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GAUDIO基本知识及原理 一分厂李海新 目录 音响的概念和分类主要机型和特点HI FI音响系统的各项标准LG音响的基本原理维修指南 音响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 指用来扩声和重放声音或专指欣赏音乐用的高品质电子电声装置 音响分类 组合音响和音响组合 组合音响 生产厂家统一设计配套 把几种不同的音响装置组合于一体 音响的概念和分类 音响组合 音响爱好者 根据自己的爱好 对性能和功能的要求以及自己的经济条件 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配置组合 LGAUDIO机种属于组合音响类 LGAUDIO又分CST类和HI FI 高保真音响 类 现在我们公司代加工的LGAUDIO全部是HI FI类 LG音响的归属 主要机型和特点 FFH 170FFH 216 218FFH 217 单卡DECK单碟CD FFH 313 315 513 515 717 818 双卡DECK三碟CD FFH 5500 5600FFH 8800 8900 双卡DECK三碟CD 主要机型和特点 这些机型的结构组成大致相同 而在输出功率上以FFH 818 8800系列输出最大 达到100W 2 而FFH 170 171系列输出功率最小只有10W 2 LG音响的特点 功能多 操作方便 HI FI音响系统的各项标准 各项指标HI FI级LG音响 FFH 313 频率响应40HZ 16KHZ30HZ 30KHZ谐波失真 0 7 0 2 额定输出功率 10W 各通道 30W 2信噪比 81dB 83dB声道分离 40dB 60dB LG音响的基本原理 LGHI FI音响系列由数字调谐器 收音头 卡式座 磁带 CD 功率放大器 电源等主要电路构成 另外还设有遥控电路 音质调整及功能转换 线路输入 AUX 等辅助电路 整机的结构方框图 收音头 磁带 CD机 线路输入 功能转换及音质调整 音量控制 功率放大器 喇叭 显示屏 中央微处理器CPU 遥控 接收电路 电源电路 遥控发射器 至各部份 FFH 313机型整机的结构方框图 工作原理 该机的整机系统功能控制是由一块CPU U COM 发出指令通过CPU扩展控制I O接口电路转送各种功能的信号 由功能选择开关电路根据CPU发出的功能电平信号来执行相应的功能转换 然后传送相应的信号并送到后级放大 最后推动喇叭发声 工作原理 CPU还分别发出指令控制卡式座进行放音 录音 快进 快倒或CD进行放音选曲或收音自动选台等 整机的系统功能控制全部由CPU来完成 遥控接收器所接收到的信号送到CPU 由CPU进行识别判断解码发出指令完成相应的功能 工作原理 CPU在系统功能转换时 CPU会发出短暂的静噪控制信号 并直接作用于功率放大器 从而实现静噪操作 防止功能转换时 喇叭输出转换的噪声信号 LG音响 HI FI类 电路由两块IC 集成块 在外围元件组成 其中IC102 LA1831或LA1832 是AM FM中放 解码IC IC103 LC72131 是频率锁相环IC 结构如下 收音电路的构成 收音机 调谐器 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类 在HI FI类音响一般采用数字调谐式 本收音电路属于数字调谐式 频率锁相 收音电路的构成 数字调谐式是在普通AM FM收音通道基础上实现的 它借助CPU 微处理器 进行手动式自动快速选台 数字显示 波段和频率 并具有电脑记忆电台频率功能 收音电路的构成 在微处理的控制下 由锁相频率合成器产生收音所需的本振信号 并对收音通道各调谐回路进行电子调谐 以实现自动搜索选台和预先记忆功能 也称为自动调谐和电脑记忆 收音简要工作原理 由显示驱动电路与显示电路完成以数字方式 显示接收电台的波段 AM FM 和频率 AM以KHZ为单位 FM以MHZ为单位 收音简要工作原理 由天线感应的高频信号以过FM高频头 高频头内部是由调谐回路 高放 FM本振回路 混频等组成 调谐回路高放再与本振信号混频 混频后得到10 7MHZ的FM中频信号 由高频头中频输出脚输出 FM工作原理 再经过CF101 10 7MHZ陶瓷滤波器 Q101预中放管 