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七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七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七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4页
第七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组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姮娥(hun) 脊梁(j) 模式(m) 不省人事(shng)B . 荣膺(yng) 慨叹(ki) 譬如(p) 茅塞顿开(si)C . 箴言(zhn) 玄虚(xun) 滞留(zh) 乳臭末干(xi)D . 创意(chung) 休祲(jng) 豢养(hun) 浑身解数(ji)2.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来势凶凶 荒草萋萋 欺骗 家瑜户晓B . 九曲连环 一泻千里 书藉 锋芒必露C . 妇儒皆知 人声鼎沸 逦歌 秩序井然D . 当之无愧 杂乱无章 叮嘱 鞠躬尽瘁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人格的高洁,灵魂的纯净,思想的深邃,都可以在淡泊中孕育。B . 岸边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妖娆轻舞,惹得湖水也荡起了层层涟漪。C . 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D . 虽然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4. (2分)(2013曲靖)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B . 群众的好干部陈家顺,以农民工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被称为“卧底局长”。C .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D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5.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曾发表报告指出,造成我国就业困难的原因是由于就业“三撞车”导致的。(删去“由于”)B . 随着二维码与公示系统无缝链接的实现,为企业自律、部门监管和社会共治奠定坚实的基础。(删去“随着”)C . 人类工业的发展是否超过临界点,是近现代以来对湖泊生态维护的最大因素。(将“维护”改为“影响”)D .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提出要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30%左右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删去“左右”)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6. (7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苏轼定风波)_,贏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因思杜陵梦,_。(温庭筠商山早行)一轮秋影转金波,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信任和重用的句子是_,_。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即使遇到祸患也要挺身而出的句子是_,_。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7. (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夙夜忧叹_庶竭驽钝_恐托付不效_斟酌损益_(2)翻译下列句子。 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3)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最正确的一种是( ) A . 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B . 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C . 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D . 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 【链接材料】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重,传命召见当时还在成都的诸葛亮。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如果我的继承人刘禅能够辅助的话,就辅助他。如果他不具备君主的才干,你可以自己取代他的帝位。”诸葛亮哭泣着说:“我当用尽自己辅助的能力,献出忠君不二的气节,一直到死!”刘备又下诏书命令刘禅:“你和丞相一起处理事务,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他”。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锄李锐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洒在百亩;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牧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暈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祥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词候它们,牧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馒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幻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主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文章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主要写了六安爷去百亩园锄地的故事。B . 六安爷固执地去百亩园锄地,因为他对这块土地很有感情。C . 西湾村人最终放弃了这块世代养育他们的百亩园。D . 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告诉人们保护环境很重要。(2)按要求回答问题。请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的数字,说说它的妙处。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小谢和小李读到下面这句话时,在朗读的重音上出现了分歧。小谢认为重音落在“一次又一次”,小李认为重音落在“稳稳地”。你更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晷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榣摆的苗垅里去。