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主观题精选及解析.doc_第1页
2017高考地理主观题精选及解析.doc_第2页
2017高考地理主观题精选及解析.doc_第3页
2017高考地理主观题精选及解析.doc_第4页
2017高考地理主观题精选及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简述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6分)(2) 图中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10分)(3) 据报道,近年来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6分)(4) 简析图中60经线东西两侧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8分)(1)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 不利条件:天气多变。(2)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 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3)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温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4)东侧:沿海,航运便利;西侧:安第斯山区,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2、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简析其原因。我国35N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太阳辐射总量大,而气温却低,简述其原因。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手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我国35N西部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旱,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所以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比东部大;但由于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更弱,所以西部地区气温较东部低。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1)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2) 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3) 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减湿作用强。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荟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荟种植。理由:芦荟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水资源缺乏;种植芦荟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张。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崛起,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同时,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走出国门,加快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图是2000-2010年我国四大区域汽车产量的变化图。图是巴西圣保罗州所在区域示意图。1、图所示2000-2010年我国各地区汽车产量的共同趋势是什么。汽车工业向哪一地区集中。(4分)2、圣保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就是巴西重要的汽车工业中心。根据图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该市附近投资建厂的有利工业基础条件。(8分)3、橡胶是汽车轮胎的主要原料。图中阴影地区是巴西橡胶主要产区之一。从该区域的降水特点指出橡胶树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分别说明降水特点的成因。(8分)大幅增长 东部钢铁、化学、纺织工业发达,靠近原料供应地;汽车零部件协作条件优越;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汽车工业发展时间长,经验丰富。有利条件:降水丰沛。原因:赤道低压带控制带来丰沛降水;不利条件:有明显的干季。原因:信风带控制形成干季。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6、下图为“世界四地区简图”,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 (2)当华北正值雨季时,甲、乙、丙、丁四地中,正处于多雨期的是。 (3)丙地气候类型分布面积较小的原因是什么? (4)丁地及其周围沿海地区气候类型分布面积与乙地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有什么不同?并分析乙地气候如此分布原因。 (5)丙地附近海域是世界重要航线,该海域气象条件在冬、夏两季对航海的影响有何不同? (1)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 (2)甲、丙 (3)丙地在30S以南地区的陆地面积较小。(4)该气候类型在丁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分布范围比乙地区大的多。 原因:乙地近海地区有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西风只能影响山脉以西的南北狭长的沿海地区。(与沿岸寒流流经无关) (5)夏季受副高下沉气流控制,风浪较小;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大浪急。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他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2分)(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1)(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一点即可)(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8、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处水循环类型是_; E、F 所示区域的地质构造分别为_、_。(3分)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 、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2分)(3)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 (4分)(4)图中地下水丰富的区域是_(字母)。如果 A 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_。(5分)(1)海陆间循环(1分) 向斜(1分) 背斜(1分) (2)修建水库(1分) 跨流域调水(1分) (3) 使该地降水减少,地表水下渗减少(4分) (4) E (2分) 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枯竭;沿海地带海水人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地面沉降或塌陷;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至少答出三点,满分 3 分)9、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送、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表为1991 年和2008 年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7分)(2)分析 R 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8 分)(3)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12分)(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3)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4)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 10、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8分)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8分)(1)断块山,洪积冲积平原。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分)(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C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A 图表示的是在作用下形成的地貌。(2)B 图是地貌,往往形成于地区;近年由于人类、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 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 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判断理由、;图上的地质构造是,判断理由是;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1)流水沉积 ;三角洲(平原)(2)沙丘;干旱、半干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3)丘陵;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250 米 向斜;中心岩层较新,四周岩层较老。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13、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生于晚明的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地理学家、文学家,被称为“中华游圣”。他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先河。材料二 图是徐霞客旅游线路示意图。他的游历大致分两个阶段,30岁以前主要在华东地区,50岁以后是西南地区,并完成了他对地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有游记为证:“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外俱绵山亘岭,碧簪玉笋之森罗”;石壁下临重江,裂隙两层,一横者下卧波上,一竖者上穹山巅。卧波上者,下石浮敞台,上石斜骞覆之。” (1)据材料二和图说出徐霞客的贡献及文中提及的两个地貌景观名称。(6分) (2)据材料三判断A、B两处哪一个是此类地貌类型,据图说出证据。(6分) (3)材料四为此类地貌中一种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写出该地貌形成过程。(8分) (4)截止到2011年底,按照国家新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为贫困人口,而酉南地区则占我国贫困人口数的40%左右。材料五为我国西南某地农业景观图,这种地理环境可形成一种典型的贫困类型。据材料五为这种贫困类型命名,并据图指出这种贫困产生的原因。(6分)(1)对岩溶(喀斯特)地貌的考察(2分) 典型地貌:石林、孤峰、溶洞(3选2,每点2分,共4分)(2)A(2分) A为众多的封闭、密集的等高线为孤峰形成的峰林,河流为间歇河(明河暗河)(2分)(或B处等高线较稀疏、为不闭合的曲线)(2分),为高原(2分)(3选2,共4分)(3)此地最早为海洋环境,海底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纯净的石灰岩;后地壳上升为陆地,石灰岩受到挤压破裂; 形成水乎和垂直的裂隙;气候炎热多雨:流水顺裂隙溶蚀岩石形成石林地貌。(每点2分,共8分)(4)喀斯特式贫困(2分,合理即得分),原因:耕地不足,土壤贫瘠,地表水、地下水匮乏,石漠化严重(4选2,每个2分,共4分)14、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布说明其成因。(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3) 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4)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2)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淤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15、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性。(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填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对应的自然带是_带。(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和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自然带是_带。(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为基础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为基础的。(1)整体(2)西风带;西南风,风向略。(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4)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纬度;热量;干湿度;水分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6分)(2)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6分)(3)比较图(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8分)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4)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8分)(5)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8分)(1)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2)在滦河河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3)河道变窄,分叉减少。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4)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集聚;促进当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5)制约因素: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多旱涝、寒潮、冰雹、风沙、病虫害、土壤盐碱化等;应对措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17、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1)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8分)(2)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_。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地水分含量_。(4分)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8分)(3)大豆是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之一。从土地资源和市场因素分析中国某企业拟在俄罗斯租地种植大豆原因。(12分)(4)归纳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