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感染风险与对策_第1页
内镜感染风险与对策_第2页
内镜感染风险与对策_第3页
内镜感染风险与对策_第4页
内镜感染风险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镜感染的风险及对策 消化内镜中心 美国肠镜检查传播超级细菌 美国数名患者在加利福尼亚州一家教学医院接受肠镜检查后出现严重不适症状 随后被确诊感染一种抗药性极强的 超级细菌 截至2月20日 7名确诊患者中 已有2人死亡 5人仍在接受救治 另有179人面临感染风险 一些人怀疑 这批内镜结构复杂 难以清洗 可能未经严格消毒 导致患者感染 超级细菌 这些患者都曾在美国加州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罗纳德 里根医学中心接受肠镜检查 时间跨度为2014年10月3日至2015年1月28日 内镜感染风险 NO 3 病毒 HBV和HCV HIV H5N1 SARS 细菌 幽门螺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分枝杆菌 葡萄球菌属 肠道细菌 真菌 沙门氏菌 朊毒体 克 雅病病原体 CJD 内镜诊疗过程可能传播的病原体 内镜感染风险 NO 3 有机物 酸碱性 表面活性剂等 大部分消毒剂都会受其干扰 内镜消毒过程易受多种干扰因素干扰 金属离子 化学药物 漂洗水质 高压气体 温度光线等 内镜感染风险 NO 3 膜内细菌比浮游菌抗药性强1000倍以上 65 以上的医院感染由细菌生物膜引起 细菌生物膜无处不在 内镜使用过程较易形成细菌生物膜 内镜感染风险 NO 3 戊二醛耐药菌株 分枝杆菌 龟型分枝杆菌 人结核杆菌等 铜绿假单胞菌 荧光假单胞菌 幽门螺杆菌 大肠埃希杆菌 消毒剂耐药已成为医院感染重大风险 内镜常用消毒剂已形成众多耐药菌 含氯消毒剂耐药菌株 克雷伯杆菌 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产碱假单胞菌 肠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生物膜风险 内镜消毒第一大风险 膜内细菌比浮游菌抗药性强达1000倍以上 65 以上的医院感染由细菌生物膜引起 细菌生物膜 细菌生物膜 bacterialbiofilm 吸附于接触表面的细菌及其分泌的聚合多糖基质 EPS 所构成集合体 是通过细菌繁殖和新细菌的加入形成微生物繁殖体 并被包裹在细胞外聚合多糖基质 EPS 中 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并牢固附着在物体表面 能一定程度的抵抗清洗剂和消毒剂的作用 在细菌生物膜集合体中 每个细菌个体有基因的交换传递 有整体基因的调控 有分工协作形成抗力 甚至有营养及代谢物质运输通道 因此 细菌生物膜是微生物一物复杂的生命存在与活动形式 是导致医院感染甚至是严重的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细菌生物膜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生物膜的形成依赖于载体 载体可以是惰性的 也可以是无生命的物质或活体组织 医疗器械上的细菌生物膜基本上是以细菌自身分泌的细胞外聚合物 聚合多糖基质 EPS 为载体 EPS以多层粘性物将每一个细菌包裹起来 给细菌生物膜提供结构支撑 使之不受水流 洗涤剂及消毒剂的影响 电子显微镜扫描显示 内窥镜送气 水管道表面的细菌生物膜 电子显微镜扫描显示 被生物膜所覆盖的正常生长繁殖的细菌 它们能逃脱高水平消毒和灭菌 细菌生物膜 一条崭新的内镜活检管道表面 300次检查之后内镜活检管道内部表面 低倍镜下的图像 300次检查之后内镜活检管道内部表面 高倍镜下的图像 600次检查之后内镜活检管道内部表面 细菌生物膜 细菌生物膜的存在 细菌生物膜可在多种物体表面形成 如活体组织 留置型医疗器械 内镜腔道 中心静脉道管 宫内避孕器 人工关节 