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1.doc_第1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1.doc_第2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1.doc_第3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1.doc_第4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1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8题;共53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我看见他pn shn_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jun k_在共和国的史册上。这个物理学家h yn yu s_地回答:“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qio mio ju ln_。2.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B . 小张今天下午才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C .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 , 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D .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3. (2分)(2015山东滨州)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对经典最好的保护是发展,是创造,是让我们文化典藏的宝库越来越丰富。这样才能使我们文化和文学的参天大树更加根深叶茂,蓬勃生长。既自觉地守护民族文化的精髓,又关照时代,引领社会。仅仅有保护和传承终归是被动的,应该积极开拓创造,为人类贡献更多更好的作品。这就需要我们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A . B . C . D . 4.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B . 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在公路上飞快地奔跑。C . 如果没有这些生灵,大自然才会失去了色彩。D . 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5. (12分)(2014福建)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1)子曰:“见贤思齐焉,_。”论语里仁(2)蒹葭苍苍,_。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3)予独爱莲之_ ,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烽火连三月,_。_ ,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5)田家少闲月,_。_ , 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6)_ , 小桥流水人家,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古诗中有许多描写“月亮”的句子,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_ , _。6. (2分)读下面一则对话,简答问题。三个浑身泥土的淘气孩子抱住妈妈的脖子,问:“妈妈,明天是你的生日,你要什么呢?”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只要三个干干净净的乖孩子。”儿子们异口同声地嚷道:“真好,这样我们就有六兄弟啦!”妈妈话中的意思是:_孩子们答话的言外之意是:_7. (9分)名著阅读。(1)水浒传中塑造的水浒英雄绝大部分都是青壮年汉子,但也同时塑造了三位女将,请写出其中两位女将及其绰号:_ _(2)水浒中一直安分守己、隐忍退让的林冲最后被逼上了梁山。请简要概括一个能反映林冲隐忍退让性格的情节。(3)下列故事出自水浒,如果要你以“合作”为话题发表议论,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个故事作为你表达观点的依据,并简述理由。A大闹桃花村 B汴京城卖刀C智取生辰纲 D三打祝家庄我选择_,理由:_8. (20分)综合性学习雨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可以说,雨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它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但是,雨也给人类带来灾难。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雨的风韵雅致、奔涌气势(1)活动一:听雨雨啊,大自然一个跳跃的音符。不同的季节,雨给我们的感受都不一样,给人的心情也颇有不同。请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对雨的所见所闻,找出一些描写对于各个季节的雨的声音词语。春季的雨:夏季的雨:秋季的雨:冬季的雨:(2)活动二: 说雨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农人眼中的雨是丰收而喜悦的,灾民眼中的雨是充满无助的,这就是大自然的雨变化无穷,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请你站在科学的角度讲述你心目中雨的别样情形:我们眼中的雨: (3)活动三:赏雨雨,正是因为她的多姿。她的风情,让总多的文人墨客作为抒发情感的对象。同学们平时肯定收集了很多有关雨的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我收集的诗句: (4)活动四:写雨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当人们在观雨时,把自己的感情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义。请指出下面两句诗诗象征意义。“屋漏偏逢连夜雨”“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姥姥的端午王瀛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脚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 , 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1)第节在全文中起了哪些作用?请作出具体分析。(2)第节和第节画线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姥姥什么样的感情?(3)文章的第小节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写“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什么作用?(4)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作者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10. (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享福与吃苦何仲英现在我国人的大毛病,是只图享福,不愿吃苦。有许多青年人看见人家享福,羡慕得很;勉强他们暂吃辛苦,而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希冀,总是对准享福的方面去进行。只望“做得人上人”,不愿“吃得苦中苦”。这种观念,虽不敢说普遍存在于一般青年的脑海当中,但至少有一部分,甚至有一大部分,我们不得不注意,不得不觉悟。我们不必希望做“人上人”。我既是人中一人,就当尽人的一份责任。没有农夫,哪里有饭吃?没有瓦匠、木匠,哪里有房子住?没有工、商,哪里有物品?没有效命沙场的战士,哪里可以克服敌人,保护我们的安全?没有呕心绞脑的学人,哪里会有发明、发现和著述,安慰我们的精神?我们一时一刻的需要,都有无数的劳动者无论是劳心或劳力辛辛苦苦地来供给,而我们坐享其福;我们若不是也吃一点苦,也尽一点责,我们非但对不起他们,也何以对得起自己呢?我们须知最可敬爱的,是世上最大多数的平民,他们尽管做一天人,干一天事,他们的生命,总是完全靠吃苦来撑持的。吃苦的人多,社会国家自然富强;吃苦的人少,社会国家自然衰弱。若是都要享福,不愿吃苦,国家未有不亡,享福也就等于泡影,终致吃苦而已!我们翻开历史来看,古今中外,几多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吃苦磨炼出来的?孔子一车两马,周游天下,宁受天下人揶揄,而救世之心,终不稍减,奔波之苦,迄未挂怀。这种吃苦的精神,尤其是我们应该崇尚的。再看看晋朝名臣陶侃,他怕生活过于松散,每天要搬砖头;英国名相格兰斯顿,每日午饭后要劈一个钟头的柴。难道他们一个要做瓦匠,一个要做火伕吗?笑话,笑话,他们决不是的。他们不过借此锻炼吃苦的精神,恐怕身体安逸了,将来不能做事,他们的用心,是很深的。论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大学又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王阳明解说道:“闲居时有何不善可为,只有一种懒散精神,漫无着落,便是万恶渊薮,便是小人无忌惮处。”前清末年,京城里旗人个个总靠一份口粮,舒舒服服过日子,个个都是整日地拿着一个雀笼,口里哼着几句京腔,这种暮气的现象,哪里还能够支持得住国家!我们不怕享不到福,只怕吃不到苦。享福、吃苦,都是有代价的。以吃苦始者,多以享福终。吃一己之苦者,享一己之福;吃众人之苦者,享众人之福。真正会享福的,先要备尝艰苦,而后苦尽甜来,始有滋味。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磨炼意志的最好机会,这是鼓励吃苦的不二法门。我们虽不必有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概,但至少要有陶侃、格兰斯顿的勤恳不懈的精神。我们虽不见得有什么大苦可吃,但至少要屏除一切奢侈浮靡的不良习惯。做人要从吃苦做起,吃苦要从微处做起。“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这是对诸位的一点贡献。(有删改)(1)结合全文,梳理并概括作者的论证思路。 (2)文章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3)请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选取一个事例(本文事例除外)论证作者的观点。 三、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11. (2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倾之,延徽亡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德明曰:“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来,如丧手目;今往诣之,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复入契丹。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节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契丹主怒其不拜( ) 安肯害我 ( )既省母,遂复入契丹( )契丹主待之益厚 ( )(2)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此今之贤者A . 马之千里者(马说)B .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C . 千里之能(马说)D . 何陋之有(陋室铭)(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由是汉人各安生业(4)翻译下列句子。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5)韩延徽在契丹国被重用的原因有哪些?(不少于两点)12. (2分)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A . 这首词上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词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B . 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C . 词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D . 词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词人粗犷、豪放的风格。13. (5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请以“唱起那首熟悉的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感动中国人物央宗和卓嘎姐妹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走了,这几千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就没有中国人了。这是多么朴素的家国情怀!继电影战狼2后,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再次引爆了国人的爱国情。相信身为炎黄子孙的你,内心也一定澎湃着爱国之情!请以“爱国”为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