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试题库_第1页
传热学试题库_第2页
传热学试题库_第3页
传热学试题库_第4页
传热学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第一章选择容易12 试题 下列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A 传热系数 B 导热系数 C 换热系数 D 角系数 答案 B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2第一章选择容易12 试题 炉墙内壁到外壁的热传递过程为 A 热对流B 复合换热 C 对流换热D 导热 答案 D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3第一章选择容易12 试题 下述哪个参数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度程度 A kB C D c 答案 A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4第一章选择容易12 试题 五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换热过程为 导热 对流换热 复合换热 传热过程和 A 辐射换热B 热辐射 C 热对流D 无法确定 答案 A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5第一章选择容易12 试题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 A 热对流 导热 辐射 B 复合换热 热辐射 导热 C 对流换热 导热 传热过程 D 复合换热 热辐射 传热过程 答案 A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6第一章选择容易12 试题 物体能够发射热辐射的基本条件是 A 温度大于 0K B 具有传播介质 C 具有较高温度 D 表面较黑 答案 A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7第一章选择中难12 试题 暖气片外壁与周围空气之间的换热过程为 A 纯对流换热B 纯辐射换热 C 传热过程D 复合换热 答案 C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8第一章选择容易12 试题 公式 kF t 称为 A 傅立叶定律 B 牛顿冷却公式 C 传热方程式 D 热路欧姆定律 答案 B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9第一章选择中难12 试题 导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 A 表明材料导热能力的强弱 B 反映了材料的储热能力 C 反映材料传播温度变化的能力 D 表明导热系数大的材料一定是导温系数大的材料 答案 C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0第一章选择容易12 试题 如果两表面的温度相同 则它们之间的辐射换热量为 A 为零 B 不为零 处于动态平衡 C 大小取决于表面热阻和空间热阻 D 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答案 B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1第一章选择容易12 试题 导热系数与物质的种类 结构有关一般为 A 固体 液体 气体 B 固体 气体 液体 C 液体 固体 气体 D 气体 液体 固体 答案 D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2第一章选择容易12 试题 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 A B mK 2 mK W 2 C D W m 2 W m K 答案 B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第一章名词解释容易23 试题 导热 答案 是指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或温度不同的两物体之间直接接触而发生的热传 递现象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2第一章名词解释容易23 试题 温度场 答案 是指某一时刻空间所有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 一般地说 它是时间和空间的 函数 即 t f x y z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3第一章名词解释容易23 试题 等温面 答案 同一时刻 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的点连接所构成的面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4第一章名词解释容易23 试题 等温线 答案 不同的等温面与同一平面相交 则在此平面上构成一簇曲线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5第一章名词解释偏难33 试题 温度梯度 答案 指等温面上某点到另一个等温面上 以该点法线方向为方向 数值等于这个 温度变化率的向量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6第一章名词解释容易23 