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集中育秧技术.doc_第1页
早稻集中育秧技术.doc_第2页
早稻集中育秧技术.doc_第3页
早稻集中育秧技术.doc_第4页
早稻集中育秧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稻集中育秧技术1、 集中育秧的意义集中育秧是解决当前农村水稻育秧工作中缺劳力、缺技术、缺场地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是增加我市双季稻种植面积的现实需要。国家对集中育秧进行资金补贴,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与支持。二、集中育秧的类型1、全托式由育秧主体组织并全程负责,为无劳户或不愿意育秧的农户培育水稻秧苗,农户不参与育秧过程,按协议价购买秧苗。初步估算,一亩秧田成本3800元左右。每亩大田190元左右。2、半托式由育秧主体组织,农户参与部分育秧活动,并提供软盘、地膜等部分育秧物资。这种统分结合的方式,有利于降低管理费用和物化成本,适合于有劳力而缺技术的农户。三、怎样搞好早稻集中育秧早稻集中育秧点要科学布局,规模适度,以“方便群众、规避风险”为原则,一组或多组联合设立集中育秧点,每个集中育秧点秧田面积以520亩为宜,便于统一管理和农户取秧、运秧。水稻集中育秧主体有下列四种类型:(1)种粮大户。种粮大户是水稻集中育秧的重要主体,由其牵头组织开展水稻集中育秧示范,是水稻集中育秧的主要组织形式。(2)合作社。由种粮、农机等专业合作社牵头组织,在原有合作内容基础上增加育秧服务内容,为合作社成员培育水稻秧苗。(3)育秧(机插)专业户。由育秧专业户或种田能手、科技示范户、村民小组组长等牵头组织开展水稻集中育秧,为周边缺劳力、缺技术、没有育秧意愿的农户培育水稻秧苗。(4)基层组织。在上述集中育秧主体不健全的地方,各级组织特别是村组(一个组的秧田集中起来,达不到5亩,也可算集中育秧),要承担起水稻集中育秧主体职责。同时,鼓励农技人员牵头组织进行水稻集中育秧示范。为了规避育秧风险,要按25%的比例组织育好备用秧。四、早稻集中育秧技术1、选择优良品种各地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和农民意愿,选用和推广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主导品种。我市的早稻主导品种有中嘉早17、株两优819陵两优268、陵两优942、湘早籼45号、陆两优996,晚稻主导品种有丰源优299、丰源优272、岳优9113、湘晚籼12、湘晚籼13号。水稻集中育秧要实行“一片一种”,即:一个集中育秧点选用同一个品种。每亩大田用种量,早稻杂交稻和常规稻分别为2.5公斤、5公斤左右。2、秧田准备(1)、秧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基础条件好,排灌方便,肥力中等的稻田,软盘秧按秧田与大田1:20。(2)、翻耕整厢。2月中旬以前翻耕好秧田,播种前按南北方向整理好秧厢。软盘抛秧的秧厢有效宽度以两个秧盘的长度外加每边留15厘米为宜,厢沟宽30厘米、深15厘米左右,腰沟深20厘米左右,围沟略深,做到沟沟相通。湿润洗插秧,厢宽150厘米左右,沟宽20厘米、深15厘米左右。厢面上糊下松、沟深面平、软硬适中。播种前一周施好秧田基肥,每亩秧田施入25%的复合肥2530公斤或45%复合肥1015公斤。(3)、施用壮秧剂。软盘抛秧,在摆秧盘前23天,将壮秧剂与一定量的过筛细土充分拌匀后分成两等份,一份均匀撒在秧田表面,摆放软盘;另一份均匀撒施在软盘内,然后再加入适量过筛细土或糊泥,沉实后播种。盘育机插秧,直接采取专用育秧基质育秧,或每亩用适量壮秧剂与营养土拌匀,作为秧盘底土。湿润洗插秧,将壮秧剂拌土均匀撒施在秧田表层,再耙入2厘米土层内,厢面用木板整平后播种,泥浆塌谷。禁用拌有壮秧剂的细土直接盖种、拌种或与种子混播。3、育秧物资准备软盘抛秧,每亩大田准备353孔或308孔软盘8090片,每亩大田准备长250厘米左右竹弓20根左右,同时再备宽3050厘米、长约200厘米的竹胶板或三合板,用于播种时挡芽谷;盘育机插秧,常规稻每亩大田准备专用软盘(58282.5厘米)32片左右,杂交稻2528片。地膜宜选用0.21毫米厚的优质地膜。采用大棚育秧的,应到专业生产企业订制育秧大棚和支架。4、浸种催芽(1)晒种选种。