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学奕》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学奕》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学奕》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学奕》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学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学奕说课稿同心县下马关镇陈儿庄小学 王敏 一、说教材: 学奕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讲述了二人学奕,因学习态度不同,二人学习结果也迥异不同的故事。故事告诫人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课文文辞凝练,寓意深刻,是孟子的传世名篇。 二、说学情: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名篇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是古代文学的结晶,也是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熏陶浸染的良好载体。教师如果能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带领他们身心愉悦、陶醉忘情地走进古色古香的文言文世界,那么,这将对学生今后古典文学的学习,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发挥十分积极地作用。所以,本课教学,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有学习兴趣,达到思维兴奋点,因此在“备教材”的同时,教师也要在“备学生”上下足工夫。 三、说教学要求: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的方法熟读成诵,阅读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结合译文解释重点词语。 3、体会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四、说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言文的释义,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2、感悟文言文阐述的道理,获得启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五、说教法:读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读,这与本课教学重点不谋而合,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该方法导语激趣讲究激励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细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精读入情讲究情境性,美读品味提倡鉴赏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这种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能读书”,又能激励兴趣、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游戏激趣法、创设情境法也是本课教学中两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进了“读式教学法”的读,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说学法: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生在本课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精读美读熟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诵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除此之外,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读懂了课文内容。 七、说教学过程:(4345分钟)(一)视屏引路,导入新课。(24分钟) 1.课件出示视屏故事:孟母三迁 2.你们知道故事中的小男孩长大后成了何许人吗?学生交流对孟子的了解,教师小结,课件出示:(孟子图像、孟子简介、孟子简介)指名朗读。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孔孟”他和他的弟子共同汇编了孟子一书。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告子的一篇经典文章学弈。 (1)板书课题:学弈 (2)“弈”的写法和读音;(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遍“学奕”) (3)“弈”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看注释是个好办法。)那么,“学弈”呢? (二)读(熟读文章)(时间1012分钟)1、学弈是一篇文言文,什么叫做文言文(古文)呢?(并与现代文作比较,又称白话文)“文言文”也叫“古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传承古代文明的媒介。我们现在阅读和写的一些文章叫“白话文”,是从五四运动以后开始大力倡导的一种文体。 数数文中总共有几句话?多少个字? (5句话,70个字,即成一篇传世佳作。看来啊,语言凝练确实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2、我们之前还学习了哪些文言文?例如:梁氏之子说说我们之前了解到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联系注释理解句子、借用工具书、熟读成诵、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等。)过渡语:没错,学习古文方法是:读(熟读文章);译(理解大意);悟(感悟体会);诵(孰能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果方法恰到好处学起来会更省劲,让我们拿起课本一起读译文初读课文。现在,就让我们从读开始,一起来学习这篇古文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指名学生读课文,纠正读音。(1)解决生字词: hng h zhu f 鸿 鹄 弓 缴 弗 若4、 除了咬准字音外,古文句中的停顿也特别要注意。出示标有停顿符号的课文,指名生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小结:读的速度慢一点,注意句中的停顿。这两点是读好古文的窍门。希望同学们也能掌握这两点小窍门。5、听录音范读。(两遍)6、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男女读集体读(三)译(理解大意)(时间1315分钟)1、师: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工具书或资料书、以及多读几遍难懂的句子的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可互相交流。) 2、师:也就是一位老师教两名学生学下棋的故事。文中那一句话介绍了这位老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过渡语:“通国之善弈者也”,用今天的话说,那就全国围棋冠军啊!名人啊!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结果是不是真的这样呢? 3. 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使弈秋诲二人弈”,什么意思呢?(生答)有两个幸运的人成了弈秋的学生,那结果怎样呢?是不是都成功啦? 板书:第一个人 成功 第二个人 失败 疑问:(1)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从文中哪个位置可以看出来?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师:如何理解?) (2)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环境,也就是说条件一样,可是为什么结果却截然相反呢? 4、自主合作,讨论 (1)学生汇报:学习态度不一样。 (2)那他们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不一样呢?你能用原文的话回答吗?生汇报:第一个人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第二个人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课件出示“学弈”插图,请你们结合图片,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个人当时是怎么做的? 同学们,“专心致志”的样子是怎样的呢?(注意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学生交流: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等。也就是说:眼睛只看老师指的,耳朵只听老师说的,心里只想老师讲的即:惟弈秋之为听。) (4)探究质疑:另一个人当时是怎么做的呢?请合理想像,说说这个人的神态、动作、心理等。(学生交流:用一个词慨括,即三心二意、一心二用、心不在焉、心猿意马、胡思乱想、心慌意乱等。) 5、师小结:学习的好坏,不是全在智力高低,就算有好的老师教,也未必就能学好,关键是看自己是否认真向老师学习。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师板书)6、同学们解释的都很好,老师想请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讲述一下。(指名讲述)(4) 悟(感悟体会)(24分钟)1、想一想,文中的两个学生在学棋时各自的表现怎样?预设(1):一个人专心致志的学习;一个人心里想着别的事。预设(2):一个学生学棋很认真,只听老师讲课;另一个学生一心二用,好像在听课,心里却想着射天鹅的事。板书:惟弈秋之为听专心致志 思援弓繳而射鸿鹄一心二用2、 谁来说说学奕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认认真真地去做,不能一心二用。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孟子也曾经说过“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读懂这句话了吗?3、 学习了这则文言文,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学奕是一首叙事说理的文言文,它将论证包含在叙事之中,运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了做事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的道理。板书:做事专心致志 不可一心二用(5) 诵(孰能成诵)(24分钟)投影已断好词、句的全文,让学生根据停顿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诵读。学生正确的断词、断句,体会文言文朗读的语气和特点。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以此来结束这一课的学习。(6) 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