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主题“行善难”策划书_第1页
[精品]主题“行善难”策划书_第2页
[精品]主题“行善难”策划书_第3页
[精品]主题“行善难”策划书_第4页
[精品]主题“行善难”策划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主题“行善难”策划书 这些年,一系列的“诈捐门”“裸捐门”让中国的慈善事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不可否认,巴比中国行所引起的一场前所未有的“慈善大谈论”,无疑对中国慈善理念的转变,慈善制度的完善和规范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的行善之路环节一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认为,“整个社会不是不愿意行善,而是不会行善,这个不会是我们民族最大的挑战。 (PPT放映资料)1.4月13日,江苏盐城82岁的拾荒老人张忠泉向盐城慈善总会捐出自己的10万元积蓄,感动了很多人。 半世纪以来,他行善成“痴”,捐款数百次,而自己一天的生活费不超过2元钱。 这种执着也让他遍尝一般人所不能承受之苦痛遭人非议,妻离女散。 老人表示“我不要(捐赠证书)。 我只希望我能够帮助受灾的人,只想留下精神,教育下一代。 对于慈善,老人是倾其所有,50年如一日,想必老人是乐在其中的。 实际上,因为行善弄得自己妻离女散,居无定所是老人不愿看到的,只不过不得已,也只能把这当做为理想献身罢了。 2.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陈光标带领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千里救灾,还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 多年来他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从事大量社会公益活动,截止09年6月3日,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 xx年9月他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了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称死后全捐50余亿人民币财产。 对于行善,是量力而为还是倾其所有,这种行善模式对他人的借鉴作用是好是坏?我们该怎么做?(请老师来讲)环节二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目前我们的经济状况,捐款或其他公益事业的进展情况如何?对比美国有什么优劣势?对比国外的慈善事业,我国才刚刚起步。 “股神”巴菲特和身家过亿的美国首富比尔盖茨,近日联手掀起了一股慈善风暴,邀请美国最富有的人和家庭参与,承诺捐出半数财产,用于慈善事业。 据悉,已有40个资产超过10亿的富翁或家庭在承诺书上签字。 如此声势浩大的慈善行动,让社会舆论的声音也出现了两个极端。 有人质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西方,没有真正的慈善可言。 他们都是打着慈善的幌子,成立基金会,试图避税和利用基金会去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 还有人认为,外国富豪是真的在做善事。 巴比中国之行带来了西方慈善的理念,是否也同时带来了对慈善事业中商业利益的追求?对于层出不穷的慈善话题,中国慈善家是真的慈善还是另有所图?环节三在中国做善事,不一定会得到好的评价,相反,总是遭到媒体的非议。 人们总是会把一切的行为与利益联系在一起。 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富豪不敢公开捐款。 很多受助者觉得资助者对自己有利可图,不懂得感恩。 是什么让“慈善”这个词变得如此不简单,如此有争议?1.请学生嘉宾(青协)讲讲他们在珠海做慈善活动的事,遇到了什么问题?)2.请老师嘉宾从个人,国家,社会,媒体的角度谈。 1)个人由于人们生活在这个充满了利益主义的社会里,心理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即便是他人行善了,作为个人,为了保证自身安全也会打量一翻,我们面对了太多欺骗,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现实,人们只能从自己生理上拒绝,心理上抗拒这种行为。 人们的观念还能转变吗?到底是世界影响个人,还是个人影响世界?2)国家国家在慈善方面的制度不完善。 要求新成立的慈善机构必须挂名在主管部门之下,导致,慈善组织的处境很尴尬,就比如说李连杰的壹基金,马上要结束和红十字会的合作,尴尬的低位可能将壹基金处于中断的困境。 在慈善事业上,国家究竟应该处于一种什么位置,中国慈善事业是由民间主导还是由政府主导?值得我们深思。 国务院五部委联合下发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要求慈善组织将募集的善款,统一汇缴拨付到青海省政府、青海省红十字会、青海省慈善总会的专用账户中,连同青海省接收的捐赠资金,统一纳入恢复灾后重建工作的规划中,由青海省统筹安排。 据悉,全国共收到针对玉树的捐款捐物共106.57亿元,除开用于应急抢险的8.14亿,结存98.43亿元。 中央财政拨放的灾后重建基金是90亿元。 争议的是那98.43亿元。 它并非税收,而是慈善捐赠,而二者区别很大,不能混为一谈。 税款交给政府,由政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具有提供公共产品、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中国的捐款之路并不容易。 慈善机构需要国务院批准的行政机构进行调控、管理和制定政策,政府在征税和依法收费以外,是否还要充当接收社会捐赠的主体,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中国对于捐赠有一个税收政策,捐赠金额12%以下免税,超过12%的部分,还要再交税。 在中国做善事也要缴税,是不是制约慈善事业前进的阻碍?3)社会社会上欺骗的太多了,并且物质的占量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承认,哪里都会有,但正是因为社会慢慢被金钱吞噬,人们对“运用钱”的方式就有莫大的保留,由此人们会对行善的行为和社会上普遍的价值观即满足欲望,获得利益产生了矛盾。 社会普遍的思想真的跟行善有矛盾吗?4)媒体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出现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不信任,媒体是有责任的。 一个人做了一件事,如果被媒体曝光,就会引来很多非议和质疑的声音。 报纸和电视新闻上不断的“裸捐门”、“诈捐门”出现,势必让不清楚真相的公众对中国人是否在做好事,存在信任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