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從“Vp Np1 的 Np2”歧義結構語感傾向研究看問卷調查和語頻分析 1從“Vp+Np1+的+Np2”歧義結構語感傾向研究看問卷調查和語頻分析從“Vp+Np1+的+Np2”歧義結構語感傾向研究看問卷調查和語頻分析摘要很多學者利用語頻分析和問卷調查的方法研究“Vp+Np1+的+Np2”歧義結構的語感傾向,但卻得出不同的結論,由此反映出這兩種研究方法在具體運用中存在的問題,文章在指出這些問題的同時,進一步研究制約“Vp+Np1+的+Np2”歧義結構語感傾向的因素關鍵詞語感傾向;語頻效應;問卷調查作者簡介梁曉玲,哈爾濱師范大學呼蘭學院講師,黑龍江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黑龍江哈爾濱150500中圖分類號H14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2728 (xx)02016703 一、引言語頻分析和問卷調查是現代語言研究中運用得非常廣泛的兩種方法。 很多研究語言學的文章以及碩士、博士畢業論文裡都運用過這兩種方法問卷調查指的是利用問卷的方式研究語言的一種方法。 語頻分析是指語用頻率效應研究,“語用”指詞語及句式(有時也包括語素)在語言中的運用,“語用頻率”指詞語及句式在一定的語言材料中運用的次數,“語用頻率效應”指因詞語及句式在語用中出現次2數的多寡而對語言的意義、結構等產生的不同影響“Vp+Np1+的+Np2”歧義結構是一個經典歧義結構(如咬死瞭獵人的狗),最早分析這種歧義結構的是朱德熙先生,他利用層次分析的方法分析瞭這種結構的成因及分化方法。 其後,很多學者又從其他的角度研究這種結構,本文涉及的是從認知的角度研究這種歧義結構的語感傾向性 二、問題的提出很多學者在文章中都談到瞭“Vp+Np1+的+Np2”這一歧義結構的語感傾向問題,如鄒韶華、張亞旭、張厚粲、舒華、尤慶學、李峰等。 這些學者在研究“Vp+Np1+的+Np2”歧義結構的語感傾向問題時,都采用瞭問卷調查的方法,並運用語頻進行解釋,但結論卻大不相同。 筆者打算探討一下各位學者在這一問題的研究方法上存在的問題,並闡明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三、“Vp+Npl+的+Np2”歧義結構語感傾向研究與問卷調查方法在研究“Vp+Np1+的+Np2”這一結構的歧義問題時,李峰先生和尤慶學先生同樣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在調查的例子中,都有相同的一個短語“熱愛人民的軍隊”,但結論正好相反。 李調查瞭20個人,被調查者都是廣播電視系統的節目主持人。 具體例子是X1“熱愛人民的軍隊”,x2“牽著小王的手”,調查結果如下對X1,18人認為是動賓結構,1人認為可以是動賓結構也可以是偏正結構,1人認為是偏正結構。 對X2,19人認為是動賓結3構,1人認為是偏正結構。 由此李先生得出的結論是,當一個“X”有Y、Z兩種意義時,按照人們通常理解占優勢的這一語感特點,來確定“X”是“Y”或者是“Z”。 對於有歧義的“Vp+Np1+的+Np2”結構,人們的語感傾向於動賓1。 尤調查瞭50人。 第一個例子是“熱愛人民的軍隊”,首選“動賓”的16人,首選“定中”的31人,有3人認為二者可以同時選擇。 另一個例子是“喜歡李芳的老師”,首選“動賓”的19人,首選“定中”的28人,有3人認為二者可以同時選擇。 尤先生得出的結論是“vp+Np1+的+Np2”的歧義句例語感上明顯傾向於首選定中義2對於“Vp+Np1+的+Np2”歧義結構的語感傾向的研究,不同人得出不同結論,是很正常的,但值得註意的是,對於相同的一個短語(“熱愛人民的軍隊”),同樣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卻得出相反的結果,(動賓、定中之比李為181,尤為1631),這就使我們對這一方法不得不產生懷疑,而由此得出的結論就更讓人懷疑參照以上學者的方法,筆者設計瞭一個更加原始的問卷,即列出四個歧義短語,然後讓被調查者在每個短語後寫出他的頭腦中最先產生的意義。 為瞭便於統計,筆者調查瞭正好100個中文系本科一年級的學生。 調查結果如下(參見表1)從表l來看,對於例 3、例4兩個實例,人們在理解的時候,有明顯的傾向性。 對於例 1、例2兩個實例,人們在理解的時候,傾向性不是太明顯的。 由此可見,“Vp+Np1+的+Np2”這種歧義4結構,具體的句例不同,那麼第一語感傾向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不能籠統地說這種結構總的語感傾向是什麼,李先生和尤先生分別根據兩個短語的調查而得出結論,恐怕都不太合適。 