有看到农夫插秧了,再加上春日景明,大地辽阔,使我为那无声的画面感动,忍不住下车。农夫弯腰的姿势正如饱满的稻穗,一步一步将秧苗插进水田,并细致敬谨地往后退去。每次看到农人在田里专心工作,心里就为那劳动的美所感动。特别是插秧的姿势最美,这世间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向前的,唯有插秧是向后的,也只有向后插秧,才能插出笔直的稻田;那弯腰向后的样子,总使我想起从前随父亲在田间工作的情景,生起感恩和恭敬的心。记得从前进佛寺礼拜,寺院的执事总会教导,离开大殿时必须弯腰后退,以表示对佛的恭敬。此刻看着农夫弯腰后退的姿势,想到与佛寺离去时的姿势多么想像,仿佛从那细致的后退中,看见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青青秧苗,皆是法身”,农人几千年来就以美丽谦卑的姿势那样地实践着,那美丽的姿势化成金黄色的稻穗,那弯腰的谦卑则化为累累垂首的稻子。在土地中生长,从无到有,无中生有,不正是法身显化的奇迹吗?读了这则文字,你有何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参考答案1、C(A项“着”应读zhu;B项“间”,应读jin;D项“戛”应读ji)2、D(A项明枪暗剑明枪暗箭;B项大声急呼大声疾呼;C项常年累月长年累月)3、A (“琢磨”是指反思、思索、考虑。“捉摸”是指猜测、预料。 “忘怀”是指忘记;“释怀”是指人内心某种情绪或感情的消解;“未免”表示委婉的否定,含有不赞成、不以为然之意。“不免”表示客观上免不了,难以避免) 4、C (A项:“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望文生义。B项:“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常用来形容声响、浪潮、斗争、势力等。用错对象,也不合实情。D项:“故态复萌”,旧日的习气或老毛病重新出现。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 5、C解析: A “事件”可与“处理”搭配,但不能与“批评教育”搭配;B去掉“能否”;D句式杂糅“关键在于造就人才”或“加速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应删去“是十分重要的”) 6、C(A“书法有法”应该是双引号 B“不结网”后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D“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应为“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7、D(简析:题目横线前的句子,只点明了总的情景和时间,显然还缺地点,答案中的第句就点明“山脚下”,这样,答案就只能是C或D。先看C,第句的最后一词是“烟幕”,而第句却又转写“香味”,不合适;第句又写这“香味”“缭绕到烟囱上”,不合情境;接着写句的“炊烟”弥漫在“四周”,又不合情境。可见,C的思路是很混乱的。D项中,“缕缕炊烟”“缭绕在烟囱上”,合符情境,然后“香味”“缭绕在烟囱上”,合符情境,然后写“香味”“弥漫在四周”,也合符情境。故答案选D8、A(B屈原C苏武D李白)9、B。刘诗始句创造了湖光月色交相辉映和谐的意境。接着“潭面无风”句写了明月披照,湖上风平浪静,水汽缥缈、朦胧的景象。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拭的巨大的铜镜,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雍诗只写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句“烟波不动影沉沉”写洞庭湖风平浪静,看见君山在水中的厚重深沉的倒影,下句写因凝视倒影,所以只见翠山不见碧水。颜色浓浓相宜。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见到。况且雍陶的这首诗并无一词半语提出月夜。所以“烟波不动”句没写月光下的景象。10、D。刘禹锡的望洞庭与其他写洞庭湖的诗文相比不同,它选择了月夜远望的角度,别开生面、超俗。这首诗高瞻远瞩,视野高旷,千里洞庭尽收眼底,写了湖光山色美景。雍陶的题君山超世人写洞庭之处,是他别出心裁的以纤细精妙之笔写了湖中君山倒影的精美之图。但这首诗描写点只侧重于君山水中的倒影,还不能说“高旷”。刘、雍的这两首诗,确属工笔之作,描写细腻,引人入胜。但从它的意境和气势的角度与岳阳楼记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如果说这两首诗的感染力,能与岳阳楼记有同样“宠辱偕忘”的效果,有些勉强。11、第一问因为兹拉特“老了,挤的奶也很少”;家里亟需钱过节(蜡烛、土豆、食油、孩子们的衣物及其他必要开支)。家庭的贫困和山羊的衰老是要卖掉的原因。第二问类似“患难与共”、“患难见真情”、“有感于动物的恩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动物不义”、“不只是动物,而是有感情的朋友”等答案都应予以肯定。12、勒文“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才决定卖掉兹拉特,阿隆的母亲“不禁泪流满面”,安娜、米丽昂“也哭了起来”,阿隆“只得听从父亲的命令”带兹拉特上路,全家人都出来向兹拉特告别皆为不舍。13、一自然环境的突变,影响了故事情节发展的走向。二凸显了兹拉特的重要性,成了勒文家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从而改变了它的命运。三因为天气的变冷,使家庭的贫困有了转机。使小说有了其乐融融、皆大欢喜结局。14、(B E ) B、“明晰”不当,应是“不留痕迹” E他们的情感已经超越了人与动物这一有着内在等级的阶段,获得了与人平等的地位。15、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生长”。16、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答案不唯一,只要扣住“沙之书”的特性即可17、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这一变化过程既形象地说明沙之书的奇妙而神秘的特性,又表现了“我”乃至人类在无限强大的异己之物前不胜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5月绍兴银行社会招聘15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3月山东大集物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权属子公司公开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揭阳普宁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8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潍坊市技师学院公开招聘控制总量工作人员(3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广东广州市横沥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招聘服务外包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北京第五实验学校招聘38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肥市分行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昆明市官渡区北京八十学校招聘(1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甘肃陇南事业单位预计将于5月中旬发布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宝鸡金台区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29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血透室护士手卫生
- USP232-233标准文本及中英文对照
- 数据结构(Java语言描述)(第2版)教案全套 张静 单元设计-单元1-8 数据结构与算法 -哈希表
- 部编版八上语文名著《红岩》问答题精练(教师版)
- 2025-2026学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秋期人教版2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校园小导游)(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全科医学健康教育
-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中考真题数学试题及答案
- 联通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
- 火焰引燃家具和组件的燃烧性能测试装置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