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歌教学的思考_第1页
对诗歌教学的思考_第2页
对诗歌教学的思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诗歌教学的思考 听人讲座,感我心灵文以载道,说诗育人。热情而激烈。 在宝轮中学的名师工作坊的示范课上,来自树人中学的胥文老师用诗意解读了余秋雨的都江堰。一开场,就以滚滚江水引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博大情怀,既而由物及人,由都江堰到长城,由秦始皇到李冰,胥老师用理性和感性相融合的语言之舟,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文章推向了诗的意境。所谓言为心声,每一句话里都有一颗纯净的心灵。中国,是诗的国度。千年的沧桑,千年的诗情。对诗文的热情,对故乡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是发自内心的,是激情而又热烈的。让我们每一个爱国爱乡爱家之人,都情不自禁地受到了感染。热情而广博。 同一天,来自四川省语文教科所的专家段老师,对诗文的理解煞是让人折服。仅是一个“独”字,在“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中,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里,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上,在“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中,“独”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不同,“独”的内涵也相差甚远,对于语文,对于诗文,他说,那是一种享受。因为热爱而享受,因为热爱所以广博。对于诗,段专家已经从诗中走了出来,带领着我们,一步一步,在高楼,在幽谷,在兰舟,在冰天雪地里,去找寻诗意,去享受生活。 热情而透彻。而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程郁缀老先生,在广元外国语学校的演讲,更是师生满堂,人虽多而挤,但无一不被老教授的才华,能力及精神感动,他真挚深情的演讲激起了很多次经久不息的掌声。讲到高昂处,大家都热情如火,而说到伤心处,则很多人都留下了真情的泪水。 老先生以诗经起始,上迄春秋,下至唐宋,思接干载,心游万仞,为四川广元的师生展开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千年诗歌画卷。他说,只有热爱故乡者才能热爱祖国,“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禽兽尚且有故土之恋,何况人乎?”。又说“杜甫之所以被后人称为诗圣,因为他一直关心人民的疾苦,由自己的不幸想到了别人的不幸,越是想到别人的不幸,就会忘记自己的不幸。”程教授从杜甫的诗歌中读出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深刻的做人哲理,他希望现场每个人学会从中国传统的优秀诗歌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做一个有远大志向、有大才华、大胸襟、大气派的人,少想着自己,多想着别人。这就是“好人”的概念。他还讲述了中国人的“傲骨”,他说:晋书陶潜传中的“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和唐刘长卿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诗:“折腰五斗间,黾勉随尘埃。” 都反映了一个中国人的“傲骨”。程教授讲述了诗人“快乐”的心态,他说:陶渊明的“无弦琴”与苏东坡的琴诗古人每以琴书诗酒佐其雅兴,抚琴弄弦,在文人学士中颇为风行。然而东晋名士陶渊明(陶潜),这位写过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并以“田园诗”闻名于世的大诗人,却独异其趣。他好琴而不谙音律,在家中备有“素琴”一张。是一张“无弦琴”,即仅有其形而不能发其音者。然而陶渊明却常常独自在家“抚琴自娱”,煞有介事而又自得其乐。程教授认为,老师不光引导学生如何欣赏诗歌,还应该从诗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他希望人们应该学习诗圣杜甫的“宁苦身以利人”的“利他”精神,“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白居易“大丈夫兼济天下,岂可独善其身”的博大胸襟。他说,做人就要有大胸襟和大气派,只有“大气”才能成“大器”。同时,我们每个人,都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家乡,程教授以孟郊的游子吟讲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说,每个人的一生中有三个“母亲”:即给自己血肉身躯的母亲;给自己知识教养的母校;给自己尊严和精神力量的祖国。三个母亲的恩情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中国人讲求“滴水之恩,涌泉相抱”而“涌泉之恩”,只能“大海相报”,程教授在报告中反复强掉人要心中想着他人,有感恩之心,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格。听程教授的报告,不仅仅收获知识,更主要的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对于诗歌,老先生是热爱的,对于知识,老先生是透彻的。正因为他学得多,懂的多,见识广,所以,他的讲授是有深度,有力度的。他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化,热爱祖国的诗歌,他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陶冶了我们。三位老师对诗歌的热情,对诗文的解读,让我对诗歌教学又多了一些感悟,又多了一些理解。现在就拿我刚上过的一篇辛弃疾的水龙吟 等健康后赏心亭来说说吧。首先,激情导入,地理和历史相融合。我介绍了健康,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健康,找出山东。接着,讲了辛弃疾的三重身份(经历):毕生致力于抗金救国;曾参与农民起义;生于金占领区,仕金官员之后。由此,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他,朝廷会如何对他?这对他的追求有没有影响?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2、听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3、抽读(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4、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5、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三、体会感情,感受形象,合作探究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谈感受)。分析词的上片:上片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没有?词中哪些是景物描写?景物和词人的情感有联系吗?吴钩无用,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分析词的下片: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张翰乐于归隐(正)许汜谋取私利刘备雄才大略(反)桓温叹时光流逝 思考:词人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四小结。 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