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制到循证看他汀安全性_第1页
从机制到循证看他汀安全性_第2页
从机制到循证看他汀安全性_第3页
从机制到循证看他汀安全性_第4页
从机制到循证看他汀安全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机制到循证看他汀安全性 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号 405894 0222016年6月29日 主要内容 回顾他汀发展历程中的安全性事件 对他汀安全性的关注日益增加1 6 1 TobertJA NatRevDrugDiscov 2003 2 7 517 26 2 http 3 4 http 5 6 2001年西立伐他汀因增加横纹肌溶解症风险而退市1 2 1 http 2 http FDA指出 西立伐他汀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症较常见于 大剂量用药 用于老年患者 以及尤其与吉非罗齐合并用药时 1996年 西立伐他汀上市后 美国FDA收到31例因西立伐他汀引起横纹肌溶解导致死亡的报告 2007年阿托伐他汀基于安全性考虑修改说明书1 药物相互作用出血性卒中风险 基于药物相互作用建议 阿托伐他汀与抑制其代谢的药物 通过CYP4503A4抑制 合用时 若有可能应考虑替换药物 若合用 应以阿托伐他汀最低剂量10mg给药 并在滴定剂量前密切监测血脂基于出血性卒中风险的建议 对于既往有出血性卒中或腔隙梗塞的患者 阿托伐他汀80mg的风险和获益的平衡尚未确切 在启动治疗前应谨慎考虑是否具有潜在的出血性卒中风险 2011年FDA因肌病风险限制辛伐他汀80mg的使用 1 http 2 SEARCHStudyCollaborativeGroup Lancet 2010November13 376 9753 1658 1669 肌病 新发生的肌痛或肌无力 CK 10 xULN Patientstakingsimvastatin80mgdailyhaveanincreasedriskofmyopathycomparedtopatientstakinglowerdosesofthisdrugorotherdrugsinthesameclass TheU S 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 FDA isrecommendinglimitingtheuseofthehighestapproveddoseofthecholesterol loweringmedication simvastatin 80mg becauseofincreasedriskofmuscledamage SEARCH研究 辛伐他汀80mg与较低剂量辛伐他汀或大多数其它他汀比 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2 基于SEARCH研究 FDA发出安全性警告 限制辛伐他汀80mg的使用1 辛伐他汀与主要经CYP4503A4代谢的药物合用 肌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1 LinkE etal NEnglJMed2008 359 8 789 99 SEARCH研究 胺碘酮和大部分钙拮抗剂主要经CYP4503A4代谢 2013年CFDA要求他汀类说明书补充药物相互作用部分信息1 2 药物相互作用 他汀类药物通过肝酶CYP3A4代谢 因此 理论上认为对该酶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均可导致他汀类暴露量升高 增加包括横纹肌溶解在内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此外 一些研究也证实了此类相互作用风险的存在1 1 http 2 http 药物相互作用 项的修订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应主动对本企业药品说明书中药物相互作用部分的内容进行审查2 2012年 2013年 权威血脂指南 重点关注他汀的肝脏 肌肉安全性和药物相互作用1 3 ReinerZ etal EuropeanHeartJournal 2011 32 1769 1818StoneNJ etal Circulation 2014Jun24 129 25Suppl2 S1 45 JacobsonTA JClinLipidol 2014May Jun 8 3Suppl S1 4 未提及他汀的肾脏安全性 主要内容 1 CYP4503A4代谢 2 亲水亲脂性 他汀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 1 任夏洋 赵志刚 药品评价2010 7 6 42 45 2 孔永红 中国医疗前沿2009 4 21 94 95 3 KyrklundC etal ClinPharmacolTher2000 68 6 592 7 主要经CYP4503A4代谢的他汀与CYP4503A4抑制剂合用 提高他汀的血药浓度 BottorffMB PrevMedManagCare 2004 4 S30 37 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3 9倍 10倍 5倍 3倍 4倍 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 活性辛伐他汀酸 他汀与CYP4503A4抑制剂合用 不良反应显著增加1 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 对2000年7月1日至2004年12月1日期间行政管理式医疗索赔数据库里因与他汀暴露相关的肌肉 肝脏和肾脏疾病住院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 