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_第1页
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_第2页
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_第3页
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_第4页
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知识归纳练习题一、单选题1.我国已进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景海鹏、刘旺、刘洋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2.以下实验不能阐述声音产生的条件的是( )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B.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取接近悬挂的小球,小球被弹开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抽掉里面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几乎听不见3.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 A.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太小B.蝴蝶翅膀振动不能产生声波C.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够大D.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是超声4.“东方之星”客轮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因为声音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5.中国海事第一“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6.如图是童谣“小蜂蜜”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小玲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并且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B.小玲的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振动幅度逐渐增大C.小玲的声音通过空气以声波的方式传入人耳,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变D.小玲的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km/h7.如图所示,汽车正在使用倒车雷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倒车雷达利用了声波的反射 B.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C.汽车门窗紧闭,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减弱噪声D.倒车雷达是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声8.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C.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9.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叙述正确的是() A.吹笛子,笛管振动发声B.空气中的光速大于声速C.扬声器发声不需要振动D.超声波可在真空中传播10.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中启动并向湖边驶去此过程中,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行的鸟、散步的人也可听到若距快艇的距离三者都相等,最先察觉快艇起动的是( ) A.鱼B.人C.鸟D.三者同时察觉1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12.在玉树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生命探测仪将音频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音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到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以上说法都正确14.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15.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二、填空题16. 某地一旦发生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17.小华在演奏二胡是,用琴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而发声,小华手指不断在琴弦上移动,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二胡的声音通过_传播到我们耳朵中的。 18.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_,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_,会发现声音将逐渐_(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表明:玻璃罩内的空气越稀薄,传出的声音_,如果没有空气,声音就_(填“能”或“不能”)传出。也就是说真空_传声。19.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产生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_是噪声的波形;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_(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增大/减小);噪声监测设备_(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_(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_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20.甲同学把耳朵贴在足够长的空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甲同学能听到_次敲击声,其中听到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传播的21.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 22.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而产生的,并经_传入人耳23.如图所示,把一个装有少量水的高脚酒杯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按住高脚酒杯的底座,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手指不要脱离杯口),使其发出声音,该现象说明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_.当高脚酒杯中的水量减少时,音调会_(升高/降低/不变).24.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_m/s 25.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小华列出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其中_和_(填表中序号)的说法是错误的波的种类电磁波声波传播速度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31O8m/s声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传播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应用事例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超声波可用于清洁物品三、实验探究题26.为了探究声音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选填、)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常有下列步骤:A 、提出猜想假设B 、分析归纳C 、得出结论D 、实验研究E 、发现并提出问题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填字母序号) 27.根据题意解答 (1)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是物理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它们说明了哪些物理现象? A说明_,B说明_C说明_,D说明_ (2)下面是两个旅行家在户外走散时的一段对话: “叔叔!”我大声喊道“什么事,我的孩子?”一会儿之后,他问“我想知道,我们俩之间的距离约有多远?”“这很简单”请你根据上面的对话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能快速测出他们之间的大致距离实验所需的器材:_;应测的物理量:_;要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还需用到的一个已知物理量:_ 28.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如图所示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借肋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象不同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D.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声音的变化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_(选填字母)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和传播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_(选填字母)说明_(选填字母)说明_ 四、综合题29.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0.如图所示,将一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