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2).doc_第1页
浅谈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2).doc_第2页
浅谈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2).doc_第3页
浅谈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2).doc_第4页
浅谈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刘言锋 襄阳市东津新区(经开区)中心学校 441106【摘要】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幼儿成长后能否与社会、集体、他人建立良好、协调的关系 ,能否以良好的个性积极地去影响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和鼓励幼儿学会交往是十分重要的,对提高幼儿素质,面向未来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班幼儿 同伴关系 交往能力 【正文】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因而,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培养他们了解他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发展幼儿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只有通过与周围人之间的交往,才能逐渐形成和适应各种人际交往关系。然而当今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自我中心”倾向。那么,应该如何使小班的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呢?一、通过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教学和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区域游戏、合作性的户外体育游戏以及一些生活游戏等,能让幼儿懂得为什么要交往,怎样交往,让幼儿将学到的交往技能在实际中得到运用加以巩固。也使交往能力得到更快地提高。我们可以在一系列活动中通过个别谈话、情境表演、参与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更形象直观地了解并掌握与别人交往的技能,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机会和时间,多途径、多方法地培养幼儿的主动交往意识和交往技能。孩子在游戏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各种情景,因此它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诸多游戏中区域游戏更是其中的有效手段。 如:我组织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自由扮演角色,达到了一起玩、一起交谈,同时由于投放的活动材料相对充足,减少了争抢现象的发生,幼儿从中体验到了与同伴交往、合作的快乐。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增多以及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儿学会了跨组游戏,大大增强了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同时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另外,一些运动性游戏也能很好地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学习遵守简单的规则,让幼儿感受到交往所带来的乐趣。幼儿的交往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并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交往性语言,通过教学的形式循序渐进,培养幼儿初步交往能力。如:有培养幼儿在交往中的合作、分享能力的活动;有教育幼儿要与同伴友好相处、相互交往的活动等等。在活动中我采取让幼儿自由结伴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增加幼儿相互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通过谈话活动让幼儿掌握交往的技巧,同时采用情境表演让幼儿的理解更加直观、明确,让幼儿自己来进行表演,加深认识。因此,利用教学活动有机地渗透交往的技能和交往策略的培养,能很好地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习交往语言。我在组织幼儿在与同伴游戏活动中,有的幼儿因为争夺某一个玩具和争看某一本书,而与同伴发生矛盾,我就及时引导幼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当幼儿在游戏中发出抢玩具时,我引导幼儿以合适的言语去表达自己的愿望,征得同伴的同意。如,学习说“请把这个玩具借给我用一下好吗?”、“让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好吗?”、“让我们一起来玩吧!”“请你给我玩好吗?”、“我来帮助你?”只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教育,幼儿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一些游戏过程中的交往语言。为了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乐趣,我们班每周让小朋友在星期五那天,将自己家里心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玩,开展“大家一起玩”活动和小朋友交换着玩。在玩的同时,我们还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介绍自己所玩玩具的名称及玩法,在介绍结束后,请他来找小朋友共同来玩这个玩具,一起分享。在一次分享活动中,我们班李英杰小朋友就表现得非常棒,原来的他有点小气,自己的东西都不愿意给小朋友玩,但在那天的活动中,他介绍完他的玩具挖土车后,便主动的将玩具借给了樊飞宇。在分享活动中,不仅使小朋友相互认识,而且又让幼儿体验到“怎么样去和别人一起玩”、“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时应该如何去表达”、“别人抢你的玩具时应该如何处理”等等。让幼儿在玩的同时,明白应该如何去爱护玩具,保护玩具。教师也及时的对幼儿的情况进行记录,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当然,也可以将分享玩具延伸到分享书、故事片、食品、家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等等。通过分享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拒绝能力、交换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学会简单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捕捉生活片段,丰富幼儿交往内容现在的家庭非常注重早期教育,幼儿接触教育也比较早,认识面也广。他们对周边的环境、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非常旺盛。他们所感兴趣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对整个社会也充满了好奇。这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幼儿生活活动中的发现、探索或者电视上的一些热门话题进行讨论,以此来丰富交往的内容。比如说在晨间谈话中,请小朋友讲讲自己早上所发现的一些情况,或谈谈自己在家的所遇到的事情,然后教师将这些内容进行整理,让全体小朋友进行讨论,来丰富谈话的内容。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当中接近幼儿身边的问题,供幼儿讨论。在一次吃点心中,我发现朱语欣小朋友一边吃着饼干一边在那里嘀咕。我走进一听,原来她在对着饼干说话呢?她一会说饼干圆圆的像太阳,咬一口变月亮;一会又说饼干弯了像香蕉。我便把她的发现告诉了小朋友,一下子很多很多只管吃不管其他的小朋友便观察起饼干来了,一口一口地咬,还咬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呢!而后,我还发现很多小朋友聚在一起,悄声讨论各自的成果呢?三、树立榜样,激发幼儿交往欲望。