试题 热流密度 答案 单位时间 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7第一章名词解释容易33 试题 热流向量 答案 等温面上某点 已通过该点最大热流通量的方向为方向 数值上也正好等于 沿该方向热流通量的向量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8第一章名词解释容易33 试题 导热系数 答案 是指具有单位温度差的单位厚度的物体 在它的单位面积上每单位时间的导 热量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9第一章名词解释容易33 试题 导温系数 答案 是表征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时 物体内各部分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第一章简答题偏难55 试题 写出傅里叶定律的一般表达式 并说明式中各向量和符号的物理意义 答案 傅里叶定律的一般表达式为 q gradt t n n n 其中 q 是热流密度矢量 为导热系数 它表示物体导热本领的大小 gradt 是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 n n 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 指向温度升高 的方向 号表示热量沿温度降低的方向传递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2第一章简答题难55 试题 一维无内热源 平壁稳态导热的温度场 如图所示 试说明它的导热系数 是随温度增加将增大还是减小 答案 由傅里叶定律 q x dt x dx 常数 图中 dt x dx 随 x 增加而减少 因而 x 随 x 增加而增加 而温度 t 随 x 增加而降低 所以导热系数 随温度增加而减少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3第一章简答题偏难55 试题 在寒冷的北方地区 建房用的砖采用实心砖还是多孔的空心砖好 为什么 答案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实心砖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大 而多孔空心砖中充满着不 动的空气 空气在纯导热时 其导热系数很低 是很好的绝热材料 因而多孔空心 砖好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4第一章简答题偏难56 试题 写出导热微分方程的简化表达式 并写出在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方程式 答案 导热微分方程的简化表达式为 t a 2t qv c 当物性参数为常数且无内热源时 可写为 t a 2t 对于稳态温度场 t 0 可写为 a 2t qv c 0 对于无内热源的稳态温度场 可写为 2t 0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5第一章简答题容易55 试题 单值性条件的分类及特点 答案 单值性条件 是指确定唯一解的附加补充说明条件 可分为四类 几何条件 说明参与导热过程的物体的几何形状和大小 物理条件 说明参与导热过程的物体的物理特性 时间条件 说明在时间上过程进行的特点 边界条件 说明物体和周围环境有某种程度的相互联系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6第一章简答题偏难55 试题 如何定义三类边界条件 并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案 第一类边界条件 是已知任何时刻物体边界面的温度值 t s tw 第二类边界条件 是已知任何时刻物体边界面上的热流通量值 q s qw 或 t n s qw 第三类边界条件 是已知边界面周围流体温度 tf和边界面与流体之间的对流换热系 数 a t n s a t s tf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7第一章简答题容易45 试题 第三类边界条件如何转变为第一类及第二类边界条件 答案 在第三类边界条件 t n s a t s tf 中 t n s和 t s都 是未知的 若已知 t n s 就可能转变为的二类边界条件 若已知 t s就可转 变为第一类边界条件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8第一章简答题偏难45 试题 在任意直角坐标系下 第三类边界条件的以下两种表达形式 t x x 0 h t tx 0 和 t x x 0 h tx 0 t 你认为哪个对 哪个不对 或者都不对 陈述你的判断和理由 答案 两种都不对 因为在直角坐标系下有可能是二维传热过程 因此不能单以 x 的方向定位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9第一章简答题容易55 试题 为什么湿砖的导热系数比干砖甚至比水的导热系数还要大 答案 由于水份的渗入 替代了相当一部分的空气 而且更主要的是水分将从高温 区向低温压区传递热量 因而湿砖的导热系数比干砖和水都要大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0第一章简答题难65 试题 使用多孔性的保温材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为什么 答 答案 应注意其容重不能过轻 