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3).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3).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3).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3).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3)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绯红(fi) 隐曜(yo) 解剖(fu) 抑扬顿挫(y)B . 横柯(k) 不逊(xn) 发愣(lng) 深恶痛疾()C . 禁锢(g) 犀利(x) 衔觞(shng) 广袤无垠(mo)D . 彷徨(fng) 鞭挞(t) 胆怯(qu) 长吁短叹(x)2.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B . 爷爷返老还童 , 跟我玩起了打仗的游戏。C . 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D . 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3. (2分)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B . 法国一位外宾在长城上丢失了120元人民币。C . 加强港口建设,是沿海城市推进经济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D . 现在勤奋,苦练自学能力,是同学们将来能否大有作为的关键所在。4. (2分)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原来,隶书是由秦代一个叫程邈的奴隶创造的。所以,人们就把这位“隶人”创造的字体称为隶书。他用10年对当时应用的小篆进行研究,将其化圆为方、削繁为简,成就隶书3000字,大大减少了篆字难写的麻烦。中国书法有多种书体,我们把一种蚕头燕尾、燕不双飞的字体叫作隶书,这是为什么呢?程邈是秦时下邽的一个小官,因为触犯法律被罢官贬为奴隶。A . B . C . D . 5. (2分)根据语法知识为例句同时加上状语和定语,不合要求的一项是( )例句:我走出了教室。A . 轻轻地,我走出了安静的教室。B . 铃响以后,我跟着同学走出了教室。C . 失败的我讪讪地走出了教室。D . 我很快地走出了这个闹哄哄的教室。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王介甫第一书【宋】曾巩巩启: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 , 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巩再拜。(选自曾巩集卷十六,有删改)【注释】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区区:自称的谦词。潜:藏。开廓:开阔,扩大。相(xi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间 以 王 回 文 示 之 亦 以 书 来 言 此 人 文 字 可 惊 世 所 无 有。(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及舟船侍从以西_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_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_余俟到京作书去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4)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5)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7. (9分)填空。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以“ _ ,_ 。 ”表达出只要在污浊现实中坚守人格、坚持理想,即便做一个农夫也无怨无悔的心声。张养浩的潼关怀古以“ _, _。 ”深刻揭示了封建王朝嬗变的普遍规律,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杜牧赤壁中的诗句“_ , _”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才不为用的感慨与不平之气。正如孔子所说“_ , _ ”。对已学知识不断反刍以至融会贯通,并有所发现,才是获得真知灼见、超越他人的科学方法。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 ,_ , _ , _,_ , _,_,_,_,_ ,_,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8. (5分)“24节气”申遗成功,但是“非遗可能死在博物馆中”却成为专家们的一大担忧。请紧扣材料,为动态传承“24节气”文化出谋划策。材料一:2016年11月,“24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节气有着2700年的历史,是气象“活化石”,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申遗成功唤起了国人的文化自觉,中华文化又多了一项被世界认可的文化遗产。材料二:“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诗意的节气概念已经成为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24节气集天文、历法、农事、民俗于一身,至今还深深影响着中国以及周边很多国家人民的生活。材料三:但是专家说,联合国有关公约不仅看重非遗的实践价值,也看重其创新传承,24节气可被记忆和品读,但创造性传承与发展却困难重重!自豪感固然需要,但文化背后的科学精神与科学信仰如何弘扬?网上把清明节译为Tomb - Sweeping Day(扫墓的日子),很明显,这个翻译并不准确,外语翻译和准确对外交流的问题能解决吗?公众到哪里、去向谁咨询学习非遗的有关知识?跟24节气有关的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状况如何?中学生不喜欢这些古董文物怎么办?