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兴宁市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关于兴宁市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关于兴宁市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关于兴宁市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关于兴宁市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宁市中小学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一、前言1、兴宁市简介: 兴宁市地处粤东北的东江、韩江上游,分别与梅县、丰顺五华、龙川、平远县及江西省寻邬县接壤,古称齐昌府,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工商兴旺,205国道横跨腹地,广梅汕铁路贯穿其中,历来是粤、赣、闽三省商品集散地和陆路交通枢纽,总面积2105平方公里。境内有煤、铜、铁等39种矿产资源及多处矿泉水和地下热源,气候温和,名优土特产丰富,人称粤东宝地。 兴宁素有“商贸之乡”、“文化之乡”和“华侨之乡”之称。2、兴宁市教育概况:兴宁市是“大京九”南端的一颗明珠,历史悠久的“文化之乡”。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兴宁百万人民发扬光大“崇文重教”的光荣传统,教育发展迅速。1993年,1995年,先后完成了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实施“普九”的历史任务,近年来,又掀起了“改造薄弱学校,建设规范化学校”热潮,迈开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47所,其中:小学386所,初级中学39所,普通高(完)中14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公办幼儿园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拥有全国示范性高中1所,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一级学校7所,梅州市一级学校8所,兴宁市一级学校54所。全市现有在校生161521人,其中高中生24488人,职中学生3525人,初中生60754人,小学生72754人;中小学教职工11502人,其中高中2091人,职中146人,初中3862人,小学5403人;具有本科学历4673人,占42.3%,专科学历5470人,占49.5%;具有高级职称的有641人,占5.8%,中级职称7322人,占66.3%,初级职称2774人,占25.1%。全市学校占地面积413.549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1.4221万平方米。然而,兴宁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山区县级市,兴宁要发展壮大,教育事业的发展则至关重要,这与我国的整体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和科学技术的发达水平,而教育又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手段。发展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国,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必须从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二,调查情况分析本次调查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附加非正式访谈(即按问卷内容与被调查者进行对话的方式来收集调查资料),调查对象是兴宁市兴城市民,中小学教师及学生。此次共派发150份调查问卷,问卷涉及教育政策落实情况,学校师资,教育设施等情况。下面是对问卷情况和访谈情况的分析:1、 教育政策落实情况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颁布了许多关于山区教育的政策,在经费投入等各方面都向山区倾斜。通过调查发现,近九成的家长对现在国家和政府解决中小学教育问题的政策有所了解,但对国家和政府解决中小学教育问题的措施方法和对目前城乡的中小学教育政策的公平状况的满意度却不高。具体数据如下表:表1:市民对现在国家和政府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的政策的了解情况:A大约了解B部分了解C稍微了解D不了解31322512表2:市民对国家和政府解决山区中小学教育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的满意度:A满意B不太满意C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E没感觉,不留意38331946图1:目前山区的中小学教育政策的公平状况: 国务院提出了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兴宁市政府正在积极落实中。教育政策的落实,责任重于泰山!在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同时,兴宁市教育局配合,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在扶残助残兴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保证扶残助学工程顺利实施,营造了扶残助残兴教氛围。二是建立健全助残兴学的保障机制,建立了零到十五岁“三残”儿童名册,形成数据库。启动“扶残助学春雨行动”,推进贫困失学残疾儿童的救助工作。每年安排3%用于扶残助学和特殊教育专项资金,对学前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残疾学生的教费或学杂费实行减免或补助。目前,全市“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6.2%和100%。近五年中,有7名残疾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该局还筹集专项资金120多万元,创办了兴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坜陂聋儿语训班,接受矫正、启迪弱智儿童200多名。2、 师资情况分析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一个学校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决定者。虽然不能以一个教师受教育程度来衡量他的教学水平,但是教师的受教育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教学理论水平。国家和政府在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上,必须打好“老师”的这一仗。据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关于教师的情况:表3学校的教师普遍职前毕业学校的性质中等师范师范专科师范本科非师范中专非师范大专非师范本科不知道18%31.2%36.6%4.1%4.1%3.4%3.1%从整体上看,师资力量还是不错的,大部分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政府与学校应更加注重这一方面,继续保持教师的学历质量,同时也要改善教师的教学质量,政府还需改善到山区任教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高学历毕业生到山区中小学任教。为了吸引学历较高的教师到山区任教,国家、各级政府应更多的实行对山区教师优惠的政策。正如要贯彻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育是立国的根本,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这一思想路线,从而为广大山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同时,教师本身也要加强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据调查,我们了解到家长对教师存在不满意的地方,不满意程度由强到弱排序如下:讲课技能、关注和爱护学生、敬业和创新精神、教学方法、个人自身素质、受教育程度、个人热情、师范道德修养。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才有可能不断提高。3、教学设备基本情况学校的硬件设备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基础,一个学校的硬件设备往往就反映了学校可以达到的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因此,教育硬件对于发展教育来说必须得跟得上教育的发展脚步。教育硬件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情况,一般来说重点学校硬件条件也较好。但是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硬件却不尽人意,政府对其不够重视,这也印证了国家对农山区教育的投入有待提高。以上所述问题政府与教师、家长都应重视起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学习。虽然我们不断地加强了教育设备,但是有时候往往只是一味的追求设备的完善,而忽视了对学校教育设备使用的监督,这就导致了有些学校虽然设备是充足了,但是很多教师不会使用这些教育设备,也有的学校为了节省使用设备带来的其他费用而置之不动。这就使得学校只是一味应付上级的要求,没有真正的使用起教育设备,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三,调查报告总结在此次走访调查的两个多星期的时间里,我对家乡教育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经历了从羞于开口到大方提问的过程,令我的实践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了解了家乡教育情况。在兴宁市民,母校的师弟师妹以及各中小学教师的积极配合下,这次调查进行得还比较顺利,以下是我对这次调查实践结果的认识和看法。1、加强对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和落实程度 。根据调查报告的分析,由于兴宁市人口的平均文化素质还相对较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能跟其他大城市相比,这也导致了小城市教育的发展滞后于大城市,当然这也受制于经济条件的客观情况。但这种现状不可继续持续下去,这就要求山区的有关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努力落实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希望这些宣传能够引起山区人们对教育的重视。2、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脑等高科技多媒体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而在山区大部分学校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仍占少数,这与城市的学校教育模式有明显的差别。虽然多媒体的运用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它给山区教育模式的转变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都会在山区教育这方面中拨大量资金,这些资金的运用是否合理,需要相关部门和山区人们的监督,这也是改善山区教育水平的重要关口。3、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山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千秋基业,教育为本。硬件只是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教师的素质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学校领导班子要努力提高管理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技术意识,努力提高教师技能尤其是创新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示范道德修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提高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对于硬件资源较完善的学校,应努力提高对硬件资源的使用率;对于硬件资源缺乏或不足的学校,完善教学资源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以上三点是我从这次调查总结后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当然在山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山区教育需要改善的地方也还有很多。例如,要狠抓狠打乱收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