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附件 1 四川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 为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 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 维护土地流转双方 的合法权益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 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四川省实施办法 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等法律 法规 规章和有关政策的规定 就我省土地流转中的转 包 出租 互换 转让 股份合作和委托流转等形式 分别制定出流转合同示范文本 供合同双方 签约时参考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出租合同 合同编号 合同编号 甲方 转包方或出租方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 住所 联系方式 乙方 接包方或承租方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 或营业执照号 住所 联系方式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 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四川省实施办法 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等法律 法规 规章和有关政策的规定 在原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 甲 乙双方本着平等 自愿 有偿的原则 经协商一致 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出租事宜 订立本合 同 一 转包 出租土地基本情况及用途 甲方自愿将位于 乡 镇 或街道 村或社区 村民小组或居民小组的 亩承包地 详见附件 2 的承包经营权转包 出租给乙方 转包 出租土地为农业用途 主营项目是 生产经营 二 转包 出租期限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出租期限不得超过二轮土地承包期限剩余年限 转包 出租期限为 年 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三 转包 出租价格与支付方式 一 转包 出租按下列第 种形式计价 1 实物 乙方每亩每年支付甲方 公斤 大写 稻谷 玉米 小麦等 共计每 年支付 公斤 大写 稻谷 玉米 小麦等 按该品种当年当地大宗上市时均 价折算现金 2 现金 乙方每亩每年支付甲方人民币 元 大写 共计每年支付人民币 元 大写 3 其他 二 转包费 租金按下列第 种方式支付 1 逐年支付 于每年 月 日前支付 当年度 下年度 转包费 租金 且每年递增 约定不递增的填写零 或每隔 年增加 元 2 其他方式 四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 有权获得土地流转收益 有权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到期收回流转的土地 2 有权监督乙方合理利用 保护流转土地 有权制止乙方损坏流转土地和其他农业资源的行为 并有权要求乙方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3 乙方不按合同约定使用土地 改变土地用途 违反城乡环境规划 破坏水利等基础设施或给 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 甲方有权终止合同 4 流转土地被依法征收 占用时 除按投资权属明确为乙方或第三方的青苗补偿和地上附着物 补偿外的其他补偿由甲方享受 3 5 甲方于 年 月 日之前将土地交付乙方 6 不得干涉乙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生产条件的改善 7 法律 法规 规章和政策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五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 依法享有该流转土地的使用权 收益权 经营权和产品处置权 2 符合有关法律 法规 规章和政策的规定 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可以在流转的土地上修建 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和管理的非永久性生产设施 3 依法享受国家和当地政府提供的规模性产业发展的奖励 扶持 补助 4 流转的土地被依法征收 占用 收回时 有权获得接包 承租土地后的青苗补偿 投资权属 明确归己的地上附着物补偿及相关损失补偿 5 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流转的土地 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不得随意弃耕抛荒 不得损坏 农田水利设施 不得从事违反国家法律 法规 规章和政策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 6 合同期满或中途终止合同 应及时交还接包 承租的土地 需继续接包 承租的 在同等条 件下享有优先权 并于接包 承租期满前 个月与甲方平等协商 重新订立合同 7 法律 法规 规章和政策所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六 违约责任 1 因一方擅自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无过错方依法可免除责任 有权要求过错方按照当年转包费 租金的 承担违约责任 给对方造成损失的 过错方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 乙方逾期支付转包费 租金 每日按当年应支付金额的 承担违约金 甲方逾期交付土地 每日按当年转包费 租金的 承担违约金 3 甲方干预乙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给乙方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负责赔偿 4 乙方不按本合同约定 改变土地用途 破坏水利等基础设施的 负责修复 不能修复或不能 如期修复的 负责赔偿 5 乙方接包 承租甲方的土地从事违反相关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国家有关机关的处罚 全 部责任由乙方承担 由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害由乙方负责赔偿 七 其他 1 签订合同时 对甲方留在转包 出租土地上的树木 竹林 地上附着物等的处理约定 合同到期后 乙方因生产经营需要而投入新建的相关设施及地上附着物进行补偿的约定 2 合同期满或中途终止合同 除渠系 道路等生产设施外 对改变了土地使用用途的设施 若 甲方接受则乙方不负责修复 甲方不接受的部分则遵循本合同第六条第 4 款约定 3 乙方因生产需要招聘员工 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考虑甲方 4 乙方对土地进行再流转 需征得甲方书面同意 再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本合同约定的流转期限 5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经协商 决定申请 是或否 鉴证 未尽事宜 双方 协商一致后订立补充协议 其补充协议作为本合同附件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 其他需说明的事项 7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 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或协商后又反悔的 可以请求 村民 居民 委员会 乡 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调解 不愿协商 调解或协商 调解不成的 以及达成调解协议后又反悔的 可以向 县 市 区 农村 