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doc_第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doc_第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doc_第3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doc_第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届本科班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毕业论文是对学生进行综合专业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全面检查,较好地完成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为了使同学们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我系经过和各位任课教师及有关专家反复斟酌,拟出以下适合本科毕业生选做的395个题目供同学们参考,希望各位同学认真选题(也可自拟题目),按时完成毕业论文。(注意:1.可缩小题目范围;2.可作为副题或另加副题)一、中国古代文学1、诗三百诗歌观念与孔子论诗2、楚辞的楚文化精神3、楚辞与诗经赋比兴艺术的发展4、左传梦象的文学意蕴5、战国策的写人意识及写人艺术6、论汉代的诙谐小赋7、从两汉乐府民歌看中国古代诗歌的叙事艺术8、从意象构成比较建安与盛唐风骨的异同9、论史记语言的文学特色10、论玄学与魏晋诗歌的关系11、汉魏六朝诗歌中对女性美描写的变化发展12、从文选看萧纲的文学思想13、陶渊明田园诗中情景理结合的艺术特征14、南朝山水诗发展的轨迹15、谢朓山水诗情景交融的艺术对诗歌发展的贡献16、吴声、西曲的产生与发展17、南朝文学对北朝的影响18、论“盛唐气象”19、论李白饮酒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20、李商隐诗歌的意象选择与组合特点21、唐代桂林山水诗概观22、论王维辋川绝句的“空”23、王昌龄与李益边塞七绝之比较24、杜甫咏物诗中的人道主义25、李商隐咏七绝的艺术技巧26、论柳宗元的柳州诗27、唐玄宗与杨贵妃题材在文学作品中嬗变28、比较唐代古文运动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不同特点29、唐代传奇与唐代古文运动的关系30、宋诗理趣与唐诗情蕴漫议31、苏轼题画诗研究32、苏轼黄州时期创作的变化33、李清照词中纯情女性形象的审美意义34、陆游歌行体风格论略兼论其“小李白”的得名缘由35、从宋词看俗文学对雅文学的影响36、论辛弃疾的苦闷37、梦窗词的艺术特征38、元代山水散曲的审美意趣39、明散曲对元散曲的继承和发展40、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41、试论明代拟话本小说中反映的市民情绪42、中国古代戏曲中“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蕴43、大团圆结局与元代社会的伦理观44、王实甫西厢记与汤显祖牡丹亭比较研究45、龚自珍己亥杂诗的创作心态46、水浒传女豪杰形象分析47、历史、神话与现实封神演义研究48、红楼梦主题的多义性49、孽海花对其前谴责小说的超越50、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51、论盛唐山水田园诗创作繁盛的原因52、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之比较53、论唐代边塞诗中的汉代情节54、论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55、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56、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57、论李贺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58、论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59、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60、论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61、论李商隐的“无题诗”的创作特色62、论杜牧七言绝句的特色63、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64、论李煜词的创作成就65、论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66、论柳永词的语言特色67、论苏轼对词境的开拓68、论苏轼的散文特色69、论黄庭坚的诗歌特色70、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71、论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72、论白石词的主要特色73、论范成大的田园诗74、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75、试论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发展和贡献76、试论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77、试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其表现78、试论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成就79、苏轼史学思想论述80、宋诗特色剖析和评价81、试论苏轼在宋代文学中的突出地位82、 试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83、中国古代文学中各种体裁的流变研究84、古代著名作家个案研究85、古代文学专书研究86、 古代文学中各种现象的研究87、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命题研究88、古代文学传播研究二、中国现当代文学1.论文学研究会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2.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3.论阿Q性格4.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5.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6.论左拉对矛盾小说创作的影响7.论里尔克对冯至诗歌的影响8.论冰心体9.论曹禺的雷雨10.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11.论丰子恺的散文创作12.论中国现代学者散文13.