还应注意防潮 因为容重转到一定程度后 小的孔隙连成沟道或孔隙较大 这时引起孔隙间的空气 对流作用加强 孔隙壁间的辐射亦存所加强 反而会使表现导热系数升高 多孔性材料的导热系数受温度的影响很大 由于水分的渗入 替代了相当部分空气 而且更主要的是水份将从高温压向低温区迁移而传递热量 因此 湿材料的导热系 数和水都要大 所以对于建筑物的围护结构 特别是冷 热设备的隔热层 都应采 取适当的防潮措施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试题 答案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第一章计算题容易68 试题 一厚度为 30mm 的无限大平壁 其稳态温度分布为 t a bx2 式中 a 300 b 1500 m2 若平壁材料导热系数为 45W m 试求 1 平壁两侧表面处的热流 通量 2 平壁中是否有内热源 若有 它的强度应是多大 答案 1 由傅里叶定律 bx dx dt q2 平面壁两侧表面处的热流通量为 2 有内 2 03 0 03 0 0 0 405003 0 1500 2452 0 mWbx dx dt q dx dt q x x x x 热源 有导热微分方程式 c q ta t v 2 得 0 2 c q ta v 35 2 2 2 2 1035 1 1500 2452 0 mWb dx td q q dx td v v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2第一章计算题容易68 试题 一厚度为 2 的无限大平壁 导热系数 为常数 壁内具有均匀的内热源 W m3 边界条件为x 0 t tw1 x 2 t tw2 试求平壁内的温度分布 t x 答案 由题意可知 是一维稳态温度场 则有 0 2 2 x t 积分有 212 2 1 cxcxt 因为 代入有 2 1 2 0 twtx twtx 可算出 212 21 22cctw ctw 12 21 1 2 twc twtw c 温度分布 1 212 2 2 1 twx twtw xxt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3第一章计算题简单56 试题 半径为 0 1m 的长方柱体 已知某时刻温度分布为t 500 200r2 50r3 r 为径向坐标 单位为 m 无内热源 常物性 40W m k a 1m2 h 试求 1 该时刻圆柱表面上的热流密度及热流方向 2 该时刻圆柱体中心温度随时间的 变化率 答案 1 热流密度 2 2 2 1 0 1 0 1660 1 01501 0400 40 150400 mW rr r t q r r 热源的方向是由外向内 2 圆柱体中心温度随后时间的变化率为 400300 300400 2 r ra ta t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4第一章计算题简单68 试题 某墙壁 其导热系数为 50W m k 厚度为 50mm 在稳态情况下的墙壁内 一维温度分布为 t 200 2000 x2 式中 t 的单位是 x 的单位是 m 试求 1 墙壁 两侧表面的热流密度 2 壁内单位体积的内热源生成热 答案 1 由傅里叶定律 bx dx dt q2 平面壁两侧表面处的热流通量为 2 05 0 05 0 0 0 1005 0 5040004000 0 mkWxq dx dt q xx x x 2 有导热微分方程 0 2 2 dx td 得 35 2 2 102504000 4000 4000 mW dx td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第二章选择简单12 试题 下列各种方法中 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A 增加流体流度 B 设置肋片 C 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 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答案 D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2第二章选择偏难12 试题 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 将肋片加在 会最有效 A 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B 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C 随便哪一侧 D 两侧同样都加 答案 B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3第二章选择简单12 试题 肋片效率值 A 小于负 1B 小于 1 C 等于 1D 大于 1 答案 B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第二章名词解释简单33 试题 肋片效率 答案 是指在肋片表面平均温度 tm 下 肋片的实际散热量 Q 以假定整个肋片表面 都处在肋基温度 to 时的理想热量 Qo 的比值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2第二章名词解释简单23 试题 临界绝缘直径 答案 对应于总热阻 Rl为极小值时的绝缘层外径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第二章简答题偏南35 试题 为什么整个多层平壁中温度分布曲线不是一条连续的直线而是一条折线 答案 因为在每一层中温度分布分别都是直线规律 所以在整个多层平壁中 