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客运站调研报告_第1页
合肥客运站调研报告_第2页
合肥客运站调研报告_第3页
合肥客运站调研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韦慧琴班级:11城规1班学号:11202910128指导老师:段伟、吴敏 合肥客运站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13/11/132013/11/14调研地点:南门客运站、明光路汽车站、客运总站调研目的:1、培养调查、分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2、了解建筑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的重要性; 3、熟悉交通类建筑的功能组成、流线与布局等; 4、学习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柱网布置。汽车客运站对大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有谁又能真正了解呢?汽车客运站是城市交通建设的基础设施,是道路运输经营者为旅客提供运输等站务服务的场所。作为一个城市的交通枢纽,是城市的门户,亦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是物质与文化交流的纽带。所以,客运站的设计要能够体现城市特征,以建筑的语汇表达当地典型的文化特征,在确保各项功能合理、人车流畅通的情况下,实现“快捷、高效”。刚开始拿到课题时有点迷茫,虽然汽车站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但平时没有真正地了解它、认识它。从老师讲解的一些知识和我自己去图书馆查阅的一些相关资料和规范来看,我对汽车站有了大致的认识,但还没有确切的一些感受。于是我决定和小组成员一起去感受一些汽车站的风貌、布局和尺度等。第一站来到的是南门客运站。以前都是坐公交或是打的,现在是骑车去的,感受自然不同。南门客运站位于东流路和宿松路交叉口向南1.3公里,三大高速和合肥主干道交汇处,交通量大,环境复杂。 进进出出的走了几遍,发现功能分区还是比较明确的,辅助部分和主体部分合理分割但又相互联系。南门站按严格意义上说只能算三级车站,很多不符合原本的设计方案。站内设有检票口12个,发车位18个,足以满足旅客的要求。售票厅的位置与建筑的入口有穿插,若是人多时则恐怕会干扰排队买票的乘客和进门的乘客。候车厅的西侧设有商店值班室等,可以很好地防止西晒又能得到充足的采光。客运站内部设计简单明确,但缺少绿化的点缀来缓解下人们疲劳的眼睛。站前广场相对来说较小,但其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站场大概可以停70多辆客车,周边设有检修部加油站,方便客车的维修。关于进出口方面,分别设有一个进站和出站口,人车分流,但车流的出站会与进站的人群有交叉,影响客车的快速高效运行。建议将建筑北侧的绿化取缔掉,人车流调换,这样既解决流线问题又可拓宽出站道路的宽度。绿化部分则可以在建筑内部加以点缀和融合。无障碍设计方面,入口处设有无障碍坡道,但坡度比不符合规范。立面的设计也很单调无什么美感可言,就是一个长形的盒子。可以适当地加以曲线的变化,赋予车站柔美感。立面可以有一些穿插的元素,凸出来或凹进去,加以层次的变化感。南门客运站总的来说,只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没有过多地考虑乘客的舒适度与幸福度。简单说来就是一个转换站,把乘客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可汽车站不单单是转换站,更是要为乘客考虑一切,让他们拥有幸福感。第二站来到的是明光路汽车站,位于明光路168号,区位环境拥挤,区域局限性较大。周围交通量挺大,但相对来说比较混乱,有在建的地铁2号线。该车站属于二级客运站,19个检票口,12个售票口。该汽车站功能布局采用“包围式”使得功能分区明确而又很好地联系起来。公厕的设置既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最好在站内也设一个公厕,方便乘客使用。站场内未设置检修部,只有清洗部。由于采用包围式,导致乘客流线过于狭长,不方便出行,且将安全疏散通道与乘客出站道路设为一条,不符合规范。站内流线清晰不交叉,方便人流进出,尺度也较适宜,给人以舒适感。站场内车辆停放混乱,并未按照停车位停放,影响车辆的运行效率也影响美观。调研进入站场内部曾多次被管理员提醒注意车辆,因车辆停放不整齐,视线无法到达,影响人的正常判断。估算了下,站场大概可停80多辆客车,出租车和小汽车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设出站口和进站口,人车分流,互不干扰。第三站是客运总站,位于站前路,紧邻合肥火车站,便于公铁分流,属于一级客运站。周围有火车站和公交总站以及在建的地铁1号线,该站是交通枢纽部分。周边多为商业型建筑,东南角则是一大型的居住小区;建筑的用地为规整的方形地块,地势平坦;将主入口开在城市主干道,而将客车的进出口设在车流量较小的次干道上,较好的处理了与城市拥挤交通的关系,建筑造型为长方形,前后广场有清晰的划分。建筑主体部分在中间部位,辅助空间靠边布置,联系依然紧密。合肥汽车客运总站用车站主体把前广场与停车场隔开。车辆进站,下客维修清洗,旅客出站,旅客上车,汽车出站这一系列动作呈一条环状流线完成,所以在功能安排上还是比较合理的。旅客离线和车辆停运流线简短、高效、快捷,符合本次设计的主题。该站的大厅顶部有悬挂指示牌,图文结合,便于旅客寻找。候车室还专门开设母婴和残疾人专用候车区域。以上设计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安排理念,为游客提供了优质、安全、舒适的乘车条件。另外由于车站正面朝北,故主入口处常年无阳光照射,但却设大面积玻璃幕墙,不免有些遗憾。站内设徽州文化展区供来往游客欣赏,但并未在建筑立面或是站内增添徽州文化元素,地域文化特征没有表现出来,不能简单明了为乘客展现徽州文化。从调研的三个车站的比较和一些资料的获取来看,设计车站和现在的车站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如下:1、 比如像明光路汽车站的一些老城区地方,在规划时,应该将城市老建筑群体改造为开放式广场,一方面增加城市的绿化,另一方面,可作为汽车站的缓冲地区,减缓汽车站附近的交通压力。2、 车站建筑应该是具有导向性、方向性的建筑,应在建筑前的广场设导向性强的水平和垂直分割流。3、 车站建筑要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以建筑语言体现文化特征,彰显城市精神风貌。可从当地的文化积累和历史遗留中加以取舍,创造一些元素或是符号表达地域文化的存在。4、 汽车站的站前广场要布置一定的绿化,包括草坪、花坛、灌木。绿化的存在会令心焦赶车的旅客心情舒畅,改善站前广场的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