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一 山水田园诗 写景诗 一 山水田园诗 写景诗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 陶渊明 孟浩然 王维 范成大 杨万里等 李白 杜甫 欧阳修 苏轼等也有大量 描写山水的佳作 鉴赏山水田园诗 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 如白居易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枫叶 荻花 秋 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 时节 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 于简 寓万于一 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 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 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 就必然带上诗人 的感情色彩 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就是一首 融情入景 景中含情的好诗 烟花含愁 孤帆载憾 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 诗人的惜别之情 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 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 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 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 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即知人论世 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这里牵涉到 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 分析诗歌 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 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 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 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 如高 低 俯 仰的变化 B 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如绘形 绘声 绘色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C 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 如反衬 拟人 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以动衬静 月出 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明 暗对比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以小见大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与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比兴手法的运用 语言运用方面 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 如王维的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 捕捉和描摹 如杜甫的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陆游的 小楼一夜听春雨 明朝深巷卖杏花 一 山水田园诗词的相关常识 发展概况 发展概况 A 第一个全力来描绘壮丽河山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B 盛唐时 山水田园 诗的创作蔚为大观 代表人物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宋词 范成大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A A 盛唐山水诗总体特点 盛唐山水诗总体特点 风格清新 韵致高远 格局阔大 气象万千 盛唐山水诗两类风格 盛唐山水诗两类风格 一 清新 以王 孟为代表 二 雄奇 以李 杜为代表 孟浩然 质朴简淡 孟浩然 质朴简淡 闻一多先生曾说 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 而是将它冲淡了 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 淡到看不见诗了 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王王 维 丰韵生动 维 丰韵生动 追求 神似 追求空灵的意境 寄寓佛理禅趣 追求画意 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李李 白 雄奇豪放 白 雄奇豪放 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 流动 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 艺术手法 大胆的夸张 丰富奇特的想象 神话传说的运用 代表作品 蜀道难 望天门山 B B 盛唐田园诗 盛唐田园诗 风格自然清新 多用白描手法写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愉快 情趣盎然 神韵天成 孟浩然田园诗特色 清新淡远 孟浩然田园诗特色 清新淡远 简朴纯净代表作 过故人庄 王维田园诗特色 淡雅优美 意境清远 王维田园诗特色 淡雅优美 意境清远 代表作 渭川田家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A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怀才不遇的苦闷 B 对宁静 平和 归隐生活的向往 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C 自己 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 歌颂劳动生活 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E 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 的贫困 F 揭露封建剥削 主要是范成大 二二 边边塞塞诗诗 闺闺怨怨诗诗 边塞诗 贯穿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 初 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 艺术性最强 晚唐时 期 经过无数战乱的唐朝更加衰落 这段时期的边塞诗也全无初唐时期的豪迈 而多写思念故里之情 宋代 外侮不断 国难当头 感情或为报国无门的愤懑 如陆游的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或为归家无望的哀痛 如 燕然未勒归无 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 内容包括 1 歌颂将士奋勇 杀敌 以身许国的 2 表现自己投笔从戎 建功立业的 3 描写边塞山川景物 生活艰苦的 4 描写征人念远思归 想念亲人 的 5 描绘美满幸福生活 向往和平的 6 痛斥君主穷兵黩武 草菅人命的 7 揭露军中苦乐不均 深切同情的 8 抒发平 生壮志难酬 怀才不遇的 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 