温度分布将是一条折线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2第二章简答题难65 试题 如图所示 圆筒壁内温度分布呈对数曲线形式 那么温度分布曲线是图中的 a 还是 b 为什么 答案 由傅里叶定律 对圆筒壁内任一半径 r 处 有 常数 dr dt rl dr dt A 2 则半径 r 越大 面积 A 越大 要保持 常数 则有越小 即曲线的斜率在半 dr dt 径越大的地方越小 故应为图中的实线 a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3第二章选择偏难55 试题 当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 即 0 1 bt 在什么条件下计算的 值时 仍可用公式q tw1 tw2 计算热流通量 答案 若以平壁的平均温度 t 1 2 tw1 tw2 按式 0 1 bt 计算导热系数 平壁导热的热流通量仍可以利用导热系数为常数时的式q tw1 tw2 计算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4第二章简答题简单45 试题 影响肋片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切影响 tm 数值的因素都会影响肋片效率 它们包括肋片材料的导热系数 肋片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 肋片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5第二章简答题难65 试题 温度计套管测温误差的原因 减少测温误差的途径 答案 产生误差的原因 是由于沿肋高 即套管长度方向 有热量导出和套管表面 与流体之间存在换热热阻 减少测温误差途径 一方面应减少沿肋高方向的导出热量 即增加导热热阻和减少 套管根部与外界环境的散热 另一方面应增加流体与套管壁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 数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第二章计算题简单66 试题 导热系数分别为 1 0 08W m k 2 0 03W m k 的材料 其厚度分 别为 2mm 和 1mm 中间紧夹有一厚度可一不计的加热膜 加热膜温度维持在 60 材料 1 一侧维持在 t1 30 的温度 材料 2 一侧与温度 tf 20 表面传热系数 50 W m2 k 的气流相通 如图所示 假定传热过程为稳态 试确定加热膜所 施加的热流密度 答案 由题意 加热膜的热流应为向两板的导热量之和 即 21 qqq 而 W m21200 08 0 102 3060 3 11 10 1 tt q W m2750 50 1 03 0 101 2060 1 3 2 2 0 2 h tt q f 所以 W m219507501200 21 qqq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2第二章计算题偏难1010 试题 一建筑物的墙壁由如图所示的空心砖砌成 设该砖混凝土导热系数为 0 8W m k 空气当量的导热系数为 0 28W m k 设温度只沿墙壁厚度 x 方向发 生变化 室内温度为 25 表面传热系数为 10 W m k 室外空气温度为 10 表面传热系数为 20 W m k 试求 1 通过每块砖的导热量 2 若用实心砖 其导热量为多大 并与空心砖比较 答案 1 由题可得 K W11 1 10 300300 10 11 6 11 1 Ah R K W556 0 3 03 020 11 12 5 Ah R K W 4 3 11 1 2 042 1 3 03 08 0 1075 R A R K W 33 3 21 2 31 333 8 075 0 3 08 0 10150 R A R K W905 11 15 0 3 028 0 10150 3 32 2 32 A R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第二章计算题 试题 接上题 答案 故 K W086 3 111 1 333231 3 RRR R 836 6 556 0 042 1 086 3 042 1 11 1 54321 RRRRRR K W 所以导热量 W12 5 836 6 10 25 21 R tt R t ff 2 用实心砖时 实 RRR tt R t ff 51 21 K W167 4 3 03 08 0 10300 A R 3 1 实 所以 W0 6 167 4 556 011 1 10 25 显然 空心砖比实心砖导热量减少 14 7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第二章计算题 试题 答案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3第二章计算题难1010 试题 外直径为 50mm 的蒸汽管道外表面温度为 400 其外包裹有厚度为 40mm 导热系数为 0 11 W m k 的矿渣棉 矿渣棉外又包有厚为 45mm 的煤灰泡沫砖 其导热系数 与砖层平均温度 t 的关系如下 0 099 0 0002 煤灰泡沫砖外t 表面温度为 50 已知煤灰泡沫砖最高耐温为 300 试检查煤灰泡沫砖层有无超 出最高温度 并求通过每米长该保温层的热损失 答案 先假定界面温度为 tw 由题意 ln 2 ln 2 2 3 22 1 2 1 1 r r tt r r tt ww ww 而 2 0002 0 099 0 2 2 ww tt 将 1 0 11 W m K r1 25mm r2 65mm r3 110mm tw1 400 tw2 50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第二章计算题 试题 