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5章 生态系统 5.3 生物圈导学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5章 生态系统 5.3 生物圈导学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5章 生态系统 5.3 生物圈导学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5章 生态系统 5.3 生物圈导学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4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5章 生态系统 5.3 生物圈导学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3生物圈一、要点梳理1.生态系统包括 成分和 成分;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包括地球上 以及其 的综合体;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的下层(即大气的 层)、 的上层(土壤层)和 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大气圈和土壤岩石圈交汇处是适宜生物生存活动的空间;3.生物圈包括从海平面下12km到海平面以上10km范围内的 、陆地和 ;其中海平面上下 米左右范围是生物最活跃的区域;4.生物圈除了大气、水、土壤、阳光等自然因素外,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生物, 是生物圈中的主要成分。圈内的各种生物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5.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有 、 和土地以及稳定的营养供给等;由于不合理的 和 ,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受到很大影响。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生存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 、 、 以及臭氧层被破坏等; 6.“生物圈2号”试验不成功,说明到目前为止,在人类可及的范围内,人类只能依赖 生存;人类环境宣言就是要求人类保护 ;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 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真正建立一个 的良性生态系统; 二、温馨提示1.并不是整个地球都属于生物圈;2.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定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4.生物圈虽然能为各种生物提供阳光、空气、水和一定的温度等,但不同的生物对各种非生物因素的要求不同,从而影响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分布。三、解题指导例题1 生物圈之所以能适合生物的生存,是因为它能为生物生存提供( )a阳光、水分、土壤、稳定的营养供给b阳光、水分、土壤、空气c阳光、水分、适宜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d阳光、温度、土壤、稳定的营养供给解析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当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答案 c例题2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的范围从上往下可以分为三部分: 、 和 ,其中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_。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答案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和岩石四、巩固练习1.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的家园,关于这个家园正确的描述是( )a生物圈就是地球的全部地域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d生物圈就是森林、海洋和草原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3.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4.谚语“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可以说明麦田中小麦和杂草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 b捕食 c合作 d寄生5.对于生长在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a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 b阳光、空气、水、土壤等c上述a和b的总和 d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他的青蛙以及其它的生物6.影响我国西部沙漠植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是()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7.下列属于受非生物因素影响的是()a螳螂捕蝉 b秋风扫落叶 c草盛豆苗稀 d狐假虎威8.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跳了出来,小梅把它记录下来b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鼠妇,而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了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9.菜农在大田中韭菜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韭菜,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a温度 b阳光 c土壤 d空气10.ddt是一种不易分解的有机农药,人们并没有到南极大陆去喷洒ddt,而从来未离开南极的企鹅体内也积累了ddt,这个实例说明()addt挥发性强b从施药地区迁去的动物将ddt带到了南极c 考察队员把ddt带到南极d. ddt在生物圈中流动,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1.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食物网由_条食物链组成。(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3)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捕食关系,另一种是_关系。(4)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5)该食物网和_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6)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的污染,有毒物质在体内积累做多的生物是_。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2.如图是某种生态系统图解,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消费者是_。(2)图中共有_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_。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3)如果有毒物质ddt污染了草,那么积累有毒物质ddt最多的生物是_;(4)此图若表示一个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中还应添加_和_;参考答案要点梳理:1.生物 非生物 生物圈 一切生物(包括人类) 生存环境2.大气圈 对流 岩石圈 水圈3.海洋 空中 1004.人 5.水 空气 发展模式 生活方式 土地沙漠化 气候变暖 酸雨(合理即可) 6. 地球 生物圈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同步训练:1.b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2.d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3. d 在题干中的生态系统中,水稻为植物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水稻 害虫 青蛙,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于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破坏了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增加,水稻减产。4.a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小麦与杂草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5.d 生物生存的环境不仅仅是指生存的地点还包括周围影响其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6.d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影响我国西部沙漠植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是水分。7.b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b秋风扫落叶,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风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螳螂捕蝉和狐假虎威均属于生物因素。8.b a、调查时要如实记录,活动范围较大的,不固定的也记录,如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也要记录,故符合题意;b、调查时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不能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因此小军的做法不对,c、调查时要如实记录,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不能把它删掉,d、调查时,不能以个人喜好而定,要如实记录,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也要记录,故b、c、d都不符合题意。9.b 由于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所以韭菜和韭黄本是由同一种植物,但韭菜由于生活在露天环境中有光有叶绿素,所以是绿色的,而黄色的韭黄是在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