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普书读后感.doc_第1页
航天科普书读后感.doc_第2页
航天科普书读后感.doc_第3页
航天科普书读后感.doc_第4页
航天科普书读后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天科普书读后感(五年级)月球密码读后感月亮到底有多大?月宫上到底有哪些宝贝?人的精神状态与月亮有关吗?月亮是不是地震的帮凶?这些都是月球密码里的问题作者把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月球的活动的“探”、“登”、“驻”三个阶段形象地称为人类探月“三级跳”:第一跳是去“敲门”,也就是“探”,指无人探月阶段,是人类派出无人月球探测器访问月球、认识月球。它好比是探路,去试着敲敲嫦娥的大门。当前,中国开展的嫦娥工程就属于“探”这个阶段。第二跳是去“串门”,也称登月阶段。登月是指航天员登上月球,相当于地球人到月球上去“串串门”,并很快返回地球。1969年7月,美国首先实现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完成了三级跳中的第二跳。第三跳是去月球上“小住”一段,也称驻月阶段,但目前还没有实现。谈到“嫦娥一号”的奔月全程所需要的时间时,书中这样写道:“在通往月球的道路上,如果你驾驶时速为113千米的汽车,大约要走140天;如果乘坐中国的“嫦娥一号”,需要10天;如果登上速度为每秒11千米的火箭,最快也要9.5小时;再厉害一点,趴在近似光速的无线电信号上,只用1.22秒!” 在谈到2017年中国的二期工程中,将会有一个神通广大的月球巡视探测器,闪亮登场时,有这样一段描述:它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四有”新人第一,它有特别聪明的大脑。它有自主认路的本领,能避开陷阱和障碍,有“感觉”危险和处置危险的能力;它不仅能进行取样等操作,还会对样品进行分析计算,并且把结果传回地球等等。第二,它有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月球表面白天温度高达150,夜晚却低至-120,而且白天和夜晚各长达14个地球日,月球车必须不怕冷不怕热能耐受严酷的温度环境。第三,它有能源自给自足的能力。第四,它有长途越野的本领。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人最为关心的中国探月工程两起两落的内幕、中国探月工程“三级跳”的阶段目标以及本次绕月探测的四大任务。我想这本书是我们小学生人人应该看的。五(1) 刘开达 青少年百科自然探秘读后感 你知道航天领域不可缺少的是什么吗?你知道火箭底发源地在哪里吗?创造者是谁?一切答案都在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航天工具之航天工具中。 读了这本书,你可以知道很多关于航天的知识。以前,我以为火箭是外国发明的,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火箭的原产地是中国;我以前以为载人航天火箭的成功发射率很高,没想到前苏联自从失去了科罗廖夫后,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自从人类发现了鸟儿可以在天上飞后,就想方设法上天。从最初的云梯,到后来的火箭炮,飞机,最后是载人航天火箭,每一项发明都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啊!中国古代的万户为了飞上天去,竟然将自己放在大炮里射出去!可当别人发现它的降落地点时,他已经摔得粉身碎骨了。请苏联的科罗廖夫为了让人类更进一步的了解宇宙,登上月球,便没日没夜地工作,以至于患了重病,死于一场医疗事故。那么多人为了航天事业,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真是伟大阿! 我终于知道,航天是一种高标准,高效率的事业。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为航天事业作出供献! 五(1) 林婷婷 成就航天的梦想 读航空到航天有感 我读了航空到航天这本书后,懂得了一些关于飞机的知识,就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梦想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有人尝试过用羽毛编织成大翅膀绑在身上去天空中飞翔,可是都失败了。1903年12月17日,由莱特兄弟研制的“飞行者1号”在美国北部卡罗纳州德基蒂霍克飞上蓝天,从此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向往飞行的愿望。 读了这本书后,我非常钦佩莱特兄弟。他们只有初中文化,但他们刻苦阅读了许多航空科技书籍,立志要以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实干精神,去揭示人类飞向空中的奥妙。 在学习上,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像他们一样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和坚韧的决心! 五(1) 李怡雯 读Why?系列之火箭与探测器有感天空,一个充满秘密的地方。在那之后,宇宙又成了人们新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做了一个又一个的试验,一个又一个的工具:火箭、宇宙空间站、人造卫星而有一些人,有资格可以去那未知的宇宙,他们就是宇航员。宇航员的删选标准也是十分严格的,要通过体能训练、笔试、面试、拥有足够的知识、失重体验训练、重力加速度训练、紧急逃脱训练像我们这些小孩子还是做会儿梦吧!最早的火箭是在1200年前的中国发明的,称其为“火之箭”,用于战争。后来,“火箭”的技术传到了欧洲,在那里叫“rocket”。历史上,很多国家都依靠已有的技术不断创新,如德国的V2火箭,美国的宇宙神号,前苏联的的联盟号火箭,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步。