以了解他汀的安全性 结果显示 接受他汀与CYP4503A4抑制剂合用的患者 其肌痛 与药物相关的肾脏和肝脏不良事件风险较他汀单药治疗患者显著增加 CzirakyMJ etal AmJCardiol 2006 97 8A 61C 68C 临床众多药物经CYP4503A4代谢1 4 1 BellostaS etal Circulation 2004 109 23Suppl1 III50 7 2 WilliamsS etal Psychosomatics2007 48 6 537 47 3 HornJR etal PharmacyTimes2004 57 58 4 BaettaR etal Drugs2011 71 11 1441 1467 临床主要经细胞色素P4503A4代谢的常用药物1 4 权威指南强调 需评估他汀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1 3 1 PerkJ etal IntJBehavMed2012 19 4 403 488 2 StoneNJ etal Circulation 2014Jun24 129 25Suppl2 S1 45 3 KellickKA etal JClinLipidol 2014 8 3Suppl S30 46 他汀会导致肌痛 因他汀需要长期服用 在启用时应评估药物相互作用 充分考虑药物代谢相互作用 处方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临床医生在处方他汀进行治疗时 意识到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并采取措施预防非常重要 药物相互作用 2012年ESC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临床实践指南1 2013ACC AHA胆固醇治疗指南2 2014NLA他汀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指导3 中国人更易发生他汀药物相互作用风险1 KellickKA etal JClinLipidol 2014 8 3Suppl S30 46 老年人中国 日本人HIV患者丙型肝炎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儿科患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慢性肾脏疾病 终末期肾病患者 2014NLA他汀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指导 可定 不依赖CYP4503A4代谢 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少1 1 可定中国说明书2 阿托伐他汀 原研 中国说明书3 辛伐他汀中国说明书 主要内容 1 CYP4503A4代谢 2 亲水亲脂性 亲脂性是他汀介导肌 肝毒性的重要危险因素1 4 1 BottorffMB PrevMedManagCare 2004 4 S30 37 2 SchachterM FundamClinPharmacol2005 19 1 117 125 3 MaedaA etal Atherosclerosis 2010 208 1 112 8 4 RosensonRS AmJMed 2004 116 6 408 16 他汀诱发肌病的机制1 2 1 SchachterM FundamClinPharmacol 2005 19 1 117 25 2 EvansM ReesA DrugSaf 2002 25 9 649 63 肌细胞复制 肝脏效应 肌肉效应 HMG CoA还原酶 肌细胞膜功能异常肌细胞能量代谢异常 亲脂性他汀更易扩散进入肌肉组织1 2 1 RosensonRS AmJMed 2004 116 6 408 162 McTaggartF AtherosclerosisSupplements 2003 4 9 14 在原代培养的人骨骼肌细胞中不同他汀抑制胆固醇合成的效应与药物浓度的相关性2 亲脂性他汀肌毒性风险显著增加1 DaleKM etal AmJMed 2007Aug 120 8 706 12 不同他汀药理特性有差异 可定 为亲水性他汀1 McTaggartF etal AmJCardiol 2001 87 suppl 28B 32B 亲脂性增加 亲水性增加 相对亲脂性 可定 肌酶 肝酶升高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1 一项meta分析 对72项阿托伐他汀 氟伐他汀 洛伐他汀 匹伐他汀 普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随机临床研究 共159458例患者进行分析 以确定不同他汀的不良事件 AlbertonM etal QJM 2012Feb 105 2 145 57 主要内容 1 他汀与肝脏安全性 2 他汀与肌肉安全性 3 他汀与肾脏安全性 4 他汀对血糖的影响 他汀禁用于活动性肝病 不明原因转氨酶持续升高和任何原因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上限 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AFLD 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 患者 可安全应用他汀慢性肝脏疾病或代偿性肝硬化不属此类药禁忌证 肝脏相关的禁忌证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 42 890 893 他汀引起肝酶升高的发生率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 42 890 893 