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结构设计基础习题答案__第1页
飞行器结构设计基础习题答案__第2页
飞行器结构设计基础习题答案__第3页
飞行器结构设计基础习题答案__第4页
飞行器结构设计基础习题答案_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rob. 4-1 qK2K1 Q2Q1M q2q1 ba 图2图1P解: 1由剪力按刚度分配原理确定刚心 因上下面对称,故刚心的x轴位置在对称轴上;而y轴位置由下式计算:K1 a = K2 b a = 25.9 cmK1 = 22012.52 = 6250 cm4 K2 = 21510.02 = 3000 cm4 2、由合力矩定理,平移外载荷并计算肋的支反剪力与剪流,见图1。M n= P (A+a) = 80(30+25.9)=4472 KN.cmq1=2.164 KN/cmq2=1.295 KN/cm KN/cmPa = Q2B Q1+Q2 = PQ2 = 25.9 KN Q1= 54.1 KN 3、画出肋的剪力、弯矩图(应由原肋的构件实际作用力图支反力来具体画出,双支点外伸梁!)Q图:80 KN(q2-q)H2=1.1 KNM=80A=2400 KN.cmAB(q1+q)H1-80=5.1 KNP4、由剪力图上的最大值确定肋腹板厚度(抗剪型板设计,四边简支) 设计载荷:q= tct =5.1/H1=5.1/250.204 KN/cm 公式: ,K=5.6+ a/b =B/H1=80/25=3.24 K= 5.97, E=70000 MPa d = 3.3.899=3.4 mm5、由弯矩的最大值确定肋上下缘条的面积(上缘条受拉、下缘条受压,且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最大弯矩处的缘条内力: N = Mmax/H1 = 2400/25=96 KN 上缘条面积由强度计算确定: A* sb = N A*=96000(N)/420 (MPa)=228.57 mm2考虑到连接有效面积的削弱,应取 A*228.57/0.9=253.97 mm2 下缘条面积由压杆总体稳定性公式确定: (两端固支,K=4,注失稳的弯曲方向) (正方形) A* = A* = = 516.78 mm2 如按题目给出的受压失稳临界应力值(偏危险),可得: A* = 96000/280 = 342.86 mm26、前梁腹板的厚度确定: 前梁腹板的剪流:qq = q1+q = 3.404 KN/cm 由公式粗算(不考虑立柱,a很大) K= 5.6 + = 5.6 mm (因厚度合适,可不考虑安装立柱) 如考虑立柱,其间距取a = b=250 mm, 则 K=9.38 mm 7、后梁腹板的厚度确定: 后梁腹板的剪流:qh = q2 - q = 1.295-1.24= 0.055 KN/cm 1 mm 可不再考虑立柱设计 。 Prob. 4-5注意:载荷譜中给出有的作用次数为小数。 解: 应用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一块譜的疲劳损伤计算为: 应用疲劳损伤准则,计算损伤等于1时所需的载荷谱块数:因一块譜代表1000次飞行,故耳片的(平均)疲劳寿命为:(有50的破坏概率)考虑疲劳分散系数,可得耳片的安全疲劳寿命为:。Prob.4-7 pps解1:计算A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爆破压强p 由A点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各量: 线性插值计算椭圆积分在a/c=0.25时的值: 计算:由材料力学的分析得:最后得:KI = 1.09191.00942.0426= 51.1702MPamm计算爆破压强: 1)判定满足平面应变断裂条件否? 由判据: (ss=80MPa) 由w - a = t a = 10-1.5 = 8.5 知满足平面应变条件。 2)由判据 计算爆破应力得: p = KIC / 51.1702 = 109/51.1702 = 2.130 Mpa解2:现表面裂纹为a=1.5, 2c=36 mm。计算过程同上 a/c=0.0833时的插值:KI = 1.11021.00942.0426=55.1732MPamm计算爆破压强: 1)判定满足平面应变断裂条件否? 与条件1完全相同,故满足平面应变条件。 2)由判据 计算爆破应力得: p = KIC / 55.1732 = 109/55.1732 = 1.976 Mpa解3:现表面裂纹为a=4.5, 2c=12 mm。计算过程同上 a/c=0.75时的值:最后得:KI = 1.04692.33183.7599= 162.0638MPamm由w - a = t a = 10-4.5 = 5.5 4.641(见解1)知满足平面应变条件。由判据 计算爆破应力得: p = KIC / 162.0638 = 109/162.0638 = 0.673 MpaProb.4-8 解:1)、应用公式 计算线弹性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 2)、计算裂尖塑性修正后的应力强度因子: ( 2.5 故为平面应变状态) 裂尖塑性区半径: 裂纹塑性修正后的应力强度因子: 说明对于平面应变条件下裂尖塑性很小,线弹性裂尖分析有足够的精度。Prob.4-9 解1:2750C回火时,ss=1780 Mpa, KIC=521000 Mpa mm由断裂判据:解1:6000C回火时,ss=1500 Mpa, KIC=1001000 Mpa mm由断裂判据:说明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断裂韧性与材料屈服强度的改变不同,反映了如果材料为裂纹体,获得好的材料断裂韧性非常重要。Prob.4-10 解:1) 由平面应变判据验证:(本题满足) 2) 由判据式 =KIC (1)计算临界裂纹长度: (裂纹形状比不变,a /2c=0.25) (直接查表得) Mpa 因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