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A卷.doc_第1页
浙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A卷.doc_第2页
浙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A卷.doc_第3页
浙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A卷.doc_第4页
浙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10题;共137分)1. (13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菊圃记元结舂陵俗不种菊。前时自远致之,植于前庭墙下;及再来也,菊已无矣。徘徊旧圃,嗟叹久之。谁不知菊亦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纵须地趋走 , 犹宜徙植修养,而忍蹂践至尽,不爱惜乎?呜呼!贤人,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择所处,一旦遭人不重爱,如此菊也,悲伤奈何?于是更为之圃,重畦植之。其地近宴息之堂 , 吏人不此奔走;近登望之亭,旌旄不此行列。纵参歌妓,菊非可恶之草;使有酒徒,菊为助兴之物。为之作记,以托后人,并录药经,列于记后。【注】舂陵:地名。纵须地趋走:就算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宴息之堂:人起居休息的地方。旌旄: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此处借指官兵。(1)请用“/”给下面语句划分停顿,每句标一处。其 地 近 宴 息 之 堂菊 非 可 恶 之 草(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前时自远致之( )及再来也( )君子自植其身( )而忍蹂践至尽( )(3)下列加点虚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于是更为之圃 贤于材人远矣B . 近登望之亭 无丝竹之乱耳C . 菊为助兴之物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 . 而忍蹂践至尽 温故而知新(4)翻译下面语句。谁不知菊亦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5)作者看到菊花的遭遇后,触发了怎样的感慨?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 (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柬,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注释】小奚州、书童。阖:关门。牡下:关门。(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予自小港欲人蛟川城_徐行之,尚开也_予愠为戏_其犹是也夫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 (7分)(2014湖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节选自九年级上册隆中对)(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谓先主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 . 将军宜枉驾顾之元芳入门不顾C .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D . 将军岂愿见之乎辍耕之垄上(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3)为什么徐庶的推荐能引发刘备三顾茅庐之举?细读上面三段文字,用自己的话作答。(答出两点即可)4. (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情抱唐相国孙公宽裕通简,不事矫异,常语于亲友曰:“凡人许己,务在得中。但士行无亏,不必太苦。以我之长彰彼之短以我之清彰彼之浊幸勿为之。”后谪居衡山,情抱坦然,不以放逐而怀戚戚。每对客座,而厮仆辈纷诟殴曳,仆于面前。相国凝然似无所睹,谓客曰:“若以怒心逢彼,即方寸自挠矣。”其性度皆此类也。相国曾乘轺至蜀,诣杜光庭先生受,乃曰:“尝遇至人,话及时事,每有高栖之约。”尔后虽登台辅,竟出官于南岳,有诗寄杜先生,其要句云:“蜀国信难遇,楚乡心更愁。我行同范蠡,师举效浮丘。他日相逢处,多应在十洲”。唐末朝达罹谷水白马驿之祸,唯相国获免焉。(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意思。常语于亲友曰( ) 但士行无亏( ) 每有高栖之约( ) 相国凝然似无所睹( )(2)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不以放逐而怀戚戚。(4)在遭遇谷水白马驿之祸时,唐相国为什么能幸免?5. (2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弗敢加也_小惠未徧_公将鼓之_(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B . 本文详写战前准备,略写了战斗过程和战后总结,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情节紧凑。C . 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急躁冒进,显示了他的“鄙”。D . 文章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对话内容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言简意赅,文笔非常精炼。6. (19分)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安史之乱”中长安被攻陷,岑参写作此诗时长安尚未收复。【乙】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丙】曾巩轶事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嘉佑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乘,不出田里,_食有余。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自是外户不闭。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疲,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客也?”曰:“臣所谓音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节选自宋史有删减)【注】常平:官仓名。几察:侦察。(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奇之_会江西岁大疫_一出其力_(2)文中横线上原有一字,请根据上下文推测,最有可能的是( ) A . 之B . 而C . 于D . 乃(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年 十 二 试 作 六 论 援 笔 而 成 辞 甚 伟(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5)岑参的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6)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三件能表现他“仁”的事例。 7.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1)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两处)是 故 古 之 王 者 建 国 君 民 教 学 为 先(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是故古之王者(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A . 如是再啮如其言B . 其反 激之力至石之半C . 湮于沙上于我如浮云D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可以为师矣(4)翻译下列句子。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8. (6分)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的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1)选出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自:自以为大有所益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 . 闻: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C . 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 . 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于舅家见之(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本文安排材料,详略得当。课文详写 , 略写 的情形。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根本原因是 。(4)本文与孙权劝学都谈到了学习,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在写法和内容方面的不同。9. (20分)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列问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 ,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 , 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辞世 , 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注释】黾勉:勉力。辞世:指弃官隐居。缅求:远求。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夫君子之行:_年与时驰:_每以家弊:_至心尚之: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3)用“/”标出下面句中的停顿(只标一处)。非 学 无 以 广 才(4)乙文画曲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10. (19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