浸种前35天选晴天晒种34小时,最好用彩条布或晒垫晒种,避免在水泥地上曝晒。杂交稻只摊开透气不晒种。选种可用风选、筛选或水选,水选一般用黄泥水、盐水,溶液比重为1.051.10,选完种后用清水洗净准备浸种。杂交稻种子饱满度较差,一般用清水选种,将不饱满种子分开浸种催芽。(2)浸种消毒。水温30时约需30小时,水温20时约需60小时。浸种时间不宜过长,实行“少浸多露”。杂交稻种子不饱满,发芽势低,采用间隙浸种或热水浸种的方法,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浸种时用咪酰胺、强氯精进行种子消毒。早稻常规种子先浸1012小时,沥干后再用咪鲜胺或强氯精浸种消毒1012小时,保持液面不搅动,然后洗尽药液再浸。(3)催芽。催芽前,将浸好的种谷洗干沥干,然后用“两开一凉”温水(55左右)浸泡5分钟,再起水沥干上堆,保持谷堆温度3538,1518小时后开始露白。种谷破胸露白后,要注意翻堆散热保持适温,可把大堆分小,厚堆摊薄炼芽。遇低温寒潮不能播种时,可延长芽谷摊薄时间,结合洒水,防止芽、根失水干枯,待天气转好时播种。可在浴室内用浴霸升温,也可在天气晴朗时在大阳底下自然升温推芽。5、播种(1)播种时间。早稻湿润洗插秧宜在3月2530日,抢“冷尾暖头”天气播种,软盘抛秧一般比湿润洗插秧提早510天播种。(2)摆盘。软盘育秧的秧厢必须在播种前3天做好,厢面要做得“平、净、融”,晒12天后摆盘。横摆2个软盘,秧厢两边每边留15厘米以上压膜距离,尽量把软盘摆平压实,防止吊气死苗。在播前12天将准备好的拌有壮秧剂的营养土撒入盘孔底部,用扫帚扫入孔内,也可用厢沟泥制作的营养泥填入软盘,用扫帚扫平,保证每孔至少有3/4以上的泥土,但不能超出盘面,以防串根。软盘内泥土不能太稀,过稀时应延至次日播种。采用盘育机插秧的,在育秧盘上铺放22.5厘米厚的营养泥浆澄实后直接播种,或采取专用育秧基质育秧。(3)播种。催好的芽谷摊凉炼芽后即可播种。根据亩用种量和软盘多少确定每厢的播种量,分厢过称,均匀播种。播种时用先前准备好的挡谷板挡在厢边,以防芽谷播到盘外。播种后用扫帚把盘面上的芽谷扫入盘孔,并用泥浆踏谷。(4)盖膜。播种完成后,用敌克松20克对水15公斤均匀喷施到厢面,然后插好竹拱,盖好地膜。插竹拱时注意两边各留15厘米左右,防止盖膜后影响厢边秧苗的生长。盖膜后四周用泥土压实,防止被风吹开,提高 保温效果。6、秧田管理(1)、肥水管理。芽期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烈日跑马水,保持秧板土壤湿润和供氧充足。 2叶1心时每亩施用尿素2公斤作为断奶肥。抛栽前35天每亩追施尿素2.53公斤作“送嫁肥”。育秧期间,如果秧苗出现绵腐病等病害时要用“安泰生加春雨一号”进行防治。(2)揭膜炼苗。秧苗2叶1心后,晴天中午秧厢两头注意揭膜通风换气,傍晚时盖好。膜内温度保持2025为宜,不能超过35。秧厢过长的,温度太高时除了两头揭膜外,中间也要间隔揭膜,以防烧伤秧苗。如遇长期低温阴雨,尽量延长盖膜期,促进秧苗生长。经过充分炼苗后秧龄在2.53叶时揭膜。揭膜时最好选晴天下午,厢沟内先灌水后揭开两头或一侧,以防青枯死苗。揭膜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或极端低温恶劣天气要继续盖膜。(3)抛栽时间。早稻一般3.54叶抛栽,秧龄控制在28天以内,机插秧秧龄控制在20天以内;(4)除稗。稗草是水稻生长中的主要杂草之一,其生长势旺、争水争肥、耐药性强,是较难防除的杂草,且由于直播稻的推广,目前的稗草变异品种多,给防治带来较大的难度。近年来,在水稻盘育秧中使用二氯喹啉酸除稗时出现了较大面积的药害,症状一般在施药后10-15天出现。 主要表现为:受害较轻的秧苗茎基部膨大,变硬、变脆,心叶变窄并扭曲成畸形,但移栽到大田后长出的分蘖苗仍正常生长;受害严重的秧苗心叶卷曲成葱管状直立,手感硬、叶色偏暗,无法抽生新的心叶,大田中表现分蘖迟缓,逐渐萎缩。造成药害的原因包括施药时间、秧苗素质、品种和施药剂量等,加上盘育秧渗水性不够,使水稻根部吸收药液过多,因此容易出现药害。稻杰是一种安全性高的除稗剂,可广泛应用于秧田、直播田、抛秧田、机插及移栽田防除稗草、一年生阔叶草、一年生莎草科杂草。大面积应用表明,其安全性高、除稗效果好,是目前取代二氯喹啉酸除稗的首选药剂,秧田2-3叶期抛前5-7天亩用40ml兑水15kg均匀喷细雾、大田视稗草叶龄亩用60-80ml即可达到极佳防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