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也可以直接向 县 市 区 人民法院起诉 8 本合同一式 份 甲乙双方或鉴证机构各执一份 发包方 乡 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 4 土地承包管理机构 各备案一份 甲方 签字 乙方 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合同 合同编号 合同编号 甲方 代表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 住所 联系方式 乙方 代表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 住所 联系方式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 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四川省实施办法 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等法律 法规 规章和有关政策的规定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 自愿 有偿 的原则 经协商一致 就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事宜 订立本合同 一 互换土地基本情况及用途 甲方自愿将位于 乡 镇 或街道 村或社区 村民小组或居民小组的 亩承 包地 详见附件 2 的承包经营权互换给乙方 互换土地为农业用途 主营项目是 生产经营 乙方自愿将位于 乡 镇 或街道 村或社区 村民小组或居民小组的 亩承 包地 详见附件 2 的承包经营权互换给甲方 互换土地为农业用途 主营项目是生产经营 二 互换期限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期限不得超过二轮土地承包期限剩余年限 互换期限为 年 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三 互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后 甲乙双方均取得对方互换地块的承包经营权 丧失自己原有地块 的承包经营权 原享有的承包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相应互换 2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后 甲乙双方须重新与发包方签订承包合同 并及时向 乡 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土地承包管理机构申请 依法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登记 3 甲乙双方对互换后的地块享有使用权 收益权 流转权 经营权和产品处置权 四 违约责任 1 如一方违反本合同约定 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元 2 因变更或解除本合同使一方遭受损失的 除依法可免除责任外 应由责任方负责赔偿 3 一方当事人违约 经催告后仍不履行义务的 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本合同 如果违约金尚 不足以弥补守约方经济损失的 违约方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五 其他 1 互换地块存在 面积 地力 作物 地上附着物等 差异的 甲乙双方协商约定 补偿 2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经协商 决定申请 是或否 鉴证 未尽事 宜 双方协商一致后订立补充协议 其补充协议作为本合同附件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4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 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或协商后又反悔的 可以请求 村民 居民 委员会 乡 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调解 不愿协商 调解或协商 调解不成的 以及达成调解协议后又反悔的 可以向 县 市 区 农 6 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也可以直接向 县 市 区 人民法院起诉 5 本合同一式 份 甲乙双方或鉴证机构各执一份 发包方 乡 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 事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各备案一份 甲方 签字 乙方 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 合同编号 合同编号 甲方 转让方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 住所 联系方式 乙方 受让方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 住所 联系方式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 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四川省实施办法 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等法律 法规 规章和有关政策的规定 经发包方书面同意 甲乙双方本 着平等 自愿 有偿的原则 经协商一致 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事宜 订立本合同 一 转让土地基本情况及用途 甲方自愿将位于 乡 镇 或街道 村或社区 村民小组或居民小组的 亩承 包地 详见附件 2 的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同社的乙方 转让土地为农业用途 主营项目是 生产经营 二 转让期限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期限不得超过二轮土地承包期限剩余年限 转让期限为 年 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三 转让费及支付方式 转让费为人民币 元 大写 转让费于 年 月 日前全部支付完毕 四 转让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 甲方于 年 月 日之前将土地交付乙方 2 转让合同签订后 甲方与发包方原承包关系解除 全部转让的 乙方重新与发包方签订承 包合同 部分转让的 甲乙双方分别与发包方重新签订承包合同 3 转让生效后 甲乙双方应及时向 乡 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机构申请 依法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登记 4 乙方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依法享有对转让地块的使用权 收益权 流转权 经营权和产品 处置权 五 违约责任 1 乙方不按时支付转让费 每日按应支付金额的 承担违约金 2 甲方不按时交付土地 每日按转让费的 承担违约金 3 因变更或解除本合同使一方遭受损失的 除依法可免除责任外 应由责任方负责赔偿 4 一方当事人违约 经催告后仍不履行义务的 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本合同 如果违约金尚 不足以弥补守约方经济损失 违约方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7 六 其他 1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经协商 决定 是或否 鉴证 未尽事宜 双方协 商一致后订立补充协议 其补充协议作为本合同附件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3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 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或协商后又反悔的 