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doc_第1页
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doc_第2页
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doc_第3页
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doc_第4页
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读懂诗歌是前提1、“五读”:读诗题,读作者,读诗歌内容,读诗后注释,读所设置的问题。2、读诗歌内容:分两类:解说诗句(就象翻译文言文一样,字字落实),概括诗歌内容。例如: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解说诗句: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了古和今。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云梦泽显得格外深远。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了衣襟。 概括诗歌内容:首联写人事变化,时光流逝;颔联写古胜迹,今登临,感心事;颈联写登临所见景象;尾联既是写景,也是吊古伤今。二、诗歌题材及情感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思路: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 “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思路:物情 物理。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诗人写时“只取一瓢饮”;诗人性格、经历各异,故同咏一物,诗歌主题可能有差异。但因文化积淀,不同诗人对同一“物”的吟咏,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诗歌具体的意境).写景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法:写景抒情先写景,后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别是注意常用的寄托某种情思的意象(景物)。写景诗类别及其常常抒发的感情: 田园诗原是歌咏恬静悠然情景的田园生活。如东晋陶渊明一些诗曾被称为“田园诗”代表作。某些诗人不满现实,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远离尘嚣,表现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的高洁品质。对于趋膻逐臭的官场生活的极大憎恶。隐逸田园、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的思想。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耕读生活。安贫乐道的思想。田园诗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的田园自然风光,还涉及农事方面的內容,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现代汉语词典“田园诗”词条解释:“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因此一些田园诗也表现以下主题: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情景。描写江南稻乡安静富庶的田园风光。表现盛唐时期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和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庆丰收、与民同乐的情感 。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男丁戍边,田里只有妇孺老人耕种,土地荒芜,揭露战争带给农民的深重灾害。反映了农村凋零残破的情景。悯农、怜民的思想感情。即对农民们艰苦生活的同情。对官府的赋税徭役繁重,残酷剥削农民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强烈的不满。对比农民的痛苦生活,为自己过着不劳而温饱的生活表示疚愧和自责。讽刺嘲笑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识的城里富贵人家。把农家苦与王孙乐对比,表达希望农民与王家“不饥不寒,上下一般”的美好理想。 山水诗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意愿。甘于淡泊、守拙归真。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的胸中之景意境。远离尘嚣,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隐逸山水的喜悦、闲适的情感。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达希望、喜悦之情,热爱大自然之情。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宁静平和的心境,“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表现自然恬淡的情趣以及掩盖不住的内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四季图及其它风景诗希望、喜悦之情 ,热爱大自然之情。自伤迟暮,独守闺房,感伤青春易逝,佳人(良人或家人难再);或感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或抒发亡国之恨。感伤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报国无门,功名难就。怅恨离别,思念家乡。(想象诗歌画面,融绘画欣赏技法于其中。从动静、虚实、形、声、色、点线、面对比等去欣赏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和意象美,抓住诗眼挖掘深意)4.边塞诗和战争诗:诗文思路:塞外景物戍边战士的情怀。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示戍边战士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为国捐躯的决心。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之情。表达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诉连年征战之苦,思乡思亲之苦。(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通过征夫怨妇侧面写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5.