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执教:伍超辉时间:2017年4月15日地点:埇桥区大营中心校活动内容:区教体局“送培送教” 教材分析小石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第六单元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寄情山水的乐趣和凄苦悲凉的心境。形似写景,实则抒情,是一篇难得的情景交融的佳作。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言文富有感情的语言,感受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与运用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在阅读和表达交流中带领学生赏析文言之美、体会文学之味、学习文章之法、体味文化之蕴、享受情感浸润、体验生命成长。 设计思路(第二学时)新课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从课标的这些理念出发,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课文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课时主要是带领学生了解本课的写作背景、文体知识和柳宗元的生平;梳理本课的文言词语,指导学生借助课下注释,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疏通文意;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达到熟读课文的程度(包括停顿、断句、节奏、语气等)。课后布置学生积累老师标注的重点词语,准确翻译课文,背诵课文。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多角度解读课文就有了保障。文言文是语言的精粹、是文章的精华、是文化的精髓。初中文言文学习,既要积累基础的重要的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技能,也要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意蕴,带领学生赏析文言之美、体会文学之味、学习文章之法、体味文化之蕴、享受情感浸润、体验生命成长。也就是,既要抓住文言文的“文”,有关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要抓住文言文的“言”,就是通过品读语言,感受言语行为背后蕴含的人物的情感态度、感受文字的简约之美、文学的蕴藉之美、文章的章法之美、文化的深蕴之美,通过阅读与表达,实现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优秀地表达(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目的,实现阅读要指向写作的目标。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1、巩固并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如“西、乐、下、可、许、斗折、蛇行、犬牙、凄、寒、悄怆、居”。2、多形式阅读课文、多角度理解课文、品读文言体会情感、把握人物形象。(重点)3、赏析文言之美、体会文学之味、学习文章之法、体味文化之蕴、享受情感浸润、体验生命成长。(难点) 教学方法根据顺学而导、从学而教和“启发式教学”的原则,运用“设疑导疑释疑”、“启发引导明确”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品读悟读理读、思考表达交流、联系对比归纳”的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1、 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小石潭记第二课时的内容(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柳宗元的生平经历,知道了永州八记的创作背景,疏通了小石潭记的文意。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品读文言,多角度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人物形象,同时学习作者写景和抒情的手法,体味文言文的意蕴之美。2、 温故 1、抽查学生对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2、抽查学生翻译课文的情况。3、抽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3、 知新1、 初逢一潭清泉。(朗读)【教师设疑过渡】全文写作是因小石潭而起的,全文也在围绕小石潭来写,那么:(1)作者是如何发现小石潭的? (用原文句子回答)(2)小石潭的全貌是什么样的? (用原文句子回答)(3)小石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用一个字回答:清)(4)请用“这是一个清_的小石潭。”(填一个字)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石潭。(5)作者是如何写出小石潭的“清”的特点的? (重点研讨)(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句子回答,归纳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手法。)2、 顿生一段乐情。(品读)【教师设疑过渡】作者初逢小石潭时,看到了苍翠的篁竹、听到了悦耳的水声、发现了清澈的石潭、见识了茂密的树林、观赏了嬉戏的游鱼,小石潭真是一块风景绝佳之地啊!紧接着设问:(1)作者初逢小石潭,看到眼前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呢? (愉悦、“乐”)(2)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这种“乐”情的? (重点研讨)3、 身陷一处幽境。(联读)【教师设疑过渡】作者初逢小石潭欣赏到了这里的美景,心情愉悦。(1)在这样的美景中,人们应该会流连忘返的,但是作者在第四节中却说“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是为什么呢?(2)作者初逢小石潭时,感受到小石潭是清澈的、清新的、清静的、清闲的。但是在这里作者又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石潭呢?请用“这是一个_清的小石潭”(填一个字)来说说,并结合文章语句说说你的理由。(3)出示一组选自永州八记文章中的句子,指导学生联比类读,感受柳宗元的心境。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袁家渴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石渠记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石涧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始得西山宴游记设问:从这几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4、 勾起一种悲情。(理读)【教师设疑过渡】柳宗元身处一处幽境(小石潭的自然环境),其次是身陷一处幽境(当时的社会环境),最后是心生一处幽境(被贬官后的心境),此时此刻,他处在一种与初逢小石潭截然不同的环境之中。设问:(1)在这样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下,他的内心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忧伤、悲伤之情)(2)前文作者的感情是愉悦的,可以用文中的一个“乐”字概括,此时此景作者忧伤的心情可以用文中的哪一个字概括呢?(“怆”字)(3)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呢?(重点研讨)5、 独“享”一份孤寂。(悟读)【教师设疑过渡】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凄凉、忧伤、孤寂之情,带着作者的这份感情,我们应该如何来读第四小结呢?(1)指导学生感悟式地朗读第四小节,读出作者的凄凉、忧伤、孤寂之情。(2)安排学生齐读第五小节,并概括第五小节的内容,进而设问:你发现第四、第五两小节中的一处矛盾吗?(3)既然有几个人与作者同游小石潭,为何作者还说“寂寥无人”呢?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独往湖心亭看雪。 (张岱湖心亭看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6、 难舍一世尘缘。(扩读)【教师设疑过渡】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在永州虽寄情山水,但是他只能获得短暂的快乐,一旦外界环境改变了,他就会情随境迁,很快又悲伤、失意起来,这一切都源于他的身世遭遇。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人生路途上的坎坷呢?设问:(1)如果换做是苏轼、李白、陶渊明中的一个,他来到小石潭,会像柳宗元一样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引导点拨,适时出示以下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的理解。)苏 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李 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陶渊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如果换做你是柳宗元,来到了小石潭,你的心情会怎样?(3)出示材料:815年(805年9月,柳宗元被贬永州)1月,柳宗元接到诏书,要他立即回京。2月,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长安。在长安,柳宗元没有受到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不同意重新启用。3月14日,柳宗元被改贬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的课件
- 数字化销售讲解
- 溶液聚合工艺技术详解
- 肾部肿瘤诊疗指南解读
- 乡村颐养工程汇报
- 生物催化技术进展
- 2018建筑方案设计题目
- 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
- 2025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试卷与解析
- 2025年全国医师定期考核人文医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规范家居装修协议
- 2025年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及答案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
- “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兵团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活着》读书分享优秀课件
- 微型桩施工方案
- 《一站到底》答题库大全之一(共800题)
- 管理学原理英文版版教学课件第10章
- 石油天然气建设公司HSE费用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及会计核算办法
- MAU控制逻辑检讨
- AB股有限公司章程律师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