可以请求 村民 居民 委员会 乡 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调解 不愿协 商 调解或协商 调解不成的 以及达成调解协议后又反悔的 可以向 县 市 区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也可以直接向 县 市 区 人民法院起诉 4 本合同一式 份 甲乙双方 发包方或鉴证机构各执一份 乡 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 事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各备案一份 甲方 签字 乙方 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合同 合同编号 合同编号 甲方 入股方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 住所 联系方式 乙方 受让方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 住所 联系方式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 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四川省实施办法 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等法律 法规 规章和有关政策的规定 在原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 甲 乙双方本着平等 自愿 有偿的原则 经协商一致 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事宜 订立本合同 一 股份合作土地基本情况及用途 甲方自愿将位于 乡 镇 或街道 村或社区 村民小组或居民小组的 亩承包地 详见附件 2 的承包经营权与乙方股份合作 股份合作土地为农业用途 主营项目是 生产经营 二 股份合作期限 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期限不得超过二轮土地承包期限剩余年限 股份合作期限为 年 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股份合作土地承包经营权折合股份为 股或折合金额 元 三 股权分红与支付方式 一 采取下列第 种形式分配股权红利 1 保底分红 乙方以每亩每年 公斤 大写 稻谷 玉米 小麦等 或人民 币 元 大写 共计每年 公斤 大写 稻谷 玉米 小麦等 或人民币 元 大写 作为甲方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的保底收益 再根据每年的 8 生产经营状况 将纯收益的 作为红利分配 2 固定分红 实物计价 即乙方每亩每年分配甲方 公斤 大写 稻 谷 玉米 小麦等 共计每年分配 公斤 大写 稻谷 玉米 小麦等 按该品种当年当地大宗上市时均价折算现金 现金结算 即乙方每亩每年分配甲方人民币 元 大写 共计每年分配人民币 元 大写 3 其他形式 二 采取下列第 种方式支付股权红利 1 逐年支付 于每年 月 日前支付 当年度 下年度 保底收益或固定分红 且每 年递增 约定不递增的填写零 或每隔 年增加 元 于每年 月 日 前根据生产经营情况 分配红利 2 其他方式 四 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 甲方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分得股权红利 到期收回股份合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2 甲方于 年 月 日之前将股份合作土地交付乙方 3 乙方于股份合作到期之日将土地交付甲方 4 乙方依法享有股份合作土地的使用权 收益权 经营权和产品处置权 5 乙方应当依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向甲方支付股权红利 6 乙方应当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股份合作的土地 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不得随意弃耕抛 荒 不得损坏农田水利设施 不得从事违反国家法律 法规 规章和政策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 7 其他 五 违约责任 1 因一方擅自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无过错方依法可免除责任 有权要求过错方按照当年股权红 利的 承担违约责任 给对方造成损失的 过错方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 乙方逾期支付股权红利 每日按当年应支付金额的 承担违约金 甲方逾期交付土地 每日按当年股权红利的 承担违约金 3 甲方干预乙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给乙方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负责赔偿 4 乙方不按本合同约定 改变土地用途 破坏水利等基础设施的 负责修复 不能修复或不能 如期修复的 负责赔偿 5 乙方在股份合作的土地上从事违反相关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国家有关机关的处罚 全部 责任由乙方承担 由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害由乙方负责赔偿 六 其他 1 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 股份合作前 甲方留在股份合作土地上的树木 竹林 地上附着物等的处理约定 合同到期后 乙方因生产经营需要而投入新建的相关设施及地上附着物进行补偿的约定 2 合同期满或中途终止合同 除渠系 道路等生产设施外 对改变了土地使用用途的设施 若 甲方接受则乙方不负责修复 甲方不接受的部分则遵循本合同第五条第 4 款约定 3 乙方因生产需要招聘员工 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考虑甲方 4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经协商 决定申请 是或否 鉴证 未尽事宜 双方 协商一致后订立补充协议 其补充协议作为本合同附件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 其他需说明的事项 6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 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或协商后又反悔的 9 可以请求 村民 居民 委员会 乡 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调解 不愿协 商 调解或协商 调解不成的 以及达成调解协议后又反悔的 可以向 县 市 区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也可以直接向 县 市 区 人民法院起诉 7 本合同一式 份 甲乙双方或鉴证机构各执一份 发包方 乡 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 事处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各备案一份 甲方 签字 乙方 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流转协议 本协议适用于农户委托村民委员会 村民小组或其他组织代为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时使用 甲方 委托方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 住所 联系方式 乙方 受托方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 住所 联系方式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 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四川省实施办法 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等法律 法规 