赠别诗和悼亡诗:两类诗共同点: 较其他类属作品,情感更为挚厚、强烈。古语: “悲莫悲兮生离别。”展现出主体意愿与严酷现实的矛盾,前者 “欲留不能,欲舍不忍”,后者 “抚存感往,物是人非”,以感情的悲剧性冲突和心灵的巨大波荡唤起读者的共鸣、同情与悲悯。送别诗:重团聚、怨别离,诗中除了抒发恨别之情外,往往蕴含其他思想感情:建功立业的豪情 壮志难酬之惆怅 被贬之愤懑 忧国忧民之情男女之情爱 连年战争,有家难归之悲愤注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所蕴含之感情。古人送别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 “人化的自然”,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领会诗中典故含义。(注意注解提示或联想已学过的诗歌。)化用前人诗文,如:萧萧斑马、携手相看泪眼写离别 六郡良家子、霍去病、魏大表为国立功之志向注意细节描写。注意谐音“柳”谐“留”,“秋”谐 “愁”,“丝”谐“思”。“晴”谐“情”, “莲”谐“怜”,爱怜,借以表达爱情。悼亡诗多是感怀亡妻之作。从魏晋南北朝潘岳悼亡妻的三首代表作起,后人感怀亡妻的作品多沿袭之,用悼亡为题。悲叹“双栖一朝只”、“比目中路析”表达悼亡的痛楚和哀伤。 诗中所写地点或物象:【地点】闺阁庭院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间。“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黯然伤神。【物象】苔径凉阶、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长簟床空、室虚悲风、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翰墨馀迹、遗挂在壁、朗月胧胧、针线犹存物是人非,凄寂而清冷、衰颓而黯淡。墟墓间怅恨阴阳两分隔,表现“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的伤逝之情。【物象】坟、墟墓、落叶、孤魂、凄凄朝露、烈烈夕风。【其他词语】茕茕 徘徊、踟蹰、不忍、未忍历代著名诗人如潘岳、鲍照、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直到明代的于谦和清代的吴嘉纪、厉鹗等,都有悼亡诗流传。乡思诗、.行旅诗、记游诗。表现愁肠百结,思乡怀人的主题。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思路:写物象触“物”生情抒情。注意所写物象:如:黄昏、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风烟、家书、书札、梦、乡关、等。乡思诗还有写节日之乡思。如佳节、重阳、寒食。构思上“以超极表至极”把乡思之情推到极点之后,又往前推进,超过极点虽有悖常规,却合情理。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书朔方)划线句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乡思之情得到超强表现,微妙真实。7. 咏怀诗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也有的咏怀诗叹世道不予我生、伤夫妻离别、苦人生短暂(人生若尘露)、哀朋友遗弃,即抒发嗟生、忧时、愤世、疾俗等思想感情,如阮籍的咏怀诗。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咏怀名作。8 游仙诗历代文人被压抑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不平则鸣的文艺成果。在浪漫的想象之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建构理想中的仙境,以寻求对现实环境的解脱。宣泄心中的愤懑不平,表达对时局的无可奈何与失望之情,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精神和离经叛道的气质。(也有写道家求仙求长生不老的游仙诗。)9.悯农怜民诗讲农民劳作之苦,或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或苛捐杂税政策,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10.家庭生活、亲情之乐或.农家、渔家乐与苦11. 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运用含蓄的手法,往往是同讽刺相结合在一起的。12. 闺情诗是以女性为主题的的描写女性心理情感的诗篇。归结“怨”字。宫怨诗反映皇宫内妇女生活的怨诗,写皇帝喜新厌旧和封建社会红颜衰老而被遗弃的可悲结局。表达诗人对宫中广大嫔妃不能自主命运的深切同情。(如王昌龄的春宫曲长信秋词,李白玉阶怨,杜牧的秋夕,白居易后宫词,张祜宫词。)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良人可能是为了功名,但更多的却是被征调入边关。诗歌既有战争早日结束、良人早归的期盼,也有对战争的诅咒。亲人不得相见,无尽的思念只好寄托在梦里。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休教树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但是更可怕的是春闺梦里人已经成了无定河边骨。商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人妇因爱而生怨。如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情人怨担心自己命运、或抱怨自己被抛弃。也有写对爱情的向往。13.干谒诗为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而作,诗中表现自己的才华,抒发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含蓄是好的干谒诗的必备条件之一。(三)注意诗歌标题、诗序和有关考题后的注释。 标题表明所咏之景、物,所说之人、事,或所抒之情。【分析诗题,把握中心】如: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全诗围绕诗题中的“望”字。如清代仇兆鳌评:“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未联极望之情”。诗序交代背景、作品产生缘由和过程,奠定感情基调。 注释解释词语,交代背景,或解释诗中有关典故。(四)抓住意象特征领悟意境:注意不同景物色彩所象征的情感特征。借助物象分清作者情感,【部分常见意象所寄寓的情感】思乡类:孤灯、孤云孤苦的思乡、思亲情、游子情,或孤独、失落的感觉。飞镜、明月望月怀远、思乡、思亲情,别离思聚;或发怀古之幽思。落日故人情。 日暮思乡。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鸿雁、雁书、雁足、鱼雁、双鲤、鲤鱼、鲤素传递书信,信、音讯。尺素:、札、书札信。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浮云、孤雁、飞蓬、孤蓬、归蓬落帆、断鸿、:孤寂的游子。