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雄市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休閒知覺自由與心理幸福滿足感之相關研究 xx年台灣體育發展學術研討會稿件撰寫規定(一)稿件全文為求統一,請參用APA第五版格式書寫(中文之書名及期刊名請用黑體字、英文之書名及期刊名請用斜體字)。 (二)稿件一律採用電腦打字(12號字,中文標點符號用全型,英文標點符號用半型),以中文或英文撰寫。 (三)英文摘要內容務必與中文摘要一致,摘要以各500字以內為限,以一段式呈現,並請提供關鍵詞(Key words)。 (四)全文以不超過12000字為限(含中、英文摘要、圖、表、參考文獻和附錄;圖、表之寬度請勿超過12.5公分)。 建議稿件格式如下壹、問題背景(前言緒論),貳、研究方法,參、結果與討論,肆、結論與建議,參考文獻。 範例高雄市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與心理幸福滿足感之相關研究湯慧娟1宋一夫22義守大學1遠東技術學院本研究是以高雄市65歲以上之老年人為研究母群體,以立意取樣方式進行抽樣,共取得335位樣本。 主要目的為瞭解目前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及心理幸福滿足感的現況、差異情形及變項間之影響效果。 研究工具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休閒知覺自由量表、心理幸福滿足感量表所得資料經統計分析,得到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高雄市老年人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程度及心理幸福滿足感均屬於中下程度。 二、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方面整體而言男性優於女性,且居住及婚姻狀況會受配偶是否健在之影響;另外,受過教育且自己有收入者較有執行健康促進之正向行為。 三、在休閒知覺自由方面年輕老人(65-69歲)且配偶健在者休閒知覺自由較高;另外,在生活上自己有收入且小學以上教育程度之老年人知覺休閒自由愈高。 四、在心理幸福滿足感方面與家人同住(配偶、子女)之年輕老人,並有自己收入者心理幸福滿足感愈高。 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休閒知覺自由與心理幸福滿足感之間呈現相關情形且各分層面可以共同預測心理幸福滿足感整體層面。 關鍵詞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心理幸福滿足感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及醫療保健的改善與普及,加上生活品質的提升,讓人類平均壽命逐漸延長,人口結構的高齡化是世界主要開發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由於近年來我國醫療科技進步,使得平均壽命提升,在(行政院衛生,2000)調查男性平均壽命為72.28歲,女性77.79歲;(內政部,2000)對於台灣人口比例調查指出民國78年未滿15歲幼年人口,是總人口比率的27.49%,88年降為21.43%;然而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於同年間卻上升了2.49%,佔總人口之比率達8.44%(1,865,472人);若以經建會的推估,民國120年時我國老年人口將達517萬餘人,佔總人口之比率將達20.07%。 換句話說,未來30年老年人口將爆漲三倍,每五位國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然而壽命延長不論在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的問題,可預期的在人口老化所衍生的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的問題,將是項新的挑戰。 人口結構高齡化是全球性的問題,醫療服務的精進,雖使現今的老人多活十幾歲,但活得長久,並不保證活得快樂(李宗派,1994)。 由此顯示醫療經濟的發展對於壽命的提升是肯定的,卻不一定能有效解決老年人的健康與提昇生活品質。 老化是人生必經之過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老化過程能順利、圓滿,可保持老年期身體的健康,進而享受老年的生活,但成功老化並不會自動來到,必須靠個人主動的追求(黃富順,1995)。 (Kaplan,Seeman andCohen,1987)曾指出個人行為是造成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個人若執行健康促進活動則可降低疾病的發生及死亡,因此若對老年人提倡健康行為的執行,不僅可減少社會對老年人的醫療支出,更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Ruffing-Rahal,1991)。 老人從職場退出後,由工作角色轉為休閒角色,此時若能體認休閒對生活品質的重要,從事具有目標取向的休閒活動,成功老化的目標應更容易達成(王素敏,1997)。 此外,老年人從事適當的運動不但能改善各種生理機能、延緩老化,更能預防老人好發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Ruuskanen&Ruoppila,1995;蘇忠信,1997;王嘉琦,1999)。 由此可知,除健康的提倡外鼓勵老人從事休閒活動是有其必要性,合宜的休閒活動可以達到身體健康、生活滿意及個人成長等的利益,亦可達到降低疾病發生率與提高生活品質的目標。 根據(林三衛,1996)研究指出經常從事友誼性之社會活動,對主觀幸福感之評價有正面的影響,主要是活動參與使人感受到對於生活環境之掌握,除透過活動建立人際關係外,並可紓解個人生活壓力。 