幼儿的学习过程有着很强的模仿性,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在交往能力培养的活动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就要借助这一特殊的地位率先做出榜样。比如在刚开学,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教师主动和幼儿打招呼,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幼儿,可以感染幼儿,激发幼儿与教师交往的积极性。开学初,我组织了“我喜欢你”的活动,主动与幼儿亲一亲、抱一抱说“我喜欢你”,不仅拉近了幼儿与教师的距离,同时也为幼儿之间的交往作出了示范,幼儿同伴之间也通过相互的亲一亲、抱一抱亲近了许多。如新年的“大拜年”我主动给幼儿打电话拜年,孩子们特别欣喜,一下子觉得自己了不起,老师非常喜欢自己,在这种兴奋情绪的感染下也会迫不及待地想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交往即在其中。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幼儿之间有了交往的机会,幼儿的交往语言得到了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应该先做到。有时候幼儿帮你做事,哪怕只是帮你把书捡起来,把你手中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你随口说上一句“谢谢”,你不小心撞到了孩子说声“对不起”,这些事情虽小,但幼儿却看在了眼里,遇到相同的事,他们也会照着你的样子做,教师的这种言传身教能让幼儿很快地了解并学习到许多交往的基本策略。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要让幼儿在体验和感知的过程中来进行学习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当旁观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处理交往中的矛盾和争执,有时教师也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幼儿正确对待事件,适时地用自己的言行进行提示,促使幼儿学会更好地与人交往,掌握交往的技巧。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的正常交往。幼儿的交往能力只有在良好的环境和更多的交往实践中得到锻炼。如小班幼儿大部分刚从家庭走入社会,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往往会产生恐惧、不安、焦虑的心理,表现为孤僻、胆小、不合群。他们缺乏与周围人交往的经验和技巧,一时不能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要突然面对众多老师和伙伴,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不会与同伴如何交往。在集体生活中,不知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在游戏时,有的幼儿会一人独坐,不愿与同伴一起游戏;玩积木时,会将喜爱的玩具占为已有;有时也会因争抢玩具而哭啼打架;见到老师、同伴也不会热情地打招呼,不会主动与老师交谈等等。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为孩子提供交往的环境和机会,以消除孩子的不安心理,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在是这样做的,先树立乖巧、懂事的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常常在班集体谈话中表扬他们。如“裕静从不与同伴打架,真是乖孩子”“岩岩上课总是那么认真地听,坐得最好,老师真喜欢她”。“奇奇总能安静得睡午觉,真乖!”渐渐地建立这些孩子的自信,让班上的孩子们都认识他们。然后,再让一些交往能力较强的孩子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带他们一起玩。由于能力强的幼儿朋友圈较大,在玩的过程中,会找交往能力较弱的幼儿一起玩,他们的同伴也会越来越多。老师这时也经常主动找他们做朋友,自由活动时,和他们一起玩游戏,找他们谈谈开心的事,请他们跳邀请舞,这样,让他们明白班上的老师和同伴们都喜欢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渐渐地,他们也会去找一个二个,甚至更多的朋友交往了。五、给幼儿空间、树立幼儿交往的信心让幼儿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都快乐是我们教师的心愿,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幼儿,用亲切的态度与笑容去了解幼儿,亲近幼儿。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交往背景,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又各不相同。比如说在我们班级中有一些幼儿生性好动、好强,不怕生;一些幼儿性格内向、孤僻,不敢与人交往,在老教师帮助下,为他找朋友一起玩,可他还是有些不敢与别人进行沟通,玩耍;还有个别幼儿缺乏安全感,只信任自己的亲人,对身边的其他人产生怀疑,不信任。作为教师,在认真分析这些孩子的个性特点后,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树立起他们交往的信心。记得在一次午睡起床后,很多小朋友一直喊着老师,有的要抱,有的要穿鞋子、裤子的,还有的要小便的,一时间,我们三位老师都忙开了。“给你的鞋子,我帮你拿过来了。”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刘啸傲小朋友对着韩宇烁说话呢!而一边的烁烁还愣在一旁,不敢和他讲话。我便插上一句:“烁烁,谢谢傲傲啊!他帮你拿鞋子了,自己穿上吧!”烁烁又愣了一会儿,才勉强说:“谢谢傲傲。”烁烁小声地说。而后,他们两个人就你一句我一句慢慢地聊起来了,而我也并不阻止他们,留给他们交流的空间。烁烁年龄偏小各方面能力比较差,而且不喜欢讲话,不敢也不懂的怎么样和同伴们交谈、交往,但我相信,如果老师多给他鼓励,给他信心,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应该能很快地得到提高。例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教师可以教幼儿一起商量做什么游戏,怎样玩,不能强迫别人接受或服从自己的意见,在游戏中既能积极地提出建议,又能尊重别人的意见,愉快地与同伴交往、合作等。六、联系家长,共同担负起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责任幼儿除了在幼儿园活动外,还有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且与父母最亲近。我们努力与家长达成共识,在家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鼓励家长做孩子的朋友,如家庭有什么计划也要邀请孩子参与讨论。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培养幼儿敢说话,爱说话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信心,敢于交往。同时,适当地把孩子带入自己的社交圈。家里有客,让孩子参与接待,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另外,组织家庭游戏小组,也不失为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一条好途径。家庭游戏小组的成员经常自发地、不定期地开展郊游、娱乐等活动。平时,则鼓励孩子运用电话与同伴交往。使幼儿从自己的小家庭走向一个全新的大家庭。小班这一时期是儿童学习交往技能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利用各种有利的途径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当然,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途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利用幼儿能力互补、幼儿讲悄悄话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观察,去发现,创造一个广阔的交往空间,让幼儿自由飞翔。让我们用爱、用心走入幼儿的心灵,和幼儿做真正的朋友吧!【参考文献】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第56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