紧接着,一步又一步,不断的前进,为了我们这个愿望的明天,我们努力吧!五(2) 佚名 踏上月球读后感 踏上月球是一本人类登月的航天航空知识丛书,它讲述了人类从奔月之梦到载人飞船登月的人类登月历程。也讲述了许多关于月球的科普知识,如月球上的环形坑。以及关于月球的宇宙未解之谜月海之谜。这本书是由北京技术出版社和中国社会出版社联合出版。其中我最感兴趣的章节是月球概况。在人们的想象中,皎洁的月亮上应该有许多桂树,上面住着美丽的嫦娥仙子和可爱的玉兔。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率先制成了第一架简单的望远镜,首先用它来观测月亮,迈出了人类用科学仪器观测天体的第一步。观测结果令伽利略大吃一惊,原来,月亮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皎洁无瑕,景色迷人。月亮上有明有暗,瘢痕累累,有些地方还凹凸得十分厉害。伽利略认为:那些明亮的部分不断改变颜色,一定是山脉:那些总是黑暗的部分,一定是海。他还给月面上这些暗的部分起了海洋的名称,如“云海”、“雨海、“冷海”和“风暴洋”等等。三百多年来,人们续伽利略之后,不断地观测月球,绘制了许多幅月面图,一张比一张更精细。人们根据这些月面图,对月球表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读了这本书后,我还知道了什么是环形山。你们肯定认为环形山只是一种很普通的环形的山,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读了后我才知道环形山其实是月球的特产,只有月球上才有。它一般是圆形的,四周山壁突出,内壁比较陡峭,外坡比较平缓,样子很像火山口。有些环形山中心还耸立着一个孤立的山峰,叫“中央峰”。环形山山壁有高有低,一般高度在200500米之间。环形山的范围有大有小,最大的环形山是月亮南部边缘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四周山壁高达4250米,简直是被高山包围的大平原,把我们国家的海南岛装进去还绰绰有余。噢,原来月亮上还有这么宽的环形山,让人叹为观止。还记得当妈妈帮我把这本书从书店买回来的时候,它一度受到我的冷落,被扔在书橱的一角。直到我一次感到无聊的时候,偶尔翻开一看,噢,月亮上还有这么多的秘密!它让我对月亮有了更多的了解,激发了我学习航天知识的兴趣,绝对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五(2) 徐文杰 读有感 看了中的航空航天章后,我认识了蒙哥尔费兄弟,中国航空先驱冯如,莱特兄弟,还有飞艇制造家齐伯林。还知道了各种关于航空航天的知识!比如说: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直升机的原理,黑匣子的用处等! 传说在14世纪末,一个被称为“万户”的中国人,就想到用火箭作动力进行飞行试验。他在座椅背后安装了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并让人把他捆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个大风筝,然后同时点燃火箭。万户的勇敢尝试虽遭失败,但他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的力量做飞行试验的人。 这短短的一篇文章就能体现出我们中国人的勇敢和创新。并得知我们在飞天上有一个“第一”,虽然这个“第一”失败了。 当我看完飞机为什么能上天这短短的一个小章目时,我知道了飞机在起飞前,先在跑道上加速行走一段距离。由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克服空气阻力(起飞时还要克服与地面的摩擦力),推(拉)动飞机前进。空气从机翼表面流过,由于机翼上下形状的差异,上表面的空气流程长,速度快,压力就小;下表面的空气流程短,速度慢,压力就大。这样,当上下压力差超过飞机的重量(重力)时,飞机就可以离开地面,飞向空中了。还知道了直升机靠螺旋桨旋转产生升力。当升力与直升机的重力相等时,直升机可以悬停在空中。改变螺旋桨的角度,使升力除抵消重力外,还产生一个分力,就可以使直升机前飞,后飞,侧飞和360度转弯等。这就是直升机的原理。看完这本书后,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航天航空的知识。我一定多看一些关于航空航天的文章,学习知识,做出贡献!五(3) 石海浪 读飞向太空有感在2008年9月25日10分04秒,“神舟7号”发射升空,世界瞩目。这次成功飞天,让全国人民都非常高兴,我当然也不例外。几天后,我读了一本名为飞向太空的书。飞向太空这本书里介绍了“神六”发射背后的心酸史。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都是万里挑一的最优秀的航天员,艰苦的训练,刻苦的工作使他们异常坚强,他们十分自信。在登上“神六”后,他们泰然自若,坚信在太空里,他们能成为正式的天空来客。书里还告诉我们,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希望。我们身上寄托着一个历经沧桑的古老民族腾飞的梦想与希望,而航天员就是我们的楷模。读完这本书,我认识到了这条漫漫航天路的艰辛,同时也知道了要学会克服困难。费俊龙,聂海胜之所以能够成功飞天,这离不开艰苦的训练,刻苦的工作。要知道,在茫茫宇宙中,宇航员要克服失重、缺氧等困难才能存活下来,对比下来,我们学习上的这些困难对他们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我们遇到了困难不能退缩,要勇于面对;有题目不会做要再多读几遍,不能觉得题目很难就放弃了,那么,这样你永远都不会获得成功我相信,只有努力了,凡事都有可能获得成功。五(3) 余嘉黎 读奇妙的太空生活有感读了奇妙的太空生活一文后,我感慨万分。人类早就有了飞天的梦想,经过人不断发展和进步,终于发明出飞船飞入太空,实现了伟大的航天梦想,但是,太空的生活和地球的生活大不相同。太空生活十分麻烦。在太空“方便”那是一点也不方便。先要在腰上系一根固定带,双手要抓住一根把手如有不慎,泻物将四处乱飘太空生活十分有趣。如果你想睡觉,那你就得先把自己固定起来才能睡觉。