而且格调高亢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 杨炯 陈子昂 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四个特别 1 题材广阔 一方面包括 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 边地生活的艰辛 战争的酷烈场面 将士的思家情绪 另 一方面包括 边塞风光 边疆地理 民族风情 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 意象宏阔 大处 落笔 写奇情壮景 3 基调昂扬 气势流畅 富有崇高感 4 体裁兼善 歌行 律绝皆有佳作 边边塞塞诗诗的的艺艺术术风风格格和和技技巧巧 边塞诗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有的豪迈旷达 有的雄奇壮美 有的豪壮悲慨 有的委婉清丽 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 的深刻体味 才可能准确领会边塞诗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边塞诗善于运用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比喻 夸张 对比 借代 对偶 反复 烘托 用典 渲染 象征 虚实结合 想象和联想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远近结合 点面结合 白描等手法来丰富内容 强化情感 要认真分析这些表达方式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三三 咏咏物物诗诗 一 咏物诗相关知识解说 一 咏物诗相关知识解说 咏物诗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以物喻人 形神兼似的咏物诗 托物言志或托物抒怀 如苏轼的 红梅 2004 年北京卷 陈维崧的 醉落魄 咏鹰 2007 年安徽卷 等 另一类是描摹形象 只求形似的咏物诗 如骆宾王的 咏鹅 张谓的 早梅 等 2 咏物明理是指凭借外物阐明某种道理的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和咏物明理共同点 表意依托于物而意旨含蓄蕴藉 两者不同 点 托物言志重在抒写主观情志 咏物明理重在说明客观道理 如罗隐咏物明理诗 泾溪 泾溪石险人兢惧 终岁不闻倾覆 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首诗借泾溪行舟阐明了安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行舟安全取决于驾舟人重视 程度的道理 3 吟咏梅 菊 竹等意象的咏物诗 常隐喻正道直行 坚贞孤傲的节操 如元代王冕的 墨梅 中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 清气满乾坤 以冰清玉洁的梅花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南宋郑思肖的 寒菊 中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 北风中 以凌寒傲霜的菊花象征自己坚毅不屈的爱国情怀 清代郑燮的 竹石 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傲然 挺立的劲竹形象正是坚贞不屈的诗人化身 咏物诗的主题 咏物诗的主题 一 表达希望发挥才能的愿望 中国古代的文人几乎都以才士自命 认为自己就是那种经天纬地的将相之才 而且他们只抱 着一种价值观 那就是 学成文武艺 货与帝王家 进入官场 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 这种强烈的参政意识决定了他们多数人都不 甘寂寞 平庸 于是他们便通过咏物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愿望 在鲍照的 山行见孤桐 中 我们看到了 幸愿见雕斫 为君堂上琴 的渴望 在石延年的 古松 中 我们听到了 报言帝室抡材者 便成明堂一柱看 的呐喊 在自居易的 杏园中枣树 中 我们 香到了 君若作大车 轮轴材须此 指枣树 的呼声 二 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由于绝大多数文人都自命不凡 以才士自命 都想挤进官场实现自己安邦定国的梦想 都想在政 治上有所作为 而帝王所需要的官僚人数与想要做官的人数总是处于供大于求的矛盾状态 再加上铨选制度的不健全以及文人自 身的弱点等因素的影响 就势必造成许多文人无法进入官场 或者进入官场后也得不到重用 这就使文人们产生了广泛的怀才不 遇之感 表现这种感情是咏物诗最普遍的主题 杜甫的 古柏行 韩愈的 榴花 等是直接表现这种感情的代表 而有些诗 例 如吴均的 行路难 李白的 树中草 等 则是在感叹人生荣枯中曲折地表现这种感情 三 表现因才惹祸的感叹 由于官场政治斗争的复杂 许多文人进入官场后 成了别人的嫉妒对象 往往就成了政治斗争的 牺牲品 纷纷中箭落马 于是便有了因才惹祸 才高见嫉的感叹 例如诗人们在写到鹦鹉的时候 大多是从这个角度着笔的 因 为笼中的鹦鹉与官场中的文人实在是太相似了 陈子昂在 感遇 中叹息的 多材信为累 欧阳修在 鹦鹉螺 中感叹的 负材自 累遭刳肠 匹夫怀璧古所伤 可以说是这种感情最直截了当的表现 四 对高洁情怀的自述与追求 中国的古人十分强调道德修养 甚至把 修身 摆在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之前 因此 强调 道德品质就成了咏物诗最普遍的主题 梅花诗的兴起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为什么梅花在宋代会成为咏物诗的主要题材呢 就是 因为历史发展到宋代时 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 崇尚气节成了普遍风气 而梅花能傲雪凌霜 迎寒开放 因而被宋人认为是 花中 气节最高坚 从而成了宋人理想人格的象征 通观中国古代咏物诗的发展 那些被诗人们吟咏最多的自然物往往就是传统上被认 为是最能体现出高洁情怀 崇高的道德人格的自然物 如松 竹 梅 菊 莲等 诗人们反复吟咏这些具有特定意义的自然物 一方面是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怀 同时也是寄托自己的理想 从屈原的 橘颂 开始 一直到清末秋瑾的 秋海棠 高扬道德人格 始终是咏物诗的主旋律 三 规律总结三 规律总结 1 咏物诗特点 1 既然咏物 要实写其形态 色泽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 求其 形似 曲尽其妙 2 由物到人 由实到虚 写出精神品格 不滞于物 常见思想或情感 对所咏之物的喜爱 寄情自然 闲适自得 洁身自 好 坚贞自守 渴望施展抱负 建功立业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等 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 3 从整体构思看 拟人 比喻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双关 借代 象征 托物言志 对比 衬托 托物言志 借物抒怀 托物寓意 借物喻人 比喻 象征 比兴 联想和想象等 4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 除了正面描写之外 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四 咏史诗四 咏史诗 一 咏史诗一 咏史诗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 精选的意象 融合对自然 社会 历史的感触 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 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 或 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 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 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刘禹 