接上题 答案 代入上式得 50 50 0001 0 099 0 5113 16400 50 50 0001 0 099 0 11 0 1 65 110 ln 25 65 ln 400 65 110 ln 50 50 0001 0 099 0 25 65 ln 400 11 0 ww www www tt ttt ttt 设 tw 160 由上式得 182 05 与假设不符 再令 tw 1 2 160 182 05 w t 171 得 158 重复几次 最后得 tw 167 所以没有超过该保温层的最 w t 高温度 通过每米长保温层的热损失 5 168 25 65 ln 167400 11 0 2 ln 2 1 2 1 r r tt ww l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4第二章计算题简单66 试题 有一置于室外的球形液氦罐 罐内液体温度保持在 196 球罐外直径为 2m 其外包有厚度为 30cm 的保温层 由于某种原因 该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变差 其平均导热系数为 0 6 W m k 环境温度高达 40 罐外空气与保温层间的表 面传热系数为 5 W m2 k 试计算通过保温层的热损失并判断保温层外是否结霜 假定球罐外壁温与罐内液体温度相等 答案 由题意 通过球罐的热流量 hr tt rr tt wf i wif 2 0 0 0 4 1 11 4 1 即 W5896 53 1 1 3 1 1 1 1 6 0 1 19640 4 4 1 11 4 1 22 00 hrrr tt i wif 所以 53 15 53 14 5896 40 4 22 0 0 hr tt fw 因此 该球罐外表面已结霜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第二章计算题 试题 答案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5第二章计算题偏难1512 试题 蒸气管道的内 外直径分别为 160mm 和 170mm 管壁导热系数 58 W m 管外覆盖两层保温材料 第一层厚度 2 30mm 导热系数 2 0 093 W m 第二层 3 40mm 导热系数 3 0 17 W m 蒸汽管内表面 温度 tw1 300 保温层外表面温度 tw2 50 试求 1 各层热阻 并比较其大小 2 每米长蒸汽管道的热损失 3 各层之间的接触面温度 tw2 和 tw3 4 将的一 层和第二层保温材料互换 则热流量增加了还是减小了 答案 1 m W 4 1 2 1 1 1066 1 16 0 17 0 ln 5814 3 2 1 ln 2 1 d d R L m W518 0 017 23 0 ln 093 0 14 3 2 1 ln 2 1 2 3 2 2 d d R L m W28 0 23 0 31 0 ln 17 0 14 32 1 ln 2 1 3 4 3 3 d d R L 132LLL RRR 2 W m22 313 28 0 518 0 1066 1 50300 4 321 41 LLL ww RRR tt q 3 则有 1 21 L ww R tt q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第二章计算题 试题 接上题 答案 112Lww qRtt 95 2991066 1 22 313300 4 则有 3 43 L ww R tt q 433wLw tqRt 61 1375028 0 22 313 4 若一 二层保温材料互换 则有 m W 4 11 1066 1 LL RR m W36 0 17 0 25 0 ln 17 0 14 3 2 1 ln 2 1 2 3 3 2 d d R L m W368 0 25 0 31 0 ln 093 0 14 3 2 1 ln 2 1 3 4 2 3 d d R L W m33 343 1066 1 368 0 36 0 50300 4 L R t q 即热流量增加了 W m11 3022 31333 343 qqq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6第二章选择简单88 试题 某一炉墙内层由耐火砖 外层由红砖组成 厚度分别为 200mm 和 100mm 导热系数分别为 0 8W m K 和 0 5W m K 炉墙内外侧壁面温度分别为 700 C 和 50 C 试计算 1 该炉墙单位面积的热损失 2 若以导热系数为 0 11W m K 的保温板代替红砖 其它条件不变 为了使炉墙 单位面积热损失低于 1kW m2 至少需要用多厚的保温板 答案 1 单位面积散热损失 q 1444 4W m2 2 2 1 1 2w1w tt 5 0 1 0 8 0 2 0 50700 2 以保温板替代红砖 由于炉墙热损失不得高于 q0 1kW m2 q0 2 2 1 1 2w1w tt 2 2 0 11 0 044m 44mm 1 12w1w q tt 8 0 2 0 1000 50700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第二章 试题 答案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第三章选择简单12 试题 毕渥准则的数学表达式是 A 2 B C l D 答案 B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2第三章选择简单12 试题 用集中参数法的条件 A Bi 0 01 B Bi 0 1 C Bi 0 02 D Bi 0 2 答案 B 非稳态导热过程中两侧壁温差 稳态导热 A 远小于B 远大于 C 等于D 无法确定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第三章名词解释 