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公务员申论背景材料_第1页
【精品】公务员申论背景材料_第2页
【精品】公务员申论背景材料_第3页
【精品】公务员申论背景材料_第4页
【精品】公务员申论背景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公务员申论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三是水资源与产业布局不匹配。 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基本保障了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但是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仍是我国当代四大水问题,并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防水灾能力总体提高与水灾害损失不断加大并存,水生态和水环境局部好转与整体形势严峻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 如何使水利与经济发展相适、与民生保障相宜?这既需要面对自然状况研究处置客观问题,也要针对人们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调整解决社会问题。 【题目】根据给定材料,围绕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中心突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对策明确,措施具体可行,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 【范文】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解决缺水问题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水短缺已然是我国水资源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当前,要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摆在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动我国水资源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不断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但要清醒地看到,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水资源形势。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产力布局和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的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仍将长期存在;水资源配置能力整体上仍然偏低,现状人均供水能力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水资源利用率还不高,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左右。 为此,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强化行业用水定额管理,用水效率低于最低要求的,依法核减取水量;用水产品和工艺不符合节水要求的,限制生产取用水。 加大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的节水力度,在农业领域,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节水改造,发展现代旱作节水农业;在工业领域,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在城市生活领域,加强供用水管理,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 从国家层面看,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 从区域层面看,加快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继续搞好引江济太、引黄济津济淀、珠江压咸补淡等应急调水,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从相邻河湖看,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治理、水系连通、科学调度等措施。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和管理。 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水源地建设、供水节水、排水治污及中水回用等工作,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作为水资源匮乏的国家,珍惜水资源,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无疑是必要之举。 与此同时,我国也正在研究探索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一定能克服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困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文章立足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就如何解决缺水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化解对策,分析得当,细致入微,论述详实。 具体来看,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首先由对水资源的宏观定位将水资源的话题引入,随后即直奔主题,将焦点落在水短缺问题上,进而推出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总体要求。 第二段为第二部分,首先肯定了我国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上取得的积极进展,同时客观地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目前仍面临的严峻形势。 第三段至第六段为第三部分,为对策部分。 第三段首先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角度,对解决水资源问题提出了整体性的要求。 随后几段分别从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三个方面,具体地论述了相应的措施。 末段为第四部分,再次强调了水资源的重要地位,与文章标题、观点相呼应,以积极的展望、昂扬向上的笔调收笔。 整体来看,全文结构完整,主线清晰,层次分明,论据充足,起承转合得当,语言流畅自然。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本篇文章值得考生借鉴的是对水资源现状分析不是纯粹的枯燥的理论文字叙述,而是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分析水资源的紧缺和不足,寥寥几个数据就简单的陈述了问题现状,这种阐述分析方式值得考生借鉴学习。 :考试大-公务员考试站【背景材料】200年来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了25%,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2度多,主要诱因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快速工业化的高碳排放。 据测地表温度目前还在以每年0.2摄氏度的速度快速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低碳”概念随之进入人们视野,各种“低碳”提法应运而生,尽快建设“低碳社会”成为了人们梦想。 【题目】结合上述材料,请围绕“建设低碳社会”的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 【范文】建设低碳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已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低碳”的概念随之进入人们视野,各种“低碳”提法也应运而生,尽快建设“低碳社会”成为了人们的梦想。 而我国作为需要长期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发展中大国,短期内快速发展“低碳”十分困难。 