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综述.doc_第1页
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综述.doc_第2页
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综述.doc_第3页
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综述.doc_第4页
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综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综述 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1.1幸福感的认识幸福,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体验,也是生命价值的终极追求。 因此,它是一个古老而又恒新的主题,从人类起源开始,人们就在不断探寻幸福。 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理解和思索的脚步。 人类在对幸福的永恒追求中进步。 幸福感的概念有如下几种认识:1.1.1幸福感的情感模型最早的幸福感概念界定是情感模型,Bradburn (1969)奠定了幸福感的情感取向模式。 他把幸福感理解为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之间的平衡。 正性情感增加一个人的幸福感,负性情感降低一个人的幸福感,总的幸福感是两者之间平衡的结果。 1.1.2幸福感的认知模型第二个幸福感的概念模型源于社会学家对生活满意的研究,他们把生活满意视为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从认知角度展开了研究。 认知模式既包括对整体的生活满意的全面评估,也涉及到具体领域生活满意的评价。 1.1.3主观幸福感模型Andrews和Withey在1976年提出:主观幸福感包含三个基本因素,它们是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 生活满意度被看作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 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主观性,幸福感的评价完全依赖于个体本人的标准; (2)整体性,它是一种综合评价,是对生活的总体满意感; (3)相对稳定性,幸福感并不随时间的流逝或环境的一般性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 1.1.4心理幸福感的模型Ryff和Singer(1998,2000)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引申中探索了幸福感背景问题人的生活空间发展理论。 他们认为幸福不能等同于快乐,批评了主观幸福感研究对情感的过度关注,认为情感的评估不能够明确地回答主观幸福的涵义,幸福感应该定义为“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力”。 1.2主观幸福感研究的进展1.2.1国外幸福感研究的进展从心理学诞生之初至20世纪50年代初,在有些心理学家的理论与研究中涉及到幸福与快乐的问题,产生了一些有关幸福感的重要思想,阿德勒把幸福感同生活的意义联系起来,认为“生活的意义不是为个人优越而奋斗,而是在于如何满足人类和谐友好的生活,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需要,在于对人类全体发生兴趣。 1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对幸福感的研究蕴涵在其他心理研究之中,缺乏专门的和系统的幸福感研究,还缺乏对幸福感的实证研究及科学研究方法。 国外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始20世纪60年代,以Wilson (1967)撰写的第一篇综述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 Diener (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21.2.2我国幸福感研究的进展国内研究者对幸福感的测量,大致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对大学生群体幸福感的研究在90年代中后期逐渐开展,大学生幸福感的测评均采用自评量表进行。 我国研究者测评大学生幸福感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量表:1.Fazio (1977)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指定的一种定时性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 唐洁、孟宪璋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大中学生主观幸指数量表调查低收入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 结果显示,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水平明显低于普通大学生。 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整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32.Kamman&Flett编制的情感量表是以被试近期内体验到的积极和消极情感之间的平衡为基础,测查其主观幸福感。 张积家同时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Kammann和Flett的情感量表测查大学生幸福感。 调查后直接进行分析,显示我国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分数是较高的。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男女生无显著差异,数学专业学生幸福感最高。 就年级而言,四年级学生幸福感较高,与一年级学生达到显著差异。 文章没有对所使用的量表进行必要的信效度检验,统计分析部分比较简单33.Ed Diener等人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分A卷和B卷)。 严标宾,郑雪等对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比较。 发现在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上,三个地区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具体的维度上分析显示,大陆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感都比美国大学生低,而与香港大学生的差异不显著4。 二、幸福感研究的影响因素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很多,在此仅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 2.1客观因素 (1)遗传因素目前国内关于遗传因素对swB的研究几乎没有,而国外主要是通过双生子的研究来证实遗传因素影响的存在。 如:Braungan等运用收养和双生子研究发现,1岁左右婴儿积极情感具有遗传特性,主观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2)文化因素如果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那么其国民就能够依据不同的标准来考虑和评价其所在社会的成功和价值。 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说,主观幸福感是一国的国民持有其文化价值观的程度。 (3)家庭环境因素国内学者吴明霞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家庭的稳定、成员间的相互关怀、无明显的家庭矛盾是青少年总体满意度的预测因素,反之则成为他们产生不幸福感的预测因素。 (4)社会支持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社会关系(家庭、朋友、恋爱、室友关系)确实是其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5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不仅与焦虑水平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并且与人际关系、职业期望、校园文化及学习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国内学者段建华认为,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比较高的SWB,比较高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较低的消极情感。 52.2主观因素 (1)人格人格在个性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幸福感进行研究自然也少不了对人格这一影响因素的研究。 人格可以持久地预测幸福感,有研究显示人格特质可以预测10年后的主观幸福6Costa等人的研究发现,外倾性与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成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消极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7,国内的研究也发现幸福感指数和人格的外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成负相关8。 神经质和外倾性与心理幸福感Schmute和Ryff (1997)的研究表明神经质和外倾性能有效地预测心理幸福感,幸福感水平高的人有较高水平的开放性和外向性9 (2)自尊自尊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自尊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如何,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徐维东 (xx)的研究发现,在高外显自尊个体中,内隐自尊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也越高10。 因此,自尊对幸福感起着很大的作用,Baumeister等人认为高自尊的个体能够积极乐观地看待自己,相信自己比别人更优秀,即使在面临困境时,也能对自己充满信心,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11 (3)控制点自从罗特提出归因的控制点理论后,它也被应用到幸福感的研究中。 Huebner认为控制感能调节负性生活事件和学校满意度,内控的个体生活满意度更高12。 三、参考文献1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67-368页2林崇德.、,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心理学.xx,4:2-73唐洁,孟宪璋.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xx.10 (4):316-320.4景淑华,张积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7 (1):21-25,48 (5)严标宾,郑雪,邱林.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JJ.心理学探新,xx, (2):59-62.5段建华.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心理学动态,1996,4 (1):46516李幼穗.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新进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x2:1027Costa P.T,.McCrae R.R.Influence ofectraersion andneuroticism onsubjectivewell-being:happy andunhappy peop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1980,4:142-160.8邱林、郑雪.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xx,11 (4):330-335.9Keyes CL M,Shmotkin D,Ryff CD.Optimizing well-beingahe empiricalencounterof twotraditionsJ.Journal Psychology,xx,82 (6):1007-1022.10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x:43.11陈惠雄.“快乐”的概念演绎与度量理论【J.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