规章和有关政策的规定 甲方自愿将以下土地承包经营权 委托乙方进行流转 经双方协商一致 特订立本协议 一 委托事项 1 委托流转土地基本情况 甲方自愿将位于 乡 镇 或街道 村或社区 村民小组或居民小组的 亩承 包地 详见附件 2 的承包经营权委托流转 2 委托流转方式 甲方委托乙方将以上土地共计 亩的承包经营权以 转包 出租 股份 合作 方式流转他人 3 委托流转期限 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流转期限不得超过二轮土地承包期限剩余年限 委托流转期限为 年 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4 委托流转价款与支付方式 1 甲方委托乙方按每亩每年 现金 实物或实物折价 进行流转 全年合计 2 考虑物价等因素的约定 3 支付结算方式 5 其他委托事项 甲方对委托流转土地上的树木 竹林 地上附着物等的处理约定 协议到期后 土地受让方因生产经营需要而投入新建的相关设施及地上附着物 土地复耕等事项 的处理约定 二 委托权限 甲方授权乙方按照下列第 种方式行使相关权利 1 授权乙方与土地受让方协商流转事宜并代为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监督土地受让方履行流转 合同约定 2 授权乙方与土地受让方协商流转事宜 由甲方直接与土地受让方签订转包 出租 股份合 作合同 三 违约责任 1 因变更或解除本协议而使相关当事人遭受损失的 除依法可免除责任外 应由责任方负责赔 偿 11 2 如一方当事人违反本协议约定 应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 元 如果违约金尚 不足以弥补守约方经济损失的 违约方应在违约金之外增加赔偿金 3 乙方逾期支付代收流转收益 每日按当年应支付金额的 承担违约金 甲方逾期交付土地 每日按当年流转收益的 承担违约金 四 其他 1 乙方按本协议授权范围行使相关权利 2 乙方超越权限流转土地对甲方或土地受让方造成损失的 由乙方承担法律责任并支付赔偿金 3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经协商 决定申请 是或否 鉴证 未尽事宜 双方协 商一致后订立补充协议 其补充协议作为本协议附件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5 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 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或协商后又反悔的 可以请求 村民 居民 委员会 乡 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调解 不愿协商 调解或协商 调解不成的 以及达成调解协议后又反悔的 可以向 县 市 区 农 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也可以直接向 县 市 区 人民法院起诉 6 本协议一式 份 甲乙双方或鉴证机构各执一份 发包方 乡 镇 人民政府或街道办 事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各备案一份 甲方 签字 乙方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2 转包 出租 互换 转让 股份合作 委托流转土地基本情况表 在选择流转方式下划 县 市 区 乡 镇 或街道 村或社区 村民小组或居民小组 四 至 界 限 序号 地块名 称 东南西北 面积 亩 是否 基本 农田 土地承包 经营权证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合计 小写 亩 大写 亩 承包方签字 受让方签字 村民小组或居民小组法定代表人签字 公章 附件 3 附件 2 1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申请表 县 市 区 乡 镇 或街道 村或社区 村民小组或居民小组 申请人 承包方 住所 联系 方式 受让方住所 联系 方式 四至界限 地块名称 东南西北 面积 亩 是否 基本 农田 土地承包经营 权证编号 转 让 土 地 状 况 合计面积 小写 亩 大写 亩 转让期限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因 申请人 承包方 有稳定的非农 职业和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 经家庭成员协商同意 将座落于 等地的 亩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受让方从事 农业生产经营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 特提出转让申请 并承诺转 让后在转让土地的承包期内 不再以家庭承包方式要求承包土地 望批准为盼 申请人 含共有人 签字 年 月 日 发包方意见 盖章 发包方法定代表人 签字 年 月 日 主题词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 流转 通知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2010 年 7 月 27 日印 14 校对 陈永明 共印 30 份 四川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实施办法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结合四川省实际 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适用本实施办法 草地承包及承包 合同管理按照 四川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实施办法 和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 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 其所属的农村经营管理机构 林业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乡 镇 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 并明确承担具体管理职能的机构和岗 位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工作 第四条第四条 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 预算 第二章第二章 家庭承包家庭承包 第五条第五条 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农村土地 承包期为国家规定的法定期限 中途承包的期限为法 定期限的剩余期限 承包期满 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 第六条第六条 发包方是指依法所有农村土地或者依法使用国有土地的本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 会 村民小组 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指户籍在当地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 非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 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或 者国家所有依法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农村土地 第七条第七条 发包方应当依法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 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 没有签订书面承包合同或者承包合同违背法律 法规规定的 应当按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补签 或者重新签订承包合同 承包合同 1 式 4 份 承包双方各执 1 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或者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 乡 镇 人民政府各执 1 