输入IC102的 脚 预中放管作用是补偿陶瓷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又使输入IC102的中频信号电平高一些 提高限幅灵敏度和信噪比 FM鉴频器把移相电容做在IC内部 FM工作原理 只在 脚外接鉴频移相调谐回路的10 7MHZ滤波器 鉴频后FM信号经IC10218脚输出后 再进入IC16脚IC内部的FM立体声解码器 立体声解码器由IC内部解码部份的相位检波器 导频检波器和分频器等构成的副载波恢复电路 FM工作原理 将38KHZ的副载波开关信号通过立体声开关加入立体声解码器 经解码后的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从IC第14 15脚输出 再送至后级放大器放大 FM工作原理 AM输入调谐回路由L107内总后ANT线圈与1只变容管组成 本振回路由L107内部的OSC线圈与1只变容管组成 改变变容管的正极电压可同时改变输入回路和本振回路的频率 AM工作原理 输入调谐回路接收到的RF信号输入到IC102LA1831的21脚 本振信号从IC102LA183123脚输入 调谐后的调频信号与本振信号在IC102内部经混频 混频后的AMIF信号由IC102 输出 AM工作原理 通过L104 中周与465KHZ陶瓷滤波器组成的选通滤波组件 滤波后的IF信号又从IC102 脚输入 在IC内部经AM中频放大器放大 AM检波器检波 得到AM音频信号 AM工作原理 从IC10218脚输出再由16脚输到FM立体声解码器 此时导频振荡器受AM FM开关控制处于停振状态 立体声开关无触发信号 AM信号经音频放大后 分别从IC10214 15脚输出左 右声道都是单声道信号 AM工作原理 由晶振电路产生7 2MHZ的基准振荡信号 经参考分频器分频处理 形成参考频率 FM为25KHZ AM为9KHZ 信号后 加至鉴相器 相位检波器 压控振荡器产生的本振信号 数字调谐原理 经可偏程分频器 因FM频段的频率较高FM本振信号需经预分频器按一定分频比预先分频成频率较低的信号 然后吞咽计数器处理才能送入可偏程分频器振信号则直接加入可编程分频器 处理后 也送到鉴相器内 数字调谐原理 与晶振参考频率信号进行相位比较 产生的误差脉冲信号经低通滤波器滤波 并产生控制直接电压去控制压控振荡的工作频率 使之与频率信号同步锁定 数字调谐原理 微处理器为系统控制中心 可对键入频率以参考频率为基准去运算 求得合适的分频比 为可编程分频器和计数器进行置数 数字调谐原理 在用功能键输入所要接收的电台频率后 微处理器会自动进行数据存取处理 按照所要接收的波段为FM或AM 计算出相应的本振频率和分频比 再经数据在存储器给可编程分频器和计数器预置分频器 数字调谐原理 其作用是把输入调谐回路选出来的某种频率电台的高频信号转换成为一个固定的载有音频信号的465KHZ中频信号 并把这一信号耦合传输到中频放大器 变频器 本振电路是由振荡线圈与可变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 其作用是产生一个比输入调谐回路所接收的各个电台信号频率始终高465KHZ调幅中频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 变频器 在调谐时 输入调谐回路选出的外来电台信号与本振信号同时送入混频器 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在混频器内进行差频后 再经过有关选频电路选出中频465KHZ信号 从而完成变频任务 变频器 作用是将变频器送来的465KHZ中频信号选频滤波后再进行电压放大 然后送到检波器电路检波 选频回路多采用LC并联谐振电路或陶瓷滤波器 AM中频放大器 检波器是利用检波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 将AM中频信号中的音频调制信号检取出来 滤波掉其它信号 检波器 AGC电路又称自动增益电路 其作用是自动控制中频放大器的增益 以确保接收电台信号的强 弱变化不至于影响检波器输入端中频信号的幅度大小 当接收的电台信号较强时 AGC电路 从检波器输出的AGC控制电压也增大 此电压使中频放大器的增益减小 反之 当电台信号较弱时 AGC控制电压也降低 