因此,惟有主动出击、因地制宜、积极参与“低碳”建设,方可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主要是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和相应二氧化碳排放必然有合理增长。 我国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当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与美国相当,均占全世界排放量的20%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排放国之一。 就人均排放而言,1990年我国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2000年为60%,当前已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趋势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为此,我们必须积极作为,大力构建低碳社会,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节能减排、注重能效提高,全面促进全民的低碳消费和生活意识。 要继续深化高能耗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力度实施“关闭五小企业、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循环经济示范、治理污染排放”等综合性整治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行动。 同时,要科学引导居民建筑和生活用能。 建议对居民取暖采用分户计量收费、地热取暖、太阳能蓄热、补贴双层玻璃窗用户等措施;装修时使用纤维板等节能性材料;建房使用隔热空心保温砖等,努力推行民众低碳生活方式。 突出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低碳经济建设。 要重视能源规划的制定与落实,要尽快制定和完善能源总体规划和不可再生、可再生及新能源等各类专项规划,把能源开发的区域和时限进行有序安排,适时微调和修正,严格按规划稳步推进,以综合提高我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应充分发挥国家工业生态园示范作用,积极探索低碳发展之路。 开展科技创新、加大新能源开发,积极发展低碳技术。 要依托现有实用技术,淘汰落后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 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包括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等,要在理论、原理、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求得新突破,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率。 加快发展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技术。 不单指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可燃冰、水电、核电等清洁和新能源本身,也包括能源传输方式如超高压、智能电网等。 走低碳道路,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既有缓解能源短缺压力、履行减排义务的现实考虑,更有占领未来科技制高点、开拓经济发展空间的长远打算。 当前,我们应在政府的主导下,依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更新以及对外合作,将我国的低碳社会计划稳步推进。 【中公点评】文章首先从当前全球变暖的大势入笔,随后顺势转入对我国节能环保、减排低碳现状的具体分析,从而一并举出相应之策,文尾再次陈明利害,严密扣题,用倡议收笔。 全文整体脉络清晰,层次感较强,观点立场鲜明准确,语言流畅得体。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首先概述了全球应对气候变暖,建设低碳社会的大趋势,并言明了当前积极发展“低碳”的重要意义;第二段为第二部分,对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作以具体分析,剖析了现今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面临的新挑战,凸显出当前减排低碳的严峻形势;第三段至第五段为第三部分,为对策部分。 分别从促进全民低碳消费和生活意识、突出规划加快产业挑战、及开展科技创新三个方面,一一论述了应当采取的相应举措;第四部分即文尾,将“低碳”贴合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理念上,使文章又冲起一个新的高度,并用积极的倡议作结,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文章值得借鉴参考之处,一是结构布局上,几部分内容安排的相得益彰,互有照应。 每段内容都各显其用,目的鲜明,不可取代。 承启转折自有其序,使全文读来浑然一体;二是第二段的分析部分援引了一定的数字性实据,使文章的可信度与说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三是语言文字规范朴实,虽无华彩之词的细琢巧饰,却又无意间给文章增加了几分亲和力。 文章美中不足的是收笔之句语气略平,气势稍弱。 【背景材料】作为一位长期研究政绩考核问题的学者,中国人事科学院院长吴江认为,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标设计,要求把履行职能职责与解决社会突出问题作为两个基本内容的依据,并且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以职能职责考核为主,兼顾重点项目考评;以绩效结果导向为主,兼顾考核管理过程;以衡量组织长远目标实现程度为主,兼顾考察解决突出问题的表现;以稳定性考核指标为主,兼顾动态性考核指标。 【习题】针对中国官员考评新机制发表你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定观点,作到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书写工整。 字数在10001200字。 【范文】扭转考核机制龙头校正官员从政方向中共十七大以来,政府在官员政绩考核机制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已在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绩,其中基层干部、群众民意调查在考核、选拔干部中所起的作用明显加大。 在原来的“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标准下,许多地方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一大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也造成了巨大的财政浪费。 国家积极出台的中国官员绩效考评的新机制,不再单纯地以GDP增长速度为唯一考核标准,而是在考核中更加重视官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力度,以及民意的支持度。 这一系列新颖的措施,也使得地方官员必须打破常有的发展机制,积极探索新的、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同时还必须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充分重视民意。 考核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成绩和干部政绩,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成效作为重要内容,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文、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绿色GDP既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又意味着全新的政绩观。 