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设施农业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1页
叶县设施农业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2页
叶县设施农业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叶县设施农业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叶县设施农业发展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叶县设施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设施农业就是运用现代工业技术成果和方法,用工程建设的手段为农产品生产提供可以人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环境和条件,使植物和动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使光、热、土地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形成农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和周年生产,从而更加有效地保证农产品的供应,提供农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主要内容是与集约化种、养殖业相关的园艺设施和畜禽舍的环境创造、环境控制技术及其配套的各种技术和装备。因此,设施农业又被称为工厂化农业。一、叶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叶县是一个拥有86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全县总面各1389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耕地面积119.3万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积极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成为农业生产中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种植品种、养殖品种逐渐增多,品种质量有所提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总体来说,我县设施农业还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主要是保护地栽培,温室栽培规模还不大,高层次的工厂化栽培还没有,设施装备、结构类型的管理生产方式等水平也不高。据调查统计,截止目前全县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有106个,规模20.1万平方米,年产值180万元,小拱棚390个,规模28.2万平方米,年产值150万元,设施养殖总数量1150个,规模10.5953万平方米,年产值8814万元,其中养殖猪、牛、羊、等的开敞式900个,规模1.7930万平方米,年产值2669万元,养殖鸡、鸭、鹅等有窗式设施250个,规模8.6023万平方米,年产值6145万元,全县共发展设施农业8万亩,推广设施农业机械562台套,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二、全县设施农业的主要类型及设施装备的应用情况(一)按技术类别分,我县设施农业主要有设施园艺、设施林木(苗木、经济林)、设施养殖、设施植保等。1、设施园艺主要生产蔬菜、花卉、瓜果,主要是提早延晚型的冬暖式塑料大棚、小拱棚和遮阳棚,从结构上分竹木结构和钢架结构。塑料大棚是机建厚墙体经济型节能温室,具有“春提前,秋延后”的功能,但其保温性能较差。一个一亩地大棚造价在30006000元不等,主要生产黄瓜、西红柿、西瓜等。该类型结构温室投资少、见效快、学得懂、用得起,使广大农户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成为可能和现实。小拱棚和遮阳棚,主要生产辣椒、茄子、豆角等、小拱棚的采期比大棚晚,错开了外地蔬菜的供应期,能满足越夏茬蔬菜生产的需要,群众益于接受。保护地栽培主要是在玉米、大蒜、花生等作物上的地膜覆盖。2、设施养殖业主要是水产养殖业和畜牧养殖业,分为有窗式养殖、开敞式养殖两种类型。畜牧养殖业主要是大棚饲养鸡、鸭、鹅等。(二)按经营机制可分为个体经营、行业协会等经营模式。我县设施农业以分散经营为主,极少数集中规模经营。政府投资、招商引资建设的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较高,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总量较少。(三)设施装备的应用情况目前,我县已引进示范推广了各种先进适用的设施农业装备,主要有微耕机、多功能田园管理机,滴灌微灌设备、施肥枪、臭氧消毒杀菌机等,这些机械设备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作物的产量,节约了灌溉用水。实践证明,机械耕作节约工时是人工效率的20倍,微滴灌节约用水70%,臭氧杀菌节约农药75%,施肥枪增产15%,但由于我县设施农业机械数量少、种类少,导致现有的设备经常被周转借用,处在超负荷作业状态。三、投入构成和经营状况1、资金投入构成。全县个体农户投入资金的比便占92%,计304万元,政府投入26万元。塑料大棚建设成本平均约2万元,小拱棚或遮阳棚不需要特殊的基础投入,不受地形限制,当年可收回投资并有一定的盈利。2、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根据调查情况看,设施栽培平均效益是露地栽培的5倍以上,有的品种可高达10倍,散户经营的简易大棚平均年收入为40005000元/亩之间,与种植大田作物(玉米按亩纯增收300元计,杂粮按亩纯增收100元计)比较,效益提高了几十倍。3、设施农产品的销售。镇雄县设施农产品主要是内销为主,外销为辅,如乌峰镇高山村大棚示范区和板桥镇倮倘村塑料大棚种植的西瓜、黄瓜、西红柿等常规农产品。四、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设施农业高度重视,把设施农业机械化创新项目作为“科技兴农”的重要组成部分。2、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我县农业局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和自然条件,积极配合县委、政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战略举措,科学论证,精心布局,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建立了一批投资少、见效快、各具特色的设施农业示范带动基地,如乌峰高山村的蔬菜大棚示范区。同时结合农机购置补贴,科学制定全县设施农业机械推广补贴方案,保证了物资供应。3、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按照“主动融入、迎接辐射、互补联动、共谋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充分利用我县地域、自然环境、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在引资引智上有新突破,尤其是要在吸引民营资本投向“菜蓝子”生产发展方面做好文章。4、搞好技术服务,加强项目管理。我县农机部门采取多种办法,大力示范推广大棚种植、灌溉、植保、微耕等新机具、新技术,从机械的造型、购置、安装调试、操作、演示、故障维修等做好跟踪服务。五、存在的主要问题设施农业在我县是一个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规模小、零星、分散、品种多、拳头产品少。二是设施农业结构简陋,科技水平低。,我县农用生产大棚多为竹木结构,围护覆盖材料单一,多为草毡,保温性差,且每亩土地安排的大棚个数不一。三是财力物力投入力度不足,配套机械水平较低。目前,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大多数农民无法投资设施农业,使各层次设施农业栽培处于徘徊不前的发展状况。四是设施农业存在“白色污染”隐患,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种植户的废旧塑料薄膜未进行任何处理,全部遗留在田间,长此以往严重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力大幅下降,影响农作物收成,而且这种污染长时间内根本无法消除。五是部份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六是销售渠道不够畅通。六、建议为加快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冬季瓜菜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发展我县设施农业,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提高认识,积极推进,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无害化,提高农业种植水平的重要措施来抓。扶持种植大户,带动劳动力素质较高、群众积极性较高的地区扩大种植面积,主攻内地冬季无法生产的品种,实现规模化生产。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可以使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出让资金以及农业专项资金等对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