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鸿章外交评述秦素敏摘 要:一百多年来,李鸿章一直被国人称为卖国贼,因为中国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大多是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的。但是在怎样评价这位100多年前的晚清重臣上,中国人一向的定论与百年以来的世界舆论却截然不同。李鸿章以外交受重望于国际,亦以外交负重谤于国内。那么,晚清重臣李鸿章究竟是卖国、误国还是爱国呢?纵观世界历史,似乎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有争议。关键词:李鸿章;外交策略;卖国贼;伟人一、李鸿章外交策略的表现1、寄望于国际调停。寻求国际调停最主要是为了借外国的力量,进行干预和调停,从而避免发生冲突或战争,尽可能保全利益。如1875年马嘉理案发生后,李鸿章利用各国公使迫使威妥玛坐在谈判桌上,这一胜利引起各国瞩目,提高了他的国际声誉。再如“三国干涉还辽”,引入俄德法三国的干涉,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2、合作性外交。“与其听一国久踞,莫若令各国均沾”,这个策略实际上是与蒲安臣提出的合作政策相对应的,希望引入各方因素,一方面表明对列强的合作,寻求列强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各国的利益角逐中利用列强的矛盾,平衡各方力量,从而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参考文献:1.谭偲.缓兵之计:试析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策略J.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9(09).。李鸿章令“各国均沾”的制夷策略,主要表现在处理清帝国周边地区与列强的外交交涉中,特别是在处理台湾、朝鲜等问题时表现突出。3、联盟思想。李鸿章最初是想联合日本形成“东方战线”,但是随着日本的实力和野心不断增长,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促使李鸿章从联日转向联俄,企图借俄国的力量来达到遏制日本及其他国家过分侵略的目的。李与俄签订了中俄密约,建立了针对日本的表面上的军事同盟,至此李鸿章的“联俄”行动达到顶峰2.易振龙.论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但是,中俄密约并未给中国带来好处,相反,却便利了俄国势力大举侵入东北地区,东北实际上成为了它的势力范围。二、国内对李鸿章外交的评价李鸿章刚去世时,梁启超就在李鸿章传中断定:“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在晚清宦海中浮沉近半个世纪的李鸿章,始终处在“千古变局”的各种矛盾旋涡当中。正因如此,在他死后百年间,对他的研究和评价从未停止,但“盖棺”而“论者犹未定也”。誉者赞其为“中兴名臣”、“东方之俾斯麦”、“推进代表人物”,毁者则贬之为“汉奸”、“卖国贼”、“误国能臣”和“刽子手”。可谓不一而足,见仁见智。第一种观点认为,李鸿章外交路线是对外妥协投降的路线,是清朝封建统治者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势力逐渐结合的产物。这种路线一经形成,就为清政府坚持奉行,从而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日渐深沉。胡绳早在1949年就指出,李鸿章实行“以毒攻毒政策,结果只是使所有的毒都加到中华民族身上,使中国迅速地坠落到半殖民地深坑中。”3.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M.上海:三联书店,1949. 胡滨也写道:李鸿章“采取所谓经夷制夷的外交政策”的结果,“就是使满清政府开关纳客,向各国出卖利权,中国变成了资本主义列强角逐的场所”4.胡滨,李时岳.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03).。黄逸峰、姜铎认为,洋务派头子曾主张利用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是“人家矛盾未利用上,自己便更多地出卖了国家的利益”5.黄逸峰,姜铎.要恰当评价洋务运动的作用J.历史研究,1980,(06).。这种观点在80年代以前几乎占绝对统治地位,不管是学术研究人员还是老百姓,都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因为他签订了那么多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华民族一步步滑向半殖民地深渊。第二种观点试图在承认其具有一定御侮意识的同时,指出投降卖国是其主流。认为李鸿章对外国侵略者的挑衅,基本态度是委曲求全、妥协投降、取媚洋人以图苟安一时。但是,他在对外交涉中与外国侵略者有矛盾,也进行过一定的斗争,毕竟与后来的袁世凯、汪精卫等卖国贼还是有区别的。在实事求是评价他的全部外交活动时,仍不应忘记其主要倾向是妥协投降6.杨晓敏.论李鸿章的对外交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3,(05).。第三种观点认为,李鸿章在外交上的着着失败,以及经手签定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是理应加以抨击的,但责任并不在他一个人身上,也不是他推行“和戎”外交的必然结果。第一,李鸿章是19世纪后期清政府外交政策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但还不是最后的决策者。第二,李鸿章在许多外交谈判中是尽了努力争取挽回权利,减少损失的7.吴福环.评李鸿章的外交活动J.学术月刊,1988,(10).。第四种观点充分肯定了“外须和戎”的积极作用,认为是李鸿章基于对中外“通商之局”的清醒认识和中外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提出来的,目的在于稳定局势,争取时间,增强国力,以图最终反击列强的侵略8.章育良.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外交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三、西方人对李鸿章的评价西方报界对李鸿章评价很高,称其“入朝为宰相、在军为元帅、临民为总督、交邻为通商大臣”,是“中朝柱石”。欧洲雕塑家F.R.Kaldenberg曾为当时世界上的三大伟人塑像,俾斯麦在左,格兰斯顿(18091898,英国政治家,于18681894年间四度担任英国首相)在右,李鸿章竟居其中。在西方,李鸿章有“东方俾斯麦”之称。李德夫人:“在多事之秋的这一时期,活跃在远东国际舞台上的所有人物中,李鸿章是颇为突出的卓越人物。没有他的活动,恐怕就没有适当的人去应付战争,或者签订条约。在李鸿章生存的时代,中国经历过不少于六次的对外战争以及无数次的内乱。李确实是中国Grand Old Man(元老),非常像葛兰斯登是英国的、俾斯麦是德国的、加富尔是意大利的Grand Old Man(元老)一样。