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生鲜乳中舒巴坦敏感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杯碟法) 江苏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生鲜乳中舒巴坦敏感-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杯碟法)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一)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二)起草过程确立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比较与研究国际标准相关内容,并结合方法的研究工作,制定出标准的讨论稿。 组织有关参加单位进行实验室比对验证工作,结合比对结果,找出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汇总、分析数据,修改标准文本。 撰写标准文本和标准编制说明等材料。 提交专家审查。 根据初审意见继续完善标准文本。 发出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汇总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完善。 提交送审稿、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汇总表供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议。 二、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及依据 1、原理本标准采用对青霉素类药物绝对敏感的标准菌株,利用舒巴坦特异性抑制-内酰胺酶的活性,并加入青霉素作为对照,通过比对加入-内酰胺酶抑制剂与未加入抑制剂的样品所产生的抑菌圈的大小来间接测定样品是否含有-内酰胺酶类药物。 2、主要依据本标准与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杯碟法基本保持一致,并在适用范围、仪器设备、标准溶液的使用和配制、菌悬液的使用和牛津杯的摆放等方面做了细化、补充和变更。 3、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3.1抑菌圈测量仪或测量尺。 3.2恒温培养箱361。 3.3高压灭菌器。 3.4无菌培养皿:内径90mm,底部平整光滑的玻璃皿,具陶瓦盖。 3.5无菌牛津杯外径(8.00.1)mm,内径(6.00.1)mm,高度(10.00.1)mm。 3.6pH计。 3.7无菌吸管1mL(0.01mL刻度值),10mL(0.1mL刻度值)。 3.8加样器:5L20L,20L200L及配套吸头。 3.9离心管1.5mL。 3.10无菌镊子。 4、培养基和试剂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4.1试验菌种藤黄微球菌(Microcous luteus)CMCC(B)28001,传代次数不得超过14次。 4.2磷酸盐缓冲溶液按附录A中A.1规定。 4.3青霉素标准溶液按附录A中A.2规定。 4.4-内酰胺酶标准溶液按附录A中A.3规定。 4.5舒巴坦标准溶液按附录A中A.4规定。 4.6营养琼脂培养基按附录A中A.5规定。 4.7抗生素检测用培养基按附录A中A.6规定。 5、操作步骤5.1菌悬液的制备将藤黄微球菌接种于2块营养琼脂平板上,经361培养18h24h,刮取两块营养琼脂上的所有菌落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制成新鲜的菌悬液,菌悬液终浓度应大于11010CFU/mL,当天配制当天使用。 5.2样品的制备将待检样品充分混匀,取1mL待检样品于1.5mL离心管中共4管,分别标为A、B、C、D,每个样品做三个平行,共12管。 同时取磷酸盐缓冲液为对照,进行空白试验。 5.3检验用平板的制备5.3.1取90mm灭菌玻璃培养皿,底层加10mL灭菌的抗生素检测用培养基,待其凝固。 5.3.2另取适量抗生素检测用培养基,加热溶解后冷却至4045,加入4%藤黄微球菌菌悬液。 5.3.3将5mL含有藤黄微球菌菌悬液的抗生素检测用培养基覆盖于底层培养基上,凝固后备用。 5.4样品的测定依次将-内酰胺酶标准溶液、舒巴坦标准溶液、青霉素标准溶液加入到A青霉素5L。 B舒巴坦25L、青霉素5L。 C-内酰胺酶25L、青霉素5L。 D-内酰胺酶25L、舒巴坦25L、青霉素5L。 混匀后,将上述AD试样各200L加入放置于检验用平板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