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第1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第2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第3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第4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一、 情境导入,导课: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甜丝丝的香气,在这香气四溢、沁人心脾的早晨,你会想做点什么?过渡:是啊!此时此刻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然而,可就在杭州市,一位年仅18岁的青年却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默默地等待着-请同学们速读第二自然段,看一看小钱怎么了?1、严重到什么程度?2、你们了解白血病吗?一说到癌症,就会让人想到什么啊?3、得了白血病真的没有一丝希望了吗?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骨髓移植,但找到合适的骨髓容易吗?课文那些句子告诉我们不容易呢?(十万人、有可能,几经辗转。“医无工作者有可能去那些城市找过?这叫几经辗转,这就叫谈何容易”)4、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评价读。过渡语:找到适合的骨髓虽然很难,但小钱能遇到这位志愿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是多么幸运啊,可是抽取骨髓却又是难上加难,请同学们默读3-5自然段,划出你深有体会的句子,并读一读,说一说。预设交流句子:(一)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1、师:为什么这句话揪住了你的心?(生:因为余震不断,此时此刻,他们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2、师:就在昨天,一场(引读)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教师介绍:“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突然发生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地震,死亡人数2735人,伤10002人,房屋倒塌不计其数,无家可归的人达20万以上。”3、师:,看到这些数字,你最想说什么?(恐怖、可怕、善良)4、师:地震过后,亲人们走散了,失踪了。青年难道都不牵挂自己的亲人吗?他难道都不怕余震中自己的安危吗?但是,此时此刻,他想得更多的是幻灯片出示“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生齐读)师:为了救小钱,连自己生命都不顾了。这需要多大的-生:勇气师:这需要多大的-生:决心师:这需要多大的生:爱心等师:谁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读这几个句子。5、正是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的生命之花绽放,所以即使担心家人的安全,即使仍处在余震中,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只为了心中的那一个信念:救活小钱。6、青年及李博士身上什么样的品质在感染着?(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无私的,充满爱心的)7、青年对小钱的爱心,对生命的尊重让我们为之感动,让我们再来体会那令人不可思议的“沉着”、“静静”。(读句子)(指名个读)(齐读第四段)交流句子:(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1、师:白血病患者在进行骨髓移植前,要服用大量的药物,杀死体内的癌细胞,同时也会破坏身体的抵抗能力,生命处于生死边缘,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移植骨髓,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与时间赛跑,与时间争夺生命。终于2、师:(指名多人读“一次又一次”)读出了什么?(读出了艰辛,读出了余震不断)3、师:我们可以想象,当余震又一次发生了,手术室里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针头脱落、突然手术室里的灯不亮了,设备落到地上,房子已经在摇晃,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外面的房子倒塌了)师:余震一次又一次地袭来,针头一次又一次从肌肤里脱落,抽取骨髓是多么的艰难啊!但是,引读李博士躺在病床上。师:引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4、师:从台湾青年身躯里涓涓流出的难道仅仅是骨髓吗?还有什么?(爱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小钱对生命的渴望,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5、师:这就是深深的爱,这就是浓浓的情,这就是无私的奉献!同学们,请你用心体会怎么读才能表现出李博士、台湾青年这种不顾危险、忘我的精神呢?(齐读第五段)师:因为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指名读(三)、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师:最揪住你心的是哪个词?(奔波、连夜)师:让我们来看看李博士这十几个小时到底是怎样奔波的?上午7:30,台湾花莲滋济医院,一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8:50,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10:20,李博士带着台湾青年的骨髓,从台湾花莲起飞。11:10,飞机到达台北桃园机场。下午2:15,骨髓运输小组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飞赴香港。3:54,骨髓运到香港特区。晚上8:45,运输骨髓的飞机平稳地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8:50,浙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将骨髓接到,警车开道,直奔杭州。10:15,接骨髓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人们翘首期盼的生命火种,终于如期传到了杭州城。10:50,骨髓移植手术开始。凌晨2:00,手术顺利完成!师:这是怎样的十几个小时?(紧张、漫长、艰辛、艰难、争分夺秒、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让人牵肠挂肚、漫长而又短暂)师: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乘飞机从花莲到台北,从台北飞赴香港,最后由香港转机到杭州,整整12个小时,纵然有重重困难,也无法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此时此刻,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两个字“感动”,让我们一起读6自然段。在这同一时刻,除了李博士,还有谁在为小钱的生命而努力呢?(两岸的医务工作者、家人、飞行员、司机等等)为拯救小钱的生命,海峡两岸那么多同胞在忙碌着,在奔波着。2、品读第段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你高兴吗?请你高兴地读。你激动吗?你想把这消息告诉谁?最想知道这个消息的人是谁?(小钱的父母、台湾青年、花连慈济医院的医护人员、所有关心小钱的人)(小钱父母相拥而泣、李博士如释重负、医护人员奔走相告)师:此时此刻,只有课文的最后一段能表达我们此时的心声。(指名读齐读)师:文章学到这,让我们再一次回头细细品味文章的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你的心中,这还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从你的眼神中,我看出你有更深的体会。生:这是一座用爱心架设的桥。生:这是一座延续小钱生命的桥。师:这岂止是一座桥,岂止是一个故事,这简直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一首爱的诗篇。把我们的感受融进去读。(出示诗的形式,并播放音乐)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齐读)三、延伸拓展,续写血脉亲情1、写话。同学们,茫茫海峡隔不断骨肉亲请,也许,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幸运的小钱一定会有满腹的心里话想跟他们说,这位同胞又会说些什么?