心脏起博器等 医疗环境物体表面 工业用水 生活及饮用水管道 天然水系 人体隐形眼镜等都可能存在细菌生物膜 细菌生物膜的耐药 生物膜内的细菌比浮游状态的细菌的抗药性强达1000倍以上 其对消毒剂及抗生素的 渗透限制 能力极强 医疗器械如内镜腔道尤其是被刮伤的器械表面 内镜腔道等易形成牢固的细菌生物膜 随着生物膜的成熟 一般清洗剂难以清除生物膜 膜内微生物对杀菌剂及抗生素的抵抗力可以增加1000倍 膜内细菌不断生长繁殖 数量增至一定程度 可破膜而出 从而引发感染 膜内细菌在经受杀菌剂部分死亡过程中 还可能存留内毒素于膜中 并可能带入人体循环中 美国 软式胃肠内镜再处理的感染控制标准 中描述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的巨大难题和风险 研究证明 65 以上的医院感染由细菌生物膜引起 细菌生物膜在器械消毒中的风险 对策 细菌生物膜风险 科学选择医用清洗剂建立清洗预消毒过程避免活菌形成生物膜 多种生物酶的联合作用形成高效有机物分解功能 无泡或低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高效有机物清除功能 有效杀灭微生物的清洗预消毒功能 生物膜的聚合多糖基质EPS裂解功能 对内镜的缓蚀阻垢功能 无毒 无刺激 无腐蚀安全性能 溶剂体系稳定 无溶剂挥发的稳定性能 无腐蚀 无损伤的材质兼容性能 理想的内镜清洗剂应有功能 经调查 未遵守指南的类型中手工处理的问题最多 手工处理 57 没有刷洗所有的通道和零件 55 没有采用强制通风干燥 16 对消毒剂冲洗后 省略了空气吹扫的步骤 14 没有用酒精冲洗 10 省略了最后的擦拭步骤 手工清洗是去除生物负荷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缺乏或不规范的手工清洗极易造成污染物的残留 该步骤后余下的生物膜和残留物会干扰化学消毒因子的穿透 影响高水平消毒操作发挥作用 功能强化型消毒剂 高效消毒功能 抗有机物干扰功能 高效渗透消毒能力 EPS溶解或裂解功能 抗消毒剂耐药功能 有效清除细菌生物膜的消毒办法 消毒剂耐药风险 内镜消毒第二大风险 戊二醛耐药菌株 分枝杆菌 包括龟型分枝杆菌 人结核杆菌 牛结核杆菌等 铜绿假单胞菌 荧光假单胞菌 幽门螺杆菌恶臭杆菌大肠埃希菌 分枝杆菌对戊二醛的普遍耐药 0 55 HE OPA对抗酸性分枝杆菌具有较快的杀灭作用 特别是对耐戊二醛的龟分枝杆菌 在25 下作用5min 其杀灭对数值可以达到5以上 而2 戊二醛则很难将其杀灭 在25 下作用20min 其杀灭对数值则仅为1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7年第24卷第5期许能锋等 两种醛类消毒剂杀灭龟分枝杆菌效果的比较及影响因素 铜绿假单胞菌对戊二醛的普遍耐药 王玉月等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190株作了五种消毒剂 戊二醛 氯己定 苯扎溴铵 含氯消毒剂 氯氧三嗪 的消毒抗性检测 结果表明 铜绿假单胞菌对戊二醛的抗性最强 MIC50为32 g ml 中华医院感染学学杂志 200818 12 1717 1719 幽门螺杆菌对戊二醛的普遍耐药 台湾Hung ChunaChiu等 2009 在临床幽门螺杆菌株中鉴定出与戊二醛抗性相关的Imp OstA蛋白 Imp OstAmsb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离菌株经戊二醛处理后产生的对戊二醛的抗性相关 并对低水溶性药物的抗药性发挥协同作用 BMCMicrobiology 2009 9 136 136 对策 消毒剂耐药风险 强化消毒前清洗过程尽量减少各种干扰因素 强化清洗 酶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 物理因素 加热 光照等化学因素 金属离子 表面活性剂 酸及盐类化合物等生物因素 酶之间的生物降解以上因素都可能使酶变性而失去催化作用 因此保持酶活是酶制剂的关键技术 