如同獲得所謂休閒知覺自由,個人參與休閒的勝任感與控制感是個人獨立參與休閒的兩個關鍵因素,也是人類生活品質最基本的指標,因為當個人生活中無法控制,就會產生無助感、憂鬱症,進而失去生命的目的和生活意志(范靖惠,1997)。 綜觀老人生活上所面臨的問題,除了社會、經濟、醫藥及生理方面的問題外,最重要的是心理方面的障礙,因老年人除要面對身體及心智功能的衰退、社會角色的衰微、社會支持系統的減弱,還需要維持自我的尊嚴與完整,因此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與健康,也是不可輕忽的。 根據(Lurie,1984)的研究結果顯示,生理健康和其幸福感有正向相關,即生理健康愈差的老年人,其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愈顯著。 然而自覺健康狀態是個體主觀的判別,當健康優良時,行為能力之控制會較佳,反應在幸福的感受會相對提高;反之,健康較差則行為能力相對低落,主觀幸福之評價自然減低(Roberts,Dunkle andHaug,1994)。 另外,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生活起居有自我照顧能力的老年人越有幸福感,老年人從生活或學習新事物上獲得勝任感,此勝任感與老人之幸福感有正相關,因其覺得自己有能力照顧自己,使其獲得勝任感,覺得自己是有能力且有用的人,對於心理亦有正面的功能。 所以除瞭解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休閒知覺自由外,深入探討老年人的心理發展,將有助於老人成功達到老化的境界(黃郁婷,1995)。 二、研究目的(一)瞭解目前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及幸福感的實際情形。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老年人在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及幸福感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對幸福感間之影響效果。 貳、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本研究以高雄市65歲以上之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研究母群體共計111,157人,而本研究之總樣本為333人(佔高雄市總人口數比例為千分之三)。 本研究因時間、經費、人力上的限制及考量不同生活習性之老年人差異可能的影響,因此採取立意取樣選取調查對象。 二、研究工具之編制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收集實證資料進行分析,測量工具則採用過去研究所發展的量表為基礎,內容包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休閒知覺自由量表、心理幸福滿足感量表及個人基本資料等四部分所組成。 各量表之使用與設計說明如下(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本研究是採用陳美燕等 (1998)參考(Walker,Volkan,Sechrist andPender,1987)所編製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HPLP),並將題目編修為40題中文版之量表,並將其量表進行因素分析與信度考驗,共取得6個因素的總解釋變異量為56.80%。 Cronbachs係數介於.71.85之間,在總量表的信度值為=.89。 因此,顯示本研究工具應具有一定程度之建構效度與信度。 (二)休閒知覺自由量表本研究量表是參考(陳信安,2000)修改貼近原文的正式問卷之相關部分修訂的量表,將其量表進行因素分析與信度考驗,共取得4個因素的總解釋變異量為61.84%。 Cronbachs係數介於.74.88之間,在總量表的信度值為=.90。 因此,顯示本研究工具應具有一定程度之建構效度與信度。 (三)心理幸福滿足感量表本量表是參考羅凱南 (xx)所編制老年人生活經驗問卷之相關部分修訂的量表,將其量表進行因素分析與信度考驗,共取得4個因素的總解釋變異量為46.24%。 Cronbachs係數介於.72.92之間,在總量表的信度值為=.91。 因此,顯示本研究工具應具有一定程度之建構效度與信度。 (四)個人基本資料本研究彙集有關受試者性別、年齡、居住情況、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及經濟來源等,目的在瞭解個人基本特質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及心理幸福滿足感間的關係。 三、資料處理本研究運用SPSS統計套裝軟體,處理所有受試者測量資料,研究考驗之顯著水準定為=.05。 參、結果與討論 一、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與心理幸福滿足感現況(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共有六個成分,包含運動、人際間支持、營養、壓力處理、自我實現及健康責任。 其中運動是指能從事規律性運動或休閒性活動;人際間支持指能發展社會支持系統,如親密的人際關係、與他人討論自己的問題及花時間與親密的朋友共處;營養包括日常飲食型態及食物選擇;壓力處理包括睡眠、放鬆自己及運用減輕壓力的方法等;自我實現是指生活有目的、朝個人目標發展、對生命樂觀、有自覺及正向發展的感覺;健康責任是能注意自己健康、與專業健康人員討論健康保健及參加有關健康保健的活動等。 上述六個部份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在受試者所分佈的情形如表1所示。 (二)休閒知覺自由現況休閒知覺自由共有4個成分,分別為休閒涉入程度、休閒控制、休閒需求與休閒勝任。 