论戴望舒的诗14.论徐志摩的诗15.论绘画对艾青诗歌创作的影响16.论感觉派17.论钱钟书的围城18.论上海文化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19.论满族文化对老舍小说创作的影响20.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21.论海派22.论京派22.论九叶诗人24论孤岛文学25.论解放区的文学创作26.论“赵树理方向”27.论老舍的茶馆28.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29.论寻根文学思潮30.论新写实小说31.论新历史文学32.论朦胧诗33.论北岛的诗歌创作34.论舒婷的诗歌创作35.论任洪渊的诗歌创作36.论晚生代小说创作37.论杨朔散文的意境38.论刘白羽散文的“激流勇进之美”39.论秦牧散文的联想40.论“文革”小说41.论样板戏42.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43.论建国后十七年的革命传奇小说44.论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45.论郭小川诗歌中的“叛徒”形象46.论知青小说的演进历程47.论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蕴48.论巴金的随想录49.论鲁迅对高晓声小说创作的影响50.论杨绛的洗澡51.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52.论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53.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54.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55.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道路56.论台湾乡土文学57.论中国古代诗歌对余光中诗歌创作的影响58.论王蒙小说的语言艺术59.论余华的小说60.论汪曾祺小说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贡献61.论王蒙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贡献62.论存在主义思潮对中国作家的影响63.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影响64.论“广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65.论沈东子的小说创作66.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67.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68.论楚骚传统对湖南作家的影响69.论三秦文化对陕西作家群的影响70、试论沈从文湘西题材作品的情调71、论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72、鲁迅狂人日记的外来影响及创新73、觉新形象的典型意义74、戴望舒诗歌艺术的成就75、试论萧红乡土小说的特色76、论夏衍戏剧的抒情特色77、试谈高晓声作品的艺术特色78、陈毅市长的戏剧结构79、试论郁达夫小说的自叙传特色80、围城的艺术成就81、试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长子”现象82、新写实小说作家艺术风格研究83、 现代白话新诗的艺术流变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比较神话研究:古希腊神话特质论2.诗性思维与理性传统:西方文艺思想发展轨迹刍议3.古希腊悲剧研究(1)试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与崇高美(2)悲剧理论与古希腊悲剧论析(3)东西方悲剧精神简析4.史诗研究(1)原始史诗与文人史诗(2)东西方史诗比较研究(如“缺类”研究)(3)荷马史诗的思想内涵与战争观(4)荷马史诗主要英雄形象论(5)西方叙事理论关照下的荷马史诗(6)欧洲中古英雄史诗与骑士传奇研究(7)从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看骑士文学5神曲与中古神学美学及世俗化趋向6.试论西方中古文学的梦话与寓意的艺术表现手法7.巨人传与文艺复兴8巴斯妇形象分析9.如何看待十日谈等名著中的情欲描写10.好色一代男与十日谈比较11.西方著名文学典型形象研究12.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人研究(1)试论“大学才子”的戏剧贡献(2)性格悲剧在西方戏剧史上的特征与意义(3)弗来的理论与莎士比亚喜剧(4)试论莎剧中丑角(或女角)形象(5)伊丽莎白时期抒情诗歌研究13.从熙德、伪君子看古典主义的得与失14.类型与典型:阿爸公与福斯塔夫15.玄学派诗歌的特质与意义16.西方文学中的巴洛克风格17.从浮士德看启蒙运动18.欧洲哲理小说的特征与意义19.镜与灯:浪漫主义的崛起与文学史意义20.关于“消极”“积极”浪漫主义问题的思考21.论雨果的美丑对照的美学原则22.论雨果笔下的反面角色23.西方浪漫主义作家作品论(具体题目自拟)24.流浪汉小说传统与狄更斯25.女性主义视角中的西方妇女文学形象26.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青年形象(于连、拉斯蒂涅、杜洛阿等)27.莫泊桑小说的长处与不足28.梅里美小说研究29.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小人物”和“新人”的特征与意义30.“忏悔贵族”聂赫留朵夫的形象与意义(忏悔文学比较研究)31.俄苏战争文学的特质(伊戈尔远征记、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第四十一个、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32.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33.论马克吐温的幽默34.杰克伦敦笔下的强者形象35.论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36爱伦坡与法国象征主义诗人37.古希腊悲剧命运观与哈代埃塞克斯小说38.西方现代主义与Humanism传统39.人性的异化与神话的复活论现代派40.西方现代主义理论、流派、作家、作品研究(具体题目自拟)41.西方现代主义对东方文学的影响42.精神分析批评与D.H.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43.恰特莱夫人的情人与金瓶梅比较44.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关系45.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文学(鸟、乌托邦、太阳城、老实人与1984、动物庄园、勇敢的新世界、我们等)46.