而且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 酶的活性 即酶的催化活性 即酶的催化能力和强度 是指在给定各种条件下酶催化一个反应的能力 简称 酶活 多种生物酶的联合作用形成高效有机物分解功能 无泡或低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高效有机物清除功能 有效杀灭微生物的清洗预消毒功能 生物膜的聚合多糖基质EPS裂解功能 对内镜的缓蚀阻垢功能 无毒 无刺激 无腐蚀安全性能 溶剂体系稳定 无溶剂挥发的稳定性能 无腐蚀 无损伤的材质兼容性能 理想的内镜清洗剂应有功能 应用多酶清洗液应遵循以下几点 现配现用 按照各个厂家生产的多酶清洗液的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比例进行稀释后使用 如本院使用的是鲁沃夫传统型酶配制比例为1 270 配制后的酶遇水后被激活 2 3h后活性逐渐下降 时间过长易造成新的污染 故每清洗一条内镜后更换酶洗液 为了浓度准确 配制时应采用注射器按量抽取原液 多酶清洗液每次更换 因为多酶清洗液中的酶是生物性物质 其作用是一种化学性的消化过程 在酶洗过程中 大量的附着物消耗了一部分的酶 使酶的功效逐渐减弱 且分解的附着物中微生物也造成了多酶清洗液的污染 所以多酶清洗液应单次使用 禁止重复使用 水温 酶液一般有其活性温度范围 以本院使用的鲁沃夫传统型酶为例 其适宜温度为20 40摄氏度 此范围内越高越好 故应控制好多酶洗液的工作温度 包括自动的内镜清洗机中的多酶洗液 使之活性最大化 以保证清洗质量 浸泡之前用蘸有稀释后的酶洗液的纱布反复擦洗镜身的插入部和镜头前端 因为这部分最容易黏有病人的分泌物 清洗不干净时 极容易造成镜面模糊 镜身发黄结晶 过久可导致内镜的老化 镜身的结晶也会增大内镜诊疗时插入内镜时的摩擦力 增加粘膜摩擦出血的概率 浸泡时使用毛刷不断刷洗各管腔 毛刷的刷洗可使附着物更容易脱落 使之更易被多酶清洗液溶解 一般要求整个浸泡时间至少持续2min 消毒剂的应用选择风险 内镜消毒第四大风险 快速消毒 5分钟之内 高水平消毒 能杀灭芽胞及分枝杆菌 广谱消毒 杀灭各种致病微生物 全面抗消毒剂耐药 分枝杆菌等高度敏感 EPS裂解功能 细菌生物膜 聚合多糖基质 抗有机物干扰 抗力至少大于有机物25 抗酸碱性干扰 pH适应范围越宽越好 克服微生物表面张力 高效渗透消毒能力 良好的材质兼容性 无腐蚀 无损伤 良好的理化稳定性 无主药分解及溶剂挥发 安全无害 实际无毒 无刺激 无致癌等作用 理想内镜消毒剂 消毒剂的消毒水平等级 灭菌剂 sterilization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的灭菌剂 无菌保证水平要达到10 6 高水平消毒剂 high leveldisinfection 能杀灭各种微生物 在合适条件下 使用足够浓度时也能杀灭细菌芽孢的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 leveldisinfectant 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 结核杆菌 亲脂病毒和某些亲水病毒 真菌孢子 但不能杀灭芽胞的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 low leveldisinfectant 只能杀灭除结核杆菌以外的各种细菌繁殖体 亲脂病毒和某些真菌的消毒剂 防腐 antisepsis 杀灭或抑制活体组织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以防止组织感染 称为防腐 保藏 preservation 采用化学药物或物理的方法防止物质的生物学腐败 称为保藏 或保存 抗菌 antibacteria 和抗菌剂 antibacterialagent 抑菌 bacteriostasis 和抑菌剂 bacteriostasisagent 消毒剂类别及其消毒水平等级 