(3)“我不是在锄地,我在过瘾。”这句话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4)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理解小说标题“锄”的含义。 材料链接一:著名作家李锐小说集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共收入短篇小说十六篇,每篇小说的题目都是一件农具,比如镢、锨、锄、镰、斧、扁担等,这些农具草蛇灰线般地出现在小说中,并以其为线索展开叙述。有趣的是,小说将图片和文字、文言和白话、史料和虚构、历史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融合在一起,李锐称之为自己独创的“超文体拼贴”,试图以一件件农具串联起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地的农村故事。京华时报(2006-10-23第023版)材料链接二:在山西吕梁山长达6年的知青生活,让我深深感到农具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当这些延续了几千年的农具、风情开始在中国农村消失,甚至连土地也在消失时,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李锐9.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天的橡树冬天里一个清新的早晨,年轻的安娜老师正在上课:“名词是一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类”“我可以进来吗?”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脚穿一双旧毡靴,靴子前端沾满了泥,睫毛上挂满了白霜,圆圆的小脸蛋被风吹得红扑扑,似裂开一般。“又迟到了,莎乌斯基。”安娜的声调带点儿哀伤,莎乌斯基赶紧溜到座位上。“都清楚了吗?很好,那么给我举几个例子。”安娜问。“猫。”有人结结巴巴地开了头。得到肯定后,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窗户、桌子、牛肉突然,像是刚从睡梦中惊醒,莎乌斯基猛地站了起来,急切地嚷道:“冬天的橡树。”他的话脱口而出,象是有个深藏在心底的秘密,非要倾吐出来与大家共享不可。“坐下,莎乌斯基。这就是迟到的后果。橡树才是名词”下课后安娜对莎乌斯基说道。“你为何总是迟到?从你家到学校走公路不过半小时啊!”“可我从不走公路,我常抄森林里的一条近道。”“这样可不太好,莎乌斯基,我不得不找你母亲谈谈。她三点钟上班,两点钟上完课我们就一起去吧!”莎乌斯基搓着指缝间的泥巴。放学了,莎乌斯基领着安娜沿着学校后边的小路走进了森林。森林里一片白,只有高大婆娑的白桦树的树梢在高处幽然发黑,纤细的枝条伸展在蓝天中。“是一头驯鹿过去了!”看到安娜对地上的足迹感兴趣,莎乌斯基说,像是在说一位善良的熟人,“不过,您别怕,驯鹿是很温顺的。”森林不断地延伸着,好像这些树、雪堆和寂静没有尽头。突然,树木们似乎都毕恭毕敬地让开了。在一片开阔、洒满阳光的林间空地中央,耸立着一棵高大粗壮的橡树,绽开的树皮上堆满白雪,使粗大的树干乍看上去象是灌注了白银。“冬天的橡树”,安娜惊叹不已。她走近橡树,在闪闪发光的树干下停住了。莎乌斯基没有觉察到老师激荡的心情,在树根旁忙忙碌碌。“快过来看呀!老师。”他大喊,他扒开一团沾着泥土的积雪和紧贴下面的枯草。那里躺着一只僵硬的褐色青蛙。“它在装死。只要太阳把它晒暖一点,它马上就会跳走。”莎乌斯基领着安娜在他熟悉的小天地里漫游。橡树脚下栖息着许多住户:刺猬、甲壳虫、蜥蜴、瓢虫安娜越看越入迷。“呀!妈妈上班去了!”莎乌斯基焦急地说。安娜一看表,三点一刻。她低头对莎乌斯基说道:“没什么,莎乌斯基,这只能证明捷径并不是一条最理想的路,从现在起,你还得沿公路去学校。”莎乌斯基一声不吭。天哪!安娜痛苦地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她想起了课堂的情形,她的讲解是多么苍白枯燥,而语言本身是鲜活美妙的,如同丰富的生活。“莎乌斯基,谢谢你带我散步,不过你也可以走这条路。”“谢谢您,老师。”莎乌斯基脸红了,他想对安娜保证今后决不再迟到,但又怕自己食言。停了一会儿,他真诚地说,“老师,我送您”“不用了。我自己能找着路。”安娜说,莎乌斯基从地上拾起一根小棍子,递给安娜,“要是驯鹿过来,您就抽它的背,它就会跑掉的,最好只是晃一晃 , 要不然它受了委屈会离开森林的。”离去不远,安娜回望了橡树一眼,落日在树上洒一抹余辉,一个瘦小的身影站在树干下。现在安娜明白了,森林中最让人惊讶的并非冬天的橡树,而是一个脚穿旧毡靴,身着补丁衣的孩子。(1)以安娜为叙述对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事件安娜因莎乌斯基迟到,上课回答错误,决定家访。_。_。(2)这篇文章运用了伏笔的表现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冬天的橡树”,安娜惊叹不已。莎乌斯基从地上拾起一根小棍子,递给安娜,“要是驯鹿过来,您就抽它的背,它就会跑掉的,最好只是晃一晃 , 要不然它受了委屈会离开森林的。(4)安娜未能完成到莎乌斯基的家访,有人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家访,也有人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家访,你是怎样认为的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感悟谈谈。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1)鲁达为什么“大踏步去了”?从以上言行中,你读出了鲁达怎样的性格。 (2)请写出这则故事的名称,然后再写一个与鲁达相关的经典故事名称。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11. (9分)“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随。”我国竹资源丰富。竹文化源远流长。为更好地传承竹文化,某校开展了以“竹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竹文化氛围,请你仿照示例提出两个建议。 如:在校园张贴悬挂竹画、竹诗。(2)请仿照下面的画线句进行仿写,注意语言连贯得体。 中国人自古爱竹,不但因为它形、色、音的自然美感,更因其刚劲挺拔、虚怀若谷的意蕴之美。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日奋进;竹外直中通 , 襟怀若谷,曰虚怀(3)请将下面收集到的新闻用一句话告诉你的同学。(不超过15字) 为充分展示竹文化,迎接扬州建城2500周年及“418”国际经贸旅游节的到来,4月1日上午,个园第三届“竹文化节”在北区草坪拉开帷幕。此次“竹文化节”的主题为“竹韵悠扬”,包括“丝竹雅韵”音乐会、琴咏个园、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奖”评选、空竹大赛、万只风铃展、“畅游江苏悦赏繁春”全民随手拍等十项主题活动。整个活动将持续到6月15日。“竹文化节”活动,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体验不一般的“竹文化”,既丰富了游园内涵,又提升了游园品质,向扬州建城250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4)学校准备举行“丝竹雅韵”音乐会演,请改正下面通知中不恰当的地方。 通知为了弘扬和继承竹文化,我校将于4月1日在学校礼堂举办“丝竹雅韵”音乐会演。请我校广大师生准时参加。2017年3月26日中学七、 作文 (共2题;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