肝酶增高的机制及预后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 42 890 893 他汀致肝酶升高机制仍不清楚 可能是因该药物引起肝细胞膜结构改变而导致肝酶的渗漏 也可能与以下一些机制有关 肝细胞内胆固醇水平下降继发性药物效应合并脂肪肝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肝酶升高药物大量饮酒等 他汀肝脏安全性监测1 2 1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 42 890 893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 35 390 429 他汀所致无症状性转氨酶增高轻度增加 无需停药如AST或ALT超过3倍正常上限值 ULN 应暂停给药 且仍需每周复查肝功能 直至恢复正常出现肝功能不全症象者不管转氨酶高低及其成因 均应立即停药并转肝病科处理其他原因所致肝酶异常或慢性活动性肝病可继续使用他汀 他汀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依据我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 他汀相关转氨酶异常的处理 注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均禁忌用于活动性肝病 不明原因转氨酶持续升高和任何原因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上限的患者 与阿托伐他汀不同可定 血药浓度较少受轻 中度肝功受损影响1 2 1 瑞舒伐他汀中国说明书 2014年1月 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中国说明书 2014年 2 http Cmax 最大血药浓度 AUC 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 在慢性肝病患者中 他汀与严重肝损风险1 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 分析台湾全民健康保险数据库中37 929例接受他汀治疗的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的数据 随访118 772患者 年 评估在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中不同剂量他汀与严重肝损的相关性 主要终点 因肝脏损伤住院 ChangCH etal JGastroenterolHepatol 2014Jul6 doi 10 1111 jgh 12657 Epubaheadofprint DDD 定义的日常剂量 指阿托伐他汀20mg 瑞舒伐他汀10mg 辛伐他汀30mg 洛伐他听45mg 普伐他汀30mg和氟伐他汀40mg 风险升高 风险降低 显著升高1 62倍 Meta分析表明 可定 不随剂量增加而显著增加肝酶升高的风险 对55项双臂的与安慰剂对比的研究和80项双臂或多个活性对照组的研究 共246 955例患者进行分析 评估不同他汀在安慰剂对照或活性对照中的危害 NaciH etal CircCardiovascQualOutcomes 2013Jul1 6 4 390 9 5mg 5 10mg 10 20mg 20mg 注 瑞舒伐他汀40mg尚未在中国注册 注 瑞舒伐他汀40mg尚未在中国注册 不同他汀随剂量增加对ALT的影响 BrewerHBJr AmJCardiol 2003 92 4B 23K 29K 主要内容 1 他汀与肝脏安全性 2 他汀与肌肉安全性 3 他汀与肾脏安全性 4 他汀对血糖的影响 肌病类型及其发生率1 3 肌病 少数重度肌病也呈剂量依赖性 其发生率约为0 1 1 2在随机对照试验中 他汀所致肌病的发生率为1 5 5 然而 临床试验的入选对象 通常将具有肌病易患因素的人群排除在外 故实际人群中的发生率可能会高些肌痛 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显示 他汀引起肌痛的发生率 通常为5 在安慰剂组与药物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别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症他汀诱发横纹肌溶解症呈剂量依赖性 发生风险约为0 04 0 2 每100万处方中的死亡率为0 153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出现肌炎及严重的横纹肌溶解是罕见的 且往往发生于合并多种疾病和 或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 因此 选择药物相互作用相对较小的他汀 可能降低肌病风险 1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 42 890 893 2 MammenAL etal ArthritisCareRes Hoboken 2012 64 1233 1237 3 ThompsonPD etal JAMA2003 289 1681 1690 临床实践和试验中观察到他汀相关肌病的易患因素有 高龄 尤其 80岁 患者 女性多见体型瘦小虚弱者多系统疾病 如慢性肾功能不全尤以糖尿病性肾功能不全多见 多种药物合用特殊状态如感染 创伤 围手术期 强体力劳动合用特殊药物或饮食 如酗酒 他汀主要均经过肝脏CYP 450酶系代谢 能抑制CYP3A4酶活性的药物理论上可阻碍他汀代谢 提到他汀血药浓度 增加肌病发生的风险他汀用量 大剂量他汀较小剂量导致CK严重升高 10倍ULN 的风险明显增加特殊人群 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曾有CK升高史 