份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扣留承包合同 耕地 林地承包合同的示范文本由省人民政府农业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制定 第八条第八条 已划定到户的自留地 自留山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 承包到户的责任山 按承包合同 约定执行 第九条第九条 承包方不得弃耕抛荒承包耕地 承包方暂时不能耕种的 应当委托他人代耕 代耕 1 年以上的 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承包方将承包耕地弃耕抛荒超过 1 年又不委托他人代耕的 发包方 应当组织代耕 代耕期间 土地经营收益归代耕者所有 承包方要求恢复从事该土地经营的 应当 提前通知发包方 发包方应当在当季作物收获后交还承包方经营 15 第十条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乡 镇 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 责负责农村土地承包合同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的登记 发放 建档等工作 承包合同当 事人有权查询 复制与其相关的登记资料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 林业等有关部门和乡 镇 人民政府应当提供便利 不得拒绝或者限制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已纳入承包耕地管理的地块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 原承包关系不变 由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依法收回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确认其林地承包权 发放林权证 纳入林地管理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是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凭证 其他任何组 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涂改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毁损 遗失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承包方 的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及时补发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承包期内 承包方家庭内部成员分户需要对承包地分割经营的 应当自行协商决定 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承包方应当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承包地 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 擅自取土 挖砂等破坏土地耕种 经营条件 二 在承包地上非法建房 烧窑 开矿等改变土地农林业用途 第三章第三章 其他方式的承包其他方式的承包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 荒沟 荒丘 荒滩等农村土地 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通过招标 拍卖 公开协商等方式发包 在同等条件下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通过招标 拍卖 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 发包方应当对每宗土地制定具体的承包方 案 承包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承包土地的名称 坐落 面积 用途 承包方式 承包主体范围 承包期限 开发治理进度 双方权利义务 违约责任 承包费支付方式以及其他应当注明的事项 采取公开协商方式承包的 其承包方案还应当包括承包底价 承包方案应当向本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公示 公示期不得少于 15 日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以招标 拍卖方式承包的 承包费通过公开竞标 竞价确定 以公开协商方式承包的 承包费由发包方与承包方共同议定 并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 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承包费由发包方所在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统一管理 其使用方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 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并向全体成员公布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承包期满后 发包方应当及时收回承包土地 另行发包 再次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 以外的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的 原承包方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承包权 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 16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承包方对依法取得的家庭承包土地 享有占有 使用 收益的权利 对依法取得的土 地承包经营权享有流转的权利 承包地被征收 征用时应当依法办理征收 征用手续 承包方有权 依法获得补偿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其法定权益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承包期内 承包方因婚姻 出生 死亡 升学 参军 外出务工 服刑等原因引起 家庭成员变动的 不影响承包合同的效力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承包期内 承包方整体性消亡的 发包方应当依法收回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耕 地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在村规民约中 不得约定侵害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内容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 得剥夺 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承包期内 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 承包期内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 需要对个别农 户之间承包耕地适当调整的 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 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并报乡 镇 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一 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的 二 因土地被国家征收 征用 承包方自愿放弃货币补偿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除外 要求继续承包土地的 三 兴办乡村公共设施 公益事业或者实施乡村建设规划占用承包地的 