也就是說,在采用問卷調查方法時,一定要註意問卷的設計,既要考慮調查內容的全面,又要考慮調查對象的具體情況。 張亞旭先生等根據意義的相對合理性,首先把“Vp+Np1+的+Np2”結構的歧義短語分為均衡型、偏正型和述賓型三種不同的類型,其中述賓型是語感上明顯傾向於動賓的,偏正型是語感上明顯傾向於定中的,而均衡型是從語感上很難判斷出傾向於哪一種。 張先生利用心理實驗的方法得出結論,認為均衡型歧義短語在語感上也傾向於定中3。 在筆者的問卷調查中,例 1、例2兩個實例,大致相當於張的“均衡型”,對於這兩個例子,人們的語感略傾向於定中,與張的心理實驗得出的結論大致相當 四、“Vp+Np1+的+Np2”歧義結構語感傾向和語頻效應關於“Vp+Np1+的+Np2”歧義結構語感傾向,鄒韶華先生和張亞旭等先生的觀點正好相反,鄒先生認為,從總體上看,人們的語感中傾向於把一個“Vp+Np1+的+Np2”結構總體上看作是動賓關系,他運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的例子是“牽著小王的手”,調查人數10人,其中9人分析為動賓關系4。 而張先生等根據意義的相對合理性,首先把“Vp+Np1+的+Np2”結構的歧義短語分為均衡型、偏正型和述賓型三種不同的類型,其中述賓型是語感上明顯傾向於動賓的,偏正型是語感上明顯傾向於定中的,而5均衡型從語感上很難判斷出傾向於哪一種。 張先生利用心理實驗的方法得出結論,認為均衡型歧義短語在語感上也傾向於定中3鄒先生和張亞旭等先生為瞭解釋自己的觀點,都運用瞭語頻效應理論。 他們都調查瞭1000個”Vp+Np1+的+Np2”結構的短語。 鄒先生采用人工的方法,調查的語料是人民文學1986年第l期的第1頁至第4期的33頁。 調查結果是,“Vp+Np1+的+Np2”結構的短語在語用中實際用作動賓和實際用作定中的比例為73141。 張先生利用語料庫進行調查,隨機抽取瞭1000個這種結構的無歧義的短語,結果這1000個短語中動賓結構和定中結構的比例是373。 二者的結果正相反目前,關於這一結構的語感傾向問題,觀點相反的不僅限於這兩位學者,就筆者目前所搜集到的資料來看,跟鄒先生觀點一致的還有李峰先生,與張亞旭先生等觀點一致的還有尤慶學先生,周治金著的漢語歧義消解過程的研究一書中也引用瞭張亞旭先生的觀點另外,戴黎剛先生的最新研究表明,人們在認知“Vp+Np1+的+Np2”這樣的歧義格式時,語感上明顯傾向於選擇定中結構,即Vp總是先跟Np1搭配構成動賓結構,再跟Np2搭配構成偏6正結構。 他的用例是“熱愛人民的軍隊”、“打死敵人的隊長”,根據調查統計,約85的人首選定中結構,約15的人首選動賓結構5。 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分別采用人工調查和語料庫調查的方法,調查瞭3000個“Vp+Np1+的+Np2”結構的短語,人工調查語料來自上海第 三、四屆(1994 1995、19961997)“長中篇小說優秀作品大獎”獲獎作品集和xx中國最佳中篇小說(遼寧人民出版社,王蒙主編,林建法選編)共16篇中篇小說,從中找出1000個“Vp+Np1+的+Np2”結構的短語。 這1000個短語的動賓與定中的比例大約是73,也就是說和鄒先生的調查結果大體相同語料庫調查是利用北京語言文化大學開發的CCRL檢索工具檢索瞭約145萬字的語料庫,這個語料庫中的語料包括小說、散文、報告文學、人民日報社論。 其中小說和報告文學約77萬字,檢索出1000條“Vp+Np1+的+Np2”結構的短語,動賓結構的630條,定中結構的370條,比例約為171。 散文約34萬字,檢索出500條“Vp+Npl+的+Np2”結構的短語,動賓結構的為313條,定中結構的187條,比例約為171。 議論文約34萬字,檢索出500條“Vp+Npl+的+Np2”結構的短語,動賓結構的293,定中結構的207條,比例約為141。 從語料庫中檢索出的2000條”Vp+Npl+的+Np2”結構的短語中,動賓結構的總數為1236條,定中結構的764條,總的比例約為161。 這2000條短語中有歧義的短語59條,在原文本中屬於動賓結構的537條,屬於定中結構的6條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不論是哪種文體,對於“Vp+Np1+的+Np2”結構的短語來說,都是動賓結構的語用頻率高一些,定中結構的語用頻率低一些。 但是,這並不能證明,“Vp+Np1+的+Np2”結構的歧義短語的語感傾向是動賓的。 上文已經說過,“Vp+Np1+的+Np2”這種歧義結構,具體的句例不同,那麼第一語感傾向是不一樣的,不能籠統地說這種結構總的語感傾向是什麼。 