既往降脂治疗有肌痛史或肌肉症状家族史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无法解释的肌肉痉挛等遗传因素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单核苷酸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酶系 肠P 糖蛋白编码基因和辅酶Q10代谢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等造成个体易患他汀相关肌病的差异 他汀相关肌病易患因素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 42 890 893 临床众多药物经CYP4503A4代谢1 3 1 BellostaS etal Circulation 2004 109 23Suppl1 III50 7 2 WilliamsS etal Psychosomatics2007 48 6 537 47 3 BaettaR etal Drugs2011 71 11 1441 1467 4 AmJCardiol 2006Apr17 97 8A 61C 68C 主要经细胞色素P4503A4代谢的药物1 3 可定 不依赖CYP4503A4代谢 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少1 1 可定中国说明书2 阿托伐他汀 原研 中国说明书3 辛伐他汀中国说明书 肌病不良反应临床处理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 42 890 893 如果发生或高度怀疑肌炎 应立即停止他汀治疗一旦患者发生横纹肌溶解 应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 必要时住院进行静脉内水化治疗 一旦恢复 应重新仔细考虑他汀治疗的风险 获益情况 患者有肌肉触痛 压痛或疼痛 CK不升高或中度升高 3 10 ULN CK呈进行性升高 随访 每周检测CK水平 排除药物作用 继续治疗 慎重考虑减少他汀类药物剂量或暂时停药 排除常见的原因 如运动和体力劳动 排除常见的原因 如运动和体力劳动 检测CK 对于有肌肉症状的患者 还应检测促甲状腺素水平 曾因服用他汀出现过肌病患者的临床处理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 42 890 893 尽量选用诱发肌病可能性相对较小的他汀 大剂量他汀强化降脂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相关肌病 可适当减少他汀用量并严密观察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变化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血浆半衰期相对较长 15 20h 为他汀间断用药治疗提供可能 在他汀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调脂药 如依折麦布 贝特类 缓释型烟酸等 不仅能全面调脂的 还能减少单独他汀的药物用量 减少相关肌病的发生 有研究证实补充辅酶Q10治疗后 可改善肌病的症状 但确切疗效仍待验证 发现CK 正常上限10倍的患者比例 0 0 0 5 1 0 1 5 2 0 2 5 3 0 20 30 40 50 60 70 LDL C的降低 西立伐他汀 0 2 0 3 0 4 0 8mg 普伐他汀 20 40mg CK上升达10倍正常上限并有肌肉症状出现 可定 良好的肌肉安全性已被证实1 BrewerHBJr AmJCardiol 2003 92 4B 23K 29K 注 瑞舒伐他汀40mg尚未在中国注册 阿托伐他汀 10 20 40 80mg 辛伐他汀 40 80mg 瑞舒伐他汀 10 20mg 研究回顾分析了12 569例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的安全性 评估瑞舒伐他汀的获益 风险比特性 主要内容 1 他汀与肝脏安全性 2 他汀与肌肉安全性 3 他汀与肾脏安全性 4 他汀对血糖的影响 对于轻中度CKD患者降低LDL C的心血管获益与其它患者类似 1 FabbriG etal AdvTher2009 26 5 469 447 2 KendrickJ etal AmJKidneyDis2010 55 1 42 49 3 FordI etal PLoSMed2009 6 1 e16 4 FellstromB etal KidneyInt2004 66 4 1549 1555 5 ColhounHM etal AmJKidneyDis2009 54 5 810 819 6 HuskeyJ etal Atherosclerosis2009 205 1 202 206 7 RidkerPM etal JAmCollCardiol2010 55 12 1266 1273 可定 对中度CKD患者eGFR的影响与安慰剂相当 一项随机 双盲 安慰剂对照 多中心研究 研究入组了17802名近似健康 LDL C 130mg dL 的受试者 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或安慰剂治疗 中位随访1 9年 其中3267例受试者基线时eGFR 60ml min 1 73m2 安全性数据结果显示 在中度CKD患者中 瑞舒伐他汀组的eGFR与安慰剂组相当 RidkerPMetal JAmCollCardiol 2010 55 12 1266 73 SHARPCKD4 在5期的透析CKD患者中降低LDL C未见心血管获益 1 FabbriG etal AdvTher2009 26 5 469 447 2 WannerC etal NEnglJMed2005 353 3 238 248 3 FellstromBC