它不只关注经济发展的数量、规模和发展速度,而且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 绿色GDP则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并以可监测的形式与干部的政绩挂起钩来,使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是促使干部从思想上提高自己的生态意识,努力在自己本职工作范围内,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改变自己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促使干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把资源环境保护的外在要求内化为一种有力的道德自律,对自己行为的环境后果负责,对自己的决策后果负责,从根本上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非理性冲动;三是绿色GDP核算体系在国家批准实施后,便具有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对干部的上述要求就与依法行政的原则结合起来,这样也保证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 同时国家应该逐步建立起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长效机制,把它作为考评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指标,使之真正成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晴雨表”和改进组织工作的有力杠杆。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 对干部的选拔,要看他在群众中是否有较高威信,在民主推荐、民主测验、民主评议中是否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并推行公示制,“凡是群众信不过的,绝对不能提拔”。 关注民生问题,是执政党的自然选择。 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方式,明确提出更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这种考核内容导向上的调整,就是要求干部对自己“要做什么事”不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为干部工作提供指南。 改革官员政绩考核机制,重视环境、生态保护以及民意在考核中的比重,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同时中国官员考评新机制的建立也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点评】文章结构完整,主要采取并列式论述方式,分头展开论述。 文章整体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语言畅达。 文章开头点明官员政绩考核机制改革的重要作用,为下文的展开奠定基础。 文章第二段将原来的政绩考核标准与现在新标准相比,凸显出现标准的可持续性和长远性,表明新标准更加适合当前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问下面具体论述中心论点“加强政绩考核机制改革,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提供重要的依据。 文章的 三、 四、五段为重点部分,也是总论点的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发展,绿色GDP,建立民意调查长效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证,从这几方面来保证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这体现出措施的严密性和可行性,显示出作者缜密的思维和清晰的思路。 文章最后将改革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和“以人为本”和党的执政能力相联系,体现出作者较高的理论水平,同时提升了文章高度,深化了文章主题。 xx-xx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三农”话题考试大【考试大学子希望之家!】xx年9月24日 一、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天津五项举措提升现代农业为进一步提升天津市农业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xx年起该市推出5大行动举措,着力提升设施农业、绿色安全农业、种源农业、集约型农业、生态休闲农业水平。 实施设施农业建设行动,提升设施农业水平目前全市设施农业建设正掀起高潮,到xx年底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10万亩,一批高标准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亮相。 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设施农业建设。 今后5年,全市设施面积达到100万元亩,力争实现户均1亩。 实施质量安全绿色行动,提升安全农业水平过努力,使天津市符合无公害生产条件的产地全部得到认定,xx年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依标生产,无公害基地的蔬菜、水果、水稻、小麦等粮经作物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推进主要农产品向绿色、有机方向迈进,在条件具备的区县建设3万亩有机及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实施科技推进行动,提升种源农业水平加快10大种源基地和一批研发平台建设,组织实施100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项目推广,主要围绕水稻、小麦等优质粮,抗病抗逆棉花、优质蔬菜、花卉、食用菌等方面,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种,使该市成为主要种植作物新品种的种源基地。 实施产业化带动行动,提升集约化水平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扶持发展壮大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经营额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加工型龙头企业。 xx年扶持市级和市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20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 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提升生态休闲农业水平大力推广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普及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和方式。 2至3年内,建成以沼气为纽带的“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小型畜禽养殖示范工程13万户,全市农村15万农户用上优质的可再生气体能源,6万农户用上太阳能热水器,近5万头猪、牛粪便得到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二、四万农民与一个城镇的梦想华明示范小城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天津市九次党代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扎实推进示范小城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华明示范镇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思路创新工作创新,是破解这个时代命题的关键。 统筹城乡发展的创新之路“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 在天津这样一个大城市中,如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城乡发展,让更多农民享受到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成果。 这是一道时代的命题。 从xx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市经过认真调研和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一条以宅基地换房的办法建设小城镇和新村庄的路子。 宅基地换房,在广泛征求农民意愿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实际,创造性地提出来的。 它的基本思路是,在国家现行政策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高水平规划、设计和建设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的生态宜居新型小城镇。 