其中,休閒涉入程度是指個人對於所參與的活動不需要外在獎賞,就有一種勝任、控制及自發性的感覺;休閒控制是個人參與休閒過程和結果的控制程度,即參與休閒的過程中,因為感到的勝任而知覺到能掌控結果;休閒需求是在休閒活動中獲得勝任感、自己決定及興趣,因而提高對參與活動的需求;休閒勝任指的是個人與社會、環境互動之後,對自己能力上的肯定。 上述四個部份的休閒知覺自由在受試者中所分佈的情形如表2所示。 表1因素層面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層面分析摘要表(N=335)題數平均數(M)標準差(SD)每題平均數運動人際間支持營養壓力處理自我實現健康責任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411.302.472.8339.591.483.2039.621.673.2138.371.642.79411.191.842.8037.481.852.492057.546.842.88表2老年人休閒知覺自由各層面分析摘要表(N=335)題數平均數(M)標準差(SD)休閒涉入程度6休閒控制6因素層面每題平均數17.423.342.9214.493.202.90休閒需求休閒勝任整體休閒知覺自由49.561.952.39411.082.112.772056.098.772.80(三)心理幸福滿足感現況心理幸福滿足感共有4個成分,分別是掌控生活自我成長、與他人正向關係、自主性及自我滿足。 掌控生活自我成長是具備了克服環境挑戰的熟練與勝任能力,同時能夠把握著適合自我發展的機會,而個人可持續學習新知與學習新的經驗,能將過去經驗與未來展望統整出個人獨特的生命意義;自主性是決策上能夠自我獨立和自我決定,對於事務評判的標準是自己設立,較不受到社會期許或他人眼光而改變意願與行為;與他人正向關係是在人際互動方面,具備與對方同理與付出情感的能力,而且可以與他人建立溫暖、信任及親密的長遠關係;自我滿足是對於自我持有正面積極的態度,並且對過去生活經驗抱持正面評價,進而能清楚知道自己生活的目標和方向對自己的行為及生活滿足。 上述四個部分心理幸福滿足感受試在四方面的情況如表3所示。 表3因素層面掌控生活自我成長與他人正向關係自主性自我滿足整體心理幸福滿足感(四)綜合討論由以上分析結果,可歸納以下重點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方面目前高雄市老年人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量表中每題平均數得分為2.88,並未達中間值顯示高雄市老年人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整體層面不佳;從結果中顯示高雄市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透過個人對營養注重、與親人及朋友人際間支持來獲得。 究其原因,大部分願意接受調查之老年人,都能與訪談人員侃侃而談,是較樂觀願意分享個人經驗的,且經常會與同伴一起打發時間,生活中主動參與活動,因此在人際間支持則顯得相當重要。 其次在營養的注重方面,一般人認為營養均衡或攝食較多的營養成分,身體自然會健老年人心理幸福滿足感各層面分析摘要表(N=335)題數平均數(M)標準差(SD)每題平均數617.532.652.92513.002.912.62413.022.163.2338.481.652.821845.104.002.74康,因此常忽略主動之健康行為,如主動找醫生討論自己的身體狀況或閱讀相關之醫療報導,所以老年人在健康責任上就顯得較為不注重。 2.休閒知覺自由方面目前高雄市老年人在休閒知覺自由總量表中每題平均數得分為2.80,未達中間值顯示高雄市老年人在休閒知覺自由整體層面不佳;從結果中顯示高雄市老年人對於休閒活動的涉入並理想,亦並未從休閒活動的參與獲得滿足。 究其原因,本研究對象是老年人,而65歲按照政府機關或各職業機構規定應是退休年齡,退休後大多無事可做,雖相對增加選擇休閒娛樂的彈性空間。 不過人的生活方式幾乎是一種慣性,尤其在老年階段通常對於目前所從事的休閒活動很難有大的改變。 因此,雖有活動的設計安排但卻未吸引老年人之真正持續參與,另外活動的是適切性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3.心理幸福滿足感方面目前高雄市老年人在心理幸福滿足感總量表中每題平均數得分為2.74,未達中間值顯示高雄市老年人在心理幸福滿足感整體層面不佳;從結果中顯示高雄市老年人有很高的自主性,並且能掌控自己生活上的需求。 究其原因,老年人的自我意識高且應驗所謂經驗說,如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等諸如此類的,然而年齡大相對重視在營養攝取方面的資訊與人際間支持,不過比這些支持大多以朋友及親人的關心及對話,並非從參與活動中獲得。 三、不同背景變項與各變項之差異探討(一)不同背景變項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分析表4不同背景變項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分析摘要表背景變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F值性別運動4.21*男性女性健康責任2.77*男性女性居住狀況運動2.46*與配偶同住固定與一名子女同住人際支持5.26*固定與一名子女同住獨居事後比較與配偶同住住安養機構6.45*配偶已故配偶建在2.75*配偶建在未婚9.02*小學、初中、高中職、大專不識字5.16*高中職、大專不識字、小學3.38*大專不識字8.60*初中、高中職、大專專不識字婚姻人際支持壓力處理運動壓力處理自我實現健康責任教育程度主要經濟來源運動人際支持壓力處理自我實現6.08*自己有收入、退休金靠子女供養6.45*自己有收入靠子女供養、退休金、社會救助5.26*自己有收入靠子女供養2.91*自己有收入靠子女供養*p70-74歲、75-79歲、80歲以上休閒勝任3.27*65-69歲、70-74歲80歲以上婚姻休閒涉入程度3.05*配偶建在配偶已故教育程度休閒涉入程度休閒控制2.64*休閒需求4.81*大專小學、初中主要經濟來源休閒涉入程度7.97*自己有收入靠子女供養、社會救助休閒控制3.15*自己有收入靠子女供養休閒勝任3.61*自己有收入社會救助事後比較4.97*小學、初中不識字小學不識字*p女性自主性2.07*男性女性年齡掌控生活自我成長4.48*65-69歲70-74歲與他人正向關係3.21*65-69歲75-79歲居住狀況與他人正向關係2.96*與配偶同住獨居自主性2.85*固定與一名子女同住住安養機構婚姻與他人正向關係2.09*配偶建在配偶已故教育程度與他人正向關係5.02*高中職、大專不識字主要經濟來源掌控生活自我成長4.87*自己有收入靠子女供養、社會救助與他人正向關係2.52*自己有收入社會救助事後比較*p.05.