etal NEnglJMed2009 360 14 1395 1407 SHARPCKD5 SHARPCKD3 1 3期CKD患者使用他汀获益明确在4 5期CKD患者使用他汀未见心血管获益或获益很小 K DOQIGroup AmJKidneyDis2003 41 4Suppl3 S1 91 对于已经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 他汀治疗已经很难降低心血管事件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应该在接受透析治疗前尽早使用他汀干预 权威血脂指南 未提及他汀的肾脏安全性1 3 1 ReinerZ etal EuropeanHeartJournal 2011 32 1769 1818 2 StoneNJ etal Circulation 2014Jun24 129 25Suppl2 S1 45 3 JacobsonTA JClinLipidol 2014May Jun 8 3Suppl S1 4 未提及他汀的肾脏安全性 发生蛋白尿的比率 VidtDGetal Cardiology2004 102 52 60 定义为从基线尿常规试纸法蛋白阴性或痕迹到服药后 各他汀蛋白尿发生比率无显著差异且与安慰剂相当 0 6 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同样也会发生蛋白尿 与接受他汀治疗患者发生比率相当 可定 对GFR无不良影响 一项荟萃分析纳入23项关于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的随机试验 共入组29 147例患者 平均随访52 56周 评估其对GFR和新发蛋白尿的影响 SavareseG etal IntJCardiol 2013 167 6 2482 9 1 05 1 1 05 GFRSMD 95 CI 权重 研究 安慰剂更好 瑞舒伐他汀更好 总体 I2 0 0 p 0 894 P 0 01 0 04 0 34 1 43 0 60 0 05 0 02 0 08 93 15 0 21 0 22 0 63 0 48 0 01 0 43 0 42 0 48 0 05 0 08 0 19 4 61 0 39 0 26 1 05 0 21 0 22 0 21 0 65 0 47 0 05 0 02 0 08 100 00 Abeetal 2011 JUPITER 2011 Kostapanosetal 2007 Kostapanosetal 2007 METEOR 2007 Sawaraetal 2008 Vermaetal 2005 注 瑞舒伐他汀40mg尚未在中国注册 可定 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eGFR变化相似 研究间的异质性 P 0 043 SavareseG etal IntJCardiol 2013 167 6 2482 9 一项荟萃分析纳入23项关于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的随机试验 共入组29 147例患者 平均随访52 56周 评估其对GFR和新发蛋白尿的影响 注 瑞舒伐他汀40mg尚未在中国注册 CKD1 2期患者使用他汀与一般人群批准剂量一致1CKD3 5期患者需调整他汀剂量1 ND表示暂无研究推荐剂量 可定 中国说明书要求更严格 轻度和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重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本品的所有剂量 2013改善全球肾脏病组织 KDIGO 指南 CKD3 5期患者需调整他汀剂量1 瑞舒伐他汀40mg未在中国注册 TonelliM etal AnnInternMed2014 160 182 189 CKD是他汀相关肌病的重要易患因素 2014中国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 高龄 尤其 80岁 患者 女性多见体型瘦小 虚弱者多系统疾病 如慢性肾功能不全 尤以糖尿病性肾功能不全多见 多种药物合用特殊状态 如感染 创伤 围手术期 强体力劳动合用特殊药物或饮食 如酗酒 他汀用量特殊人群 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曾有CK升高史等遗传因素 他汀相关肌病易患因素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 42 890 893 有肾脏疾病患者他汀肌病风险升高 McClureDL etal JClinEpidemiol 2007Aug 60 8 812 8 95 CI1 28 5 92 95 CI3 05 16 9 IRR和95 CI 相对于未暴露肾脏疾病且未接受他汀药物治疗 n 16 n 10 主要内容 1 他汀与肝脏安全性 2 他汀与肌肉安全性 3 他汀与肾脏安全性 4 他汀对血糖的影响 新发糖尿病风险引发他汀治疗的新顾虑 2012年11月20日SFDA发布 警惕他汀类药品血糖异常不良反应 由于发现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 近期美国 欧盟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先后发布了有关他汀类药品的安全性信息 警示他汀类的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 并修订了药品说明书 1 2 http 3 http 他汀药物可导致糖尿病风险轻微增加 SattarNetal Lancet 2010 375 9716 735 42 13个主要的心血管研究显示的他汀治疗与新发糖尿病风险 研究 他汀组事件发生率 n 安慰剂或对照组事件发生率 OR 95 CI 权重 0 5 1 0 2 0 