對於傾向性不明顯的歧義短語,人們的語感傾向於定中。 而在語用中,出現頻率高的卻是動賓結構可見,語頻效應理論不能解釋“Vp+Np1+的+Np2”歧義結構語感傾向問題。 雖然語頻效應是一種非常好的語言研究方法,在語言學研究中使用頻率極高,但它也不是萬能的,也有它的適用范圍和適用對象。 同時,運用語頻效應理論時,也要註意所用語料的語體的全面性,以免以偏概全。 比如張亞旭等先生所選的1000條短語中,定中多於動賓,而筆者檢索到的3000條短語中,動賓多於定中。 這也許與所選語料的語體有關 五、餘論李晉霞在制約“V雙+N雙”優先理解方式的因素一文中列舉瞭16種制約歧義結構優先度的原因,她認為“有些V雙+N雙采取何種優先理解方式以社會常識為標準,反映社會常態的理解方式是優先理解方式”6。 這條原則同樣適合我們。 張亞旭在實驗中也做瞭“事件典型性評定”,即考察“歧義短語不同結構所對應8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性或合理性”3。 也就是說,在語用中出現的相對頻率及符合生活常識的相對程度,是決定“Vp+Np1+的+Np2”歧義結構語感傾向的重要因素,如果兩種理解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的合理性及使用頻率相差懸殊,那麼,這個短語的語感傾向就會很明顯,如“拉著小王的手”和“怠慢客人的孩子”;如果兩種理解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的合理性及使用頻率相差無幾,那麼,我們很難判斷出語感的傾向性,如“熱愛人民的軍隊”那麼,這些傾向性不明顯的歧義短語的語感傾向的制約因素到底是什麼呢?到目前為止,仍是說法不一,張亞旭先生用“動詞論題結構與語義完整性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他認為,從動詞論題結構來看,“Vp+Np1+的+Np2”如果按偏正結構分析,那麼,它在語義上是完整的,而倘若按述賓結構分析,它在語義上則是不完整的。 以“關心學校的教師”為例,如果按偏正結構分析,那麼,除瞭構成動詞內部論題結構的動詞“關心”和動詞受事(由“學校”來充當)之外,它還包含瞭構成動詞外部論題結構的重要成分,即動詞施事“教師”。 如果按述賓結構分析,該短語則僅僅提供瞭構成動詞內部論題結構的成分,而未提供構成動詞外部論題結構的成分,即動詞施事3。 尤慶學也提出瞭同樣的看法,“Vp+Np1+的+Np2”的歧義句例語感上明顯傾向於首選定中義,這可能是由於動賓義的語義結構不如定中義完整,語義自足能力弱一些。 動賓義語義結構缺主語,而定中義的NP2是NP1的潛主語7。 戴9黎剛的解釋是在“Vp+Np1+的+Np2”的結構中,因為Np1在線性序列中的位置比較接近Vp,而Np2與Vp相隔較遠,根據思維的一般原則即人的思維總是趨向於從簡單到復雜、從近到遠、從直接到間接的原則,這樣一來Np1就比Np2容易跟Vp搭配起來5。 筆者認為,張的“語義完整性理論”還是有說服力的。 但是,這個問題還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參考文獻1李峰論歧義的制約J社科論壇,1994, (3)2尤慶學歧義度的調查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杵磨针翻译工作总结
- 护理职业暴露防护与处理
- 社区家长志愿者培训
- 物流部门主管年终工作总结
- 亲子关系处理课件
- 长江保护情况汇报
- 事故发生后的安全培训课件
- 公司级别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脑梗塞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 事业单位教材课件
- 制药企业GMP生产质量管理培训资料
- 4.1.2+无理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土地管理法测试题及答案
- 书记主任一肩挑表态发言【七篇】
- 动火、高处、受限作业证模板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单元(表格式)
- GB/T 4798.5-2007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5部分:地面车辆使用
- 12YJ6 外装修标准图集
- 阅读与思考(选学)为什么要证明课件
- HPLC高效液相色谱解读课件
- 中医诊断学望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