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戍鼓、雁声离别、思念之悲凉。玉关情、羌管思念征人远戍或征人思归。战争类:投笔弃文从武。长城守边的将士。朔马、胡马、楼兰:边境之敌。胡霜边地。 撞金止行阵。 鸣鼓进军。边声、角起、角声军中号角吹响。 戎旌军旗。千嶂、孤城边塞之荒凉山水田园诗类:闲云、野鹤隐居之闲适、怡然自得。其他类: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武陵人桃花源旧家燕子物是人非的伤感。庄生梦蝶美好而虚幻。红豆爱情或相思。比翼、比目、双栖夫妻恩爱。杜康酒。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商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五柳隐者鸿鹄人有远大志向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 老年牧童淡泊,田园生活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青云高的地位青紫高官显爵丁香愁心或情结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蝉鸣悲秋青天清官落花:伤春落叶:秋天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有时也有思乡之意。如“日暮乡关何处是”。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梅雨:悠悠愁绪)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出山首次当官隐居后又出任官职。4.注意季节、节日中的意象所寄寓的情感。春日喜庆、美好、希望。【借助的物象】青山、霞、春色、春光、春阳、春昼、春风、东风、晴云、烟笼、麦雨、好雨、春雨、春流、绿波、兰溪、鹅湖、新燕、早燕、飞燕、喜鹊、鹊声、鸳鸯、新莺、娇莺、杜鹃、黄鹂、黄鸟、黄蜂、粉蝶、戏蝶、白鸥、白鹭、芭蕉、草色、绿锦、浮萍、杨花、梅花、海棠、兰花、菜花、绿葵、芍药、蔷薇、山榴、梨花、杏花、红杏、梅杏、点红、桃花、桃红、柳絮、柳花、暗翠、绿翠、翠柳、翠微、晴翠、垂杨、花树、暖树、红树、芳树、鞭笋等。也有以乐景反衬悲情的,如伤春诗、怀人诗。夏日青春、热烈,畅抒情怀。【借助的物象】子规、蚕桑、蛙声、鸣蛙、蜻蜓、黄梅、梅子、雨蓑、琵琶、种瓜、菜花、芙蓉、小荷、莲花、莲叶、荷叶、荷香、藕花、榴花、榴红、早菱、初莲、白鹭、鸣蝉、萤火、浓荫、稻畦等。 秋日多表凄清、悲苦、乡思之情。【常用词语】愁、孤、残、寂、冷、凉、凄、苦、清、黄等。【借助的物象】秋夕、秋夜、秋水、秋风、秋雨、秋霜、秋月、秋兰、秋叶、木叶、霜叶、落叶、黄叶、落木、落霞、残霞、孤烟、芦花、残阳、夕阳、落日、桐叶、梧桐、衰草、寒山、夕岚、飞霜、霜天、霜晴、霜气、霜月、冷月、冷露、冷桂、冷松、婵娟、月斜、月落、半月、寒星、寒塘、寒蝉、寒雁、寒鸿、塞鸿、鸿声、凉雁、北雁、去雁、孤雁、雁阵、燕去、虫吟、蟋蟀、乌啼、采菊、菊花、菊黄、黄花、荞麦、西风、枫林、江枫、清笳、渔火等。 冬日傲寒、狩猎、艰难、旅景、艰难、咏雪。【借助的物象】冬雪、江雪、琼枝、飞花、天寒、风雪、风霜、草尽、沙雪等。注意借代修辞格所常用的景物“套路”古人状物抒情常用的一些较为固定的代称。如:【战争、战乱】烽火、硝烟、狼烟、干戈、天狼、兵锋。【书信】鸿雁、鲤鱼、青鸟、青鸾、尺素、锦书、函、笺、简、札、书札、尺牍。【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橹、楫。【马、车马】平聪、玉鞭、玉勒、征辔、鞭、雕鞍、鞍。【太阳】羲和、东曦、金鸟、金盆。【月亮】蟾蜍、蟾宫、蟾、玉兔、素娥、姮娥、嫦娥、婵娟、银阕、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桂树、桂花。【时光】鸟、兔、漏、鉴表节日的词:元日正月初一,喜庆之日。 寒食、清明、重阳登高怀远。(五)揣摩诗眼,注意诗中用字。诗眼,即点睛之笔,着此一笔,境界全出。一个词语含有丰富的信息,能引起人无限联想。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令人想象到枝头蝶飞蜂舞,鸟争鸣,花争艳,人欢笑的景象。多是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或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之词不但具有原有词语所具有的色彩、情状或具体形象,而且有了动感。动词的使动用法 或形容词或名词活用使动用法言简意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即诗眼)巧用虚词,有时虚词也传神主要是转折连词或语气副词。(如:“无端偏向别时圆”的“偏”字)平字见奇,常字见新。(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状鱼儿之乐。“斜”状燕儿之轻盈,两字皆诗眼)注意诗中与标题相照应的词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其中“早”与“一枝”相呼应。又如:“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唐人钱珝未展芭蕉)诗中“未展芭蕉”“冷烛”“绿蜡”相照应,说明把“未展芭蕉”比作不冒烟的绿烛;“未展芭蕉”“书札”“芳心”相照应,“卷”“未展”“缄”相照应。说明把未展芭蕉叶比作卷起的“书札”书札包藏的是因为害怕什么羞于展开心曲的“芳心”。即书札里表露的是一个正在暗恋中的姑娘的心意。7.多用具体名词,塑造具体形象,或使多个意象并列入句,组成生活画面(如“枯藤、老树、昏鸦”)。分析写作方法情感表达方式 直抒胸臆 借物咏怀(借物喻人言志) 借事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修辞手法修辞格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语意双关对比矛盾的对比,揭示和强化(如“心忧炭贱愿天寒”“近乡情更怯”),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对生活、社会的思考,或批判了社会现象。其他对比:形色态、明暗、浓淡 、虚实、冷色调暖色调热色调、动静、点线面、曲直、忧乐、无声有声、忆昔伤今、美丑、贫富 、善恶 、纵横、今是昨非、物是人非、现实梦境 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象征。 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衬托(烘托或反衬)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言简意赅、含蓄,以古人自况,借古讽今(以诗歌形式写时事评论),告诫世人或统治者的历史教训,寄托的理想和情怀(书怀咏志)。构成超现实的艺术境界,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情怀。 想象联想 虚实结合结构上: 起承转合首句(或首联),奠定感情基调,引领全篇,或描绘背景画面;颔联与颈联叙事写景,颈联或转入抒情议论;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