使中频放大器的增益变高 这样输入到检波器的中频信号较为稳定 从而达到了自动增益控制的目的 AGC电路 调频 FM 收音电路 调频收音电路由FM高频头 中频放大器 限幅器 鉴频器和立体声解码器组成 FM高频头包括输入调谐回路 高频放大电路 本机振荡电路 变频器和自动频率控制 AFC 电路 输入调谐回路作用是对各调谐电台信号进行预选 把所需要的信号选出来送到高频放大电路 FM高频头 高频放大电路任务是将输入调谐回路选出的电台信号进行选择和放大 提高信噪比 本机振荡电路是用来产生一个始终比高放输出信号高10 7MHZ调频中频的等幅振荡信号 FM高频头 混频器的作用是把调频放大器输出的调频信号和本振电路送来的等幅振荡信号进行差产生10 7MHZ调频中频信号 FM高频头 AFC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和补偿本振频率的漂移 当中频频率偏移时 鉴频器便输出一个变化的电压 与频率漂移相对应 加至变容二极管两端 AFC电路 改变其电容的大小 从而改变本振频率 使混频后的差频恢复到10 7MHZ中频频率上 达到自动频率控制的目的 AFC电路 其功能是对FM中频信号进行选频和放大 保证输出足够幅度的中频信号给限幅器和鉴频器 中频放大器 限幅器作用是将中频放大器输出的调频中频信号进行切割和修正 同时也将叠加在调频波上的寄生调幅干扰信号滤波除掉 使加到鉴频器的信号幅度齐整 限幅器 鉴频器又称频率检波器 其作用是将调频中频信号的频率变化转换成音频信号 鉴频器 FM解码器又称解调器 其作用是将FM鉴频器输出的立体声复合信号进行解码转换成左 L 右 R 声道的音频信号 解码器 功放与电源电路 该机功放级包括输入选择电路 电子音量控制电路 均衡控制电路 功放电路 电源电路 功放与电源电路图 IC702TDA7440电子开关集成电路 内部包括回路信号输入选择 电子音量控制 电子均衡控制 高 中 低三段控制 逻辑控制电路 音量均衡控制电路构成 左右声道的收音 TUNER 信号分别从IC702的 脚和 脚输入 CD信号分别从IC702的 脚和 脚输入 TAPE 磁带 信号分别从IC702的7脚和28脚输入 AUX线路输入信号分别从IC702的 脚和 脚输入 音量均衡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当按动收音选择按键时 CPU IC301 87脚 SDA 便输出控制数据信号给IC702的22脚 通过IC702内部的逻辑控制电路使模拟开关接通收音输入端 从IC702脚 和 脚输出所选出的音频信号 音量均衡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一路输到TAPE的录音输入电路 另一路再送入IC702的 脚和11脚 经过IC702内部的电子音量控制电路和均衡控制电路后26脚和27脚输出 送往功放电路 音量均衡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当旋动音量电位器 VR301 时 音量脉冲控制电平从IC30166脚和77脚输入 键入电路收到控制脉冲后 通过IC70222脚内部的逻辑控制电路控制电子音量电路的电子电位器的阻值大小 实现音量控制功能 音量均衡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均衡控制功能是由CPU IC3010来控制IC702 TDA7440 来完成 在CPU IC301 内部分别内置了几种均衡的曲线 FLAT ROCK POP CLASSIS 按动EQPATT键可对上述几种均衡模式进行调用 音量均衡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CPUIC301根据调用的均衡模式通过87脚输出控制数据信号 控制信号再送入IC702内部电子逻辑电路去控制均衡电子电位器的阻值大小 实现对音频信号频率电平的提升或衰减 音量均衡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MDSS 多重环绕声 电路通过电子电路 展阔左右声道音箱发出的声场 以获得更为广阔的立体声场效果 MDSS电路 功放电路由IC701 TDA7265 和有关外围元件组成 