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灭菌器械高度危险物品中度危险物品低度危险物品 分支杆菌 结核杆菌 枯草杆菌 牛结核杆菌 梭状芽胞杆菌 龟型分枝杆菌 细菌芽孢 炭疽杆菌芽泡 枯草杆菌芽孢 破伤风杆菌芽孢 肉毒杆菌芽孢 脂质病毒 中等大小病毒 单纯胞疹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巨细菌病毒 HBV HIV 革兰氏阳性菌 G 葡萄球菌 链球菌 肺炎双球菌 革兰氏阴性菌 G 大肠杆菌 变型杆菌 绿脓杆菌 克雷白菌 脑膜球菌 淋球菌 真菌 白色念珠菌 新型隐球菌 表皮癣菌属 毛癣菌属 曲霉菌 青霉菌 芽生菌属 亲水性病毒 小病毒 甲型肝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鼻病毒 朊毒体 最大抵抗力等级 隐形孢子 Coccidia 大型无包膜病毒 L non envenloped V 高效消毒 中效消毒 灭菌剂 微生物对消毒剂抵抗力大小顺序 低效消毒 推荐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剂 邻苯二甲醛浓度 0 55 0 5 0 6 时间 消毒 5min 过氧乙酸浓度 0 2 0 35 时间 消毒 5min 灭菌 10min 0 35 戊二醛浓度 2 碱性 时间 消毒 10min 灭菌 10h 气管镜消毒 不少于20分钟 结核杆菌 其它分枝杆菌感染的内镜消毒应不少于45分钟 二氧化氯浓度 100 500mg L 时间 消毒3 5min 酸性氧化电位水有效氯浓度 60mg L土10mg L pH值2 0 3 0 氧化还原电位 1100mV 残留氯离子 1000mg L 时间 消毒3 5min 戊二醛使用安全和毒性问题 有效性 耐戊二醛龟分枝杆菌的出现 残留毒性 残留戊二醛导致化学性结肠炎 吸入毒性 急性或慢性暴露会导致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炎 粘膜刺激 眼 鼻 口腔 或者会产生肺部症状 工作人员接触戊二醛后发生鼻出血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哮喘和鼻炎的情况也有报道 医院要限制戊二醛消毒液的使用 戊二醛不能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不能用于空气消毒 不能用于手卫生和皮肤粘膜消毒 耐热 耐湿的手术器械 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持物钳推广干式保存 4小时一换 使用可替代戊二醛的消毒灭菌方法 戊二醛 化学消毒剂中毒性最强的种类 羰基化合物最强的基因突变剂 残留在内窍镜内外 导致直肠炎等胃肠道炎症 甚者可致胃肠道出血 残留在眼科器械上 引起角膜炎及过敏反应 残留在手术器械上 影响伤口愈合及过敏反应 残留在口腔科器械上 导致口腔炎症及过敏反应 残留在透析器材上 导致消化道和呼吸道致敏反应 戊二醛毒性作用 悬浮于空气中皮肤粘膜刺激 过敏性皮炎 皮疹 眼结膜鼻粘膜硬纪 呼吸系统毒性 改变呼吸节律 使呼吸困难 导致职业哮喘 神经系统毒性 头痛头晕或昏倒 胸闷心悸 视物膜糊 僵直或抽搐 戊二醛毒性作用 戊二醛急性中毒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6年第9卷第2期例1 女 24岁 在某心血管病研究所每周从事接触戊二醛工作四天 1993 4 810 30 开始咳嗽 继而头晕头痛 视物色黄 胸闷 心悸 随后大汗淋漓 昏倒 全身僵直 牙关紧闭 四肢痉挛性抽搐 口吐白沫 二眼上翻 大小便失禁 伴有呼吸浅速 40 6次 分 经检查治疗20天后抽搐减少 120天后出院 住院期间反复出现抽搐发作 二年后随访检查时又有二次发作 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示交感神经功能占优势 脑血管多普勒 TCD 示早期动脉硬化 戊二醛毒性作用 慢性戊二醛中毒职业卫生与防病杂志1998年第13卷第4期例1 女 37岁 