由表6的結果顯示,從各分量表與不同背景變項得知,分量表中的與他人正向關係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雖老年人自主性相當高,但可確認的是藉由人際間互動產生信賴及長遠關係是不變的,雖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和身心需求的差異,但在幸福的界定將仍是以人為中心。 其實對於生活能掌控就是一種成就感,並能大方且有自己的想法的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老人生活哲學,所以幸福感來源除上述之不可改變的成就感外,自己努力與正向自我成長亦是因素之。 四、老年人的心理幸福滿足感相關因素之迴歸分析本研究先以皮爾森積差相關來檢視其相關情形(如表7所示),之後再以逐步多元回歸深入探究兩者間之關係(如表8所示)表7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與心理幸福滿足感之相關摘要表效標變項掌控生活自我成長關係控制變項運人際間支持營壓力處理自我實現與他人正向自主性自我滿足整體動.33*.27*.48*.14*.36*.39*.29*.35*.09.41*養.28*.29*.83*.14*.33*.45*.27*.26*.20*.40*.40*.24*.33*.19*.39*健康責任休閒涉入程度休閒控制休閒需求休閒勝任.08.12*.18*.03.07.55*.31*.39*.17*.46*.29*.17*.31*.05.22*.00.15*-.07-.01.01.40*.23*.27*.02.27*p.05.表7結果顯示,老年人的心理幸福滿足感整體層面及各分層面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運動、人際間支持、營養、壓力處理及自我實現各層面均達顯著正相關;與休閒知覺自由的休閒涉入程度、休閒控制及休閒勝任達顯著正相關。 此研究結果與(Pender,1996)及(羅凱南,xx)所提出的研究結果相符。 當健康促進生活執行愈高時,則幸福感相對會提昇,反之,對於健康促進行為愈重視,其心理幸福滿足感則愈低。 另外,老年人經常從事友誼性之社會活動,對幸福之評價有正面之影響(林三衛,1996)。 表8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在心理幸福滿足感之迴歸摘要表預測變項R R2R2增加量休閒涉入程度.46.21.21自我實現.52.27.06壓力處理.56.31.04營養.58.34.03人際支持.60.36.02健康責任.62.38.02休閒控制.63.40.02F B89.81*.39.2762.72*.68.2350.63*.99.2643.48*.72.2038.41*.70.1734.18*-.45-.1331.17*-.31-.16*p.05.表8中得知,本迴歸分析以心裡幸福滿足感為效標變項,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休閒知覺自由各層面為預測變項。 其中,休閒涉入程度、自我實現、壓力處理、營養、人際支持、健康責任及休閒控制達顯著之標準迴歸係數,就整體層面而言,該預測變項對於心裡幸福滿足感之變異量的總解釋量為40。 由以上可知,本研究之假設六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休閒知覺自由可以預測其心理幸福滿足感,大部分獲得支持,並由歸納結果發現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營養、壓力處理與自我實現和休閒知覺自由之休閒涉入程度是預測心理幸福滿足感的主要變項。 此結果與(Ruuskanen etal.1995;Pender,1996;蕭冰如,1998;蔡長清1997;胡家欣,2000)之研究相符。 即老年人健康促進行為越好,生活滿意就越高,其心理幸福滿足感越高。 其中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之自我實現及壓力處理是指引個人增進健康以建立正向行為的導向。 而休閒涉入程度對於老年人健康及心理幸福感決定成功老化與否的重要因素。 因此個人正向健康促進行為,透過休閒活動的參與,將有助於老年人在身心健康上的促進及愉悅感受,對於心理幸福滿足感將有正面的效果。 肆、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一)高雄市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與心理幸福滿足感之現況整體而言,老年人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與心理幸福滿足感並不理想,但可瞭解到營養、休閒涉入程度及自主性,仍是老年人自覺較重要的分量變項。 (二)不同背景變項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與心理幸福滿足感之差異情形1.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方面整體而言,性別、居住狀況、婚姻、教育程度及主要經濟來源等背景變項,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執行上均有影響力。 