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1页
第 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2页
第 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3页
第 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4页
第 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12课 1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认识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课标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1 背景 1 76 78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原因 两个凡是 占统治地位 2 1978思想界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思想基础 3 邓小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讲话 指导思想 2 内容 1 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政治 抛弃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方针 3 确定工作重心的转移 最主要 4 确定改革开放的决策 3 意义 重大转折 起点 1 彻底结束 左倾 错误的束缚 实现党的思想 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2 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3 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思想 两个凡是 实事求是政治 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 经济体制改革 一 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改革的原因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影响生产力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 时间 20世纪50年代 21世纪初 二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 首先进行改革的原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人民公社体制制约农业的发展安徽四川发生严重自然灾害 尝试改革实验 2 主要内容 A 改革经营方式B 改革管理方式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 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 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人民公社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异同 撤销人民公社 建立乡 镇政府 撤销生产大队 建立村民委员会 土地所有制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3 意义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带来农村的历史性巨变 在1956年 上海的天气很热 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的措施 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 主要是风扇 鼓风机 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 要经过层层报批 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 要盖十一个图章 等最后的图章盖完 夏天已经过去了 上述案例说明了什么 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自主权 不能发挥创造性 积极性 行政指令管理经济 造成了官僚主义和大量的资源浪费 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 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1984年后 1 原因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 2 中心环节 增加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3 内容 管理体制改革 所有制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 4 意义 四 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企业有了竞争机制 增强了活力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效益显著提高 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 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 农村 经营方式改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 管理方式改变 人民公社 乡 镇 人民公社体制 集体 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经济体制改革措施 生产大队 村民委员会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内外形势 二 提出 1992年邓小平 南方谈话 内容 三 建立过程 1992年中共十四大 确立目标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基本框架 1997年中共十五大 进一步完善理论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四 作用 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 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你或家庭带来了哪些影响 广州三件宝的重大变化 传统三件宝 陈皮老姜禾秆草50年代三件宝 司机医生猪肉佬80年代三件宝 电视冰箱洗衣机90年代三件宝 买楼买车买电脑 思考 1 中国的计划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 2 是在什么时候最终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理论的 这一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是在什么时候 有何表现 3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 20世纪50年代 1997年十五大 21世纪初 95 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资源配置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确立 小结 计划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转折 决策 目标 市场经济 1 首先试行包产到组 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A安徽 四川B安徽 江西C福建 四川D安徽 广西2 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 正确的A 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 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C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 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3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包括 政社合一 经营管理高度集中 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A B C D 4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的一副春联写道 借新帐还旧帐帐帐不清 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 横批 已经过去 这副对联说明了A 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B 旧中国农民悲惨生活已成过去C 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D 5 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 澄清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的是A 1992年初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B 1992年10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