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1.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唐)刘长卿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船;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B . 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之中怀想林中高卧。暗示他即将归去。C . 颔联点出道标上人归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离愁伴他远行。D . 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感时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 (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各题。好事近梦中作秦观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注释】此词作于词人贬监处州酒税时。夭矫:卷曲而有气势。(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词人一次梦中之游的经过。B . 词的上片一,二句写词人步入春山小径漫游,春路经雨,春雨催花,花添春色。C . 词的下片一,二句,词人欣赏的视线转向天空,侧重描写白云的动态。D . 词的最后两句写词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抒发了词人恬淡喜悦之情。(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词的上片一,二句一反俗套,将“雨打花落”说成是“春雨催花”,新意顿出。B . “花动一山春色”中一个“动”字,把本来静止的春色化为动态,写出了春雨的播撒催发满山的野花,山花烂漫,生机勃勃。C . 上片三、四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突显了小溪的幽静与林间的喧嚣热闹。D . 本词语言清新明丽,借助想象,描绘了一幅充满浪漫色彩的画面。3.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枯藤老树昏鸦”一句写出了什么样的秋末之景?有什么作用?(2)“断肠人在天涯”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作者借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10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晚望徐侨陂沼盈盈闲绿水,郊原浩浩涌青禾。烟连山际无人语,只有晚归樵牧歌。【注释】徐侨(1160-1237),字崇甫,婺州义乌靖安里龙陂(今佛堂镇)人。陂:bi,池塘。(1)以下不是属于诗人“望”见的景物是( ) A . 满塘的绿水B . 无际的青苗C . 弥漫的山烟D . 悠扬的牧歌(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田园诗,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B . “闲”字不仅描绘出池塘绿水的动态美,更衬托出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C . 最后两句诗写了声音,嘈杂的声音衬托出这一带的热闹。D . 诗人通过晚归樵夫的放歌来衬托暮烟弥漫的山间空旷而宁静,表现了诗人恬淡闲心境。5. (7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6. (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注】夜泊:夜晚停船靠岸。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是它的别称。(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话把“江枫渔火对愁眠”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7. (4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陇西行唐陈 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注】貂锦: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这里指战士。无定河:在陕西北部。陇西行和破阵子中都有“可怜”一词,其中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结合内容简要分析。8. (10分)古诗词阅读。丰乐亭游春(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的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怎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9. (15分)下面是徐祯卿的一首诗,读后回答问题。在武昌作徐祯卿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1)徐祯卿的诗“熔炼精警”,请以诗歌第一联或第二联为例,作简要分析。 (2)诗人为什么要问大雁“何事乐长征”?说说你的理解。 10. (4分)阅读诗歌 ,回答相关问题秋夜曲(唐)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注】丁丁:拟声词,形容漏水的声音。何:何其,多么。漫漫: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暗虫:暗处的秋虫。通夕:整晚,通宵。征衣:出征将士之衣,泛指军服。(1)请品析“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中“逼”字的妙处。(2)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试作简要分析。二、 描述画面 (共4题;共40分)11. (10分)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水调歌头苏 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B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C .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 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D .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 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解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诗的意思。12. (10分)诗词赏析。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词的上阕写,下阕写。(2)这首词虽有伤感情调,但并不令人感到压抑,词人的豁达胸襟处处可见。下面的一些诗句,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B .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C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D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词中划线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试着赏析。13. (10分)诗歌阅读理解田家(宋) 郑獬(xi)田家汩汩流水浑 , 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浑:这里是满的意思。残照:夕阳。(1)诗歌一,二句通过描绘田家_、_等景物,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抒发了作者_的心情。(2)诗歌三,四句写得很有情趣,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你的赏析感受。14. (10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泊平江百花洲杨万里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注】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王程:为王事(公事)而奔走的旅程。(1)诗人发出“身如孤舟,漂泊无定”之叹是因为( )A . 吴中苏州好B . 云山苦见留C . 杨柳都相识D . 四泊百花洲(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开头两句交代自己与苏州的因缘,平平叙事,颇有民歌风味。B . 诗歌主要表达的是诗人因游赏苏州胜景而兴奋不已的心情。C . 颈联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诗人将主观的情感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我合一,浑然一体。D . 这首抒写旅途感受的诗,特点在于轻松清新、洒脱自然。三、 品味炼字 (共3题;共27分)15.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农家望晴(唐)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翁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注:秦地:指今陕西关中一带,古属秦。西风雨:刮西风就下雨。(1)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首句“尝闻”二字开篇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B . “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C . “望”字含义深刻,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D . 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通过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白发老翁如鹤立”这句诗。16. (7分)(2012无锡)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7.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赏析该诗,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B . 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C . 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D . 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情感。(2)“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四、 名句赏析 (共2题;共17分)18. (10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甲】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乙】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1)两首诗的前两句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不知秋思落谁家”“故乡今夜思千里” 这两句诗在抒发思乡之情的方式上有异曲 同工之妙,请赏析。19. (7分)阅读唐杜甫月夜,完成下列各题。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未解:尚不懂得。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虚幌:透明的窗帷。(1)题为“月夜”,字字皆从月色中照出,而“_”字才是本诗诗眼。(2)下列对这首诗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中描写出作者焦心的不是自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处境的担忧。B . 作者“遥怜”小儿女们的天真幼稚,“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C . 颔联运用反衬的手法,用小儿女的“未解忆”反衬出妻子的“忆”,突显出妻子的孤独。D . 诗人从自己的角度着墨,描写望月思妻,情深意切,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3)简要赏析“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一联。五、 表现手法 (共2题;共16分)20. (6分)阅读下面古诗,回答相关问题。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1)赏析“风弄红蕉叶叶声”中“弄”字。(2)先分析诗的最后一句,然后归纳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1. (10分)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小令中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季节的什么图:(3)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1-1、1-2、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教育学原生家庭课件
- 安全培训的未来课件
- 林业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课件
- Z世代2025年网络文学阅读习惯研究报告
- 来画导出课件功能
- 急诊急救及防护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主管护师水平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大学生安全教育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试题及答案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试题及答案
- 第1章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基础
- 混凝土搅拌运输施工方案
- 光伏电站组件清洗方案计划
- T-CFA 030501-2020 铸造企业生产能力核算方法
- 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率QC小组改善PDCA项目汇报书
- 《社区调查报告》课件
- 2025-2025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 《胸腔穿刺术》课件
- 《人才选用育留》课件
- 华师大版(新)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