其中,教育程度較高及自己有收入之老年人在健康促進行為投入較多的時間及心力,其次是重要他人的陪伴亦是積極從事相關行為之主要原因。 2.在休閒知覺自由方面一般而言,休閒活動的涉入程度可說是再次參與的主要動機,在老年人的休閒知覺亦是如此,其中年齡、教育程度、婚姻及主要經濟來源等變項,對於自由感的知覺均會有相當程度之影響效果。 3.在心理幸福滿足感方面整體而言,心理幸福滿足感是一個人心理的整體感受,其中老年人有非常高的自主性,但在不同背景變項中包含性別、年齡、居住狀況、婚姻、教育程度及主要經濟來源等,均對於與他人正向關係有差異存在。 換句話說,老年人在基本生活條件安穩且能自我掌控之下,相對在人際關係的重視也會相對提昇。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對心理幸福滿足感之影響效果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可預測心理幸福滿足感整體層面達40聯合預測力;就掌控生活自我成長而言,可聯合預測力為47;就與他人正向關係而言,可聯合預測力為21%;就自主性而言,可聯合預測力為78.9%;就自我滿足而言,可聯合預測力為6%。 其中以自主性為最高,因此可說本研究中的老年人很有自主性,且對於健康促進的執行較多以自己的經驗或習慣方式來進行。 另外,在自我實現、壓力處理及休閒涉入程度是預測心理幸福滿足感的主要變項,可知老年人若愈瞭解自己的健康或優缺點,並知道生活中壓力的來源如何紓解,且在參與休閒活動中能得到美好感覺及樂趣,對於生活滿意就愈高,其心理幸福滿足感愈高。 二、建議根據上述之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一)在研究結果應用方面1.建立學習機構,加強老人資訊過濾及獲得的機制本研究發現,老年人雖在各變項間的感受均在中下程度,但在休閒活動過程中仍能得到較高的愉悅及流暢,加上老年人較高的自主性,相對於在營養及人際間支持的行為高,亦是促使老人對於休閒活動再參加及知覺自由的重要來源。 因此,若能加強老年人在資訊獲得的能力,建立再學習的管道,並在規劃時考慮到老年人的感受及需求因素,應能有助於老年人在各面參與動機的提升。 2.重視老年人生活的經驗哲學本研究中發現,老年人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層面可聯合預測自主性,由此可看出,老年人在事情的決策上較能自我決定,且對於事務的標準是自己設立的,通常不受社會期許及他人眼光而改變行為,因此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屬中上,且很滿意自己健康促進的執行方式。 另外,從分層面的預測情形,老年人愈能在生活及健康狀況上自覺,且樂觀的參與自己能掌控的休閒活動,將有助於老年成功老化,因此對老年人而言不論是自信或肯定大多來自於經驗的抉擇。 3.規劃有系統性的老年人休閒活動由本研究各變項之相關情形而言,老年人注重個人健康生活的追求與休閒活動參與,健康是老年人重要的生活資本,參與活動除可達到身心健康亦能提昇自我肯定;因此休閒活動規劃應有系統性,且注重老年不同階段性生理及心理層次,藉由參與的機會除活絡身體機能,透過活動的參與也增加與他人之互動,無形中亦會促進身心也健康。 參考文獻內政部統計處 (2000)臺閩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臺閩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摘要分析。 王瑞霞、許秀月 (1997)社區老年人健康促進因素的探討以高雄市三民區為例。 護理研究,5 (4),321-329。 王嘉琪 (1999)多走路就可以降低心臟病罹患率。 健康世界,165,14-15。 王素敏 (1997)老人的休閒滿意及其教育取向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衛生署 (2000)綜合資料。 資訊走廊。 李宗派 (1994)老人醫療照顧與福利政策之展望。 社區發展季刊,65,77-81。 林三衛 (1996)老年生活品質非制度化功能支持網路對老年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台灣之例子。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范靖惠 (1997)性別、休閒知覺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學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家欣 (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 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順 (1995)老化與健康。 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燕、周傳姜、黃秀華、王明城、邱憲章、廖張京隸(民86)健康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之修定與測試。 長庚護理,8 (1),14-23。 陳信安 (2000)休閒參與的知覺自由與休閒阻礙之研究以台北縣淡水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郁婷 (1995)親子溝通、因應方式與老年人幸福感之關係。 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長清 (1997)退休老人休閒參與及類型與生活滿意之關係。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CS86-2417-H151-001)。 