锡 杜牧等 刘禹锡的咏史诗名篇有 西塞山怀古 乌衣巷 石头城 蜀先主庙 等 杜牧的咏史绝句被人称为 二十八 字史论 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足见其艺术造诣之深 其咏史诗名篇有 泊秦淮 过华清宫绝句 赤壁 登乐游原 题乌 江亭 等 二 从内容方面考察 咏史诗大致有三种类型二 从内容方面考察 咏史诗大致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咏历史人物 这类咏史诗人大抵以突出被咏者的精神品质 抒发作者对其人的景仰心情为主 如果是否定被咏的历 史人物 则予以讽刺抨击乃至鞭挞 第二类是咏历史事件 这类咏史诗概括性比前一类强 作者提炼历史精神 总结历史教训的创作意图比较自觉 因此诗的含 义往往也更深沉隽永 第三类是咏历史陈迹 三 怀古咏史诗的思想内容 三 怀古咏史诗的思想内容 1 借古讽今 借史实写现实 1 感慨个人遭遇 表现怀才不遇 2 抨击社会现实 表现对统治者的不满或对人民的遭遇 的同情 3 抒发物是人非沧桑变化的感慨 2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 发表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与看法 四 鉴赏咏史诗 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四 鉴赏咏史诗 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 有关人物和用典 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 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 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 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 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 媒介 推敲作者对待这段往事 这个古人的态度 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们由于不同的艺术技巧 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对于同一历史题材 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 我们在鉴赏古诗时 要仔细推敲作者的态度 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家怀古咏史 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 诗人 自己并不置身其中 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 题乌江亭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 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在一起 或是感慨个人遭遇 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苏轼的 赤壁怀古 和辛弃疾的 京 口北固亭怀古 就是如此 还有一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 故意借题发挥 如李商隐的 贾生 就是如此 同是昭君出塞这样一个汉代的 和亲故事 杜甫说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对远嫁异域的姑娘的同情 他在这里只是就史论事 而王安石则说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 作者在这里 借他人酒杯 浇心中块垒 更多地是表达自己被排挤 时的心理 五 表达技巧五 表达技巧 在构思上 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 有以景衬情的 如苏轼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有议论引发的 如清人刘献庭的 六 奇已出陈平计 王饵曾闻贾谊言 敢借妄自归异国 汉家长策在和番 王昭君 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 在章法上 或作正对比 或侧面烘托等 寓情于事 史 用典 对比 反衬 虚实互见 欲扬先抑 五 羁旅送别诗五 羁旅送别诗 一 什么是送别诗 羁旅诗什么是送别诗 羁旅诗 送别诗 送别诗 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 或留恋 或安慰 或嘱咐 或祝愿 有伤心 有惆怅 有期望 等等 一般来讲 其感 情色彩比较悲凉孤寂 常用芳草 梧桐 孤雁 鹧鸪 扬花 杜鹃 月 水 长亭 浮云等意象来表达 羁旅诗 羁旅诗 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 艰辛 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关于送别诗的作法 关于送别诗的作法 诗法家数 曾作过如下归纳 第一联叙题意趣 第二联合说人事 或叙别 或议论 第三联合说景 或带思慕之情 或说事 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 或嘱托 或期望 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 但不可重复 须有次第 末句要有 理警 意味渊永为佳 二 送别诗 羁旅诗的特点送别诗 羁旅诗的特点 一 内容上较广泛 涉及领域较多 1 羁旅愁思 孟浩然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 思亲念友 王维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独为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3 边关思乡 高适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天山 4 闺中怀人 王昌龄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二 手法多样 特别是借景抒情更具特色 送别诗首先是抒情诗 诗人们在抒发心中的情感时 有的直抒胸臆 有的借景 抒情 有的使用比喻 如 高适的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直抒胸臆 三 抒情风格上 或豪放或旷达 或凄婉或含蓄 1 依依惜别的深情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 之谁短长 凄婉悲凉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激情勉励 境界开阔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别董大 情谊真诚 信念坚定 3 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 阳关无故人 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话语平淡 情感深沉 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 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 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在抒情方式抒情方式上 有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用 典故 借古喻今等 在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上 有比兴 对比衬托 象征 虚实结合 动静相映 烘托 衬托 正衬 反衬 联想和想象等 此外还有修辞方法的运用 六 咏怀诗 怀古诗 六 咏怀诗 怀古诗 一 咏怀诗 一 咏怀诗 