农民以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换取小城镇的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 农民原有宅基地统一组织复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新的小城镇除了农民住宅区外,还规划出可供市场开发出让的土地,用土地出让收入来平衡小城镇建设资金。 本着这一思路,xx年底,市政府批准在东丽区华明镇、津南区小站镇和武清区大良镇、南北辛庄村、后蒲棒村开展第一批农村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随后又批准九镇三村开展第二批试点。 以宅基地换房为模式建设示范小城镇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国家发改委认为,这一模式富有新意,符合我国保护耕地基本国策,有利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国土资源部将天津列为全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城市,并下达了土地周转指标。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之举两年多来,华明示范镇的规划建设者们见证了一个小城镇的崛起。 而这个过程,始终秉承着一条原则科学发展。 以宅基地换房实施示范小城镇建设,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系统工程。 从规划设计到组建投融资主体,从申请建设用地周转指标到村民提出宅基地换房的申请,从分房入住到土地复耕,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涉及繁复而琐碎的工作。 :考试大-公务员考试站规划建设是整个流程中的重要部分。 华明示范镇的规划建设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城镇布局中,努力保留农村的优点,克服农村的缺点,引入城市的优点,扬弃城市的弊病,强调民风、民习、民俗,保留农居味道。 华明示范镇选址在空港物流区对面、高速公路与津汉公路相交处,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适应了该镇村民从事物流业的传统,考虑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 镇内科学划分了居住、服务、就业的区域功能布局,合理安排了居住、商业、学校以及休闲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 在城镇环境上,努力体现生态特色,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结合华明镇原有的湿地,规划建设了街心公园和湖面。 合理利用了现有资源,保留了田埂上的数千株旱柳、果树等,成就了最纯粹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不可多得的良性循环生态圈。 此外,华明示范镇还选植了适宜本地生长的观赏树种和花草,形成了高于城市绿化的田园特色。 在建筑特色上,华明示范镇的住宅和公共建筑采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在体现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上,住宅建筑按照“三步节能”标准进行建设,节能65%;大规模利用了太阳能,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和小区庭院照明。 华明示范镇还建设了中水处理设施,实施了雨污分流,通过收集雨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湖水,用于生态建设。 此外,全镇采用了清洁能源,农民做饭全部使用天然气,从此告别了使用柴火与煤炭的岁月。 建筑造型上,风格新颖、美观协调,既有风情小镇的特色、又有旅游观赏的价值,同时又充分考虑了农民不习惯住高层的特点,多为五层建筑。 对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和五保户,还专门建设了带电梯的小高层。 在人居环境上,华明示范镇具有现代化新城镇的鲜明特点,是一个交通便利、规划合理、设施完善的宜居生态小镇。 镇内建有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中心医院、老年公寓、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同时结合北方农民喜欢户外活动的习惯,按照下楼不出300米的原则,建设了农民培训学校等服务设施和各类主题公园、花坛绿地,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教育、卫生、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形成了住宅与园林景观的融合、住宅与公共设施的融合,无不体现出人性化的氛围,彰显出现代田园赏心悦目、贴近自然的人居环境。 在城镇管理上,建立了华明示范镇管理委员会,负责行政管理。 改变原来以村为主的管理方式,以3000户为一个社区,300户为一个邻里,组建以居民委员会、邻里和居民小组为主体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 在管理方式上,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实行管干分离,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定养管队伍,进行市场化运作。 在综合执法体制上,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由一个综合执法机构统一负责小城镇行政执法。 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探索华明示范镇实施宅基地换房的每一个步骤,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法依规让农民自由选择,自主决策,并以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宅基地换房的具体实施细则,张榜公布,让农民对征地补偿分配、还迁房型选择、拆迁补偿安置等环节了如指掌。 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考试大论坛因为耕地没有减少,土地承包关系没有改变,农民可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此外,华明示范镇依托邻近的空港物流加工区和具有自身传统特色的运输物流服务区,通过合理规划,预留出了发展空间,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预计未来全镇域内会生成28万个就业岗位,而按全镇总人口的70%推算,需就业人口为287万人,而未来10%的就业机会就可满足华明示范镇的就业需求。 搬入新家后,能否住得起?这是许多农民的担忧。 在这一点上,华明示范镇实行了一系列降、减、免、补等政策,千方百计减轻农民的负担,使生活水平较低的村民既能搬进楼房,也住得起楼房。 此外,东丽区还从社会保障入手,多渠道解决还迁村民的就业问题,通过增加农民的“薪金”、“养老金”、“租金”、“股金”,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真正安居、乐业、有保障。 华明示范镇的示范意义按照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今后全市要建设11个新城、30个中心镇、70个一般镇。 华明示范镇的做法,对于全市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华明示范镇通过宅基地换房,达到了六个效果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节约能源和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和农民收入、使农民共享城市生活方式、逐步缩小了城乡差别。 同时,华明示范镇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小城镇社会管理体制、新市镇环境管理方式、社区成员股份合作制度、综合执法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方式、政策等8个方面进行了创新,这些都为全市示范镇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土地和资金的瓶颈问题。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不可能通过大量占用耕地来建设新的小城镇。 此外,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依靠政府财力、农民自身积累显然不可能。 而宅基地换房有效解决了土地和资金的束缚,符合天津现阶段发展实际,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 .examda.