TDA7265是2 20W双声道功率放大集成电路 功放电路 经过IC702 TDA7440 处理过的左右通道音频信号 从26脚和27脚输出 经R702 C702和R753 C752分别送到IC701 TDA7265 的 脚和11脚进行功率放大 放大后的音频信号由IC701 脚和 脚输出至音箱 功放电路工作原理 Q701 Q751是功放静噪管 受CPU IC301 95脚的静噪输出信号控制 当操作各音源选择开关时 IC30195脚由高电平变低电平 Q702由导通状态变成截止 功放电路工作原理 Q701 Q705基板电平也随之变化 将IC70226脚和27脚的输出信号旁路入地而实现转换静噪 IC701 脚是开关机静噪脚 由IC301 LC8665320 通过扩展接口IC控制 功放电路工作原理 当插上整机电源时 IC701 脚是高电平 这时IC701处于静噪状态 没有工作 当按动电源开关开机后 IC301输出控制数据信号通过IC302输出高电平 作用于Q703静噪管基极上 这时IC701由静噪状态转换为工作状态 功放电路工作原理 电源电路中 T701是电源变压器 F702 F703是次级保险管 F701是初级保险管 SW701是输入电压选择开关 F701 SW701是双电源选择供电时才备有 电源电路的构成 D706 D707 D708 D709是整流二极管 IC704是 12V稳压IC IC703是 5V稳压IC IC705是带控制端的 12V稳压IC 电源电路的构成 AC220V电压和AC110V经SW701输入电压选择开关 选择后送入T701的初级 经T701变压后 在其次级各绕组间产生不同的感应电压 其中 脚 脚和 脚间绕组产生两组AC18V电压 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在 脚和 脚间绕组AC3 6V电压 作为荧光显示器的灯丝电压 两组AC18V电压经D706 D707 D708 D709组成的桥式整流后得到 24V电压 作为功放IC的工作电压 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24V电压一路又经IC704 7812 稳压成 12V 作为CD板 12V电源和功能转换ICTDA7440的工作电压 12V电压又通过IC703 7805 二次稳压后得到 5 6V的电压 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作为F PCB显示IC供电电压和CD板 5V供电电压 24V电压另一路IC705 78R12 稳压后 作为M PCB收音部分 TAPE录放电路 还有DECKMOTOR的供电电压 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另外 AC18V一路又经过D703整流压再经R768 限流ZD703 稳压成 5 1V 作为显示IC的电源开关识别电压 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另一路经D705 D704整流后经Q704和ZD704组成的稳压器稳压后得到 27V的电压 作为荧光显示器的驱动电压 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维修指南 一 故障名 AM正常 FM波形失真分析 由于FM工作频率较高 所对电路的电压要求特别高 即脉动的交流成分要小 用示波器可测得到交流成分 用数字万用表测得5 6V电压达6 8V 电源部分C757开路 请看方框图 二 故障名 FM分离时按单声道 立体声键时有 呯呯 声分析 用示波器可观察 当按MODE RIF键时 波形跳动 用高频示波器探测IC1011415脚时 可观 察到波形跳动 说明故障在IC101处 对IC101更换后无效果 但FM分离单声道或立体声转换靠IC10213脚控制 用高频示波器对13脚监测可发现到转换时有干扰信号存在 对IC102予 以更换无效果 影响FM关系最大的是7 2MHZ晶振 立体声与自选功能相互牵连最大 更换X104后 故障消失 请看方框图 三 故障名 FM无分离 AM无自选分析 FM始终无分离 AM输入信号在30dB以内可以看到杂波 示波器下半轴部分波形产生平顶失真 形如刀削 了一样 信号逐渐增大 杂波越来越小 