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 作者往往因一事有感 发而成诗 即为抒怀 这类作品如果扩而大之的话 几乎 可以涵盖所有的抒情诗 二 咏怀诗的内容 二 咏怀诗的内容 由于 诗言志 的关系 咏怀的作品相当多 内容包括思亲 送友 怀乡 赠人 三 咏怀诗的主题 三 咏怀诗的主题 表达人生感悟 抒写闲情逸趣 恨别 怀远 思乡 离愁 感时 吟咏个人抱负 反映或讽刺社会等情 怀 四 鉴赏咏怀诗 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四 鉴赏咏怀诗 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 咏怀诗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 所以遇到这类作品 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 如张继 阊门即事 耕夫占募逐 楼船 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看郡郭 清明几处有新烟 诗人的感慨是由登上城楼眺望而起 只见田园荒芜 百姓流散 于 是诗人有感于募农为兵的政策 占募 句是指农民估量自己要被征兵而逃亡 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又如苏轼 定风波 沙湖道 中遇雨 是写路上遇雨 没带雨具 雨后遂晴 由这么一件小事诗人生发出既不为忧患而动摇 也不为喜乐而忘形的人生感悟 在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的时候不能过于粗疏 即使相似的事 在不同的情形和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有不同的陈述 同是怀亲 思乡 杜甫 月夜 是在战乱离散 月夜清冷的情景中思念妻子 李煜 浪淘沙 是在国破身囚 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 朱弁 春阴 是在被拘塞北 春寒阴冷的环境中盼望返乡 由于引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 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取的笔法也不一样 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咏怀诗不比叙事诗偏重于叙事 咏怀诗重点在于其 抒怀 的性质 也就是诗中作者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地叙述 而是比较 明显地直抒自己的情怀 如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 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 这就是 即事 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这就是抒怀 后两 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 反衬今夜的孤寂 这是进一步抒怀 全诗语浅情深 含蓄隽永 脍炙人口 余味无穷 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 在赏析咏怀诗 抒怀 的特点时 首先要看 事 与 怀 的结合是否高明 李白的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002 年高考试题 诗人的情思是由一曲 折杨柳 引发的 先写笛声 满城的悠扬 再写故园之思的深浓 事 和 怀 结合紧密 自然熨贴 又如辛弃疾 玉楼春 戏赋云山 从浓云遮山 寻山不 见 云散山现 心中欣喜的思路来即事抒怀 事 与 怀 的结合又是另一种跌宕起伏 摇曳变幻的姿态 其次 要体味诗人所抒之 怀 是否深挚感人 特别是思乡 念亲 怀友 送别之作 若是矫情造作 必然无从动人 有些 作品所抒之怀是在深度上感人的 如陈亮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从友人使虏的屈辱性事件出发 抒写收复失地的信念 表达大义凛然之气 看到前途的光明 立意高 开掘深 再次 要领略 感怀 的艺术技巧 感怀诗 往往是偶有所感时冲口而出的 或者是觥筹交错中仓促挥就的 不像有些诗作 那样精雕细琢 但是一些名作却凭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还是显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 我们赏析时要细细体会 五 表达技巧五 表达技巧 1 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 也即眼前之景 可观之景 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 联想或想象而 虚拟出的景物 也即心中之景 可想之景 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2 选材方面的反衬 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 正衬 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 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 突出 而采用相反的 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它与 对比 不同 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结果是突出对比双 方 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 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3 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 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 使诗歌结构严谨 首尾呼应 文题呼应 4 结构方面的对比 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 适于突出形象特征 揭示形象意义 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 深刻的效果 5 寓意方面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借古抒怀 6 修辞方面 比兴 象征 联想 2 诗歌意象分析 把握诗歌的意象是感受诗情 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在诗歌教学及鉴赏中必须涉及的一个重要术语 术 语见相关资料 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 A 看意象 明情感方向 在诗歌中 以景传情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B 辩意象 明诗歌情志 一首诗中往往不止一个 意象 因此需要辨清这些意象的感情色彩有助于理解诗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C 适当补充诗歌中常用意象所蕴含的意蕴 有助 于学生阅读 3 在诗歌教学中 对诗歌语言特征和表达技巧要进行归纳总结 让学生理解记忆常见的术语 如语言特征 1 雄浑雄浑 雄 浑指力的至大至刚 气的浑厚磅礴 其特点是 骨力挺健 气壮山河 气呑宇宙 气度豁达 气慨恢宏 气宇轩昂 气势浩瀚 气魄雄伟 它如奔腾咆哮 汹涌澎湃的大海 而不像碧波荡漾 涟漪粼粼的西湖 它若横空出世 千嶂连云的昆仑山 而不是一 丘一壑 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 在具体作品中 有的壮志凌云 刚毅雄健 有的慷慨悲歌 视死如归 有的胸襟豁达 豪情横溢 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 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 2 豪放 豪迈雄奇 