羅凱南 (xx)社會支持、人格特質、個人屬性的老年人心理幸福感影響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蕭冰如 (1998)社區老人健康促進衛生教育介入之探討。 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忠信 (1997)高齡者身體活動狀況與身體體能的相關研究。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寶玲 (xx)老年糖尿病患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子之探討。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Kaplan,G.A.,Seeman,T.E.,&Cohen,R.D. (1987).Mortality amongthe elderlyin theAlameda Countystudy Behavioraland demog-raphic riskfoctors.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17 (4),1126-1129.Pender,N.J. (1996).Health promotionin nursingpractice.East Norwalk:Appleton&Lange.Pender,N.J. (1987).Health promotionin nursingpractice(2th ed.).Norwalk,CTAppleton-Lange.Ruffing-Rahal,M.A., (1991).Rationale anddesign forhealth promotionfor older adults.PublicHealthNursing,8 (4),258-263.Ruuskanen,J.M.,&Ruoppila,I. (1995).Physical activity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people aged65to84years.Age andAgeing,24,292-296.Roberts,B.L.Dunkle,R.&Haug,M. (1994).Physical,psychological,and SocialResources Moderatorsof theRelationship ofStress toMental Healthto thevery old.Journal ofGerontology:Social Sciences,49 (1),35-43.Searle,M.S.,Mshon,M.J.,&Iso-Ahola,S.E. (1995).Enhancing asense ofindependenc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ineg amongthe elderiy:A fieldExperiment.Journalofleisure research,27 (2),107-124.Walker,S.N.,Volkan,K.,Sechrist,K.R.,&Pender,N.J. (1988).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s ofolderadults:parision withyoung andmiddle-aged adults,correlates andpatterns.Advances inNursing Science,11 (4),76-90.Wetle,T. (1991).Resident DecisionMaking andQuality oflife in the Frail Elderly.The conceptand Measurementof Qualityof LifeintheFrailElderly.Academic pressINC.,Harcourt BraceJovanovich,Publishers.A RELATIONSTUDY OFHEALTH PROMOTINGLIFESTYLE PERCEIVEDFREEDOM INLEISURE ANDPHYSHOLOGICAL WELL-BEING FORELDER LIVINGIN KAOHSIUNGCITY Hui-Chuan Tang1&Yi-Fu Sung21Far-East College&2I-Shou UniversityABSTRACT Apurposive sam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roject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缆厂检验知识培训课件
- 电煤知识培训内容摘要模板课件
- 本科线性代数考试题目及答案
- 高热惊厥科普课件
- Nicomol-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Acedapsone-d8-生命科学试剂-MCE
- MEDI-8852-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险学第七版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专升本考试题目及答案
- 我的家乡南阳
- 员工带孩子上班免责协议书
- 住院病历质量评审标准
- 高原病的预防与适应
- 老年健康照护课件
- 设备维修工技能培训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7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 成品出货检验报告模板
- 眼的生物化学讲义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段综合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