最后几乎完全没有 始终伴随着两种不良 可怀疑电源部分及收音公共部分 但电压无异常 IC1011920脚是收音公共通道之一 结合 信 号增大时 AM波形变小 这一特征 应该对AGC电路重点怀疑 测20AGC电路的三极管 Q104电压与正常偏低 予以更换即OK 请看方框图 四 故障名 SW波段18MHZ无波分析 SW5 8MHZ波形正常 自选功能正常 但18MHZ始终是杂波 对收音故障一定先对VT电压进行测量 此机测量VT电压结果18MHZ为 12V 明显高端已停振 18MHZVT电压为8 0 10V 可怀疑高端跟踪不良 C144为高端跟踪 另影响本振的C122 10PF 关系较大 C122在只有MW波段的条件下为20PF 在LW和 SW波段中应为10PF 此机不良原因C122误插为20PF 另C144不良也会引起高端无波 请看方框图 五 故障名 FM半波失真 AM波形良好分析 观察可见FM波段时一声道伴随着高频信号 形同录音时产生的偏磁信号 抓住伴随着 高频信号 这一关键现象 收音机原理中讲道 发射机 电台 中将高频提升称之为预加重 而在接收机解调器之后 去掉提升量 称为去加重 目的是去掉高频噪声 而在本机中C116 C115专为此设计 所以更换C116后 故障消失 申明 调幅收音机中去加重电路不起作用 所有调频中均有去加重电路 对去加重电路各个元件 解调 后 参数不能随意更改 因为各个国家网络的时间常数有可能不一样 我国规定为50 s 请看方框图 六 故障名 收音VT电压0 6V分析 FM AMVT电压均在0 6V左右 当固定在某个频点 如98MHZ上 用数字万用表仔细测量可观察到 VT 电压由0 6V缓慢升高 0 6V 0 7V 0 8V 一直升高到10V左右稳定下来 应抓住VT电压缓慢升高这一关键现象 只有两种原因 1 电源电 压不稳定 在持续变化 2 X104不起振 而X104不起振的原因有 自身材质不良 控制信号不良 即CE DI CO CLK有故障 可不必去检修别的电路 请看方框图 七 故障名 ST常亮分析 ST即FM分离的立体灯 FM在接受到弱电台或无任何调频信号时 也即无立体声信号时 该灯不会亮 IC101 呈低电位时 立体灯集成于显示镜内 当IC301 电位降低时 被 COM检测到而点燃立体灯 一般有三种情况会出现立体灯亮 正常分离状态 供VT电压的12V电压低于5V时 ST信号中断 所以对此类不良直接用目视法就可排除 请看方框图 八 故障名 FM自选时自停分析 由现象验观察到 当FM自选时 数字会停在任意频点上 而分离波形无异状 此不良较特别 对相关元件予以更换 无效果 但 抓住分离与自选紧密相连这一特征来突破 平常大家知道VR101的阻值对分离影响最大 把VR101由原来的8 2K 电阻更换成6 8K 电阻后 故障消失 且不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3701-2025单标准气体质谱法铀同位素分析
- GB/T 46174-2025空间环境宇航用电子元器件空间环境效应模拟试验通用要求
- 劳动合同范本保密协议
- 劳动合同保秘协议模板
- 北京市家政服务协议书
- 亲属房子过户合同范本
- 北京垃圾收运合同范本
- 修理厂房劳动合同范本
- 劳务合作协议框架合同
- 制作乐器出售合同范本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第三方检测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CIE1931-色坐标-三刺激值
- 招标文件是否应作为合同组成部分
- 玄隐遗密全文及译文
-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题库及答案
- 2023年贵州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实施细则
- 光伏监控系统
- 血透室规章制度及
- 《律师承办行政案件规范》-推荐
- GB/T 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 GB/T 21563-201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