7773 14573 17802 5974 6997 3534 5023 6086 6211 4242 6087 3378 3460 154 335 270 75 126 100 165 172 72 198 238 225 96 134 293 216 93 138 88 127 164 74 193 212 215 105 11 9 9 2 16 0 5 2 6 0 20 9 20 5 10 8 4 5 17 3 16 4 34 8 27 5 10 5 8 0 12 8 6 5 6 6 18 5 15 8 10 1 4 6 16 8 14 4 32 1 30 6 1 14 0 89 1 46 1 15 0 98 1 35 1 26 1 04 1 51 0 79 0 58 1 10 0 91 0 71 1 71 1 14 0 84 1 55 1 32 1 03 1 69 1 07 0 86 1 35 0 98 0 70 1 38 1 03 0 84 1 28 1 15 0 95 1 41 1 10 0 89 1 35 0 89 0 67 1 20 7 07 13 91 11 32 4 24 6 53 4 65 6 94 8 03 3 76 8 88 10 23 9 50 4 94 总共 I2 11 2 95 CI0 0 50 2 ASCOT LLA7 HPS8 JUPITER4 WOSCOPS5 LIPID6 CORONA9 PROSPER12 MEGA13 AFCAPS TEXCAPS18 4S15 ALLHAT14 GISSIHF16 GISSIPREV16 1 09 1 02 1 17 100 注 瑞舒伐他汀40mg尚未在中国注册 Increasedriskofdiabeteswithstatintreatmentisassociatedwithimpairedinsulinsensitivityandinsulinsecretion a6yearfollow upstudyoftheMETSIMcohort 他汀治疗可导致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受损进而增加糖尿病风险 一项METSIM队列的6年随访研究 CederbergH Stan kov A YaluriN ModiS KuusistoJ LaaksoM CederbergH etal Diabetologia 2015May 58 5 1109 17 CederbergH etal Diabetologia 2015May 58 5 1109 17 研究方案 CederbergH etal Diabetologia 2015May 58 5 1109 17 T2DM 2型糖尿病 METSIM队列随访研究 不同种类他汀的新发糖尿病风险不同 CederbergH etal Diabetologia 2015May 58 5 1109 17 其他类型他汀治疗数 瑞舒伐他汀184例 氟伐他汀81例 洛伐他汀49例 普伐他汀28例 95 CI1 76 2 54 95 CI1 30 1 73 95 CI1 04 1 40 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与未治疗组相比显著增加新发T2DM风险其他他汀包括瑞舒伐他汀未显示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他汀影响血糖代谢的可能机制 SattarN etal Lancet 2010 375 9716 735 42 他汀引起新发糖尿病的机制 提高血浆胰岛素水平及HbA1c水平 KohKK etal JAmCollCardiol 2010 55 12 1209 16 LISTEN研究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日本2型糖尿病患者降脂作用和糖代谢影响的差异 OgawaH etal CircJ 2014Sep25 78 10 2512 5 为期12个月的多中心 开放标签 随机 平行对照研究 阿托伐他汀10mg d初始剂量 n 504 高胆固醇血症合并T2DM患者 n 1049 2型糖尿病 HbA1c 7 4 高胆固醇血症 无ASCVD患者LDL C 120mg dL ASCVD患者LDL C 100mg dL 年龄 20岁 R 主要终点 非HDL C水平的变化百分比 HbA1c水平变化次要终点 其他脂质及糖代谢参数变化 糖尿病治疗状态中任何强化治疗研究中心数量 日本132家研究中心 LISTEN研究 可定 降LDL C的疗效显著优于阿托伐他汀 LDL C 非HDL C OgawaH etal CircJ 2014Sep25 78 10 2512 5 LISTEN研究 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HbA1c显著高于可定 组 OgawaH etal CircJ 2014Sep25 78 10 2512 5 LISTEN研究 可定 组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风险较阿托伐他汀组显著降低1 一项为期12个月的多中心 开放标签 随机 平行对照研究 入组1049例高胆固醇血症合并T2DM患者 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5mg d初始剂量 n 514 和阿托伐他汀10mg d初始剂量 n 504 主要终点 非HDL C水平的变化百分比 HbA1c水平变化 次要终点 其他脂质及糖代谢参数变化 糖尿病治疗状态中任何强化治疗 结果显示 在研究期间 瑞舒伐他汀降低LDL C疗效显著优于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组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的风险较瑞舒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