从与中国有接触的所有欧洲人的眼光看来,李鸿章在中国所占的地位甚至比葛兰斯登在英国的地位还要高。因为困扰的满清政府,每次当统治帝室的王公把国家带到战争的边缘,李鸿章就是政府唯一的必须求助的人。外国使节认为在中国可能作为理智谈判对象的一个人也是李鸿章 9.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M.长春市: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科士达认为:“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性质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独特的人物。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位外交官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10.翁飞.李鸿章官场艺术与人际权谋M.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濮兰德:“李鸿章远比他同时代的人物具有更大的历史影响力,甚至比控制大清帝国命运,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还要来得大。对中国人民来说,慈禧仅仅是一位外族统治者(满人统治汉人),她的影响力随着她的去世以及清朝的灭亡一起消失了。但是李鸿章的言行事业在中国人生活的暗流中仍旧存在着,例如袁世凯,无论是当朝鲜监督、直隶总督、中华民国总统、或者希望当皇帝,总是忠实地表现与传达李鸿章的传统,虽然袁氏缺少了鸿章的精明与资质。人们说到李鸿章都会认为他是国之干城。”11.英濮兰德著,张启耀译:李鸿章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福尔索姆:“李鸿章一生,表现了非凡的精力和勇气。恰如道德与曾国藩联系在一起一样,精力与李鸿章联系在一起。他至少身高六英尺,远远高于他的同胞。他的身材匀称,外貌强健有力。他的举止端庄,给人印象深刻,充满智慧、警觉和果断。李鸿章谥号文忠的忠字,意为忠诚。这一品质是他特性中最显著的一面。他以极其忠于中国和清朝统治者而著称,在他给朋僚的信中,他再三强调这种忠诚:我辈受国恩厚义,未可以言去,只有竭力支持,尽心所事而已。尽管他极其忠于皇室,也极其忠于他的朋友、同乡、老战友、家庭、亲戚及师长,从西方人的民族主义观点来看,这似乎是荒谬的,尤其是鉴于个人效忠是中央控制削弱的基本原因。但是对具有儒家理论和东方文化的中国人来说,这种不一致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或者说是不相干的。重要的是仁关心人的情感。李忠于皇室是因为他能够忠于他的朋友。” 12.美K.E.福尔索姆著,刘悦斌、刘兰芝译: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托马斯.F.米拉德:“李在东方的地平线上仍然隐约地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他的头脑非常清醒并且仍然关注着国家的未来。在生命处于弥留之际,他把一些年轻人召到床前(其中就有袁世凯),并把改革清国的使命交到了他们的手中。当把大清国的改革与李鸿章这个人相提并论时,还会有人发出冷笑吗?李鸿章和他同时代其他清国高官的不同之处,只是在于他有一个比其他人更为宽阔的视野。当然,在他身上也有他为官环境下不能不有的一些传统恶习。然而,他毕竟远远地走在了他这个时代的前面,并且预见到:他的国家在即将到来的数年里,会需要那些具有前瞻眼光和进步思想的人13.纽约时报新闻专稿:改革的事业:李鸿章留下的使命N.1908年6月14日。本人认为,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是他总结历史和面对现实的产物。他深知外交需要以实力作后盾,而中国缺乏这种实力。在强敌如林的情况下,要想在国际大家庭中争得一席平等地位,就得制定一种有效的方略,为此,他竭力想借助传统的合纵连横之术,并结合西方的均势理论,利用各国矛盾,甚至通过结盟一强国的方法,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一般而言,弱小国家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形成均势“以夷制夷”,不失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一种权宜之策。但若一味依赖于此,只要均势失衡,或者根本没有形成均势,其结果必然为“夷”所制。所以,外交必须以强大的国力为后盾,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曾说过,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半外交家”,其中一个是周恩来,那半个是顾维钧,而另一个就是李鸿章。李鸿章把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但是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所有对外关系交涉的失败根本原因是因为当时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贫弱的经济基础和软弱的国际地位。在当时国际大舞台那错综复杂的状况里,李鸿章处理了很多震惊中外的大事件,这样的大背景和大事件不是每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企应聘测试题及答案
-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示范试卷测试题及答案
- 畅通生命通道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实训
- (完整版)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 医院反恐防暴应急演练方案
- 新员工手卫生培训
- 糖尿病常见症状解析与护理实务
- 2025版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和生活护理
- 教育扶贫宣传
- 天津市武清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301 第三章 小学班队的准备工作
- 颏下皮样囊肿病因介绍
- 生物制剂治疗克罗恩病
- 公司产品立项报告范文
-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课件】r
-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新闻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制造业信息化》课件
- 《无人机培训教材》课件
- 2024年大学军事理论课件: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 2025届百师联盟高三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联考(一)化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