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词注音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输盘(bn) 守圉(xng) 敝舆(y) 胶鬲(g)B . 禽滑(hu)厘 畎(qun)亩 傅说(yu) 拂(b)士C . 孙叔敖(o) 蹴(c)尔 相(xing)梁 鹓(yun)鹐D . 一箪(dn)食 鯈(tio)鱼 醴(x)泉 曾(cng)益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杞人忧天 骇人听闻 披蓑带笠 咄咄逼人B . 力不遐供 随声附和 怪诞不惊 畏罪潜逃C . 居心叵测 疲倦不堪 惊慌失措 美不胜收D . 人迹罕至 莫不关心 神采奕奕 呼朋引伴3.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A . B . C . D .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B . 从鲁迅年青时候的“梦”中,给了我深刻的启示。C . 谁也不能否认经济繁荣不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D . 比尔盖茨善于独立思考,从不盲从的个性帮助他赢得事业上的辉煌。5. (2分)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让观众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感受文化传奇。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 . 里头 之下 应当 纯粹解说:这四个词语的词性相同 。C .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D . 拙作 见教 垂问 家慈解说:这四个词语都属于古人称谓中的谦辞类。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6. (12分)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晋魏郡亢阳 , 农夫祷于龙洞,得雨,将祭谢之。孙登见曰:“此病龙,雨安能苏禾稼乎?如弗信,请嗅之。”水果腥秽。龙时背生大痘,闻登言,变为一翁,求治,曰:“疾痊,当有报。”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龙盖穿此井以报也。(乙)汉时弘农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鸮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愍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菜,不慎为鸱鸮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乃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 , 位登三事 , 当如此环。”【注】亢阳:旱灾。孙登:三国时著名隐士,传说与神人交往,有异能。弘农:古郡名。洁白:纯洁的美德。三事:即三公,指极高的官位。(选自搜神记)(1)选出划线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 A . 雨安能苏禾稼乎 苏;苏醒B . 果大雨大 雨:下大雨C . 向宝再拜曰 再拜:拜了两拜D . 君仁爱见拯 见拯:拯救我(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龙盖穿此井以报也。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菜,不慎为鸱鸮所搏。(3)上面两篇短文均选自搜神记,这两个神奇的故事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7. (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钱塘湖春行苏轼 白居易水光潋滟晴方好,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欲把西湖比西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 之情。(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B . 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C . 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D . 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四、 默写 (共1题;共8分)8. (8分)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可汗问所欲,_。 (2)此夜曲中闻折柳,_。 (3)_,独怆然而涕下。 (4)无丝竹之乱耳,_。 (5)_,濯清涟而不妖。 (6)不畏浮云遮望眼,_。 (7)_,衣冠简朴古风存。 (8)落红不是无情物,_。 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5分)9. (15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小题。拉起车来,他还比一般的车夫跑得麻利,可是他不再拼命地跑。在拐弯抹角和上下坡儿的时候,他特别的小心。几乎是过度的小心。有人要跟他赛车,不论是怎样地逗弄激发,他低着头一声也不出,依旧不快不慢地跑着。他似乎看透了拉车是怎么回事,不再想从这里得到任何的光荣与称赞。在厂子里,他可是交了朋友;虽然不大爱说话,但是不出声的雁也喜欢群飞。再不交朋友,他的寂寞恐怕就不是他所能忍受的了。他的烟卷盒儿,只要一掏出来,便绕着圈儿递给大家。有时候人家看他的盒里只剩下一支,不好意思伸手,他才简截地说:“再买!”赶上大家赌钱,他不像从前那样躲在一边,也过来看看,并且有时候押上一注,输赢都不在乎的,似乎只为向大家表示他很合群,很明白大家奔忙了几天之后应当快乐一下。他们喝酒,他也陪着,不多喝,可是自己出钱买些酒菜让大家吃。以前他所看不上眼的事,现在他都觉得有些意思一一自己的路既走不通,便没法不承认别人做得对。朋友之中若有了红白事,原先他不懂得行人情,现在他也出上四十铜子的份子,或随个“公议儿”。不但是出了钱,他还亲自去吊祭或庆贺,因为他明白了这些事并非是只为糟蹋钱,而是有些必须尽到的人情。在这里人们是真哭或真笑,并不是瞎起哄。那三十多决钱,他可不敢动。弄了块白布,他自己笨手笨脚地拿个大针把钱缝在里面,永远放在贴着肉的地方。不想花,也不想再买车,只是带在身旁,作为一种预备一一谁知道将来有什么灾患呢!病,意外的祸害,都能随时的来到自己身上,总得有个预备。人并不是铁打的,他明白过来。快到立秋,他又拉上了包月。这回,比以前所混过的宅门里的事都轻闲,要不是这样,他就不会应下这个事来。他现在懂得选择事情了,有合适的包月才干;不然,拉散座也无所不可,不像原先那样火着心往宅门里去了。他晓得了自己的身体是应该保重的,一个车夫而想拼命一一像他原先那样一一只有丧了命而得不到任何好处。经验使人知道怎样应当油滑一些,因为命只有一条啊!(1)以上选段出自哪部名著?从作品的题目中你能读出哪些内容?(2)选文中的“他”对待拉车的态度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请你用一句话写出自己阅读这部作品后的感受。(可从主题、写作特点或语言中任选一个方面)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10. (15分)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列各题。青春塞缪尔厄尔曼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青春不是粉面、红唇、柔膝,而是坚强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深泉的自在奔流。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20岁的后生有之,六旬的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好奇之冲动,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 你我心中都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会青春永驻,风华常存。一旦天线落下,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20,实则垂垂老矣;然而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即使80高龄,行将告别尘寰,你也会觉得年轻依旧,希望永存。(1)本文第段中“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属于下列复句的( )项。A . 并列复句B . 假设复句C . 条件复句D . 因果复句(2)本文中“花甲”是指人六十岁。那么,文化常识中“_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4)下列语言特色符合本文的一项是( )A . 朴实无华,不加雕饰B . 委婉含蓄,小巧静谧C . 凝练诗化,旋律高亢激越D . 诙谐幽默,口语化(5)文末是作者对我们的希望,更是对我们的告诫,请写出你的理解。11.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散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q: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ln ln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qln ln分_水波_(2)说说第段划线句中划线字的表达作用。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3)第段划线句属于_描写,在本文中起的作用是_。 (4)选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 . “我”母亲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慈祥老人,儿子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B . “母亲”开始要走大路,后来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拗不过孙儿的强烈要求。C . “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而中年一代不仅要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更要承担赡养上一辈的责任。D . 本文揭示了温馨和谐、尊老爱幼的主旨。(5)我们都有一个幸福家庭,只要你用心观察,亲情无处不在,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家庭中的亲情故事。(要求:叙事表达亲情,语言表达流畅,30字以上,不得说散步)七、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所有的挫折与悲伤,在发生的当时都能使我们受苦流泪,可是隔了一段距离再来审视,却能觉出一丝甜蜜的酸楚来。 席慕蓉槭树下的家酸楚就是“辛酸苦楚”。席慕蓉这番话会勾起了你对哪些人或事的回忆,当你隔了一段距离再来审视自己曾经遇到的“挫折与悲伤”,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呢?请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要求:思想健康,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材料具体。写事要写清来龙去脉,写人物则要抓住人物的特点。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