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检验_第1页
食品感官检验_第2页
食品感官检验_第3页
食品感官检验_第4页
食品感官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感官检验 感官分析的定义 感官即感觉器官 主要存在于人体外部 它由感觉细胞或一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的细胞组成 感官分析 人体的感觉细胞或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的细胞获得刺激后 能将这些刺激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 经过大脑的分析产生视觉 嗅觉 味觉 听觉 触觉 感官分析类型 分析型感官分析 偏爱型感官分析 分析型感官分析 定义 必备条件 评价基准的标准化 试验条件的标准化 制备样品的容器 实验室环境条件 评价员的选定 基本条件 工作原则 评价员的培训 评价员的选定 培训 一 基本味道的识别 甜味 16g l蔗糖溶液 酸味 0 5g l柠檬酸溶液 咸味 3g l氯化钠溶液 苦味 0 1g l咖啡因溶液 二点检验法 三点检验法 评价员的选定 培训 二 描述分析技术 描述符 定义 是评价小组成员根据产品的类别或按照自己的兴趣创造出的科学语言 特征 定性描述分析 是评价小组成员通过一致性讨论而产生对所描述产品特定的描述符如 对下列样品 颜色 的确定 评价员的选定 培训 三 定量描述分析 步骤 选取样品 特性特征的鉴定 感觉顺序的确定 强度评价 用数字评估 用直线评估 评价员的选定 培训 四 强度变化的评估用曲线 时间 感觉强度曲线 表现从接触样品刺激到脱离样品刺激的感觉强度变化 如食品中的甜 苦等 甜 苦 时间 感觉 10 20 30 40 1 2 评价员的选定 培训 五 调味西红柿酱的剖面描述结果 雷达图 丁香 肉桂 甜度 胡椒 西红柿 结果报告 例 感官的特征 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在一定范围内的刺激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 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 感官会产生疲劳现象 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 味觉 味觉的定义 味觉是可溶性呈味物质在口腔中对味感受体进行刺激后产生的反应 即口腔内味蕾对味道刺激的感觉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 通过直接刺激味蕾细胞而产生的基本味道 酸 甜 苦 咸 舌头不同部位的敏感性 苦 酸 甜 咸 味蕾 味的阈值 所谓阈值是指能感受到该物质的最低浓度 由一定数量的味觉专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品尝评定 得出其统计值 阈值分为 绝对阈值 差别阈值和最终阈值 基本味道的绝对阈值 味感产生的基本途径 可溶性物质进入口腔后 在舌头肌肉运动作用下 呈味物质与味蕾接触 呈味物质刺激味蕾中的味细胞 神经系统以脉冲的形式将这种刺激传导至大脑的味觉中枢 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 产生味感 影响味感的主要因素 一 呈味物质的结构呈味物质的结构是影响味感的内因 分子结构上的微小改变也会使其味感发生极大的变化 如 两个葡萄糖以 1 6 糖苷键结合为异麦芽糖时有甜味 而以 1 6 糖苷键结合为龙胆二糖时有苦味而无甜味 影响味感的主要因素 二 温度的影响 甜 酸味的最佳感觉温度为 35 50 咸味的最佳感觉温度为 18 35 苦味的最佳感觉温度为 10 实验表明 味觉一般在30 上下比较敏锐 而在低于10 或高于50 时各种味觉大多变得迟钝 影响味感的主要因素 三 身体状态的影响 处于饥饿状态会提高味觉敏感性 年龄在70岁以上 味觉的敏感性显著降低 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相乘作用 消杀作用 疲劳作用 品味技巧 样品应一点一点地啜入口内 并使其滑动接触舌的各个部位 样品不得吞咽 在品尝两个样品的中间应用35 的温水漱口去味 精料的味觉品评方法 用沸水制备1 的样液 加盖皿放置3分钟后 进行品评 为使样品浸润整个舌部 每次品评时 送入口腔中的样品量不少于3ml 品评样品时 样液在口中的停留时间应不少于15s 保证人体感受到各种味感 吐出样液后 仔细体会留在口腔中的后口味道 品评多个原料时 先淡后浓 品评样品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60s 以使疲劳的味感受器恢复正常 嗅觉 嗅觉的定义 气味刺激鼻腔内嗅觉细胞而产生的感觉 嗅觉的生理基础 1 嗅黏膜的构造示意图 嗅觉产生的基本途径 空气中气味物质的分子在呼吸作用下与嗅感受器接触 溶解的嗅感物质分子刺激鼻腔内的嗅细胞 神经系统以脉冲的形式将这种刺激传导至大脑的嗅觉中枢 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 产生嗅觉 嗅觉的特性 嗅觉疲劳 嗅觉长期作用于同一种气味刺激而产生的适应现象 如 长时间呆在同一气味的房间内 会感觉不到此气味的存在 嗅觉细胞易产生疲劳而对该气味处于不灵敏状态 但对其他气味仍很敏感 气味物质察觉阈非常低 因此很多自然状态存在的气味物质在稀释后 气味感觉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 嗅技术 嗅觉受体位于鼻腔最上端的嗅上皮内 在正常的呼吸中 吸入的空气并不倾向通过鼻上部 多通过下鼻道和中鼻道 带有气味物质的空气只能极少量而且缓慢地通入鼻腔嗅区 所以只能感受到有轻微的气味 要使空气到达这个区域获得一个明显的嗅觉 就必须作适当用力的吸气 收缩鼻孔 或煽动鼻翼作急促的呼吸 并且把头部稍微低下对准被嗅物质使气味物质自下而上地通入鼻腔 使空气易形成急驶的涡流 气体分子较多地接触嗅上皮 从而引起嗅觉的增强效应 精料的嗅觉品评方法 品评多个原料时 品评样品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30s 用沸水制备1 的样液 加盖皿放置3分钟 移开容器皿盖 稍置1s后 进行品评 此时 挥发性物质和水蒸气的浓度不会太高 气味感觉能力较强 同时还要检验粉末的气味 样液量不超过容器的1 2 以便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样液中的挥发性香味物质 视觉 视觉的定义 光线进入眼睛后产生的感官印象 由此辨别外部世界的差异 视觉产生的途径 外部光线 包括直射光和物体反射光 进入眼球后集中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的光敏细胞接受这些光刺激后自身发生变化而透发电脉冲 脉冲经视神经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