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花阴教学设计 今天语文分享的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读诗词:选李清照前后期的几首词品读感受,探究时代与人的经历与情感在词作中的反映。2.解读意象谈人情:参照李清照词中的“黄花”“瘦”“病”“酒”“雁”等多个意象,解读李清照其人其词,体会其情感。3.在诵读涵咏中体味李清照词和谐的艺术张力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解读李清照词中的意象,体会其词中蕴蓄的情感。教学难点:涵咏体味李清照词自然巧妙的艺术手法和意境。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奇女子,她,出身名门气质娴雅;她,诗文书画无不通晓;她,曾生活幸福爱情美满;她,又不幸经历离合丧乱;她,开创易安词体;她,极是当行本色;她就是宋代婉约词宗易安居士李清照。中国文学女子的第一,中国女性的骄傲!二、 综观李清照其人,从前后期两篇词作反观其经历。李清照的一些词晶莹如玉诉说了她生命历程中的幸福与苦难,其中闪烁着恋情的火花与悲怆的泪光,使我们后读者不禁为之欣悦,也为之叹息。同学们学过她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吧?一起背一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还学过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提问:这两首词内容、感情上有何不同?明确:李清照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是前期作品,表现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赵明诚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夫妻情投意合,琴瑟相和,偶有小别,也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期词题材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声声慢是后期代表作。她一唱三叹,情调凄婉。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南方,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这一时期的词作大多表达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怀乡悼亡,充满了一个嫠妇“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沉痛感伤。如梦令声声慢从少女时期晚年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感情。今天我们要赏读的醉花阴是反映的又是少妇时期的感情生活。三、 品读鉴赏醉花阴一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提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点评。二读:整体感知,体会感情基调。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展示交流:说说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词的内容。明确:感情基调:“愁”相思、孤寂。本词内容:淡烟薄雾凄迷朦胧,秋凉渐侵,又逢重阳佳节,一个女子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终日寂寞无聊、孤寂愁苦,形容憔悴,衣带渐宽。2.生成交流:你从醉花阴的哪些信息中看出词人写的是思念丈夫?明确: “玉枕”,瓷枕。“纱厨”,即纱帐床榻。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平日里已是思念万千,更何况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让我们沉淀心情,小声轻读,看一看,触一触,闻一闻,品味意象,感受意境。三读:咀嚼品味,引导学生抓住意象,体味感情,探究艺术效果。学生小声轻读,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感受在诗中看到的事物:薄雾、浓云、玉枕、纱厨、酒、黄花等。小组讨论,咀嚼品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一句中,意象有何特点?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明确:“薄雾”、“浓云”,意象暗淡、凝重。词人借景渲染孤寂郁闷的愁情。“愁永昼”,直接抒发愁苦之情,突出愁之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更烘托了词人的百无聊赖、寂寞难耐的愁情。2.感受在诗中触到的:凉意。师生讨论交流:“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凉意从何而来?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第一问: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当下半夜凉意刚开始袭来,她就敏感的觉出了透彻肌骨的寒意。第二问: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夫妻共同把盏赏菊、相依相偎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第三问: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一天,家人团聚,登高求福,饮酒赏菊,偏偏丈夫游玩不归,词人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3. 感受在诗中嗅到的事物:菊花。小组讨论交流:下片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写菊花,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品味下片的艺术境界,你在哪些地方可以嗅到“菊之味”?“菊”如何寄托词人的情感?明确: “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把酒”二字也是如此,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酒”字之前,也省略了“菊花”二字。“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俱现纸上。这是古人惯用的一种烘云托月的手法。重九这天,寂寞无聊的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 以酒消愁,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她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不能与君共赏,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这里寄情于景,盛满衣袖的哪里是菊香啊,正是满怀的相思寂寥!4.听一个小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故事的流传就足以说明李清照词作妙笔生花的魅力,不是一般词人所能望其项背的。提出思考,小组讨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明确:词人踽踽独行,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卷”起,环境更凄清、冷寂,寒意更浓。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生感慨:人生不如菊花,这次第怎么不令人伤感哀怨啊,于是词人反诘、激问“莫道”,这份思愁能否让人失魂只有当局者感受最切!末句“人似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菊花的“瘦”从何而来?菊花外形比较瘦,看它的茎又细又长,像个瘦高个儿。它的花瓣也很单薄,瘦窄。 这里写人“瘦”,以外部形象表现抽象的内在愁情。易安以“瘦”写人之愁情影响了一群文人,如:人与绿杨俱瘦。 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王实甫西厢记比一比:你觉得“似”和“比”哪一个更好?明确:“人比黄花瘦”,人不至于比花还瘦弱吧?因此“比”强调的不仅仅是外形,更多的是精神。西风中的菊花尚且能斗风傲霜,但帘内的词人却因为思念和孤独而萎靡不振,反衬人尚不如花。思念把人都折磨得比黄花还瘦,可见词人心里有多苦,思念有多深。“人似黄花瘦”,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进行比喻,把抽象的“愁”用“瘦”表现得淋漓尽致。既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更重要的是生动描绘了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衣带渐宽的形象,衬托出了思念之深之苦。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四读:想象入境听教师范读,把你心目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用你的语言勾勒出来。明确:这是一个多愁善感、孤寂无聊、相思情苦、弱不禁风的思妇形象。秋风之中,凉意袭来,一个消瘦的女子独自徘徊窗前,呆呆看着香炉内青烟一点点上升,变淡,直至无形。又是重阳登高赏菊之佳节,难耐之中,她端起酒杯愁绪千重,独自徘徊在菊花丛边,倍增寂寥。这是一个少妇的寂寞离愁。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知世也。”只有结合李清照的身世际遇,我们才能更深刻的体味作品意蕴。总结:培根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伟人在谈话”,其实读一首好词也就是与词人的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移交印章的协议书
- 公司软件订购合同范本
- 企业销售培训合同范本
- 卫生局位聘用合同范本
- 厨师老板分红合同范本
- 合同履行转让协议模板
- 代理品牌销售合同范本
- 卖东西授权协议书范本
- 厂房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南京月嫂中介合同范本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339)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复习:Unit1~Unit8全册各单元语法知识点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房屋安全性鉴定方案
- 工作责任感的衡量与评价标准
- 麻精药品考试题及答案
- 感觉运动整合理论-洞察及研究
- 备孕知识课件
- 小班健康活动:风婆婆与小树叶
- 国企资产管理办法细则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考点背诵提纲
- 慢性根尖周炎病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