(采自中国行业资讯网等)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流泪的蓑衣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吹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春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的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的颜色渐渐的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想着那些苦涩的日子,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的泪痕但是,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它永远的挂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的,离开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的父亲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的蓑衣,像一件精致的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的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的土路上回家的日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1)品味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下文,看看蓑衣的“辉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蓑衣的泪水里蕴含着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第三段中“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父亲是否无情地忘记了蓑衣?2(4)文章以“流泪的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可从构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赏析 10.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杨志把做制使失陷花石纲,并如今又失陷了梁中书的生辰纲一事,从头备细告诉了。曹正道:“既然如此,制使且在小人家里住几时,再有商议。”杨志道:“如此,却是深感你的厚意。只恐官司追捕将来,不敢久住。”曹正道:“制使这般说时,要投那里去?”杨志道:“洒家欲投梁山泊去,寻你师父林教头。俺先前在那里经过时,正撞着他下山来与洒家交手。王伦见了俺两个本事一般,因此都留在山寨里相会,以此认得你师父林冲。王伦当初苦苦相留洒家,俺却不肯落草。如今脸上又添了金印,却去投奔他时,好没志气。因此踌躇未决,进退两难。”曹正道:“制使见的是。小人也听的人传说,王伦那厮心地匾窄,安不得人;说我师父林教头上山时,受尽他的气。以此多人传说将来,方才知道。不若小人此间,离不远却是青州地面,有座山唤做二龙山,山上有座寺,唤做宝珠寺。那座山生来却好裹着这座寺,只有一条路上的去。如今寺里住持还了俗,养了头发,馀者和尚,都随顺了。说道他聚集的四五百人,打家劫舍。为头那人,唤做金眼虎邓龙。制使若有心落草时,到去那里入伙,足可安身。”杨志道:“既有这个去处,何不去夺来安身立命。”当下就曹正家里住了一宿,借了些盘缠,拿了朴刀,相别曹正,拽开脚步,投二龙山来。行了一日,看看渐晚,却早望见一座高山。杨志道:“俺去林子里且歇一夜,明日却上山去。”转入林子里来,吃了一惊。只见一个胖大和尚,脱得赤条条的,背上刺着花绣,坐在松树根头乘凉。那和尚见了杨志,就树根头绰了禅杖,跳将起来,大喝道:“兀那撮鸟,你是那里来的?”杨志听了道:“原来也是关西和尚。俺和他是乡中,问他一声。”杨志叫道:“你是那里来的僧人?”那和尚也不回说,轮起手中禅杖,只顾打来。杨志道:“怎奈那秃厮无礼,且把他来出口气。”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和尚。两个就林子里一来一往,一上一下,两个放对。但见:两条龙竞宝,一对虎争餐。朴刀举露半截金蛇,禅杖起飞全身玉蟒。两条龙竞宝,搅长江,翻大海,鱼鳖惊惶;一对虎争餐,奔翠岭,撼青林,豺狼乱窜。崒嵂嵂,忽喇喇,天崩地塌,黑云中玉爪盘旋;恶狠狠,雄赳赳,雷吼风呼,杀气内金睛闪烁。两条龙竞宝,吓的那身长力壮、仗霜锋周处眼无光;一对虎争餐,惊的这胆大心粗、施雪刃卞庄魂魄丧。两条龙竞宝,眼珠放彩,尾摆得水母殿台摇;一对虎争餐,野兽奔驰,声震的山神毛发竖。花和尚不饶杨制使,抵死交锋;杨制使欲捉花和尚,设机力战。当时杨志和那僧人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那和尚卖个破绽,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喝一声“且歇”!两个都住了手。杨志暗暗地喝彩道:“那里来的这个和尚,真个好本事,手段高,俺却刚刚地只敌的他住。”那僧人叫道:“兀那青面汉子,你是甚么人?”杨志道:“洒家是东京制使杨志的便是。”那和尚道:“你不是在东京卖刀杀了破落户牛二的?”杨志道:“你不见俺脸上金印?”那和尚笑道:“却原来在这里相见。”杨志道:“不敢问师兄却是谁?缘何知道洒家卖刀?”那和尚道:“洒家不是别人,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鲁提辖的便是。为因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却去五台山净发为僧。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1)解释下列词语或划线词的含义。落草:_破落户:_结果林冲:_安不得人:_(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所选语段的大意。 (3)杨志与花和尚鲁智深初次相见,并无冲突,为何二人一见面就先来一场恶斗?作者为何要这样设计? (4)细读文中描写两人恶斗的精彩片段,说说此段描写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11. (10分)名著阅读。(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_国的。(2)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_、_、慧骃国(先后按顺序写)等地的经历。(3)格列佛在小人国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人打败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作文春天,花簇姹紫嫣红;春天,泉水叮咚作响;春天,树木抽枝发芽走进春天里,会看到美好的春色,也会发现同样美好的人和事。请你用美好的笔触写出你在春天里的故事。请以走进春天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适当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