后现代、后殖民语境中的文化全球化47.文明的误读、冲突与文化交流48.印度文学中的时空观49.日本文学的审美特质与谷崎润一郎“恶魔主义文学”50.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51.阿拉伯文学传统与马哈福兹52.非洲土著神话与索卡因的戏剧53.东方文学重要文艺思想、流派、作家、作品研究(具体题目自拟)54.英语诗体格律研究(头韵体、英雄双行体、无韵诗、十四行诗等)55.中日诗歌比较研究(思想内涵、审美取向、艺术形式等)56.世界文学中重要术语、概念、范畴等研究(艳情、味、喜、韵、幽玄、物哀、风骨、境界、反讽、张力、视界融合、期待视野、逻各斯、Mythos、Katharsis、Willing Suspension of Disbelief等)57.东西方文论及其比较研究(具体题目研究)58、安娜卡列尼娜与厄秀拉女性意识之比较59、双城记与狄更斯的人道主义60、“返回自然”学说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61、“多余的人”奥涅金的进步性62、圣经文学的世俗性63、泰戈尔散文诗的艺术特色64、从神曲看但丁思想上的双重性65、评美国的悲剧的思想意义66、克莱特形象分析67、中西作家作品比较研究四、语言学1.口语中的音变现象2.某方言中入声字的读音3.现行汉字的表意性能研究.4.现代形声字的表音性能研究5.汉字部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6.现行异体字的规范问题7.社会用字状况研究8.新词语的规范问题9.某类词的义素分析问题10.词性判定中的疑难现象分析11.动词或名词的某个新的次类的语法特征12.一种语法现象的语义基础13.某种语法成分的语义指向分析14.某方言中一种特殊语法现象的考察15.误解现象与话语交际原则16.人称代词活用现象的语用学分析17.某种熟语的传统文化意义分析18.某一特定对象流行语研究19.某个古汉语词义的考释或辩正20.某书句的某个句式或某类语法现象研究21.某书句的音注研究22.某个时代语音系统的研究23.某个语言现象演变历史的考察24.某个诗人(词人)用韵研究25.某组同源字语源及其演变过程的研究26.现代汉语中古汉语的遗迹研究27.现代汉语某种语言现象的历史原因探讨28.某个方言音系的有研究29.方言本字考30.某方言文白异读现象研究31、试论乾嘉学派在辞书编纂方面的贡献32、人称代词在汉魏以来的新发展33、论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法34、古汉语双宾语的特点类型35、论成语中的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提示:可以词类活用、宾语前置为重点)36、形声字兼义现象研究37、汉语词族举例38、略谈确定古书句读的方法五、语文教学论1.中国古代教育家对作文教学理论的贡献2.中国传统蒙学教材研究3.论太平天国语文教材体现的革命精神及其局限4.论当代语文教育应该走文学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道路5.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法研究6.台湾高中国文课本之研究7.语文创新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法研究8.关于思维与语感关系的争鸣9.中学生阅读心理初探10.作文教学要有全新的思维11.文言文教学与教师素质关系之研究12.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化的条件探讨13.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考试目的、内容、方法改革的研究14.语文教育与图书馆建设关系之研究15.孔子教学观研究16.张志公在传统语文教学研究中的成就分析17.钱梦龙语文教学艺术初探18.苏霍姆林斯基教师论研究六、文艺学1、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问题的思考2、农村题材小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3、论通俗文学的地位4、论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社会责任5、文学人物的虚构性和真实性6、著名美学家的观点研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普洛丁、圣托马斯、阿奎那、达芬奇、布瓦洛、博克、休漠、鲍姆加通、莱辛、康德、席勒、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车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巴尔特、福坷、尧斯、雅各布逊、伊瑟尔等)7、诗歌音律与诗歌意义的关系(可以分析一个诗人或他的作品)8、文学怎样发挥社会影响力9、毛诗序的诗歌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0、王国维“境界说”11、悲剧艺术的深刻性(以具体作品为分析对象)12、严肃文学(小说、诗歌等)走向低谷的原因13、当代流行的审美文化的分析(针对某一种)七、写作1、中国大陆与港台散文比较2、论散文家散文与非散文家散文3、写作心理初探4、艺术审美教育的功能论研究5、闲适散文的追溯与展望6、张爱玲的古典情结与现代情结7、鲁迅散文风格论8、诗歌意境构成方式9、小说的艺术创新与当代读者的阅读期待10、散文创作的俗与雅11、新时期诗歌艺术发展初探12、诗歌的音乐美创造八、现代汉语1、从汉语新词看语言接触与新时期社会心态2、新时期电影对话语言分析3、新写实主义小说语言特色分析4、王蒙小说语言特色与作品主旨问关系分析5、杭州青年用语分析6、“洋名”现象的描写及原因解释7、“不是+VP”结构分析8、偏正词组(名词性)语义类型分析9、语言运用与广告表达效果10、某一方言特点分析11、言语交际技术问题探讨12、当前汉字编码得失比较 13、话的成因、类型及特征分析九、文学理论1、试论文学的审美艺术形态属性2、试论20世纪文学类型发展的多向流变3、怎样正确看待西方现代主义文学4、文学意境简论5、文学意象简论6、试论文学消费的二重性7、他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二者关系8、含混文本话语的普遍形式9、当前中小学流行歌谣状况调查10、历历在目的唐代社会生活杜甫诗作现实主义特征漫议11、窥视人物心理性格的另一窗林黛玉诗词探析12、凝炼性诗歌最重要的特征13、李清照词风特征探析十、中国传统文化1、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2、浅谈中国传统“家国同构”思想3、 浅谈我国传统“耕读传家”的治家之道4、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教育修身5、略论中国传统思维的“直观性”6、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性别差异7、中国传统科技缺失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