通过宅基地换房,可以把布局分散、数量很大、使用效率很低的农民宅基地集中起来,统一复耕还田。 复耕后的土地,会大大超过城镇建设占用的耕地,确保了耕地不减,实现了土地集约化利用。 华明镇的12个村庄共有宅基地12071亩,新建小城镇占地8427亩,宅基地复耕后不仅可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还可腾出土地3644亩。 全市第 一、二批17个试点原129个村庄占地3025公顷,新建示范小城镇和新村庄规划用地2648公顷,可节约土地377公顷,共5655亩。 此外,华明示范镇适当留出了用于商业开发的土地,随着人口的集中和城镇规模的扩大,这块土地必将大幅升值。 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完全可以平衡解决农民住宅和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一个小城镇与四万多农民的梦想,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广大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和农民的大力支持下,历经两年多时间,终于成为现实。 华明示范镇建设的历程,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绚丽画卷,其示范效应,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天津市西青区出台十项政策重金扶持都市型现代农业天津市西青区出台了提升优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十项扶持政策,重金扶持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生猪禽类养殖、品种改良、种源基地建设、农业品牌创建、农业项目建设等领域,引导鼓励农业经营者发展产业化、设施化、品牌化和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 这标志着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全面展开,农民增收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西青区在农业发展中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和需要,适时调整农业发展定位,由城郊型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即以保障城市居民鲜活副食品供应为主要目的的农业形态向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等多方面需求服务的形态转变,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最大化。 为了进一步加快都市型农业发展步伐,该区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扶持政策和奖励机制。 在发展现代农业设施方面,对规划面积百亩连片、建筑面积20亩以上的能够满足园艺植物周年生产的新型节能日光温室每亩补助7000元,普通温室每亩补助2100元,水泥柱简易棚室每亩补助1200元,设施化生产车间每平方米补助20元。 在养殖业发展方面,对年出栏规模在千头以上的养殖户,一次性补助5万元;2000头以上的养殖户,每户一次性补助10万元,禽类养殖棚舍每个补助1万元。 在种源基地建设上,对每个优质种业、种苗基地一次性补助10万元。 在农业品牌培育上,对新获得的市级农业品牌一次性奖励20万元,国家级农业品牌一次性奖励40万元。 此外,对符合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重大农业生态观光项目、科技研发推广项目、专业合作组织等给予重点扶持。 此政策的出台受到该区广大农业经营者的积极响应,围绕都市型农业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 xx年,该区将大力开发东淀5万亩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智能温室xx0平方米、种植业生产设施5000亩、特色水产养殖车间150个、标准猪舍5200平方米;大力发展脱毒马铃薯种薯、食用菌、花卉、绿化苗木等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农业“块状经济”,努力形成“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的特色农业格局;大力发展集教育、体验、观光和生产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整合资源,提升品位,突出特色,进一步拓展杨柳青鑫三农田庄的观光休闲功能,建成杨柳青菜博园。 xx-xx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话题:华图【考试大助你考试通关,掌握未来】xx年9月16日xx年天津市秋季公务员考试备考大战已悄然拉开,针对xx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提供了申论热点话题供广大考生参考。 本篇为xx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热点经济话题。 同时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一、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天津工业建设近年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量突破万亿大关,形成了一批优势支柱产业、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一批知名品牌,为下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工业对全市的经济作用显著,形成了“四五六七八九”的拉动格局,即全市固定资产投入的40%、GDP和利用外资的50%、税收的近60%、节能降耗的70%、出口的80%均工业,工业拉动全市GDP增长9个百分点以上,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和拉动力量。 当前,天津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更好地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现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对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把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重中之重,提出了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加快发展三个层面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战略部署。 下一步,天津工业将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继续把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工业的科学发展。 1.加快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壮大化工、汽车、现代冶金等优势产业规模,振兴和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从产业链的中低端向高端转移,由天津制造向天津创造转变,尽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结构。 届时,化学工业将形成以石油化工为主、从石油勘探开发到炼油、乙烯、化工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集3500万吨原油开采、27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于一体和百万吨级PTA、百万吨级PVC、百万吨级聚乙烯、百万吨级聚丙烯、百万吨级烧碱、百万吨级纯碱等一批规模超百万的石化产品基地,成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进一步向高端化发展,构建起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及半导体材料生产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建成国内最大手机生产基地,移动通信产品在3G等高端产品上保持领先地位。 航空航天产业初具规模,成为国内唯一的集飞机、火箭制造为一体的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制造基地。 