四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下列土地应当用于调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 一 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 二 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耕地 三 承包方依法 自愿交回的耕地 四 发包方依法收回的土地 上款所列农村土地应当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开 在调整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之前 农村集 体经济组织应当组织代耕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拟订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时 应当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征地补偿费依法应当支付给被征地承包方的部分 应当直接发放给被征地的承包方 并予以公 布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截留 拖欠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确定土地征收 征用补偿费的分配方案时 应当经本集体经济 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定 期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土地征收 征用补偿费的管理 使用和分配情况 接受全体成员监督 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17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 上 遵循平等协商 依法 自愿 有偿的原则进行 不得改变土地的农林业用途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妨碍或者强迫承包方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受让方主要是农户 也可以是法律和政策允许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其他 组织或者个人 同等条件下 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享有优先权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流转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省人民政府农业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制定的耕地 林地 流转格式文本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签订书面合同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承包方可以委托发包方或者中介组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委托方与受托方应当签 订书面委托合同 并由委托方出具书面委托书 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的事项 权限和期限等 并由 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 受托方不得超越委托方的授权 不得损害委托方和第三人的权益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承包方依法采取转包 出租方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者全部流转的 承包方与 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方之间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的 互换当事人应 当与发包方重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依法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承包方应当提前向发包方提出书面申请 发包方应 当在收到申请后及时给予书面答复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 转让方式流转 当事人要求登记换证的 按照下列程序 办理 一 向乡 镇 人民政府提交申请书 流转合同原件及其复印件 相应权属证书原件及其复 印件 由乡 镇 人民政府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通过家庭承包方式 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还应当提交发包方备案或者同意的证明 二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或者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 符合条件的 应当在 20 个工作日内进行变更登记 并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换发相应权证 国家规定需要 公示的 从其规定 不予变更登记的 应当说明理由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家庭承包方之间可以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联合发展农林业合作生产 股份 合作解散或者合作经营期满时 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承包土地应当退回原承包方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 经原承包方的书面同意后 可以采取转包 出租等方式依法再流 转 原流转合同对再流转已有约定的 从其约定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未承包到户的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及其林木等附着物以公开协议方式流转的 经本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方可签订流转合 同 对资产价值认定不一致需要评估的 由有相应资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厂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罗江区事业单位公开考核招聘工作人员(11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重通成飞风电设备江苏有限公司招聘4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芜湖某国有单位招聘10名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2讲课文档
- 2025年偃师区参加洛阳市第三批中小学面向社会联考招聘教师25名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消毒灭菌监测方法
- 机械租赁合同五篇
- 厂房租赁合同续租
- 消毒供应室笔试题库(附答案)
- 感染性休克教学查房演示文稿
- 碎石组织供应及运输售后服务保障方案
- 护理服务规范整改措施(共15篇)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张琳主编 PPT
- 建筑施工过程中成品保护施工方案
- 法律职业伦理(第二版)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
- 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
- 整套VI品牌形象设计项目报价(费用明细)
- 武术校本课程武术基本功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