在某医院从事接触戊二醛工作 1990年7月接触戊二醛后逐渐出现 神衰 眼账 眼花 视物膜糊 胸闷蹩气 手指及面部皮肤发痒 以至不能工作 治疗20天后症状好转 一年后上述症状加重 胸透 两肺门增重 纹理增多 波动在之间 治疗好转出院 但仍有神衰 胸闷 蹩气 并出现色素沉着斑 月经失调 后仍反复发作 例2 女 37岁 在某医院从事接触戊二醛工作 91年1月接触戊二醛后逐渐出现 神衰 双手抖 下肢肌肉灼痛感 胸闷 蹩气等 以至不能工作 首次入院治疗20天好转出院 再次发作住院六个月症状缓解出院 临床免疫变态反应杂志97卷第5期Clinicalaspectsofallergicdisease接触戊二醛的技术人员的职业性哮喘问题我们将报道一例因接触戊二醛而导致的职业性哮喘 4年前 她开始在当地一家医院的呼吸科工作 除了协助医生使用气管窥镜 负责用戊二醛清洁气管窥镜 引起眼睛及上呼吸道的刺激与皮疹 每日都有症状而且必须每天使用三到四次药物控制 此外 还有在急性恶化时使用激素类药物 在1990年10月 她使用了高达1000 g 天的氯地米松仍未控制症状 她再一次使用强的松直至休假 然后她的哮喘逐步改善 表1表明在接触气管镜的那一天患者的1秒钟被迫呼吸量工作后比基线下降了23 同时伴随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 而没有接触气管镜的那一天其工作后的肺活量没有改变 柳叶刀杂志1992年12月340卷Occupationalexposuretoglutaraldehydeintropicalclimates炎热气候下职业性暴露于戊二醛戊二醛可以引起眼部瘙痒 水肿 喷嚏 头痛 恶心 咳嗽 鼻炎 支气管炎等 这些与甲醛引起的症状相似 认为这些症状是戊二醛烟雾引起的不良反应 在内窥镜工作者中 使用2 活化的戊二醛液体作为杀菌剂 这种职业性暴露能引起眼鼻症状和偶发气喘 毒物学杂志1992年第22卷Criticalreviewintoxicology关于戊二醛毒性的一篇重要综述该篇综述对戊二醛的毒性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包括分子的分布 代谢 反应 对动物及人体体内 体外的毒性 致畸性 致癌性 进行性毒性和环境效应 人体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低浓度戊二醛后也可引起皮肤或鼻粘膜的刺激 职业性接触通常会导致接触性皮炎 眼刺激 皮肤脱色等现象 提高戊二醛的浓度或延长暴露时间也可导致呼吸困难或严重刺激引起的继发感染 鼻粘膜的炎症与硬化也曾有过报道 戊二醛暴露可导致呼吸道和皮肤刺激 并有诱导DNA损伤或细胞增值的潜在危害 因此应采用防护衣 防护口罩及足够的通风设施减少人体对戊二醛的接触 除了戊二醛的刺激效应外 过敏反应也有报道 最近的研究也发现 小于1 的戊二醛使用浓度可穿透包括鼠 猪 兔子 人的表皮 毒物学杂志1992年第22卷Criticalreviewintoxicology关于戊二醛毒性的一篇重要综述目前戊二醛被认为是一种原发的皮肤刺激剂 在兔皮肤上使用戊二醛能引起中度刺激反应 一些研究表明接触戊二醛能引起刺激或变态反应 戊二醛能引起小鼠耳致敏反应强阳性 雄性大鼠以125mg kg day的量皮下注射戊二醛35天 能引起其白细胞升高 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降低 胸腺白髓肥大 胸腺萎缩 肾小管退化戊二醛引起眼刺激反应 浓度大于0 1 引起结膜炎 浓度小于0 5 角膜损伤 英国工业医学杂志1998年50卷评价医院戊二醛暴露 典型暴露水平和推荐控制措施戊二醛是一种挥发性物质 在一定环境中 室温时也能产生有损害作用浓度 戊二醛蒸汽刺激皮肤 眼 鼻和肺 当戊二醛被添加剂活化时刺激效应加剧 Corrado等报道了四个内窥镜护士由于戊二醛患有呼吸症状 其中两人激发试验阳性 Norback调查了暴露于戊二醛的医务工作者皮肤与肺脏症状的流行情况 并与非暴露对照组作了比较 在暴露组中皮肤呼吸症状与头痛的率显著提高 Jachak等报道了八例暴露戊二醛内窥镜工作者的不适症状 