汽车产业将形成100万辆轿车生产能力,电动汽车研发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国内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 冶金工业板管比提高到50%以上,钢管公司成为世界一流无缝钢管生产企业。 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传统产业将得到进一步的改造提升。 同时,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在滨海新区建设78个标志性的产业聚集区。 大集团发展迅速,培育30个过百亿大集团,10个过千亿大集团。 2.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搭建10大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国家级、市级、企业级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30家,企业技术中心300家,企业级4000家,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产品和工艺创新。 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 增加自主知识产权比重,力争在重点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突破。 加大自主品牌建设,在培育产品品牌的同时,下大力量培育集团品牌和区域品牌,打造一批百亿品牌,培育若干个千亿品牌。 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一批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3.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以结构降耗为根本,大力推进结构调整。 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决淘汰“两高”和“五小”企业。 以技术降耗为支撑,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 加强节能技术改造,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以管理降耗为保障,加强节能管理,严格用能审批,加强能源审计,实行节能问责。 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加快实施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余热余压及废气、海水和可再生资源等八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到“十一五”末,确保工业万元GDP能耗下降20%。 4.进一步推动三个层面联动,实现工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滨海新区的龙头作用,建设8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滨海化工区、102平方公里的临空产业区、15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158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区、37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心城区大力发展都市工业、创意产业、总部经济,促进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都市工业园(楼宇);各区县通过与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实施规划、产业、项目、工业基础设施和人才五对接,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原则,建设一批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新的产业基地,构建起三个层面良性互动、共同支撑的新的工业发展格局。 5.全面加快项目建设重点实施好总投资2648亿元的大乙烯、大炼油、大飞机、大火箭、大造船等40项重大工业项目。 “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工业投入6000亿元以上。 同时,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开放的质量和水平,紧盯世界500强、中央大企业、国家大院大所、国内大集团和民营企业、已在津投资企业的增资扩能,继续策划一批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始终做到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确保工业发展有源源不断的项目支撑。 在项目的策划、实施和建设中,坚持“三高”(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严把“三关”(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做到“三个不论”(不论大中小、不论内外资、不论所有制)、体现“三个效应”(聚集效应、带动效应、引领效应)。 发扬“吃三睡五干十六”的创业精神,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每一个工业项目都建设成为精品工程、绿色工程、阳光工程、节约工程和安全工程。 到xx年,天津工业总量达到18000亿元,xx年突破200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40%,优势产业比重达到80%。 确立天津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国家战略产业中的重要地位,把天津建成产品一流、技术领先、规模效益明显、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工业基地。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趋势伴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和中国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调整,环渤海区域以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和政治文化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研发能力等特质,将成为21世纪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增长中心之一。 达到上述目标,环渤海区域要加快推进环渤海经济圈的协调发展,用一体化的思维重构区域内的各种资源配置,优化环渤海城市群的功能与结构,降低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运行成本,全面提升区域整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环渤海区域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在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之际,一个既熟悉又新鲜的区域概念“环渤海经济圈”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迄今为止面积最大,占全国经济总量近30%的经济区域里,包含着诸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题材”。 xx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高度重视和期望。 xx年3月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获得了国务院的正式批复。 批复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在金融、土地、行政改革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安排在滨海新区进行先行先试。 随后,国家各部委陆续表明了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态度,并不断下发框架性先行先试支持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乃至环渤海区域的发展必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引擎。 :考试大-公务员考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