试题 集总参数法 答案 当 Bi 0 1 时 可以近似的认为物体的温度是均匀的 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热 热阻 认为物体温度均匀一致的分析方法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2第三章名词解释 试题 半无限大物体 答案 是指以无限大的 y z 平面为界面 在正 x 方向上伸延至无穷远的物体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3第三章名词解释 试题 时间延迟 答案 温度波最大值出现时间逐层推迟的现象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4第三章名词解释 试题 蓄热系数 答案 表示物体表面温度波振幅为 1 时 导入物体的最大热流通量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第三章简答题 试题 周期性变化边界条件的特点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答案 一方面是由于边界条件是周期变化的 使得物体中各处的温度也处于周而复 始的周期变化中 故以不存在所谓初始条件 另一方面是边界条件可以认为是一个 简谐波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2第三章简答题 试题 集总参数法适用的条件 答案 适用的条件 当 Bi 0 1 即物体内部热阻远小于外部热阻时 物体在同一时 刻均处于同一个温度 所求的温度仅是时间的函数而与坐标无关 式中 Bi 数的特 征长度对平板取半厚 对长圆柱和球体取半径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3第三章简答题 试题 影响温度波衰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的 答案 影响温度波衰减的主要因素是 物体的导温系数 波动周期和深度 导温系数大 温度波影响越深入 波的衰减缓慢 波动的周期越短 振幅衰减越快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4第三章简答题 试题 试写出 F0 数和 Bi 数的数学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 傅立叶准则 Fo 它是非稳态导热过程的无量纲时间 2 毕渥准则 Bi 它表示物体内部导热热阻与物体表面的对流换热热阻 的比值 与第三类边界条件有密切联系 1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5第三章简答题 试题 初始温度均匀的物体 一侧表面温度突然升高到 tw 时 沿热量传递方向表 面温度梯度比物体内部温度梯度大 为什么 答案 这是因为温度波衰减的原因 物体内部的导温系数比物体外部的导温系数大 得多 温度波在物体内部衰减的要缓慢些 因此物体表面温度梯度比物体内部温度 梯度大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6第三章简答题 试题 由导热微分方程可知 非稳态导热只与热扩散率有关 而与导热系数无关 你认为对吗 答案 由于描述一个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表达式不仅包括控制方程 还包括定界条 件 所以虽然非稳态导热的控制方程只与热扩散率有关 但边界条件中有可能包括 导热系数 如第二或第三类边界条件 因此上述观点不对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1第三章计算题 试题 用热电偶测量气罐中气体的温度 热电偶的初始温度为 20 与气体的表 面传热系数为 10W m2 k 热电偶近似为球形 直径为 0 2mm 试计算插入 10s 后 热电偶的过余温度为初始温度的百分之几 要使温度计过余温度不大于初始过余温 度的 1 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已知热电偶焊锡丝的 67 W m k 7310kg m3 c 228J kg k 答案 先判断本题能否利用集中参数法 1 01049 1 67 101 010 5 3 hR Bi 可以用集中参数法 时间常数 s56 5 3 101 0 10 2287310 3 3 R h c hA cV c 则 10s 的相对过余温度 6 16 56 5 10 exp exp 0 c 热电偶过余温度不大于初始过余温度 1 所用的时间 由题意解得 s c 6 25 01 0 56 5 exp 01 0 exp 0 题号内容类型难度时间分数 2第三章计算题 试题 某地某个季节 一天内地表面最高温度为 6 最低温度为 4 已知土壤 的 1 28W m 0 12 10 5m2 s 试问地表下 0 1m 和 0 5m 处 最低温度为 多少度 达到最低温度的时间滞后多少 答案 1360024 2 46 m tsT 516 max m w ttAw maxmax 1 xx m tttAx 可得 5 5 3600241012 0 14 3 5 aT x aT AweAx 1 当 x 0 1m 时 89 2 5 1 05 5 eAx89 1 1 max Axtx 当 x 0 5m 时 322 0 5 055 5 eAx678 0 1 max Axtx 2 x a T 2 1 5 5 10514 1 14 3 1012 0 360024 a T 当 x 0 1m 时 s 35 1057 7 1 010514 1 5 0 x 0 5m 时 s 4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