因为,在太空没有了地球引力睡觉的时候会飘来飘去,所以你得把自己固定起来才能睡觉。而工作时要靠另一个人搀扶或用保险绳才能活动,否则你会在船仓内飘来飘去。 太空生活十分危险,如果你含气的食品,那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含气的食品会导致,放屁,而放屁会引火,在太空是十分忌讳的。 太空的生活多姿多彩,今天我们还是一群雏鸟,20多年后,我们将成为一群雄鹰,展开坚硬的翅膀迎接美好的未来。说不定有一天你也会去茫茫的太空旅行。五(3) 金洋 科普知识读后感2008年9月25日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日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出征遨游太空,在漫无边际的太空上演伟大和神奇,这是中华民族实力的展示,也是中国人民向世界的又一个宣告兴奋之余,总有许多疑惑萦绕心头。例如:为什么不能在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完成科学实验,非要带到遥远的太空上去进行,我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原来,在茫茫的太空里有四项特别优良的天然条件:绝对没有空气,绝对没有污染,零下270度的低温条件以及不受任何地球引力的干扰.尤其是第四项条件,它在地面上的任何实验室里都是绝不可能做到的。航天飞机是在太空里飞行,是一个动态过程。把实验带到航天飞机上去做或者带到遥远的太空上去进行,其目的是为了让实验在与地面上完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就有可能创造出全新的科学奇迹.最吸引人的要数在太空科学试验全新的生产加工方法:冶炼新的合金材料、各种新材料的焊接、制造质地绝对纯净的玻璃、提炼合成新的化学药物等看完整篇科普文章资料,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我想:我们今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是为将来去揭开一道道深邃、神秘的科学难题,去开辟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去引领一个新的科学时代!五(3) 王卓越 读未来科技探秘有感未来科技探秘这本书是描写未来科技社会的宏伟发展,并且它是一本献给全部热爱科学的人。我读完这本书后,受到了许多启发。随着人类利用和探索宇宙空间的范围和深度的大大拓展,各国竞相出台新太空政策,人类又掀起了新一轮以深空深测为标志的太空探索热潮,而传统的化学推进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空间探索的需要。就如探测器“旅行者1号”,他就聚集了许多高科技。它的推进都是靠基本原理或或能源方式不同于化学推进的非化学推进。与传统的化学推进相比,激光推进最突出的优点是不需携带燃料。航天器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只需对空气加热,穿越大气层后,只需少量工作物质即可。现已有“旅行者1号”“先驱者1号”等探测器。目前还在竞相研究各种推进技术,以满足未来太空探索的需要。科技学者的一生,都不平凡的。他们将突破几个相关难点,开创出一个新的太空时代! 五(3) 卢婷婷 失重后的趣事读奇妙的太空生活有感 今天,我读了少年科学中奇妙的太空生活一文。这篇文章写出了人类在太空中的各种趣事,读起来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在幽默中告诉了我们太空生活的奇妙。 吃喝睡洗“方便”出行都是在地面上最普通的事情了,但在太空就显得非常难做,尤其是出行和睡觉。出行还要穿一身看上去酷但重达几百千克的宇航服一个“太空喷气背包” 载人机动装置。这个背包内装有压缩氮气,还有几十个喷嘴。航天员要通过开关控制24个喷嘴,喷射出背包里的压缩氮气,从而形成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反推力,才能实现不同方向的移动。睡觉恼人的是太空中一天有16次日出日落。航天员通常都是睡在睡袋里的,戴上眼罩和耳塞,而且睡袋必须固定好,否则睡袋飘来飘去,使人睡不着觉。人类还在继续向更高更远的太空前进,这是对智慧和生存能力的挑战,需要人类具备超常的毅力和体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让上太空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让上太空成为人们都爱做的一件事!五(3) 方泽立 读航天知识后感世界航天事业是很发达的,但谁知道现在的光辉成就是经历了多少年的努力啊。早在1000多年以前,人类就有了飞天的梦想。但因为当时的科技不发达,所以没有实现这一愿望,但这一星期我读了航天知识,让我感触犹深,知道了人们在飞天道路上的困难,但我们去从来没有放弃过,终于在1903年由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这让我不禁想到我国成功的航天道路。在1999年11月20日,神州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第二天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完成了中国的首次火箭发射。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所有中华儿女都振奋的日子,我国独立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在中国航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进入与订购轨道。飞船环绕地球飞行4圈后,在预定地点着陆。杨利伟叔叔真是我梦心目中的英雄。2005年10月12日上午,神州六号发射成功。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在内蒙成功着陆。在今年9月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