包括眼水肿 鼻炎 呼吸困难 皮炎 Wiggins等描述了一例鼻出血患者 同时也有别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和皮肤红斑 该患者是一名医院内窥镜灭菌者 临床免疫变态反应杂志97卷第5期Clinicalaspectsofallergicdisease接触戊二醛的技术人员的职业性哮喘问题我们将报道一例因接触戊二醛而导致的职业性哮喘 4年前 她开始在当地一家医院的呼吸科工作 除了协助医生使用气管窥镜 负责用戊二醛清洁气管窥镜 引起眼睛及上呼吸道的刺激与皮疹 每日都有症状而且必须每天使用三到四次药物控制 此外 还有在急性恶化时使用激素类药物 在1990年10月 她使用了高达1000 g 天的氯地米松仍未控制症状 她再一次使用强的松直至休假 然后她的哮喘逐步改善 表1表明在接触气管镜的那一天患者的1秒钟被迫呼吸量工作后比基线下降了23 同时伴随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 而没有接触气管镜的那一天其工作后的肺活量没有改变 邻苯二甲醛消毒方法 高水平消毒剂 使用浓度 0 5 0 6 作用时间 5min 12min 目前主要替代戊二醛用于胃肠镜的高水平消毒 OPA使用注意事项 1 诊疗器械 器具与物品消毒前应彻底清洗 干燥 新启用的诊疗器械 器具与物品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 再用清洁剂清洗去除油脂 干燥后及时消毒2 使用时应注意通风 直接接触到本品会引起眼睛 皮肤 消化道 呼吸道黏膜损伤 接触皮肤 黏膜会导致着色 处理时应谨慎 戴手套 当溅入眼内时应及时用水冲洗 必要时就诊 3 配制使用应采用专用塑料容器 4 消毒液连续使用应 14天 5 应确保使用中的浓度符合产品使用说明要求6 邻苯二甲醛应密封 避光 置于阴凉 干燥 通风的环境中保存 酸性氧化电位水注意有机物影响效果 1 适用范围消毒供应中心手工清洗后不锈钢和其它非金属材质器械 器具和物品灭菌前的消毒 物体表面 内镜等的消毒 2 使用方法主要有效成分指标要求 有效氯含量60mg L 10mg L pH值范围2 0 3 0 氧化还原电位 ORP 1100mV 残留氯离子 1000mg L 过氧乙酸不是普通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专用灭菌剂 作用水温50 55 无菌水冲洗如何保证 冲洗接口与腔镜口径是否匹配 严重影响灭菌效果 没有包装 如何防止污染 腐蚀性的问题 二氧化氯不是普通二氧化氯 1 适用范围适用于物品 环境 物体表面及空气的消毒 2 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消毒方法不是含氯消毒剂 是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强氧化性 有腐蚀性 戊二醛 邻苯二甲醛 替代 OPA相比戊二醛的应用优势 在较宽的pH范围内 pH3 9 具有极好的稳定性 没有已知的对眼和鼻腔的刺激性 不需要暴露监测 几乎不具有能感受到的气味 并且不需要激活 OPA与戊二醛一样 具有良好材料兼容性 OPA潜在缺点是它能使蛋白质染色成灰色 包括未防护的皮肤 因而要慎重处理 皮肤粘膜刺激 过敏性皮炎 皮疹 眼结膜硬化或眼水肿 鼻粘膜炎症 硬化或出血 戊二醛 邻苯二甲醛 呼吸系统毒性 改变呼吸节律 导致呼吸困难 胸闷 蹩气 形成职业哮喘 实际无毒级产品 无致突变作用 神经系统毒性 头痛头晕或昏倒 胸闷心悸 视物膜糊 身体僵直或抽搐 致突变反应 羰基化合物中最强的基因突变剂 氧化损伤细胞DNA的 并具有细胞毒性 致胚胎毒性 破坏胎盘屏障 致胎儿畸形或体重降低 并具母体毒性 致着床率显著下降 肝脏毒性 空气吸入可毒害肝脏或致肝硬化 无致畸作用 无呼吸系统毒性 无神经系统毒性 邻苯二甲醛消毒液与传统戊二醛的毒性区别 无肝脏毒性作用 环境及物理性污染风险 内镜消毒第六大风险 环境因素内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