雄浑豪放 豪放 豪迈雄奇 雄浑豪放 豪迈奔放 谓之豪放 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 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 绘对象的特点 就主体而言 情感激荡 格调昂扬 想象奇特 夸张出格 志向高远 襟怀旷达 气呑宇宙 力拔山河 傲骨嶙 峋 狂荡不羁 就客体而言 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 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 崇高 或显示出浑茫 浩淼的无限阔大的 景象 因而气势峥嵘 场面壮阔 境界缥缈 极目无垠 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 情感激荡 格调昂扬 想象奇特 夸张出 格 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 宋词中的豪放派 以苏 辛为最杰出代表 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 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 善于 在写人 咏景 状物时 以奔放豪迈的形象 飞动峥嵘的气势 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3 沉郁 沉郁 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 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 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如果说豪放是火山爆发 沉郁就是海底潜流 当诗人飘逸飞动 奔放不羁时 就形成豪放 当诗人沉思默处 忧愤填膺时 就变得沉郁 李白豪放 其体轻 其气清 故袅袅上升 飞入云霄 若野鹤闲云 随处飘逸 杜 甫沉郁 其体重 故沉沉下坠 潜入心海 感情激荡 回旋纡曲 何为沉郁 沉郁 就是指情感的浑厚 浓郁 忧愤 蕴藉 沉 则不浮 郁则不薄 杜甫之诗 为浓郁之极至 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 他的忧愁 不只是个人的 更是国家的 民族的 人民的 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 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 4 悲慨悲慨 触景生情 睹物伤怀 悲壮慷慨 谓之悲慨 大凡诗人 慨叹风云变幻之疾 痛惜韶光流逝之速 目击人民灾难 之重 身受命运坎坷之苦 郁积壮志未酬之愤 而忧心忡忡 慷慨悲歌者 均以悲慨目之 可见 悲慨是时代的心声 诗人的呼 喊 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 出于严肃的责任感 遂作悲慨 陈子昂的诗 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 5 朴素 朴素 朴实无华 平实质朴 冲淡自然 多用口语 朴实无华 平实质朴 冲淡自然 多用口语 语言朴实无华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 或用白描 不 加修饰 显得真切深刻 平易近人 冲淡 即冲和 淡泊 含有闲逸 静穆 淡泊 深远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诗有闲 静 淡 远的特点 他是冲淡派大师 6 旷达 旷达 即疏狂不羁 通脱豁达 潇洒飘逸 高洁特立 代表作家是苏轼 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 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 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 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 又要随缘自适 既要 尽人事 又要 知天命 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 的 旷达 的特征 7 清新 清新雅致 清新自然 清新 清新雅致 清新自然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 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 一般诗风比较亮丽 语言比较 通俗 比喻新颖独到 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 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 陶潜的诗特点主 要在平淡 有时候也不乏清新 而王维 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 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 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 富有情味的 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 正如王安石所说 看似平淡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 陶渊明 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 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 相反 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绚丽比如钱塘湖春行 几 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春燕琢春泥 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 而且朦胧晦涩 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 8 明明 快 明白通畅 快 明白通畅 就是不绕弯子 一语道破 一语中的 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了 9 含蓄 含蓄 主要指语言表意含而不露 耐人寻味 相关术语 含蓄蕴藉 委婉含蓄 10 华丽 华丽 富丽的词藻 绚烂的文采 奇幻的情思 相关术语 华美绚丽 绚丽飘逸 绚丽奇诡 另有 沉郁顿挫 朦胧隐晦 慷慨悲壮 婉转缠绵等 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 郊寒 贾 岛瘦 韩孟诗派 的奇崛险怪 李清照 清新自然 早期 哀婉悲凉 后期 表达技巧的常见术语有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两类 鉴赏这两类诗歌 还应掌握一些派生词语 借景抒情类 包括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以景显情 以情驭景 以景起兴 以景结情 情借景发 景随情生 移步换景 句句是景 句 句有情 乐景哀情 哀情乐景等等 托物言志类 包括直抒胸臆 委婉含蓄 感物伤怀 咏物抒情 借物喻人 触物起兴 借物寄意 象征 此外 怀古诗歌中常见的鉴赏词语有 借古讽今 借古伤今 今昔对比 怀古伤己 从修辞角度鉴赏诗歌 常用的术语有 比喻 比兴 对比 正衬 反衬 包括以乐景写哀情 以闹写寂 以动衬静等 夸张 拟人 双关 互文 移情 通感 设问等等 从表现手法鉴赏诗歌 常用的术语有 用典 烘托 蓄势 渲染 白描 细节描写 从对方说起 借对方情感表达自己感受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寓褒于贬 寓贬于褒 虚实相间 动静结合 远景近景结合等等 鉴赏练习注意事项 1 四看 一看作者 明确是谁的作品 根据我们掌握的作者的生活经历 思想观念和创作风格 推测该诗的思想内容 语 言风格等可能是什么 二看题目 古人非常重视试题的制作 或用诗题概括全篇内容 或交代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 