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ocx_第1页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ocx_第2页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璧山中学校导学案年级高2019级学科历史主备人易丽花学生姓名课题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习过程思学录(课堂笔记、学习疑惑和心得)1、 学习目标: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2.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二、自学检测: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兴起标志、指导思想、主要人物、思想阵地、活动基地(中心)。三、重难点突破: (一)重要历史概念:(1)民主和科学(2)新道德和旧道德(3)新文学和旧文学(二)史料及问题:史料1:【自主学习】 从这两则经济新闻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史料2:【合作学习】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提示:条理化、序号化)材料一:“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 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自觉的女子材料二: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影响:【课堂小结】【当堂演练】1.(2017全国II卷,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B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2. 1、(2017河南周口期末)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据此可知,此时的陈独秀认为(A)A.改造国民性比政治变革更为迫切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 C.政治斗争无益于现实问题的解决D.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3.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相 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是“新”在 ( B ) A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 较为彻底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 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康有为和陈独秀都是近代的学术大师,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把孔子奉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造成孔子在两次运动中不同命运的根源是(A)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