配乐,生写2、推荐课外阅读千里爱相随,小安安平安回家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海兴小学 宗雅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之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发生在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的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像李博士一样的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从而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整篇文章我从总体把握是贯穿着“找骨髓难-抽骨髓更难-运送骨髓难”这条主线展开教学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请,并具体而深刻地感受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之桥。在引导学生体会找骨髓难时:课文开始我用一个阳关灿烂的早晨你们想做什么为题,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幸福与快乐,从而突然转折引出杭州的患了白血病的小钱,通过对比显现出小钱的可怜,使学生产生惋惜、同情之情。另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一下子使学生进入文字里的那种情境。这样就为必须找到骨髓做了铺垫,凸显出找骨髓的不易。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出文中写找骨髓时的不易之处,通过抓重点词语在读中感悟找骨髓的艰难。在引导学生体会抽取骨髓难时:这一部分让学生做批注式阅读,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去体会,然后汇报。在汇报中找到重点语句以读促悟,教师随时点播引读。让学生明白抽取骨髓不仅十分困难,而且还特别危险,重点体现了那位台湾青年与李正道博士的爱心。在引导学生体会送骨髓难时:这时不仅体现了时间的紧迫、李博士的精神,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人在为这次拯救活动付出着不同的努力,让人更加充分地感受到存在于两岸同胞之间的那种骨肉亲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及时的补充资料,使学生能有更深刻的感受,这一做法是比较好的。还有教师的导语以及过渡语设计的也很精彩,能够激发学生更有激情,并把这种情感保持于课文学习的始终,这从同学们对最后一段的朗读效果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课下反思,自己觉得对本课的导学的方法与过程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存在与以下几个方面:虽然整节课看上去老师激情饱满、学生回答问题积极,可是细细品味却发现难点并没有被突破,学生根本没有感受到两岸同胞的血肉亲情、没有体会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我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呢?一句话读的不到位,尤其是在对3-5自然段的理解上,教师点拨的有些乱,读的也少,使学生没有在读中悟到台湾青年的舍己助人的高尚品德与李博士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其实是教师的备课没有准备充分,不知这一部分该怎么去把握,从而导致了学生思维上的紊乱。虽然备课预想的都很好,结果却差强人意,这也与本人驾驭课堂艺术积淀不够丰厚有很大的关系,以后应多磨课、多练课,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加以磨练,以期获得改变。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有感十三敖包镇海兴小学 李贵民本次我校选派了宗雅杰老师参加全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由于本次活动采取开放式备课,选择空间比较大,所以在选课这一环节宗老师大费周折。“生”课觉得无从下手,好课名篇已被大家讲“烂”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鼓励她正视自身素质的优势,扬长避短,最终选定了人教版四年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从而在被不同社会制度所阻隔的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之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时发生在海峡两岸,围绕拯救一个青年人生命而出现的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的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但心却是紧紧相连的。为了避免对教材理解的偏颇,我们要求她先不看教参,沉下心来认真读文。直到能将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提炼出来,确定几处语言训练点后,再读教参,使她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的流程设计。当然磨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宗老师认为“胸有成竹”之后,我们在校内组织了试讲,即磨课。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虽然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但整堂课显得很乱,教师的话太多。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清,没有抓住重点问题进行训练。在她认真地总结反思之后,我们又帮助她进行二次设计。在经历了选课备课磨课后,她的参赛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便可圈可点了。一、创设情境,自然导课。上课伊始,宗老师就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带到了1999年9月22日课文描述的场景,并通过环境的渲染来反衬小钱的那种痛苦与无奈的处境。在这种情境的感染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对小钱的关怀与同情之心,从而使学生披文入境。在理解抽取骨髓和护送骨髓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语言渲染和感情引读,既体现出了读的目的性,同时也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从而使学生理解、感悟的更加深入。二、重视朗读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多样性的阅读,尤其是自主品读中感悟文本,感受真情。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必须饱含激情地去读才能达到精神熏陶的教育目的。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每一次的学生自主阅读之前,教师都向学生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要求。通过“朗读体会再朗读”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一步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组织学生自主去读,去思考,去感悟,去品评,尽量地避免了那种“一步紧追一步”的提问式教学现象。比如通过富有激情的导语,引导学生三次朗读“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使学生一次比一次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三、能够抓住关键语句和重点段,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如:抓住课文中“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和“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句话为切入点。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引导学生理解“谈何容易”,“辗转”不仅仅说明了骨髓难找,还蕴含着医护人员及他的家人在寻找骨髓源过程当中所付出的诸多艰辛。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文中前后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小钱的不平静,他生命的垂危,他对骨髓的迫切需求。感受台湾青年的不平静,是为了挽救同胞,可以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可以把自己的家人抛在脑后。通过研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平静背后的不平静和那份沉甸甸的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