或用诗题直 接表达情感 三看有无诗序 因为诗序往往交代写作的背景 经过和意图 概述诗歌的主要内容 奠定感情基调等 四看有无注 解 注解往往提供写作的背景 诗人的境况和思想 借助注解可以更快更直接的弄懂诗歌语句和内容 甚至题目的答案在注解可 能有暗示 2 利用教材中的诗歌内容 根据高考诗歌鉴赏出题的几种模式 每种模式自行设计一个问题 让学生根据规范的答题模式 进行练习 练习完之后还可补充课外一首诗设计同种类型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作业 现附上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 景 情 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描图景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 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点氛围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 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析情感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 一岁四行役 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 泥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 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艺术手法 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 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 描写 手法 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 如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托物言志 如顾况 子规 于谦 石灰吟 一般是咏物诗 托物寓理 如 半亩方塘一 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 1 衬托 分正衬和反衬 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正衬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 又有动静衬 如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声寂衬 如 日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以乐景衬哀情 如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等 2 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如 野花留宝靥 碧草见罗裙 3 对比 4 用典 使诗歌语言精炼 内容丰富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 后庭花 5 象征 形 象生动具体 化实为虚 6 使用叠词 增强韵律感 起强调作用 7 托物言志 感物抒怀 隐晦的表情达意 含蓄蕴藉 8 细 节 真实准确传神 9 白描 即不加渲染烘托 粗笔勾勒 真切深刻 如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田野无闲田 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 比兴 如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 比 喻 化平淡为神奇 深奥为浅显 抽象为具体 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3 拟人 比拟 色彩鲜明 描绘形象 表意丰 富 4 夸张 提示本质 给人以启示 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 增强联想 创造气氛 5 双关 意在言外 言此而意他 含蓄蕴藉 如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 暗指感情的 情 6 借代 以简代繁 以实代虚 7 反问 加强语气 8 设 问 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 9 反语 10 对偶 有音乐美 表意凝练 抒情酣畅 要特别注意常见的六种表现手法 衬托 衬托 分正衬和反衬 反衬又有动静衬 声寂衬 以乐景衬哀情 各种修辞手法 比喻为更形象生动 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 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 表意凝炼 抒 情酣畅 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 可以动静结合 也可以以静写动 以动写静 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 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 从而突出中心 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从而突出的中心 色彩的渲染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也可以反衬感伤的之情 观察角度的变化 俯视 仰视 远眺 近看 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 答题步骤 1 明手法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阐运用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 析效果 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感情 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答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天未放亮 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 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 两 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肉品加工厂汇报
- 公司的合并与分立课件
- 水电站运行人员年终总结
- 《美丽的青花瓷》课件
- 《美丽的吻》课件
- 《绞刑架下的报告》课件
- 脑出血的初期康复护理
- 药店个人工作总结
- 新员工培训人力政策解读
- 装饰施工员年终工作总结
- 歌词:半生雪(学生版)
- 3.2 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相似三角形(第2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 JBT 6064-2015 无损检测 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 品质提升计划改善报告课件
- 中考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2024年中考真题)
- JT-T-747.1-2020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 【手术室护士配合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进展3800字(论文)】
- 一周小组工作总结
- 2024年四川省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